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档案馆

更新时间:2024-09-05 07:35

湖南省档案馆是省级综合性国家档案馆,是永久保管重要档案的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社会各方面利用档案信息和现行文件的中心。湖南省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290个全宗、40余万卷(册),以及录音、录像、影片、照片等非纸质载体的档案。档案起讫年代上至清代顺治年间,下迄20世纪90年代。其中清代与民国档案127个全宗,革命历史档案10个全宗,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153个全宗。馆藏以文书档案为主,亦有科技及其他门类档案。

概况

湖南省档案馆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1974年3月正式启用湖南省档案馆钤印。1997年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授牌为“湖南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由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赋予“湖南省现行文件服务中心”职能,开展现行文件服务工作。内设办公室、征收保管部、利用部、技术部、电子文档部、人事保卫部、服务中心等7个职能部室。在职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的60人,为职工人数的85%;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6人,为职工人数的93%,其中:副研究馆员以上职称18人,为职工人数的25%。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方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有关规定,湖南省档案馆馆藏的清代与民国档案已全部开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开放至1969年。为查找利用方便,建立了档案馆指南、全宗介绍、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专题目录、报刊杂志索引,人物、文件、组织机构卡片及机读目录等较为完备的检索工具。基本建成了全省地方志、谱牒、明清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目录中心。

为主动、系统地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湖南省档案馆采取自编与合编相结合,先后编辑出版了《湖南革命历史文件汇集》、《林伯渠日记》、《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文献资料》、《抗日战争时期湖南地下党历史文献选编》、《湘鄂西苏区革命历史文件汇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文件汇编》、《湖南工运史料选编》、《湖南妇运史料选编》、《湖南青运史资料选编》、《红军长征在湖南档案史料选编》、《黄埔军校同学录》、《何键王东原日记》、《情系故乡——刘少奇回湘档案史料辑录》、《湖南省志 建国四十年大事记述》、《中共湖南党史大事年表》、《湖南历史上的今天》等档案史料。

为发挥档案馆的宣传教育功能,湖南省档案馆结合馆藏,先后举办了《湖南省档案馆档案展》、《刘少奇回湘史料展》、《湘魂——湖湘人杰与近现代中国》、《江永女书文化展》、《黄埔魂 中国心——黄埔军校档案史料展》等各种类型的展览。

湖南省档案馆位于长沙市车站北路205号,用地16亩,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其中:库房14层,面积9500平方米,业务技术用房3层,3500平方米。配套设施、设备齐全,有消防自动报警灭火系统、防盗监视系统、电力空调系统、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电梯、档案密集架等专用设备和电子计算机、刻录机、扫描仪、数码相机、阅读器等现代技术设备。

湖南省档案馆馆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法定节假日除外)对外开放。

内设机构

办公室

??主要协助馆领导抓好行政管理,处理各种事务,辅助全馆工作的正常运转,为馆领导当好参谋,承担文稿起草、会务准备、部室协调、决策下达和督促检查及信息反馈等工作。

征收保管部

??主要负责本馆接收范围内档案、资料的接收和征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对档案、资料和库房进行管理,切实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为档案利用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利用部

??主要负责本馆馆藏档案内容、成分的介绍和报道,向利用者提供档案和现行文件的利用与咨询服务,按照规定开放档案,开展档案史料编辑研究,收集、分析档案利用信息,建设和管理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南省现行文件服务中心

??主要负责收集、整理省委、省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已公开的现行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文件资料,并及时向社会各界及普通民众提供查阅利用、咨询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技术部

??主要负责本馆馆藏档案、资料的修复、复制、消毒,以及库房微生物和有害物体的防治等工作,掌握和运用档案保护技术手段,努力延长馆藏档案、资料的寿命。

电子文档部

??主要负责本馆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网络化、档案检索和办公自动化工作,承担数据库、局域网和信息网站的建设、维护和管理,负责档案资料目录中心等工作。

人事保卫部

??主要负责本馆干部职工的考核考察、劳动工资、教育培训、职务职称的推荐聘用、职工退休及老干部管理等工作,负责计划生育及关心下一代协会工作,承担总控室监控、传达值班和安全保卫工作。

服务中心

??主要负责本馆固定资产的管理,档案、文化、办公用品经营,对外提供档案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承担房屋、水电、空调、电梯等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等后勤服务工作。

馆藏介绍

馆藏档案、资料综述

湖南省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290个全案,40余万卷(册);资料2万余卷(册)。档案起讫年代上至清顺治年间,下迄20世纪90年代。其中清代与民国时期档案计127个全案;革命历史档案10个全宗;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153个全宗。馆藏档案的主要来源有:建国初期接管的旧政权机关档案;按规定定期接收的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及省直属机构(包括撤销机构)的档案;广泛征集散存在社会上的革命历史档案及有关专门档案;馆际间交流所得到的有关档案。档案门类有文书、科技、照片、音像、字画等多种类型。

在馆藏40余万卷档案、资料中,浸透了几代默默无闻的档案工作者的辛劳汗水,它真实地记录了湖南省近现代历史发展变化的轨迹与概貌,同时也是一种丰富的文化积存。其中不乏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珍贵档案史料。

民国档案

馆藏清代档案数量不多,除一史馆提供的一部分档案原件缩微胶片、照片及在泰洲市征集到十几份档案原件外,其余大多散存在民国档案的一些全宗内。这部分档案年代久远,数量不多,尤显珍贵,是研究湖南历史的宝贵史料。馆藏有清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历代湖南巡抚的奏折,记载了清代湖南农业、水利、灾荒、雨水、平粜、地丁、田赋、粮价、教育等方面的情况。还有云峰、雅礼、明德及周南女子中学等私立学校的有关档案,其中云峰、雅礼中学档案存有顺治、康熙、乾隆、嘉庆至光绪年间的地产契约副本和照片数百件。还有比较丰富的方志及谱牒档案,如《湖南通志》及宝庆、道州、善化等府、州、县志数十种,以及翦氏、粟氏族谱等。所存志书上溯夏商,远略近详,从沿革、疆域、山川、水利、赋役、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政绩、人物、古迹、艺文诸方面,全面系统地记载了湖南及其各州县的历史。特别是《湖南通志》还存录了清代顺治、雍正、乾隆至光绪各朝有关对湖南的诏渝,其中有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等重要史料。另外,馆藏有先秦青铜器及其铭文,西汉各种古钱币、铜镜、铜铣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铜尺等拓片,这些拓片保存了大量古彝器的型制及古文字、古代度量衡方面的资料,在历史、文化、文字、经济、宗教、考古、博物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馆藏民国时期的档案,由于自然损毁及战乱等历史原因,自民国初创至北伐战争时期的档案所存甚少,现今馆藏主要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926年——1949年)的档案。就是这部分档案,也因1930年红军攻占长沙、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抗日战争中湖南省政府多次迁徙、解放前夕国民党对档案的转移与破坏,加上“文革”期间极“左”思潮的严重影响,遭到严重损毁,多已残缺不全,很不完整。但翻阅现存档案材料,仍可看出湖南历史发展的轮廓与特点。许多重要档案材料仍得以幸存至今,弥足珍贵。

馆藏有国民党湖南省党部、三青团、民社党、省总工会、省农会、省妇女会、省商会等政党及民众团体;省政府及省民政厅、财政厅、建设厅、教育厅、地政局、电务局、公路局等政府行政事业部门;清乡司令部、高等法院、特务团、警务处等国民党军、警、特、司法等机构;省银行、水口山铅锌矿务局、湖南煤矿局、湖南省金矿局等金融、有色金属、工矿企事业等单位;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派驻湖南的机构(如资源委员会及金融机构)等的档案文件材料。此外,还有社团会道门的档案资料及邮电、教会的外文档案,何键、王东原的日记等。这些档案材料真实地记录了国民党统治湖南的整个历史过程,并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与国民党进行长期斗争的历史。共产党帮助国民党恢复与重建湖南地方党的组织;北伐军在湖南;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湖南省政权的垮台及国民政府领导下的湖南省政府的建立;黄埔军校长沙及武冈分校的创建与发展;何键、许克样发动马日事变及湖南国共合作局面的破裂;清乡督办署的设立及清乡反共大屠杀;查封苏联驻长沙领事馆;挨户团地方武装组织的建立及联防连坐法的实施;对井冈山、湘赣、湘鄂赣、湘鄂西、湘鄂川黔等革命根据地残酷的军事“围剿”;1927年宁汉战争爆发,“西征军”入湘;1931年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桂系军阀倾巢犯湘;1931年宁粤战争爆发,粤军进据湘南;1931年的大水灾;国民党省政府倡办“合作事业”;长沙市政府的成立;何键力倡尊孔读经;湘赣、湘黔、湘桂、湘川公路的建筑及湖南长途电话线路的架设;1936年粤汉铁路株韶段竣工及1938年湘桂铁路正式通车;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正在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抗日战争爆发后,实施全民战时总动员,湖南人民掀起了空前的抗日救亡热潮。湖南省政府主席张治中倡导并设立湖南省民众训练指导处;上海等沦陷区工厂、学校内迁湖南,湖南省的民族工业及教育事业一度得到发展;国民党焚毁长沙的“文夕大火”;国民党临时省参议会的成立;日本进犯湖南及著名的三次湘北大会战;长沙、衡阳、常德等城市沦陷日寇之手;湖南省政府机关的多次迁徙;抗战期间国民党的反共防共限共活动;王震等率领八路军南下支队在湘东南一带的活动;日本投降及芷江受降。解放战争时期,内战的全面爆发,给湖南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46年各县大饥荒;震惊全国的邵阳市永和金号案;还有国民党湖南省、县参议会正式成立;新设隆回县治;浏、醴、攸及常、澧、津公路通车;国民党湖南省主席王东原、田粮处处长黄德安等贪污巨额赋款案被揭露;米价飞腾,一日数涨,各地发生抢米风潮;白崇禧败窜湖南,纵兵劫掠,并相继建立“保农会”、“青年工作团”、“湖南人民反共救国宣传委员会”和“湖南游击司令部”等反共组织及机构;白崇禧迫使程潜出走邵阳,任命陈明仁为省政府主席;著名的衡宝战役;程潜、陈明仁在长沙宣布起义,湖南和平解放等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在馆藏档案材料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记载与反映,是研究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湖南历史的重要档案史料。

革命历史档案

馆藏革命历史档案,主要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及湖南各级党的组织与各种革命群众团体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北洋军阀及国民党进行艰苦斗争所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于革命斗争的残酷与惨烈,共产党又处于非法与地下状态,能够幸存下来的东西很少。现存档案主要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几次大的征集工作中收集到的,加上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档案史料编研工作,通过与中央档案馆及江西、湖北、平江等省县档案馆相互进行档案史料交流,充实与丰富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的内容。为研究与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南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创造了良好条件。翻开建国后中央领导人名册,湘籍中央领导人及湘籍高级将领所占比例在全国属最高省份之列。他们只是革命斗争的佼佼者与幸存者,而倒下的革命烈士为数更多。在这血与火的斗争中,湖南的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做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躯体,为新中国的诞生铺筑了坚实的路基。这些幸存的档案材料,真实地记载了他们惊天地、泣鬼神的革命业绩,反映出湖南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馆藏有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探索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正确道路;蔡和森、向警予、徐特立等赴法国勤工俭学,介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编的《湘江评论》周刊等部分档案资料。有(1922年—1949年)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中共湖南区执行委员会、中共湖南省委、中共湖南省工委及其领导下的特委、中心县委、县委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湖南区执行委员会及其领导下的各级地方团组织,湖南学生联合会湖南省农民协会湖南省总工会、湖南省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在各个历史阶段所形成的文件材料。这些文字材料真实地记载了湖南党团组织的发展变化及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

具体地说,湖南党团组织领导的安源、水口山、锡矿山、长沙、衡阳等地的早期工人运动及学生运动;共产党帮助重建与恢复湖南国民党组织的活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湖南的农民运动;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领导湖南人民进行的斗争;马日事变及中共湖南省委的应变措施与湖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及向井冈山进军,开创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国工农红军的创建与发展;长沙“灰日暴动”;彭德怀等领导的平江起义;湘鄂赣、湘赣、湘鄂西、湘鄂川黔等苏区的创建、发展与反“围剿”斗争;湘南暴动与毛泽东、朱德两部红军的会师;各苏区的土地分配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苏区“肃反”运动;红军攻陷岳阳及两次攻打长沙;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在白色恐怖的压迫下迁往上海、武汉、益阳、铜官等地办公的情况;萧克率红六军团西征与贺龙的红三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在湖南的情况;湘鄂赣边界红军游击队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及编入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于平江嘉义设立新四军通讯处等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在革命历史档案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和记载。另外,还有杨开慧烈士的遗墨(复印件)以及向警予、蔡和森、邓中夏等烈士的遗照及传略、名册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局面得以形成,中共中央和长江局先后派徐特立、任卓民、郭光洲、高文华等来湖南,加强中共湖南省委的工作,并成立八路军驻湘办事处。馆藏革命历史档案反映了在中共湖南省委的领导下,湖南各种群众抗日团体大量涌现,各种抗日报刊、杂志广泛发行,各地党组织迅速恢复和建立,有力地促进了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妇女的各种抗日救亡活动,使湖南成为全国群众抗日救亡运动风起云涌的地区之一。同时,也反映了共产党与国民党既合作又斗争的历史真相,如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档案材料尤为详实。还有1940年以后共产党从公开半公开状态转入地下斗争的档案文件。解放战争时期有中共湖南省工委坚持地下斗争以及领导湖南人民进行武装斗争,和平解放湖南等档案材料。所有这些文件材料,都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以前,中国共产党,特别是湖南党的组织艰苦曲折的斗争历史。是一笔宝贵的历史财富。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档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档案在省馆馆藏中是最为丰富最为完整的部分。它真实详尽地记载了湖南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的情况,以及湖南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创业的艰辛,更有丰收的喜悦;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对湖南的现代化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作用。

湖南和平解放是湖南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变。馆藏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林彪、罗荣桓、邓子恢、黄克诚等与程潜、陈明仁就和平解放湖南等有关问题的来往文电;毛泽东关于湖南和平起义的策略与指示及程潜的备忘录、起义通电等档案文件。以及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第二野战军进军大西南,中共南下湖南省委与湖南地下党会师;接管建政及征粮、征兵、支前;湘西湘南剿匪及镇反、三反、五反;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对农业、手工业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农业合作化运动;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批准湘西“土家”为一个单一民族及苗、土家、瑶、侗等民族有关历史、风情等的调查;中共湖南省历次党代会及人民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及决议案;经济、文化、人口等各项事业的统计材料等档案文件。还有整风反右斗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及揭批林彪、“四人帮”及其同伙反党阴谋活动的档案文件材料。值得一提的是,从档案材料看,这些大的政治运动,虽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湖南的建设与发展起过推动作用,但由于受到极“左”思潮的干扰,也曾对湖南的民主建设与经济建设造成了不利影响。周小舟等湖南领导人,对来自“左”的错误曾有一定的认识与警觉,也曾采取过一些纠“左”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惜自庐山会议后,周小舟等受到错误的批判,给湖南的发展造成不幸后果。还有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对经济政策的调整及20世纪60年代初实行生产责任制、开放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等文件材料。这些措施的实施,对湖南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湖南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至第三个五年计划发展纲要和各年度计划纲要的制订、修改、通过及执行情况的文件材料。

这些材料充分反映了湖南省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荆江分洪;整治洞庭湖;修建水府庙、双牌、王家厂等几十座大中型水库及欧阳海灌区、韶山灌区、铁山灌区、柘溪水电站等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株洲、岳阳、衡阳等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及工业区发展规划;兴办湘潭钢铁厂、涟源钢铁厂、湘潭电机厂、湘潭电缆厂等大型工矿企业及大通湖、君山、屈原等大型国营农场;修筑京广铁路复线,长沙和株洲铁路枢纽工程,湘黔、枝柳铁路,娄邵铁路,长沙大托铺飞机场,长沙、湘潭、衡阳湘江大桥,益阳资江大桥,整治与修筑湘、资、沅、澧四大水系的航道与港口码头;修筑全省城乡公路等档案材料。湖南的农业,自宋代以降,就有了很大发展,建国以后,湖南已成为一个农业大省,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在土壤与品种改良、耕作制度改革、杂交水稻的发明与推广等方面处于全国乃至世界领先地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就生活与工作在湖南这块土地上。馆藏有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湖南省农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规划及总结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如双季稻及杂交水稻的推广)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在科、教、文、卫、体等方面也取得了伟大成就。馆藏有毛泽东畅游湘江及纪念毛泽东畅游长江六周年千人横渡湘江活动的材料;世界冠军、著名女子体操运动员陈翠婷的有关档案材料;滨湖地区防治血吸虫病及计划生育有关文件。发掘整理长沙马王堆汉墓及永顺县王村古墓葬群的材料。还有胡耀邦、王首道、唐天际、廖汉生,廖沫沙、萧克、肖劲光、张爱萍、李锐、李锋、宋任穷、周谷城、胡子昂、金明、李立、严北溟、费新我、周昭怡、徐君虎、李觉、沈醉、古元、钱歌川(美)、卢滨峰(美)、成之凡(法)、易越石(香港)、李长风(香港)、周文珊(香港)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及湘籍革命老前辈、起义将领、专家学者、港澳同胞、侨胞、外籍华人的书画艺术作品。湖南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是与毛泽东等众多中共中央领导人对湖南工作的关怀与具体指导分不开的,馆藏有毛泽东的亲笔书信、题字、题词、批示、便条等手稿数十件(原件已上交中央,馆藏仅存原件复印件)。

还有刘少奇、彭德怀、胡耀邦、华国锋、邓小平、陶铸、陈云、谭震林、王任重、谢觉哉、胡乔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湖南工作的亲笔信及批示等原件。1962年刘少奇在花明楼活动的影片。周恩来、陈毅、华国锋、王震、王任重以及林彪、江青、康生、陈伯达等人的讲话录音。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毅、邓小平、华国锋、徐特立、彭德怀、李富春、蔡畅、叶剑英、李先念、邓颖超、谭震林、周建人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接见湖南同志的合影及在湖南考察工作时的照片。湖南有优美的人文历史地理景观,壮丽的名山大川,悠久的历史遗迹,众多的革命纪念地,如岳阳楼、南岳衡山、炎帝陵、岳麓山、韶山、武陵源等,吸引了无数外宾来湘参观学习旅游。馆藏有亚洲、非洲、欧洲、南北美洲、大洋洲等世界各国的国家元首、专家、学者及各种团体访问湖南(特别是韶山)的照片,其中有越南共产党中央主席胡志明访问湖南的照片。

资料

馆藏资料比较丰富。主要是通过接管、移交、征集、馈赠、交换、购买等方式不断充实与丰富。这些资料是馆藏档案的补充,有着重要的参考利用价值。其内容不仅反映了湖南古代以及清末、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历史,同时还收藏了一批反映中国近现代史中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的资料。其中尤以报刊、杂志、年鉴、文件汇编、统计资料以及建国后新修史志为最丰富。

馆藏有曾国藩的日记及家书,盛宣怀的《盛尚书愚斋存稿》、《筹办夷务始末》等出版物;宁波天一阁藏明代湖南方志影印本:《嘉靖常德府志》、《隆庆岳州府志》、《万历郴州志》、《嘉靖衡州志》、《万历慈利县志》等。民国时期,有孙中山的命令、手令、书信、电稿、杂存等诸多遗墨影印件;《袁大总统文牍类编》及《黎副总统政书》;《国民政府公报》及《总统府公报》;国民党编印的《西安事变史料》以及蒋介石的《西安半月记》、宋美龄的《西安事变回忆录》;20世纪20年代末及30年代编撰出版的各种《湖南年鉴》;《湖南省政府公报》;《中央日报》、《申报》、《大公报》、《力报》、《观察日报》、《湖南国民日报》、《湖南日报》、《长沙市民日报》、《晚晚报》、《长沙商情》、《邵阳民报》、《解放日报》等报纸百余种。革命历史资料主要有:毛泽东批阅过的《伦理学原理》一书(照片);《湖南学生联合周刊》;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五四时期创刊的《新青年》;《湘江评论》周刊;《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日刊》;杨昌济(怀中)的《达化斋日记》及其他著述;革命烈士遗书;中共湖南省委(省工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时期的档案文件汇集;湘鄂赣、湘赣、湘鄂西、湘鄂川黔各苏区及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档案文件汇编;抗日战争初期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拍摄的图片资料集;还有1920~1949年间中共中央、湖南各级党的机关以及各革命根据地等编辑出版的报刊杂志:《共产党》、《向导》、《前锋》、《先驱》、《布尔塞维克》、《政治周报》、《新民周报》、《劳动周刊》、《中国工人》、《农民运动》、《群众》、《斗争》、《红旗》、《红旗日报》、《红旗周报》、《生活周刊》、《每周评论》、《红色中华》、《红报》、《红色湘赣》、《列宁青年》、《湘鄂西苏维埃三日报》以及《新华日报》、《八路军军政杂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资料,主要有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南局、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委、湖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人大、湖南省政协以及所属各部门编印的各种法令汇编、文件汇集、统计资料、大型工程的文件资料汇编,还有省志、县志、地名志、厂矿志、乡镇志等各种史志资料。如《中南政报》、《湖南政报》,各种版本的《湖南省志》及《湖南年鉴》等,还有各种类型的新闻图片资料。所有这些,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诸方面反映了近现代历史发展变化的足迹。

现任领导

党组成员、副馆长(主持工作):张友明

副馆长、党组成员:蔡振武分管科技信息处、接待利用部、机关党委工作

副馆长、党组成员:罗碧野分管人事保卫处、征收保管部、电子声像部工作

一级巡视员,兼档案学会理事长:蔡振武

一级巡视员:罗碧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