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6 14:37
明朝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5月21日,设立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着远东故地。
清朝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11月14日,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中包括今天的滨海边疆区。
1922年11月,归属苏俄远东州。
1926年1月4日,归属苏联远东边疆区。
1938年10月20日,苏联政府成立滨海边疆区。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滨海边疆区正式归于俄罗斯联邦。
滨海边疆区在清末以前一直是中国领土,该地区原有近800个中国地名(包括原中国的居民点、山脉、河流、湖泊、港湾等地名),基本都被俄罗斯废止使用。20世纪70年代,中苏两国在乌苏里江边境发生冲突,史称“珍宝岛事件”。其后苏联企图以更改滨海边疆区的汉语、满语地名,来掩盖沙皇俄国占领中国领土的历史真实。为此,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72年12月26日颁布法令以俄语名称更改了7个残存的以满语、汉语命名的城镇和河名;居民点野猪河(Tetyukhe)更名为达利涅戈尔斯克(Dal'negorsk),俄语意为“遥远的山城”;野猪河码头(TetyukhePristan')更名为鲁德纳亚码头(RudnayaPristan'),河名野猪河(Tetyukhe)更名为鲁德纳亚河(Rudnaya);刀兵河(Dao-Bin-Khe),更名为阿尔谢尼耶夫卡河(Arsen'yeka);西南岔(Sinantsa),更名为切列姆沙内(Cheremshany);在满语中意为“山羊”的伊曼(I-man),更名为达利涅列钦斯克(DaI'nerechensk),俄语意为“遥远的河城”;满语意为“边界”的苏城(Suchan),更名为游击队城(Partizansk)。
滨海边疆区以山地为主,平原为辅。沿日本海岸伸展的山岭及其支脉和火山高原占边疆区总面积的80%。构成滨海边疆区山体结构的锡霍特山脉由几条平行山岭组成,分别是帕尔季赞斯基山山脉、蓝山山脉、霍洛德内山山脉等等。山峰平均海拔高度在500米左右。较高的山峰有阿尼克山(1933米)和云雾山(1856米)。边区东面接临日本海,在边区西部和西南部伸展着广阔的兴凯湖平原。
滨海边疆区在北纬42°~48°、东经130°~139°之间,东面与日本隔海相望,北面与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为邻,西面和南面分别与中国吉林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窗口城市珲春、朝鲜接壤。东部和东北部隔非常窄的鞑靼海峡和鄂霍次克海与萨哈林州(库页岛)和堪察加半岛隔海相望,东南部隔日本海和日本及韩国相望。
滨海边区总面积16.47万平方公里,占远东联邦区总面积的2.7%,最北端与最南端之间的距离为900公里,东西距离为430公里。
滨海边疆区山岭被众多的河流所分割,形成很多河谷。边区境内共有6000多条河流,其中只有90条河长度超过50公里。滨海边区最长的河为乌苏里江(903公里)。该边区最大的湖泊是兴凯湖,此湖和哈桑湖东岸、众多小型湖泊及一些河流沿岸形成的河滩地为难以穿越的滨海沼泽。
滨海边疆区面对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气候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夏季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风向按照季节有规律地变化,冬季以北风和西北风为主,气候寒冷多雪,较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暖和多雪。夏季吹东南风和偏东风,气候凉爽舒适,较同纬度的内陆地区凉爽很多。
滨海边疆区平均气温1月-12~-30℃,7月14~21℃。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其中最温暖的月份是7、8月,平均气温经常在15~20℃之间,最高气温很少超过26℃,夏季降雨量为全年降水总量的70%。夏秋之交还常有台风光顾,在南部沿海直到9月仍可进行海水浴。
(以上表格参考资料来源:)
2018年,人口为191.3万。2015年时,占远东联邦区总人口的31.1%,全俄总人口的1.3%,人口密度为远东联邦区内最大,达到11.74人/平方公里,超过远东联邦区(1.01人/平方公里)和全俄平均水平(8.55人/平方公里)。
该边疆区一共居住着119个民族,大部分居民为俄罗斯族。农村人口中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所占比例较高。此外,居住在这里的德国人后裔、鞑靼人、犹太人和朝鲜族人也很多。近年来,哈萨克人、塔吉克人、格鲁吉亚人和阿塞拜疆人的数量增长较快。远东土著民族(那乃人、乌德盖人、埃文人、鄂罗奇人等)数量依然不多。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帮助这些少数民族,但仍未能转变其人口减少的趋势。
滨海边疆区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截至2015年,森林覆盖率达77.5%,林地总面积为1230万公顷。木材总储量达19亿立方米。
在不同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上,分布着不同的林带: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针叶树种有雪松、冷杉、云杉和落叶松;软质树种有白桦、山杨、椴树和枫树;硬质阔叶树种为橡树、水曲柳、榆树和黄桦。
乌苏里泰加林还盛产松子、野果(五味子、野葡萄、越桔、水越桔、花楸等等)、野生蘑菇、蕨菜和包括人参在内的珍贵药材。
此外,该边区的森林里还有众多古生物种,有的与其生长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的祖先没有任何区别,有的则差别很小。
滨海边疆区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锡、钨、锡、铅、钛、萤石矿等。其中,截至2015年,已探明的煤矿储量超过37亿吨,锌矿储量超过180万吨。萤石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80%,硼酸产量占90%,浓缩钨占71%,铅占80%,锡占20%。
滨海边区的动物种类丰富,最大的特点是很多种动物属于地方性特有种类,其中有的已濒临灭绝,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中。
森林生物
居栖在滨海边疆区森林中有多种食肉动物,其中属猫科的就有四种:虎、豹、猞猁和山猫。
生活在暗针叶林的动物有棕熊、狼獾、猞猁和泰加森林体形最小的鹿种——香獐。冬季鹿科的大型动物——驼鹿也会进入原始森林。这里有时还会有紫貂出没。在高山光秃的山顶碎石间生活着啮齿类中较大的一种动物红棕色的啼兔。栖息于暗针叶林中的鸟类不多,在云杉和冷杉的枝头有时可见到交嘴鸟,此外还有镰翅鸟、黑榛鸡和大雷鸟。
与针叶林相比,针阔混交林中的动物种类比较丰富。其中哺乳类有:东北虎、豹、乌苏里野猪、喜玛拉雅熊、梅花鹿。
鸟类与昆虫类很多,有许多种类是本区所独有。鸟类有鸳鸯、白鸫、宽翼杜鹃、各类云雀和柳莺。昆虫中属古生物种的有长约10厘米的食树甲虫、林蟑螂、色彩绚丽的热带蝴蝶和展翼可达12厘米的天蚕蛾。
栖居在这一林带的蛇类有蝮蛇、条纹黄颔蛇、世林卡蛇和虎斑游蛇。还生活着两栖的动物林蛙,高山泉源还生活有无肺蝾螈。
兴凯湖泽区的浅滩、沿岸草丛、沼泽地和水淹草甸构成广大的鸟类保护区。这里是许多鸟类迁移途中的重要一站。在此筑巢的鹤就有三种,此外,还有白鹳、琵鹭、印度黑水鸡、棕头鸦雀、蚰蜓和各类野鸭。
在兴凯湖的温暖水域生活着一些南方的动物,如黑斑蛙、远东龟等等。沿岸地带则居住着蒙古蟾蜍、黄鼬、狸和远东林猫。
海洋生物
滨海边区岩石林立的海岸以及为数众多的沿岸岛屿是成千上万只海鸟筑巢栖息之地。这些海鸟中为数最多的应属海雀目、鹱形目的鸟类和各类海鸥(乌苏里鸬鹚、海鸠、海鹦、黑尾海鸥等等)。很多海鸟只有在繁殖期才到岸边活动,剩下的时间都是在海上长途迁移中渡过的。
日本海以海洋植物丰富著称。浅水海域到处是密密的海草丛和海藻林。这里生长的海藻有棕藻、红藻和绿藻。棕藻中最多的是海带。红藻中最珍贵的要属伊谷草。从伊谷草中提取的琼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
从邻岸礁石到深度达3000-3600米的日本海中部,到处都分布有各类软体动物,有双扇软体动物海扇、贻贝和太平洋牡蛎,还有头足纲的鱿鱼、章鱼。此外,棘皮动物种类也颇多:海参、海胆、海星、海百合。
生活在滨海边疆区海域的甲壳纲动物有海蟹、游虾和大虾。滨海蓝蟹大小不亚于有名的勘察加海蟹,并以肉味鲜美著称。游虾则具有很高的捕捞价值。
日本海鱼类丰富多样,在俄近海中位居第一位,而储备量则仅次于鄂霍次克海。主要捕捞的鱼类有:鲑鱼、比目鱼、秋刀鱼、明太鱼、沙丁鱼、海鲈等等。
此外,滨海边疆区内河出产鲤鱼、鲫鱼、鲶鱼、红鳍鱼等多种淡水鱼。远东最大的湖泊——兴凯湖的鳟鱼也具有很高的捕捞价值。
滨海边疆区2013年全区GDP总量为6031亿卢布,同比2013年增长了2.1%,占远东地区的21%。2014年,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农业总产值为395.51亿卢布,同比2013年增长13%,占远东地区的27.1%;零售总额为2794.83亿卢布,同比2013年增长4.7%,占远东地区的27.1%;固定资产投资1346.5亿卢布,同比2013年增长7%,占远东地区的16.4%。
滨海边疆区农副业生产历史悠久,从粮食播种、蔬菜栽培、畜禽饲养到食品加工形成了多渠道、立体式经营方式,农副产品中以蜂蜜、水稻、大豆最多。滨海边区蜂蜜产量占俄罗斯总产量的10%,在俄罗斯排第一位,是在俄罗斯排第二位的伏尔加格勒蜂蜜产量的2.5倍。
滨海边疆区畜牧业产品占全部农副产品的60-70%,是农副业生产的主要领域。农作物有水稻、荞麦、小麦、玉米、燕麦、大麦;经济作物有大豆、向日葵;还生产一些蔬菜。
渔业捕捞是边区特色的产业,远东地区43.7%的鱼和其他海产品的捕捞集中在此。主要捕捞船队和捕捞公司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扎鲁比诺、普列奥布拉热尼耶。近海鱼主要品种有:六线鱼、比目鱼、狭鳕,占捕鱼总量70-80%,海产品主要出口对象是美国、韩国和新加坡等。
滨海边区已形成多渠道经济结构,仅工业就有50多种,主要工业有:渔业、林业、矿业和修船业。工业的显着特征是以原料生产为主。边区矿业的比重几乎是俄罗斯平均值的二倍。边区一直是有色冶金、木材加工、鱼类加工的原料供应基地。
滨海边疆区的机械制造业有飞机和直升机生产企业、农机厂、船舶仪器厂、家用电气厂。边区还有金属加工工具厂、木工机械厂、铸造厂、卫生洁具厂等。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大卡缅、斯拉维杨卡均有大型修船厂。
滨海边疆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各国如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和美国等国家来密切,同时与欧洲各国的联系十分频繁。截至2015年,已经有14个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朝鲜和中国等国家在滨海边疆区设立总领事馆或代表处。自2013年起,中国已成为滨海边疆区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
据俄联邦海关署远东局统计,2014年,滨海边区外贸总额为114.86亿美元,同比2013年下降2.6%,占远东地区的29.5%。其中,进口75.28亿美元,同比2013年下降11.1%,占远东地区的71.8%;出口39.59亿美元,同比2013年增长18.9%,占远东地区的13.9%。滨海边区主要进口商品为交通工具(占比21.9%)、机械设备(占比15.4%)、机电设备(占比10.3%)、塑料制品(占比5.2%);主要出口商品为矿物燃料(占比56%)、鱼等水产品(占比23.3%)、木材及其制品(占比9.6%)等。
滨海边疆区有通往俄罗斯欧洲部分和邻国(中国、朝鲜)的铁路。滨海边区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终端。边区从南到北有几条铁路一直延伸到海港(符拉迪沃斯托克、纳霍德卡、波西耶特),形成几个大交通枢纽,铁路长达1628公里。每年铁路货运量约2000万吨,主要运输货物:煤炭、木材、粮食、金属、石油产品和集装箱。
滨海边疆区硬路面公路全长7000公里。每年汽车运输的货物约1000万吨,运送乘客3亿人次。汽车主要保障边区内的货物运输,近年来往返于中国边境地区的汽车运输得到很大发展。
滨海边疆区最大的汽运企业是滨海汽车运输公司。该公司负责边区内和中国边境地区货物及乘客的运输。
滨海边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空公司是俄罗斯远东最大的空运公司,现为俄罗斯航空公司旗下子公司。符拉迪沃斯托克国际机场(海参崴机场)有飞往俄罗斯多数大城市和其它国家(日本、中国、美国、韩国、北朝鲜、越南、泰国等)的航班。
滨海边疆区是俄罗斯远东的文化教育科研中心,截至2015年,共有20多所高等院校,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与服务大学、远东联邦大学、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远东国立渔业技术大学等多所高等学校。
滨海边疆区的众多高校中,远东联邦大学是边疆区乃至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该校在2009年10月由俄罗斯四所重点高校合并而成的,即远东国立大学、远东国立技术大学、太平洋国立经济大学以及乌苏里斯克国立师范学院,合并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比如,远东国立技术大学的电力学、土木工程学、热力学;远东国立大学的东方学、法学;太平洋国立经济大学的经济与管理科学、会计与统计学;以及乌苏里斯克国立师范学院的教育学、心理学等。
2007年起,滨海边疆区建造了一所高科技的医疗中心。这个决定是由俄罗斯总统下属的实施国家项目和人口状况委员会主席团通过的。开设新的医疗中心使得等待手术的时间大大缩减,并可让滨海边疆区以及远东其它地区的居民享受到高科技医疗服务。在滨海边疆区建造的这一医疗中心的专业是外伤、整形外科和体内无线电探查。
自2015年起,滨海边疆区政府开始建设“俄罗斯岛”跨越式发展区,此区域为滨海边疆区的一座自由港,拟建设教育、旅游、医疗集群。其中,建设核医学中心的决议已获通过,医疗集群已开始建设。集群的建设是因为远东地区和滨海边疆区的居民热衷于前往亚太国家而非本区内寻求医疗保健,俄罗斯希望通过在滨海边疆区自由港内修建一个国际化医疗机构(集群),各诊所完全按照各来源国的法规运行和管理,从而为俄罗斯公民,首先是远东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截至2015年,滨海边疆区共有40多所科研机构,其中包括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远东分部、太平洋渔业与海洋学研究所等。
2014年,为了促进滨海边疆区及远东地区的发展,俄罗斯联邦政府已经确定滨海边疆区建设几个科技发展先行区:巴尔基赞斯基区石油化工产业园区、项目主体为远东联邦大学的俄罗斯岛科技教育园区、米哈伊洛夫斯基农业产业园区、以建筑材料产业区为主的纳杰日斯基工业园区、施科特夫斯基渔业产业园区、“索列尔”汽车生产基地基础上建设的工业企业园区。
滨海边疆区拥有包括卫星通讯系统在内的现代化通讯网络。无线电话、电子邮件及因特网都很发达。符拉迪沃斯托克邮电局是滨海边区最早的通讯企业,第一封电报就是由此发往圣彼得堡,当时符拉迪沃斯托克建城仅仅11周年。至今电报仍然是每个公民均可享用的既经济又快捷的通讯方式。2000个电报频道将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俄罗斯各地区及全世界联结在一起。
邮电局开设的066服务台确保居民通过家庭电话既可将电报发往世界各地。符拉迪沃斯托克邮电局除提供传统电报服务外,还开辟了现代的电讯服务项目:微机联网、IP和 IC通讯网站、电子邮件。
符拉迪沃斯托克电话局也有近90年的历史,拥有13万用户,19个交换台,现代化电子设备更新率达到50%以上。
滨海边疆区首家无线电台是俄美合资企业阿科斯公司。无线电话覆盖的区域有:那霍德卡、大石头城、什科托沃区、阿尔乔姆、纳杰日金斯基区、波格拉尼奇内区、彼得大帝海域、阿穆尔湾、乌苏里湾。
滨海边疆区的无工作退休人员都可以获得地区社会生活补贴。获得这部分补贴的人,包括老年人和残疾人、领取无供养生活费的未成年儿童和无工作的大学生以及中小学生,这部分款项将来自滨海边疆区财政预算。这项低保的退休人员社会援助措施自2010年1月1日起在俄罗斯各地区开始实施。按照俄罗斯联邦法律,那些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的人能够从地方预算中得到这种补贴。2011年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最低生活保障是5685卢布。
滨海边疆区的章程是该地区的基本法,杜马(立法议会)是全边疆区区域内的立法机构,行使通过法律、决议以及其他法律行为的权力,享有监督法律和其他法律行为的执行和遵守的权威。边疆区现任杜马主席是列别季涅茨。
滨海边疆区的最高行政机构是州政府,其中包括地方执行机构,如地区行政部门,促进发展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委员会。该边疆区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是州长,任期4年,是按照俄罗斯宪法的规定捍卫边疆区宪章的保证人。
滨海边疆区现任行政长官科热米亚科。
作为亚—俄—欧洲和俄—亚—俄国际旅游通道的起点,滨海边疆区的地理位置使其发展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跨区域旅游枢纽。截至2014年底,边疆区内中国入境游客数量仅次于莫斯科,居俄罗斯全国第二。
行政长官:奥列格·科热米亚科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符拉迪沃斯托克是滨海边疆区首府,远东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区内分布着小剧院和大话剧院、音乐厅、杂技院和几处画廊。此外,州立研究机构—俄罗斯地理协会滨海边区分会以及滨海边疆区阿尔谢尼耶夫博物馆也坐落于此。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建筑大都是苏联时期的统一建筑,依山而建,很象意大利的那不勒斯。
市郊有多个疗养区,儿童休假中心“Ocean”、度假村和旅游基地也都全年开放。符拉迪沃斯托克有4个观景台,游客可以登上俯瞰全市风景,其中一处在什科塔半岛的南端,一处是戈尔多比娜角,一处在季哈亚湾附近,还有一处在鹰巢山(可乘缆车上山)。旅游公司一般会在傍晚专门组织游客游览黄昏时刻的符拉迪沃斯托克。
阿尔谢尼耶夫市
阿尔谢尼耶夫市位于滨海边区中部,以俄著名旅行家和学者阿尔谢尼耶夫命名,于1952年获得城市称号。这是一座约有7万人口的俄罗斯小城,市郊坐落着高山滑雪场。为纪念阿尔谢尼耶夫诞辰100周年,市民与俄学术人士捐资在市内建起了高为四米的阿尔谢尼耶夫纪念碑。
9288纪念碑
9288纪念碑建立在海参崴火车站站台上,是为了纪念被称为“世界第十二大奇迹”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而建。碑高4米左右,尖顶上安放着俄罗斯双头鹰国徽,碑身由下方上圆的几何形状组合而成。最佳旅游时间春夏秋三季。在9288纪念碑黑色大理石上,镶嵌着“9288”四个黄色的铜字,标志着横贯欧亚两大洲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终点海参崴与首都莫斯科的距离是9288公里。
金角湾
金角湾位于海参崴,是一个喇叭状的海湾,被西北的Shkota半岛、东面的高尔多宾那半岛和西面的老虎角与彼得大帝湾分开。1859年,阿穆尔斯基伯爵将其命名为金角湾,得名于君士坦丁堡同样形状的海港。
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
为纪念碑1917年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而建,纪念碑矗立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中心广场,始建于1961年,是远东最大的纪念碑。
红旗舰队战斗光荣纪念广场
该广场坐落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船厂岸边,广场中央常年燃烧着长明火,主体纪念物是C-56近卫军潜艇,这艘潜艇在二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在海上和陆上进行了战斗,共击沉战舰10艘,重创4艘,曾荣获红旗勋章和近卫军称号。二战结束后,当地政府为了纪念牺牲的战士,将C-56潜艇被分割成数段,用火车、汽车、起重机运送至此,组合焊接复原,建立了这个实体博物馆。潜艇旁边是黑色大理石砌成的纪念碑,碑文记载着从1941年至1945年,苏联红军海军在卫国战争保卫重要港口战斗中牺牲将士的事迹和得到中国、朝鲜帮助下所证实的史实。
商业船队海员纪念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商业船队承担着从盟国运送物资的任务,不时与敌船和敌机相遇,不得不投入战斗,共有25艘商船被击沉,为纪念这些海员,在纪念碑前也燃烧着长明火。
涅维尔斯基将军纪念碑
是符拉迪沃斯托克第一座纪念碑,建于1897年。1849年,涅维尔斯基将军作出了一项重要的地理发现,证明萨哈林不是半岛,而是岛屿,阿穆尔可以行驶海船,他的发现帮助俄罗斯海员更好的了解了远东的海域,从而精确标注了地图。
马卡罗夫将军纪念碑
马卡罗夫是俄罗斯著名的舰队统帅,曾经多次来符拉迪沃斯托克巡视,在日俄战争中,他乘坐的铁甲舰爆炸而不幸阵亡。纪念碑坐落在海滨路边,到该碑的顶端广场,可以俯瞰阿穆尔湾的景色。
东方学院
位于滨海边疆区首府海参崴,是远东和西伯利亚第一所高等学府,建于1899年,学院中央大门摆放的两座石狮子,是中国政府赠送的礼物。
乌苏里斯克自然保护区
乌苏里斯克自然保护区以卡马罗夫科学院院士的名字命名,位于乌苏里斯克市,是俄罗斯远东13个自然保护区中的一个,靠近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和动物群包括很多“红皮书”中记载的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大量的稀有植物生长在该地,这些植物在地球其它角落的野生自然界里很难遇到,它们是:人参、刺五加、五味子、猕猴桃。与保护区相邻的有一座太阳监测站,这是俄罗斯位置最东的一个天文站。
俄罗斯岛大桥
俄罗斯岛大桥位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始建于2008年9月,大桥中央跨度达1104米,总长度为3.1公里,超过了中国江苏省的苏通长江大桥,从而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斜拉桥。该桥距水平面高度 70米,桥墩高度324米,横跨东博斯普鲁斯海峡,将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大陆部分与俄罗斯岛连接起来,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建立152周年之际开通,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为该桥主持了开通仪式。
大俄罗斯岛
俄罗斯岛是日本海西北部彼得大帝湾内俄罗斯岛屿,隔海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相对,长约18公里,宽13公里,面积97.6平方公里,大部覆盖阔叶林,海岸线曲折,多港湾。最高峰为俄罗斯山,海拔291.2米,北部建有宽100米的人工运河通海峡。该岛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基地、渔港。该岛由世界上跨度最长的斜拉索桥——俄罗斯岛大桥连通至海岸对面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