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6 11:30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位于甘肃省武威市腾格里沙漠南缘,规划面积18万公顷,是国家级重点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国内第二大普氏野马人工繁育基地,国内唯一赛加羚羊人工驯养、繁殖、保护、研究基地,国内唯一野生双峰驼人工繁育基地,国内重要的川金丝猴岷山系种源繁育基地。
1981年3月,中心前身“武威县治沙造林站”成立。
1987年10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计字[1987]461号文件)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87]153号文件)批复“甘肃濒危野生动物繁育中心”成立,由甘肃省林业厅和原武威市(凉州区)双重领导,以原武威市(凉州区)为主。
1994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林护批字[1994]122号文件)和甘肃省林业厅(甘林人字[1994]272号文件)批复,更名为“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
2002年,中心加挂“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牌子。
2005年12月,武威市委市政府(市委发[2005]76号文件)和武威市编委(武市编发[2005]11号文件)决定:中心上划武威市管理,隶属武威市林业局;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与林业部甘肃濒危动物研究中心合署,并确定为武威市沙产业示范基地。
2005年12月,中心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2006年6月,经武威市编委批复,中心成立“阳光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与钱学森沙产业中心实验室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2007年,中心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2年8月,中心更名为“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
2013年1月,经甘肃省林业厅批准,中心设立“甘肃武威野生动物救护站”。
2014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启动建设“民勤青土湖试验性放养基地”。
2018年,根据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移交文旅集团管理。
据2022年1月武威市人民政府官网信息显示,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下设办公室、野生动物管理科、治沙造林科、林草资源管理科、科技信息科、财务科、青土湖试验站七个职能科室,核定编制人数56人,实有在职人数52人。
钱学森沙产业馆
钱学森沙产业馆于2006年7月建成,占地面积1132㎡。馆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甘肃省委第一书记宋平同志题写。
展馆以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沙产业理论为主线,以展览展示的形式介绍钱学森沙产业理论,用图片、实物等方式展示甘肃省武威市50年防沙治沙成就,30年沙产业建设新成果,馆内分为5个展区,制作展板200多个,采用图片600余张。
2006年7月,钱学森沙产业馆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培训基地”。
赛加羚羊种群数量少,繁殖也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在我国灭绝。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最初就是为了赛加羚羊专门成立,以加大对赛加羚羊的保护和利用。保护中心的气候、地质地理、植被、植物类型等各方面条件,都与现存野生赛加羚羊栖息地的条件极为相似。
1988年,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引进11只赛加羚羊,对赛加羚羊采取半野化放养方式,截至2012年8月已繁育增加到129只。
普氏野马是地球上仅存的野生马,属于甲级濒危动物,它的祖先是地球上最早的马——始祖马。野马保留着马的原始基因,具有别的物种无法比拟的生物学意义。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所做的工作就是引进野马,繁衍培育,然后逐步放归自然,恢复它的野外生存状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研究中心先后从德国、美国等地引进8匹,截至2012年8月,中心已繁衍培育到72匹,在世界上专门进行野马繁殖和培育的机构还只有我国这一家。为了第一次放归野外的试验,研究中心曾进行了长达4年的准备。
双峰野骆驼是世界级濒危物种,2000年被世界列为发现的新种,它和家养骆驼基因的差别在70万年到80万年。截至2012年8月,全世界只有800峰,500峰分布在我国新疆罗布泊和甘肃马鬃山一带,300峰在蒙古国境内。种群数量少得和大熊猫一样珍稀。
上世纪90年代,为了保护这一濒危野生物种,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从安南坝、中蒙边境以救护的形式共捕捉、救护8峰野骆驼幼仔进行人工饲养、繁育保护。截至2012年8月,保护中心的21峰野生双峰驼,是国内最大的人工饲养种群。
川金丝猴跟沙漠不搭界。但它们栖息的家园一度遭到破坏,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原国家林业部采取移民搬迁的方式,把它们分养在全国各个保护中心。甘肃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也安置来7只,加入到人工保护繁育的行列。经过繁育,金丝猴家族在不断壮大。
截至2012年8月,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将其中9只给予上海动物园,保护中心还有12只。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先后引进和繁育赛加羚羊、普氏野马、川金丝猴、双峰野骆驼等濒危珍稀野生动物43种400多头(只,匹),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31种,300多头(只、匹)。特别是普氏野马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已发展到75匹,2010年成功组织实施了首次试验性放归,并在野外成功繁殖幼驹1匹, 2012年9月再次放归21匹;川金丝猴迁地保护成功繁育,两次赴日本展出、合作研究;赛加羚羊在世界范围内人工驯养失败的情况下,取得突破性进展,存养赛加羚羊120多只;野生双峰驼是世界级濒危物种,2000年被世界列为发现的新种,现有的16峰野生双峰驼,是国内最大的人工饲养种群,2012年9月顺利完成了2峰野骆驼全国首次试验性放归。
长期以来,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将野生动物繁育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针对动物繁育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切实加强对动物繁殖期、妊娠期、产仔期(孵化期)、哺乳期的饲喂管理工作,中心野生动物繁育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成绩喜人。自2020年年初至2020年7月中旬,中心保护的各类野生动物共繁育27只(匹、峰),其中赛加羚羊8只、普氏野马2匹、野生双峰驼2峰、欧洲盘羊4只、斑头雁3只、黇鹿2只、藏野驴1匹、平顶猴1只、蛮羊1只、蓑羽鹤1只、蓝孔雀2只。特别是对二级保护鸟类蓑羽鹤,在其产蛋期加强营养,自然孵化期尽量避免人为惊扰等措施,首次在中心孵化成功,实现了多年零增长的突破。截至2020年7月中旬,中心尚有个别普氏野马、梅花鹿、马鹿等动物待产。
野骆驼是世界级的濒危物种,野外仅分布在中国的新疆、甘肃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部分地区,全世界仅存800峰左右。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自1988年起对野骆驼进行了异地繁殖驯化研究和保护工作,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至2010年7月,中心的野骆驼存栏数量达到20峰,是世界上最大的野骆驼人工饲养种群。
从1989年起,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先后从北京动物园、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德国泰尔公园、德国慕尼黑动物园引进普氏野马18匹。
至2002年5月,普氏野马的存栏数已增加到37匹,这其中还不包括向国内其他省区调出的14匹,成为国内仅次于新疆的第二大普氏野马繁育保护基地。至2010年9月,种群数量达到了74匹。
2004年,中心启动了国家林业局投资400万元的普氏野马放归工程项目。2010年7月,国家林业局指派中国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专家对计划放归区进行了系统的勘查和论证,确定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马圈湾、后坑子一带为实验性放归基地。中心遴选出最适宜放归的7匹野马组成放归种群,这7匹普氏野马于9月21日经麻醉、捕捉、装箱,经过20多个小时,跋涉1000余公里从武威到达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了4天的区域适应性饲养围栏,9月25日进行正式试验性放归,使野马尽快野化、复壮,恢复自然野性,回归大自然。这是中国首次在新疆以外的地区放归普氏野马。
赛加羚羊是一种古老的动物,其角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在野外已近40年没发现踪迹。
1988年,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首次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引入2只赛加羚羊,同年年底又从该市引入6只。1990年,中心又从德国泰尔公园有效引入11只,从此中国也有了赛加羚羊。
为了恢复这一物种,也为了进行羚羊驯化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医药管理局下达的“七五”攻关项目《引进羚羊驯化研究》,对赛加羚羊生态、繁殖、饲养、哺幼、管理、疾病防治诸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项目于1994年通过部级鉴定,成果达到了国外同类工作的先进水平,其中:人工哺育幼仔、苜蓿草消化试验研究等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经多年对赛加羚羊生态行为、饲养管理、人工繁育、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的系统研究,至2011年5月,保护中心赛加羚羊存栏数量已达到79只,2011年底数量超过100只。是国内赛加羚羊人工驯养、繁育、保护、研究基地。
川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与生境相近的动物园开展川金丝猴的饲养繁殖已取得成功,但在半荒漠地区的迁地繁殖研究还是一个空白。
1992年,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引进川金丝猴进行人工饲养繁殖,至2004年10月共繁殖成活13只,使川金丝猴在半荒漠地区的人工饲养繁殖取得初步成功,属世界首例,也为川金丝猴在更广范围的迁地保护奠定了基础。
在多年的濒危动物繁育保护工作中,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积累和总结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在动物营养、行为学、疫病防治、特殊生理阶段及麻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并切实加强了动物饲养管理,加强了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在中心设立了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习基地,并与其合作开展了野骆驼课题研究,《普氏野马DNA研究项目》、《赛加羚羊适应性及扩大种群研究项目》、《祁连山交错地带动植物与草地开发》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已顺利开展,促进了濒危动物繁育研究工作顺利进展。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地处甘肃省沙生植物自然保护区,致力于对植树造林和固土水防沙的研究,通过多年的努力,区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初见成效,昔日流沙滚滚、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已变成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濒危珍稀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逐步成为对外展示和保护濒危动物成果的窗口、省内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和大型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把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措施和切入点来抓,制定出了“以科技为先导、生态建设为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苗木培育为基础、产业化发展为动力、林木管护为保障”的林业建设思路,编制了中心第一个造林绿化五年规划,确定了区域建设方案。
至2008年12月,已累计营造以梭梭、桦棒、沙拐枣、毛(柠)条、红柳等为主的防风固沙林11.4万亩,封沙育林(草)15万亩,建成毛条、梭梭、沙拐枣采种基地3.5万亩,“三八”绿色工程基地0.28万亩,军民共建绿色林0.2万亩,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15%提高到了50%以上,人工植被逐年扩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有效地控制了流沙南侵,使沙区周围7个乡镇、15万人口、近30万亩耕地免受风沙危害,也为濒危珍稀动物的引进繁育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被省政府授予“甘肃绿化模范单位”荣誉称号。
被甘肃省林业厅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全省野生动物保护先进单位”和“全国野生动物保护、繁育先进单位”称号。
2015年,获国家林业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先进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