渔鼓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21:43

渔鼓又称道情,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戏曲剧种。原是道士们唱的曲调。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曲,历代相沿,成为比较流行的曲艺形式,山东境内的不少地区,常有艺人演唱。1723年(清雍正元年)左右,沾化农村的业余爱好者将说唱的渔鼓搬上舞台化装演出,并随着演唱内容和角色行当的不断扩充,逐渐衍化发展为独立剧种。

流行区域

流行于沾化县境。胡家营的业余剧团演员达60余人,主要演员有边希田、边建荣、边昌等,演出剧目有 《东游记》《西游记》《西岐》等。唱腔腔尾的接伴形式,渐由单一帮腔发展为齐声帮腔。主要乐器也由1副渔鼓增至5至6副渔鼓,和简板同时伴奏,并增加锣鼓烘托。此剧种一直无职业剧团。

溯源

元代杂剧《岳阳楼》《竹叶舟》等剧中都有穿插演唱。明清以来,流传渐广,影响扩大,成为比较流行的曲艺形式之一。在山东境内的济宁、菏泽、临沂、惠民以及胶东等地区,经常有艺人演唱。自1723年(清雍正元年),渔鼓流行在惠民地区的沾化农村时,已将说唱的渔鼓搬上舞台化妆演出,并随着演唱内容及人物行当的扩充,逐渐衍化、发展成为大型的戏曲艺术—渔鼓戏。

据渔鼓戏老艺人刘汉三(老生、花脸)、边希德(青衣、花旦)、边洪武(小生、小丑)、边洪志(娃娃生)回忆上辈老师言传,1723年前后,沾化富国(今沾化县址)城西七公里的胡家营村西头,修起一座“永丰”大寺,寺内泥塑神像百个(上、中、下各八仙均在内),就是当时造神像的10余个工匠(和尚)教班传艺,将渔鼓戏流传下来的。渔鼓戏传下后,胡家营每年冬闲艺人们便聚集在戏房排练,春节上台演出直至正月,同时每逢九月香火会,便搭台专演会戏

约到1835年,胡家营的边希田、边昌、边廷荣、边廷杰,边洪玉等十几名从事渔鼓戏的老艺人,在当地大演大唱、大教渔鼓戏,使胡家营渔鼓戏一度出现过空前繁荣景象。业余剧团人员由原来30人扩大到50人之多,并培养了一大批徒弟,即目前健在的刘汉三、边希德等。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渔鼓戏有了新的发展。以胡家营、刘汉三剧团为代表,渔鼓戏已成为沾化境内乡村城镇赶会、闹节唯一活跃的戏曲艺术形式。

沔阳渔鼓戏,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以管弦伴奏,鼓、钹、大锣、小锣、马锣打闹台、间奏和唱腔过门。唱腔共有50余种,除了以沔阳渔鼓调为主以外,后又融合了沔阳花鼓戏汉剧楚剧等唱腔腔,具有节奏欢快、活泼、曲调亮亢、豪放等特点。

唱腔

渔鼓的调式、旋律特点比较鲜明,其主干音为“do”、“re”、“sol”;句尾落音,引腔落“sol”,腹腔落“do”,二、三句均落“sOl”,锁腔落“sol”,有时还以收落“N”音作一省略。实际“re”音以固有的属性预示了对主音“so1”的调式倾向。总之,实现着以五声音阶跳进为特点的渔鼓戏唱腔旋律,婉转明朗,长于叙事又兼有抒情。

随着剧本、体裁、内容的扩展,艺人们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运用“快简、慢繁”的方法,遵循“渐变的结构原则”,以“三句一扣”板式为基础,又创作出了“一句一扣”、“小搓板”及“吹腔”、“娃娃”等新板式,至目前,渔鼓戏已初步确立了自己的板腔体制。

渔鼓各类板腔内的唱词安排,均以七字句的四、三格式(即前四后三)为基础,只在引腔、锁腔句中唱词做了移位变化,成为五、二式(即前面五字后面两字)。唱词的韵辙,多数是一韵到底。如:“有林英泪潺潺,叫声夫主俺神仙,自从那天未见面”;“汉钟离我笑微微,湘子徒儿听明白,今日夫妻得相会。”仅以上面词例可见,渔鼓戏唱腔每一段(主要板式“三句一扣”腹腔总以三句为一循环,故将三句称为一段)均三句同韵,并且上平下仄。而为了在段式内部形成循环对比,便在每一循环段第一番过去后的第二番开始句(头句)采取了跳韵调辙。如前例第一段(三句为一段)后的第二段,头句突然出现了“天仙”跳韵:“她在家中将你盼”。随即在二句、三句唱词又回到“灰堆”:“终朝每日盼你回,她的诚心今日归”。

“闪板”起唱是渔鼓戏唱腔的基本句式特点,差不多每半句闪一板(即空一拍)后腔自头眼起唱。这种闪板、起眼、落眼后落板的句式,突出了叙事特点,增强了唱腔活力。同时也表明,渔鼓戏唱腔仍存留着说唱体形式的痕迹。如“三句一扣”。它以头、腹、尾组成为三截式结构。头,即引子式起腔,是每大段唱腔的开始句,它以散唱启吟搭调,后在唱词的第六字上入板行腔,行腔后又在本句唱词的最后一字加入帮腔(即由乐队人员与演员台后齐唱),同时由渔鼓做花点伴奏,完成向腹腔段落的过渡。腹,它是一个容量最大、又以三句为一循环圈的反复腔段,因每唱到第三句最后一字加入帮腔和渔鼓点(腔尾接腹腔点),并由此反复,无限循环,故得名“三句一扣”。而段式内的主要唱词内容就集中于腹腔段。尾,即段末之锁腔。唱段将毕,便出现一个由上下句一体组成的锁板唱腔,作为整个唱段的结束。

剧目

剧目类别

一、是升仙道化戏,这种剧目的宗教色彩比较浓,也是最原始的“道情”状态;

二、是修贤劝善戏;

三、是民间生活小戏;

四、是历史故事和传奇公案戏,这种剧目是最普遍也是在民间最受欢迎的剧目。

剧目特点

渔鼓戏的演出剧目,多是以颂扬八仙(汉族民间神话故事中传说的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曹国舅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为主要内容的神话故事连续剧,而其中主要角色便是韩湘子。

如有表现湘子率领众仙过海战龙王的《东游记》,表现湘子报恩行孝、义救叔父的《蓝关》,表现湘子坎坷生涯的《湘子出家》、表现湘子夫妻生活的《二度林英》《三度林英》等,其他剧目还有《八仙庆寿》《画保安》《小上坟》《李世民游阴》《小白龙下雨》《魏征斩小白龙》及全部的《西游记》等。

伴奏乐器

渔鼓戏伴奏的乐器分文场和武场两类。

文场乐器主要有渔鼓简板唢呐等。渔鼓是渔鼓戏唱腔的主要伴奏乐器(亦称竹琴或道筒)。它以竹筒为体,长约80厘米,筒底蒙以猪护心皮。为结实耐用,竹筒外面裹以丝线、白布各一层,涂固胶液。演奏时,操琴者以左臂托抱,左手同时握简板,右手三指(即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齐击鼓底,使之发出“扑扑”的声音。鼓点击奏,主要用于接伴梆腔及唱腔起、行、止前后过门,它以巧妙穿插的切分节奏为特点。渔鼓点分为引腔点、腹腔点、锁腔点三种,而唱腔的每一句尾部的梆腔即与鼓点同时插入(梆腔中的鼓点是渔鼓、简板等乐器随唱腔基本节奏特点的灵活敲击,不属规整渔鼓点),至梆腔结束,紧接奏出的所属花点才单独发挥其艺术的契机作用。再就是简板。简板两叶,以优质木制成,板身一长一短,长者十六七厘米,短者10厘米。击时以左手分指捏握,上下合击,发出较弱而清脆的声音。它的作用,是配合鼓板掌握唱腔正常节奏。文场乐器还有唢呐。其形制是在锥形木管上开八个按音孔(前七后一),木管上端装一细铜管,铜管上端套一苇制哨子,下端承接一个铜制喇叭口。音色柔厚明亮,主要用于出将入相、升帐上朝场面,在堂鼓、小筛钹配合下伴奏曲牌。

武场乐器有坐鼓、堂鼓、大锣铙钹、手锣、云锣、小钗、筛钹等。在文武戏的表演动作中,主要由前五大件(坐鼓、堂鼓、大锣、铙钹、手锣)奏出“三番子”、“三锣”、“吊锣”、“小吊锣”及“紧急风”、“冲头”、“串锤”、“马腿”等与京剧相同的鼓点。在演唱中,前八大件中又以云锣、小镲、筛钹一起配合渔鼓花点伴奏唱腔之用。

发展现状

2007年5月19日,沾化县渔鼓戏剧团的演员们正在紧张排练新编的渔鼓戏《追龙缸》,准备参加第五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节。天下独有剧种——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沾化县渔鼓戏在湮没48年后,去年,经文化部门挖掘、整理,重新上演。渔鼓戏《审衙役》在去年第四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上首次亮相,便技压群芳荣获小戏节最高奖——最佳推荐剧目奖,此外该剧还获得其他六个奖项,可谓是小戏节上最耀眼的红星。

渔鼓道情遍布全国,但只有在沾化发展成为渔鼓戏。道情一词始见于南宋,到元代其形式趋于稳定,因其用渔鼓伴奏、简板击节,故道情亦别称作渔鼓,或道情渔鼓连称,或渔鼓道情连称。明清以来,道情流传渐广,影响扩大,成为比较流行的曲艺形式之一。可是自明清以来,渔鼓在我县农村流行时,被本地艺人进行创新,搬上舞台化妆演出,并随着演唱内容及人物行当的扩充,逐渐衍化、发展成为大型的戏曲艺术——渔鼓戏。

渔鼓戏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村民们年终娱乐的主要形式,有时也到别村去演,或去赶会。因历史原因自1957年后,便销声匿迹。为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救助濒临灭绝剧种,对这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发掘。先后聘请国家、省部分专家寻访渔鼓戏老艺人,记录下《二度》《高老庄》《出家》三个渔鼓戏剧本,改造伴奏乐器,丰富唱腔,并将原吕剧剧本《审衙役》改编成渔鼓戏形式,专门成立渔鼓戏剧团进行了正式排练,并确定参加本届小戏节。

在第四届中国滨州·博兴小戏艺术暨董永文化旅游节上,有30余个剧种、33个演出单位的43个剧目参加评比,经过专家评委评审,《审衙役》除荣获最佳推荐剧目奖外,同时还荣获最佳演出奖,以及编剧、作曲、导演、表演4个一等奖。县文体局还荣获保护(挖掘)稀有剧种特别贡献奖。许多曲艺界的专家认为,从其表现力来看,渔鼓戏已经超过吕剧。

主要表现在:领、伴唱结合的形式使整个唱腔丰富多彩;文武戏兼备,能演练台本戏;旋律丰富,音乐的特性、形式与现实接近,群众喜闻乐见;渔鼓点、锣鼓点独具一格,与众不同等。在这次整理发掘中,在原有主要乐器的基础上又加配了很多乐器,可以说是对渔鼓戏的一种升华。这个县今后将继续聘请国家、省著名专家,为渔鼓戏做进一步论证,排练部分渔鼓戏新剧目,力争尽快将渔鼓戏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