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19 16:34
王见川(1703—1770年),字道存,号畜斋,别号介石,永定县溪南里锦峰乡瑶上村(今龙岩市永定区仙师镇锦峰村)人。永定自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建县以来第一位翰林,《永定县志》(乾隆版)总纂。雍正十年(1732年)乡试中式,次年联捷进士。随后父丧,回家守制。雍正十三年(1735年)守制期满,被派往浙江担任乡试评阅试卷的“同考官”。乾隆元年(1736年)参加殿试,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在京城候补期间,奉命到六安(今安徽省六安市)查水灾,到天长(今安徽省天长市)、盱眙(今江苏省盱眙县)、泗州(今江苏省泗县)放赈,展现其为官治理才能,百姓颇有好评。乾隆七年(1742年)被任命为安徽省歙县知县,兴修水利、治理积案,“口碑载道”。任期未满就请辞回家,奉郎官册荣归,留养在籍侍亲。王见川回乡后倡建高陂桥,在太平文馆讲学,编修县志并创立“汲古文会”,创办丽正文馆,改建凤山书院,对永定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王见川出生。从小天资聪颖,但家庭十分贫寒。
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庚寅),王见川8岁,就读于本村河东山腰的“高南塘”私塾。很早的时候,王见川就考取了秀才的功名,成了有廪膳补贴的廪生。
1732年(雍正十年壬子),刚好三十而立的王见川以县学廪生的身份参加乡试,以《易经》中式第十九名举人,该榜解元是叶有词。
1733年(雍正十一年癸丑),三十周岁的王见川以举人身份进京参加会试,中第一百六十六名进士,该榜状元是陈倓。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他来不及殿试,就赶回家奔丧。
1735年(雍正十三年乙卯),三年守孝期满,王见川除掉丧服,以初登进士身份分校乡闱(即乡试),奉调充浙江乡试同考试官(即副主考)。
1736年(乾隆元年丙辰),补殿试,该榜状元是金德瑛,王见川以试策称旨意,进入二甲行列,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当时,按照惯例,得有大臣保举,为王见川保举的是满洲人礼部侍郎徐元梦,他的评语是“为人孝友,笃志学问”。进入翰林院不久,蒙恩诏举行褒赠庆典,王见川奉郎官册荣归,留养在籍侍亲,历朝考都不必参加。
据说,荣归之时,永定知县不敢让他这样一位钦点翰林从城门底下穿过,而是特地架设一架宽大的云梯浮桥,让他坐着轿子从城门顶上越过,以示王见川的级别高于自己,以示尊重。因为清朝规定:通常的进士放知县,需要等候一段时期,待有缺出之后,才能补缺成为正式的县令;而庶吉士散馆改放地方,不须等候,立马上任,就叫“老虎班”。虎为百兽之王,兽类都怕它让它,庶吉士下来的县令,候补的进士们都得让它,就像百兽让虎一样。“老虎班”一词,即由此而来。
1742年(乾隆七年壬戌),王见川赴京考,散除县职,这才来到京城候补。候补期间,他曾奉令往六安州查水灾。不久,又奉令解送银子往天长、盱眙、泗州赈济。他在给皇上的奏折中,切中时弊,提出“以工代赈”的治理江南水患的良策,既解决灾民的生活,又修筑了防洪堤坝,大称上(指皇帝)意,皇上刮目相看,于是授予他安徽歙县知县一职。到了歙县,王见川以一介书生领此要缺,视大割如烹小鲜。不单单催收征税收,安抚百姓,很得上下口碑;还以兴修水利清理积案雷厉风行而著称;人们尤其称赞他的经济措施、文章道德和实干精神。
关于兴修水利、清理积案,还有一则小故事。话说他运用“以工代赈”办法,治理歙县水患,得到良好的效果。这治水期间,有一天,天气炎热,见川派人到田间去买西瓜慰问民工。他发现同一丘田出产的西瓜,其中有一箩筐特别鲜甜,其它质量较差。见川追根究底,结果从最甜的西瓜地下挖出了腐尸。一件积案终于破解。这就是盛传一时的“西瓜案”。
可是一年未满,王见川便不干了,以“母老,去籍数千里,不能迎养”为理由,告养在籍。(注意一下:古人是很讲孝道的,以孝字请假、辞职,皇上是没理由不准的。当然,这些都是托词、表面文章,跟“移孝作忠”的说法一样都是骗人的把戏)。这里,有一件事可以略微说明当时的一些情况。徽州知府黄某做生日,所辖各知县都借机进贡,惟见川礼薄。酒酣,黄某突然举起手中高脚标说:“诸位请看此杯多精致。”从座者都赞赏不已。见川却回答:“酒杯虽美,但杯脚太小不稳。”知府听出了言外之意,面露不悦之色。见川终因官场人际复杂,不愿同流合污,未满一年便辞职回家。
回到家乡以后,王见川以培植后进为务,孜孜不倦。
等到母亲终养以后,王见川已经五十来岁了。
1753年(乾隆十八年癸酉)孟冬,王见川受聘为《永定县志》总纂,开局于尊经阁。
1754年被允许以书局自随,留意风察。三月来到太平高陂,一边设馆授徒,一边继续编纂县志。还创建汲古文会,从课程上物质上帮助学子进修学业。
1755(乾隆廿年乙亥)夏,县志完稿。后人评价此志“纪事核实,叙事详明”、“信非名手不办”。县志完成后,王见川想起母亲遗愿,乃发起倡建高陂石桥,捐得白银三千两,建起了一座至今仍为永定名胜的宏伟壮观的石拱阴桥——高陂桥。桥成之日,王见川心情激动,诗兴大发,题下一副对联:
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
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此联以河的下游为观察点,极赞桥之高、桥之美。构思精巧,格律严谨,词句美妙。或许,王见川在联中,还多多少少包含重新出仕的愿望在里面。
高陂桥建成后,王见川又再倡建高陂天后宫。然后回到仙师,发动仙师父老兴办“丽正文馆”(今仙师中心小学前身),岁时课士。
1760年(乾隆廿五年庚辰),“丽正文馆”竣工后,王见川又向知县张所受建议,改建县城的凤山书院(凤山公园前身),得到采纳,扩大了院舍,改善了设施,题捐谷六千余桶,以资每岁修缮膏火,并津贴考试,刊勒成书,嘉惠士林。从此,凤山书院成为永定最大最完善的学府,对本县文化教育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到了晚年,王见川校订永定王氏宗谱。还在县城兴建全县王氏总祠,名曰“弈槐堂”,使人皆知敬宗睦族之谊。
后来,他还曾应嘉应州刺史詹公之请,掌教培风,讲学造士。士庶为之讴思,儒林为之瞻仰。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王见川去世,享年67岁。他担任浙江副主考时的学生、后来担任广东学政的郑虎文为他作《王介石传》,记录他的生平。
崇礼谦逊 不媚权贵
王见川年少时在高南塘读书。有一天,他发现带来的大米快吃完了,便请伙房工人顺路到自己的家里取米。刚好,家里也没有多余的米了,他的母亲只好将刚放进锅里准备煮饭的米捞起来,让工人送过去。工人为了让王见川安心读书,未把此事告诉他。可是,王见川发现了异样,责问工人为何米是湿的。工人以走路时不慎滑倒,米袋掉进水坑为由,搪塞应对。为此,王见川还不客气地怪罪了工人。过了几年,王见川中了进士,与母亲谈起此事,母亲才把真相如实以告。王见川听了顿感惭愧,后悔当初错怪了工人。于是,他特地买了一大串鞭炮到工人家里燃放,并向他赔礼道歉。全村的人知道后,对王见川更加敬重了。
王见川在歙县任职时,徽州知府黄某过生日,借机敛财,所辖各知县都逢迎进贡,唯王见川秉性刚直,不媚权贵,只稍带薄礼。酒酣,黄某突然举起手中杯说:“诸位请看此杯多精致!”从座者都赞赏不已。见川却回答:“酒杯虽美,但杯脚太小不稳。”知府听出了言外之意,面露不悦之色。任知县未满一年,见川终因官场人际复杂,不愿同流合污,以“母老,去籍数千里,不能迎养”为由,告退朝堂回原籍养亲。蒙恩诏举行褒赠庆典,奉郎官册荣归,留养在籍侍亲。
崇文重教 泽被乡里
乾隆十七年(1752年),王见川受聘在深渡桥畔(今高陂桥)的太平文馆设帐讲学,深受太平里士绅和学子的欢迎。他还在文馆创立“汲古文会”,会员有西陂林亭(号雅韵)、林揆(号一翁),田段廖仲常(号体先)、廖怀清(号芬堂),上洋陈必元(号璋岩)、黄裳吉(号含斋)等。“汲古文会”经常举行笔会,谈诗论文,切磋科举时文,大大提高了太平里文人学士的学识与水平。“汲古文会”的文化活动一直延续至清末。
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王见川受聘为《永定县志》总纂,开始设志局于尊经阁,次年“以书局自随”,留意风察。3月来到太平高陂,设局于太平文馆,一边设馆授徒,一边继续编纂县志。他广邀太平里儒士提供资料,参与讨论,广泛搜集,因此县志中太平里的资料特别丰富。而廪生吴峄上随其至高陂,所以与他讨论的特别多。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夏,县志完稿。有首、末各一卷,正文八卷,分八纲三十八目。山川目则亲身寻源竟委,四周皆至,支分派别,有条不紊,远轶前志。土产目创分为通有、仅有、偶有三类,注释甚详。义租目记载房屋、田产租银,刑法目有处罚罪犯各种措施,崇祀目列编钟等乐器,详其形制及用法,俱甚精核,以为考鉴之资。后人称赞此志“纪事核实,叙次详明”“信非名手不办”,并将他所编纂的县志称为“王志”。
乾隆以后,永定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全县掀起了兴办书院的高潮。王见川从高陂回到仙师后,发动仙师父老兴办丽正文馆(今仙师中心小学前身),岁时课士。丽正文馆占地一亩多,都是平房。正堂有四厅,左右横舍各有二厅四室。正堂大厅祀奉朱熹等众多神位,每年春秋例祭,祭资出自文馆置办的蒸尝田。取名丽正,是追溯唐玄宗创办史上首个书院——丽正书院。文馆建成后,聘请绩学之士为教师,教授周边村庄学童,培育了不少品学兼优的秀才和举人。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王见川向当时的知县张所受建议,改扩建县城的凤山书院(今凤山公园前身),得到采纳,在文昌祠建立堂楹,祀奉文昌帝君,左右祀奉题捐众姓及首事。共计学舍五十间,题捐得义租谷六千三百二十四桶,学子们得以专心进修学业。每年招收肄业生童五十五名。其中,府学优等生员二名,县学优等生员八名,新进府学生员一名,新进县学前列四名,备取童生四十名。学院考后,取录发送。学生每人月交膏火钱四百八十文、茶钱十五文,每月三次考试,每次考试给成绩优异的学生赏钱一千文,进入院试、县试、乡试、会试的学生都有奖励。从此,凤山书院成为永定最大最完善的学府,对永定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永定在闽西客属八县设县最迟,但“科甲巍峨,为数郡之冠”。王见川翰林为永定科举才子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此后,永定又陆续出了12位翰林。在科举时代,永定共计出了39位进士、13位翰林。
修高陂桥 名联流芳
王见川母亲吴氏娘家在太平里塘下,王见川小时候就在高陂读书12年,因此对太平里有深厚的感情。王见川在高陂太平文馆讲学、编纂县志有四五年之久。乾隆二十年(1755年),因见太平文馆侧交通要道上的深渡桥年久失修,王见川想起母亲遗愿,乃发起倡建高陂石桥。深渡桥位于高陂镇和兴村先富路旁塘下村的险石峡,桥下水深不可测,所以得名“深渡桥”。此桥曾几度修建均被洪水所冲毁。王见川联络本里乡绅,为募资撰写《募修高陂深渡桥序》,他的义举得到太平里士民的热烈响应,募得白银3000两,次年建成了一座至今仍为永定名胜的宏伟壮观的石拱阴桥——高陂桥。石桥为半圆形独拱,孔径横跨20米;拱圈由条石干砌,设计精密,建筑坚固;全长60米,高15米,宽7.5米;桥台护墙以块石浆砌,上盖屋顶。桥建成时,王见川亲笔在桥上题写了一副内容恰切、对仗工整、气势磅礴的对联:
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此对联把桥上桥下的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极赞桥之高、桥之美,构思精巧,格律严谨,联语优雅,两百多年来被楹联界誉为“绝对”,广为传诵,为石拱桥锦上添花,成为一道靓丽的人文景观。桥两边门顶的横匾,则是西陂儒士林雅韵应征题的“长桥永泰”四字,寄托了民众的美好愿望。由于此处原为高陂古驿站,后来人们就把此石桥称为“高陂桥”。从此,“深渡桥”就成了“高陂桥”。
王见川的楹联,对后世影响巨大,所撰写的高陂桥联格调自然清新,文采斐然,意境高雅,手法巧妙。王见川与富岭王述中(字绍麟)是同宗,又是挚交,常应邀至其家作客并留宿。他曾为其新建造的大楼题楼名“中隆楼”,还为中隆楼题写楹联:
东道驻神龙,蜿蜒回旋朝北阙;
西山列锦嶂,钟灵毓秀壮南闽。
王见川善于在楹联中暗藏历史典故,对仗工整又不乏意趣。如题赠给高陂镇西陂村活泼堂林升峻的楹联:
负拔俗雄姿,梅鹤钟情,想见孤山风韵;
建干云华厦,芝兰绕砌,犹传十德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