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18 13:39
王允之出身“琅邪王氏”,是侍御史王会之孙、抚军将军王舒之子,丞相王导的堂侄。王允之在儿童时就被堂伯父、大将军王敦认为“似己(像自己一样聪慧机警)”,王敦对他十分喜爱,常常携王允之出入。
太宁元年(323年),王允之不慎在酒后听到了王敦与其党羽密谋进攻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图谋,他为防王敦猜忌,于是伪装大醉呕吐,才躲过一劫。不久后,又以回京探望新拜廷尉的父亲为由回到建康,使晋明帝司马绍得知了王敦的图谋,能够早作准备。十一月,王舒出镇荆州,王允之也随行。
太宁二年(324年),明帝平定王敦之乱,打算授官给王允之,王舒推辞道:“臣的儿子年纪尚小,不愿意早早为官。”之后,明帝允许王允之随王舒前往会稽郡居住。
主词条:苏峻之乱
咸和元年(326年),在苏峻之乱爆发前一年,王导认为苏峻将会被主政的外戚庾亮逼反,于是以王舒出任会稽郡内史作外援。后苏峻果然叛乱,并于咸和三年(328年)攻陷建康。王舒在当年于会稽举义兵,以抵御叛军。但义军屡战不利,叛军转攻吴兴郡,掠夺东迁、余杭、武康等县。王舒于是以王允之行(代理)扬烈将军,与将军徐逊、陈孺及扬烈将军司马朱焘等率精兵三千于武康县突袭叛军,斩首数百级,叛军弃舟奔逃。王允之接收缴获的器械,进兵援助吴兴郡太守虞潭。当时,叛军大将韩晃在攻破宣城郡后,转而攻击故鄣、长城等地。王允之派朱焘、何准出战,在于湖与韩晃交锋。虞潭派强弩手支援朱焘,迫使韩晃退走。此役,义军斩首一千余级,招降叛军两千人。史称“(虞)潭由是得保(吴兴)郡”。五月,讨伐义军盟主、荆州刺史陶侃表授王允之为督护吴郡、义兴、晋陵三郡征讨军事。
咸和四年(329年)二月,义军收复石头城,苏峻之子苏硕及弟弟苏逸相继被义军斩杀。叛军大势已去,内部开始自相残杀,叛将张健在杀死“贰(背叛)于己”的弘徽等人后,企图率水师占据吴兴郡。王允之领军迎击,大败张健,俘获男女一万余口。张健与韩晃等继续西向故鄣县败逃,被司空郗鉴所派的参军李闳在平陵山击斩(《晋书·王允之传》称王允之追击韩晃至长塘湖,大败叛军,不知与此事是否同时)。王允之追击韩晃至长塘湖,大败叛军。苏峻之乱彻底平定。战后,王允之因功封番禺县侯,食邑一千六百户。后又任建武将军、钱唐县令,并领司盐都尉。
咸和八年(333年)六月,王舒去世,王允之离职葬父。王舒下葬后,朝廷起用王允之为义兴郡太守,王允之因忧伤父丧而推辞。王导去信,以家族利害、先辈事迹敦促王允之出仕,但他仍拒绝就职。
咸和九年(334年),王允之被起复为宣城郡内史、监扬州江西四郡事、建武将军,出镇于湖。
咸康元年(335年)四月,据称后赵皇帝石虎即将南侵,朝廷戒严,部署防御,其中王允之便奉命改镇芜湖。其后,王允之进号为西中郎将、假节。
咸康六年(340年),王允之被授为南中郎将、江州刺史。他为政有方,在任上甚有声威和惠泽。
咸康八年(342年),豫州刺史庾怿送酒给王允之意图毒杀他。王允之觉得奇怪,先给一头狗喝下,这只狗不久却死去。王允之于是密报晋成帝,令晋成帝司马衍大怒。事发后次月,庾怿自杀。
当时,王允之的堂兄弟王恬(王导次子)为父守丧期满,仅被起用为位置较偏远的豫章郡太守。王允之闻讯后大为惊愕,他认为王恬是王导的儿子,理应受到优待,不可出任远郡(指豫章郡)太守,于是自请卸去江州刺史之职转授于王恬,以表示自己对执政的中书监庾冰的不满。庾冰一面作出“甚愧”的姿态,立即任命王恬为吴郡内史,一面又顺势解去他江州刺史之职,改授为卫将军、会稽郡内史。但王允之似乎并未就职,仅至建康任卫将军一职。十月甲午日,王允之逝世,享年四十岁。朝廷赐谥号“忠”。
王允之早年曾揭发大将军王敦反叛的图谋,对于王敦之乱的平定起到一定作用。苏峻之乱时,王允之代任扬烈将军,率领东方义军屡次与叛军大将韩晃交战,又迎破叛将张健,在平叛中建立大功。在江州刺史任上,王允之著有惠政,治绩显著。
苏轼:哀哉(郑)小同,殆哉岌岌乎(王)允之也!孔子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有由也夫!(《东坡志林》)
田余庆:琅邪王氏自王允之死后,已丧失了竞逐的力量。(《东晋门阀政治》)
伪醉绐敦
晋明帝时,大将军王敦曾在一次夜间与党羽饮酒,王允之也在席,但先因酒醉躺下休息。及后王敦与亲信钱凤在席间商讨攻打建康的事,王允之在当时已醒来,故此听到全部对话内容。他因怕王敦怀疑自己听到机密,于是便大作呕吐,弄得衣服和脸上都是呕吐物,自己则仍倒在原地。钱凤走后,王敦果然前来察看,见如此景况,也不怀疑王允之听到机密。不久后,王允之以父亲王舒新拜廷尉为由请求返回建康探望见父亲,王敦准许。王允之到建康后,便将王敦的图谋告诉王舒,王舒于是与丞相王导一同禀报晋明帝司马绍,让其早作准备。
主词条:琅玡王氏(琅琊王氏)
表格参考资料:
《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六》
《资治通鉴·卷九十二·晋纪十四》
《资治通鉴·卷九十四·晋纪十六》
《资治通鉴·卷九十七·晋纪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