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9 16:37
王隽英(1908年~1960年12月),祖籍山东海阳盘石店镇,别号崆峒筱侠。王隽英作为辛亥遗孤、巾帼女杰、英雄母亲,一生极富传奇色彩,经历了异国求学、抗战救国、漂泊他乡等坎坷经历。
王隽英,生于1908年,自幼聪慧过人,笃志于学,随执教于烟台会文书院(美国传教士郭显德创建,即今烟台二中前身)的父亲王以成就读小学部,毕业后又升真光女中就读。其间,她不仅学习出众,而且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时受北京“五四”运动及学校进步思潮的影响,她萌动着做秋瑾式的女侠、为祖国为民族争光的抱负,经常徜徉于面对崆峒山的黄海之滨,因此自号“崆峒筱侠”,还在同学中组织了崆峒学社,带头撰写诗文。从她的《言志》一诗中,足见这种壮志豪情,诗曰:阔步朝登烟台顶,犹见烽火焰正红。祖逖壮志更激烈,挥戈驱虏庆升平。
后来她父亲参加诸城战斗不幸牺牲,她被日照革命党人丁维汾收为义女,并资助她就读于燕京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读完研究生,苦学之余,她编写了《伟伟华夏》三辑(《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励精图治》),由中华书局出版。
“九·一八”事变后,王隽英积极参加抗日宣传、募捐及抵制日货活动,还把母亲赠给的金戒指和自己节省的银元10枚,一同献给东北抗日义勇军,同时还到工厂、学校、军营、街道演说。她撰写的《告妇女同胞书》说:“举木兰之剑,秉文姬之笔,效庆龄之爱心……”文辞激扬,号召妇女允文允武,争当巾帼英雄!燕京大学毕业后,在义父的帮助下,她公费留学美国,就读于密西根大学获硕士学位,归国后与志同道合的丁观海结为伉俪,生丁肇中。
她历任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教授、沙滋区女青年联谊会理事长、山东旅京妇女教育促进会理事长、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等职。曾获“品学兼优,政教并茂”之誉。
抗日战争时期,王隽英曾上书国民党中央,敦促精诚团结,抗日兴华;日本投降后,王隽英眼见内战风云又起,心忧国难,经常吟诗抒怀。1949年,王隽英全家远游台湾,与丈夫丁观海均任大学教授,儿子进中学学习。其友周绍贤回忆道:“观海、隽英我之贤师良友,二君念及故乡,泪痕沾巾;谈到国事,灼见在胸。殷切盼望早日实现国父中山先生的夙愿:‘振兴中华’。”王隽英的《思乡》诗,悉见此心:盘石稳若磐,梦寐思故园。隔海望招虎,泣泪涌如泉。
1956年,她送儿子到美国自己的母校密西根大学深造,随后夫妇也侨居美国,悉心培育儿子成才。1960年12月3日,她在儿子拿下硕士学位后病逝,临终前叮嘱儿子:爱科学、爱祖国、双爱双荣。
为了纪念王隽英及其一家,1994 年,海阳档案馆特意搜集、整理了王以成烈士、王隽英女士、丁肇中博士一门三代的相关资料,专门开辟了“王以成名人之家”档案专柜,并发起成立了“隽英政教思想研究会”,邀请丁肇中为名誉会长。海阳档案馆内王隽英的遗物 :字典、针线笸萝、茶碗、雨伞、诗抄等仍依稀可见其当年风采,王隽英已经远去,但是她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每一个后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