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9 10:20
该公园规划面积约393亩,其中湖面100亩,开发面积137亩,公共建筑、绿化用地156亩。工程计划投资9488万元,在2005年底全部完工。
世界文化名人、一代中国画巨匠齐白石先生之纪念馆始建于公元1984年,重建于公元2004年。择址于湘潭市区白马湖,占地400余亩,依湖设馆,湖水尽纳于园,自此名湖有归。
齐白石纪念馆系两层楼仿木砖瓦庭院式建筑群,具典型的湖湘名居风格。硬山飞檐,白墙青瓦;回廊曲院,抱水依林。虾姿戏藻,抚格扇之雕花;竹影摇风,窥漏窗之新月。
馆名为沙孟海先生所题。馆内陈列有白石老人大量极其珍贵的绘画、木雕、印章、诗文手札等原作及大量的当代名家作品;有白石老人使用过的绘画工具、生活用品等实物;有复制的白石老人居住过的星塘老屋及北京的跨车胡同故宅;还放映着白石老人当年接受国际和平奖的情景以及真实生活片段的录像。通过这些实物、文献资料以及图版全方位地展示了白石老人漫长而丰富的艺术人生。
纪念馆左侧是白石公园,园中设齐白石系列雕像,其主像由白石琢成,白袍白髯,再映于白云之间,飘逸欲仙。公园按艺术景观轴、环境景观轴、艺术人生轴三条轴线布局,以画之坊、篆之所、书之台、诗之亭突显齐白石先生画印书诗四绝之成就,以雕塑、园林交互渗透巧妙地构筑出先生人生历程的各个精彩断面,使山水之中有白石,白石之神归山水。
园林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类型,它比起山、水、植物,较少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是造园手段中运用最为灵活也是最为积极的手段。园林建筑的功能既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又要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并与自然融为一体。湘潭市为纪念湘潭籍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而投资兴建了白石公园,笔者在主持白石公园园林建筑设计规划的相关工作中,颇有心得。
雕塑是具有强烈感染力的一种造型艺术,历来在造园艺术中,不论中外几乎都成功地融合了雕塑艺术的成就,现代园林中利用雕塑来充实造园意境也日益为造园家所采用。根据雕塑在造景中的性质、环境,可分为主题雕塑和环境雕塑。
白石公园的齐白石主雕像总高9.7米,位于“画之场”的核心,雕塑上半身写实,精细刻划白石的神态,往下则逐步虚化,最终和石头融为一体,寓示着白石文化从泥土中来的质朴本质,成为白石公园这个纪念世界文化名人齐白石的公园的主景。白石公园主游览道上的“白石之路”雕塑则是借用白石名字中“石”的理念,将齐白石一生之中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晚年的不同风貌融入石中,将不同时期白石诗文、印章、国画以及世界和平奖章等以线刻、浅浮雕、高浮雕、圆雕、浮雕等艺术手法表现了一代世界文化名人从“放牛娃”到“世界大师”的人生历程。
亭子在我国园林中是运用得最多的一种建筑形式,无论是在传统的古典园林中,还是在现代的公园和风景游览区都能看到有各种各样的亭子,有的伫立于山岗之上,有的依附在建筑之旁,有的飘浮在水池之畔,与园林中的其他建筑、山水、绿化等相结合,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园中放亭,关键在位置。亭子位置的选择,一方面是为了观景,即供游人驻足休憩、眺望景色;另一方面是为了点景,即点缀风景。花间、水际、竹里、山巅……都可根据不同情趣的景致置亭。
“听风亭”为木质结构四方亭,三面临水,凸出于湖岸,有意降低亭地面,使亭处于临水状态,周边驳岸四周仿木柱,湖中亭周种植莲藕,湖面凉风习习,微带花香,亭上配白石自写诗联“秋风上树微微,山色人云渐渐”,亭前置石,石上刻“风来四面卧当中”,极好地点染气氛。“半春亭”位于下湖一废弃枯井之上,取白石在越南所作名画“半春人在画中居”之意。背倚竹林,周围遍栽芭蕉,由竹林小径经吊桥入亭,将枯井化腐朽为神奇,略作修改便成一景。井座高耸,将之塑成自然山石,人游至此,可眺烟波浩淼的湖水和映日的荷花,感受芭蕉所带来的荫凉。“诗之亭”周边环白石雕刻诗碑和花果累累的石榴,亭南北两面各刻白石诗联一幅“我书意造本无法,此诗有味君勿传”、“喜看三径长圆月,不厌仙翁耐久花”,游人可驻足品味白石诗文的精髓,与“半春亭”形成对景。
廊往往被用来作为划分空间或景区的手段,表现出特有的丰富,起到变换空间层次或过渡园林空间的作用。
白石公园的廊基本为平地建廊,以双面空廊和单面空廊为主。因公园周边均为小区,为了使公园与周边建筑之间形成层次,南北两侧均设置了一组仿江南民居式的建筑,分别冠名为“借山居”、“八砚楼”等,联系这些建筑就采用了廊,沿建筑的界墙和建筑物以“占边”的形式布置,形式上有一面、二面、三面和四面建廊的,利用廊、墙、房等围绕起庭院组景,形成多处四面环绕的向心布局,争取中心庭园具有较大的空间。“借山居”建筑群是以折廊、曲廊和三幢建筑组合而成,并用墙将形成的内院空间予以分割,形成规则方整与曲折变化。廊墙上开设漏窗、景窗,通过漏窗、景窗可以看到隔墙之景,将公园内的景观和院内景观、院落与院落之间的景观互为因借,相互陪衬,巧妙运用分景、障景、隔景、框景、漏景、添景等手法取得曲折多变、情趣无穷的园林空间艺术效果。
一个公园往往通过大门的艺术处理,体现整个公园的特性和建筑艺术的基本格调。大门设计既要考虑在建筑群体中的独立性,又要与全园的艺术风格相一致,成功的大门设计必须立意新颖、巧于布局、富有个性。
白石公园入口大门紧邻城市主干道大湖路,采取对称的构图手法,将门的概念虚化,代之以十堵白石文化墙。因白石的传统文化背景,引入了竹简这种中国特有的文化形式,将墙身之间用仿竹简造型的白石诗柱连系,石墙和石柱之间呈曲折不连贯之势。正面利用墙身分列入口主道两侧,使主道“白石之路”环境雕塑形成夹景,侧面则利用石柱之间的缝隙在墙后种植古桩花木,形成漏景,构成“横看成画侧成诗”的园林景观,彰显白石公园的文化内涵。
园林建筑小品在园林造景中,建筑小品作为园林空间的点缀,虽小,倘能匠心独运,有点晴之妙。园林建筑小品的地位,如同一个人的肢体和五官,能使园林这个躯干表现出无穷的活力、个性和美感。白石公园的铺地方式多种多样,有木质铺地、冰裂铺地、乱石铺地等。在公园的“篆之所”景点,是集中体现齐白石的篆刻艺术成就的景点,以印度红花岗岩板雕刻印章文字铺在地面上,共选用“中国长沙湘潭人也”等内容的印章10枚,呈梅花状点缀在黄色鱼眼砂铺装之中,极好地诠释了白石篆刻艺术水平。
白石公园是纪念性的文化景观。“人类的纪念情感通过客观事物与历史事件的关联而获得宣泄”。湘潭是齐白石的故乡,在这里修建齐白石纪念馆和白石公园,一是为纪念这位让湘潭人民永远骄傲的杰出艺术家,以表达人们的敬仰之情;更重要的是借此颂扬齐白石的杰出成就和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艺术和文化所作出的贡献,展示和弘扬齐白石不朽的艺术和文化精神。因此,设计师在白石公园的景观设计上主题鲜明突出,在设计元素的选择、处理和景观符号的设计上颇具匠心。整个公园从入口到中心再到边缘,大师的诗、书、画、印作品被自然地转换成了耀眼的视觉元素和景观符号,而所有这些景观符号都在向人们昭示着大师的不朽艺术和文化精神。这些设计元素和景观符号在整体空间安排上,显隐抑扬自如、平和大度,既清晰地突出了齐白石的杰出艺术成就,又很好地抒写出了这一特定景观的文化主题。
在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景观中,其景观符号与装饰自有其特别的意义。德国艺术史学家格罗塞在其著作《艺术起源》中谈到原始装饰时这么说:“原始装饰的效力,并不限于它是什么,大半还在于它是代表什么。”无庸置疑,“齐白石”不只是一种艺术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因此作为现代城市文化景观中的景观符号和装饰作品,设计师更应该赋予其具体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向市民展示民族的、地域的或地方的特色文化与文化精神。显然,白石公园的景观符号及其装饰的意义就在于传颂齐白石的艺术和文化精神,同时也在创造着具有时代意义的新文化。
从公园入口到有巨幅雕像的公园中心主道上,一组主题雕塑简洁清楚地向人们叙述了齐白石从少年到成为艺术大师的人生历程。那些用雕刻形式展示出来的印章和诗作无不透射出齐白石的艺术人格、思想和艺术精神,而那些同样地用雕刻形式展示出来的绘画精品片断,则折射出了大师艺术与才情的非凡之处。“齐白石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画家,并被比拟为20世纪东方的毕加索。”(李蒲星语)在艺术上,“齐白石是全才:诗、书、画、印、花卉、草虫、山水、人物,无不精通。”(郎绍君语)
在白石公园的景观符号设计中,主要突出的是大师的印章和绘画,其次才是书法和诗作。在中国艺术史上,齐白石“是诗、书、画、印俱精的艺术大师”,而在其印章艺术成就上则“自称优于书画”,人们也普遍认同和赞赏他的印章艺术成就。印章原本就具有装饰意义。在公园的步行道以及纪念馆的建筑外部装饰,都选用了齐白石的印章精品作为环境装饰和景观符号。不管是在建筑外墙上还是在公园路面上,印章都被放得很大,非常醒目,营造出了景观的艺术与文化氛围,有效地渲染了景观的纪念性和文化性主题,突出了个性特色。将印章用另外的载体和置放方式,且作为一种景观符号展示于建筑与环境景观之中,则更加突显出它的装饰美感。在白石公园,齐白石的绘画书法及其诗作,也同样被设计转化成为立体的装饰雕刻作品,并以雕塑与装饰的艺术语言同观瞻的人们亲切对话。
另一方面,所谓“景观是美”,乃因景观之美首先源于其美的装饰。景观符号具有装饰特性和装饰美,其本身就是一种装饰。装饰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就纪念性文化景观中的景观符号而言,它不但具有深层的文化含义,包含着特定的社会感情和文化意识,而且具有更为独特的美的形式,它不仅是“纪念性”的,从人物雕像、经典片断、代表作品、故事名言等方面引起人们对特定人物或事件的追忆与怀念,而且还是“文化性”的,从文化、历史、理想、象征、隐喻等方面满足人们更深层次的需要,更是“装饰性”的,从秩序、形式、材质、肌理、线条、色彩等方面带给人们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审美愉悦。时代设计理念与文化意识以及特定的纪念对象,共同铸就了白石公园的景观符号与装饰样式,这些景观符号与装饰不仅时刻散发着浓厚的、独特的文化气息,悄然向人们诉说着特有的民族文化精神,而且也在怡悦着人们的性情。
此外,通过特定文化主题的展示和富有个性化的艺术装饰而塑造出来的文化景观,必然会感化人们的心灵世界,影响人们的文化观念、文化态度甚至民族感情,同时也在塑造人们良好的社会行为。唐代柳宗元曾指出过,“山水园林可以培育人的宽阔的平和的心胸”。所以,装饰还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它受特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能塑造出良好的社会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