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6 15:58
知闲,原名闫杰,80年代生,甘肃宁州人,80后先锋诗人、新现实主义诗人。作品散见《诗选刊》、《作品》、《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等报刊。曾创办《大西北诗刊》。著有长篇小说《走在青春的泥泞中》,诗集《在卡夫卡的树上》。
姓名:闫杰
性别:男
生日:1985年9月1日,农历乙丑年甲申月葵卯日(1985年7月17日)
生肖:牛
所属年代:80后
星座:处女天秤座
籍贯:甘肃
语言:普通话、陕甘方言
职业:作家、诗人
特长:写作、射击、双截棍
爱好:写作、读书、打羽毛球、浏览资讯
喜爱的歌手:崔健、羽泉组合
最喜欢的电视:《士兵突击》、《太阳泪》
最崇拜的人:父母
最喜欢的赛车品牌:路虎
性格:幽默、犀利、大胆、坚韧、热情、真实
主编杂志:《大西北诗刊》
喜欢的水果:西瓜
最认同的名人名言:怀才好比怀孕,时间长了人才能知道。
作品散见《诗选刊》《剑南文学》《作品》《诗歌月刊》《中国诗歌》《佛山文艺》《江门文艺》《牡丹》《山东侨报》《青春潮》《南方文学》《银川晚报》《陇东报》《绵阳文艺界》《澳洲彩虹鹦》(澳洲)《诗词》《新作文》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诗文百篇(首),曾获第二届校园诗歌节等奖项,入选《2008中国打工诗歌精选》、《新时期甘肃诗选》、《2009-2010中国打工诗歌精选》、《在路上:东莞青年诗人诗选》、《与一棵树一起进城——握手农民工诗歌选》、《青春飞翔》多种选本。2006年创办《大西北诗刊》。
2008年曾举办“甘肃80后诗人大展”,全国首例刊登结集甘肃80后诗人。“甘肃80后诗人大展”被我国著名诗人高凯称为:这次青年陇派诗人的集体亮相,无疑是甘肃文学乃至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是一次甘肃青年诗人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甘肃新生代作家文学理想的宣言。
《大西北诗刊》,前身为《大西北诗报》,创刊于2006年7月。主编知闲、旱子、单水、南岩、余子愚。
2006年6月,甘肃省宁县籍青年诗人知闲和甘肃省正宁县籍青年诗人旱子创建大西北诗歌论坛,2006年7月创办《大西北诗报》(《大西北诗刊》前身),兰州诗人陈就加入一起主持诗报。同月《大西北诗报》创刊号出版,知闲、旱子、陈就任主编。第二期邀请原甘肃省作协主席、《敦煌》诗刊名誉主编高平先生担当名誉主编,著名诗人梁小斌为诗报题词,陈就因时间紧张原因退出《大西北诗报》的管理。
2007年4月,北京诗人单水加入大西北诗歌论坛担任版主。因《大西北诗报》发展需要以及与平凉市作协创办刊物同名,2007年5月正式更名为《大西北诗刊》,开始以刊物形式出版,至此《大西北诗报》共出版三期报纸。
诗刊时期,诗群主要核心成员有知闲、旱子、单水、南岩、余子愚、啸翃、石雨祥、舒雨湖、北残、莞君、陈亚伟、饭后散步、山野牧人、楠莛、思不群、丙丁、与戈、亨一、钟国昌、90后醉着的佛等21名青年诗人,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娜夜女士担任主编。
《大西北诗刊》在“传承中华诗情,繁荣西北文化”和“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的理念下,先后推出当代维吾尔族诗人专辑、甘肃八零后青年诗人作品大展等专辑。甘肃八零后大展刊登甘肃省五十多名青年诗人,300多首诗作,被甘肃省文学院副院长、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秘书长高凯先生称为:甘肃文学乃至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事件。迄今为止,《大西北诗刊》已出版八期,入选安徽《诗歌月刊》、贵州《诗杂志》、美国《诗天空》、湖北《中国诗歌》等报刊刊登的民刊或者诗群介绍。以《大西北诗刊》以及大西北论坛为阵地,活跃于诗坛。
知闲,来源于《庄子》齐物论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摘自《庄子》,齐物论
[译解]
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知闲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现实的寓言,他像“一条被抛弃的蓝尾鱼”,游弋在城市狭小的缝隙里,以哀伤、逼视的眼神,洞见了当下一个特殊的族群在城市根深蒂固的冷漠里,最真切的隐痛、无奈和渴望。他的作品比较有效地体现了其道德情怀和诗歌追求风格的高度统一。
知闲的作品直击现实的痛处,一针见血地裸露现实的阴暗面,让人心的丑恶无处藏身,让我们在游离城市和社会边缘人的疼痛里深味社会的疼痛,我们自己的疼痛。
知闲对死亡的思考是外向的,这种打量仿佛是一个局外人对别人的冷眼旁观,死亡与外物无异,他可以冷静地对待。他以死亡为工具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抗争,体现了一代年轻人的思考向度
知闲将基于宏大理叙事的思考与人体直接的感性,直接关注现实,而不再用理性的说辞为之蒙上朦胧的神秘美丽的面纱。
知闲作为一个站立在社会底层和现实中的诗人,社会的残酷、人的渺小,命运的熟视无睹,社会对于个体的暴力扼杀,世界的荒诞不经、丑陋、人性的泯灭,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是他作品的唯一主题。他的作品有一种在场的现实感,开始就是从现实出发的。现实的直接性,是他作品的内核。
知闲的作品主观感觉与客观意象相互叠加,展示出诗人较为纯熟的象征主义的优长之处
陇东报报道:大学毕业后,知闲先是成了“北漂”一族,一心想在北京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惜梦想与现实总是不能协调,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失败之后,他又带着一腔热血开始了流浪,最后落脚在东莞,开始在东莞这个沿海城市坚守自己的梦想。生于黄土地的他,曾经流浪于北京、兰州、银川、西安、广州等城市,为的就是找到一个能让自己施展抱负的空间。
这个长得弱不禁风瘦骨如柴的青年,总是灰蒙蒙长头发,高鼻子上架一付银丝眼镜,微驼着背,两绺八字胡子,小眼睛闪烁着固执的光亮。他的一个朋友这样写他,“正是这种顽强而热烈的生长,像沙漠中倔强的绿色植物,从不放弃对梦想的寻觅,生命之花才这样不屈与顽强,在夹缝中触摸到天空与未来。”知闲曾这样自白:“在寻找什么?很模糊。冥冥中,跟着脚步在走。”知闲是跟着脚步在走,更是跟着对生命的宣言而走,顺境逆境,他都拥有无畏的前进方向和前行路标,他以诗歌诠释生存,以诗歌奋力演绎生存,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下,诗歌萧条时期尤为难能可贵。
知闲在东莞的生活很不容易。最初开和人合作,开了一家书店。书店生意不好,他就骑上三轮车,带上书去摆地摊,那段时间起早贪黑,而且还要注意城管的动向。就这样还是被抓了,没收了车子不说还要交纳罚款。在这段时间,他的生活越来越艰辛,但他的诗却越来越劲道了。一个人要四处活动,还要送书上门服务,以维持书店生意。他开的书店,经常成为同龄的文学爱好者的聚集地,他们一起谈论诗歌。不只是这样,知闲还经常接济一些来东莞找工作暂时没有着落的朋友,有些一住就是一两个月,知闲总是毫无怨言地为他们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和鼓励。2007年末,他的书店倒闭了,欠了许多债,四处借钱维生。后来在一家电子厂打工,每天上两班倒的班。一天十二个小时,一月最多休息两天。他一直干了半年多。后来在朋友的帮忙下,为一家公司编写内部培训资料。
苦难的生活可以磨平生存的棱角,磨不灭生存的意志。每个人的诗歌都彰显一种精神,有的苦闷忧郁,有的潇洒热烈,有的迷惑犹疑,而知闲将诗歌直接切入生活最真实而阴冷的剖面。正是这样,他的创作由原来的个体抒情转向了对社会底层的关注。先后引起《诗选刊》、《诗歌月刊》、《作品》等杂志的关注,成了打工诗人中的一个亮点。
知闲不只是写诗,还和几个与他一样喜欢诗歌的朋友办着一本诗歌刊物《大西北诗刊》。这个出生在宁县的小伙子,貌不惊人,但是为诗歌做了许多情。2005年就和几个朋友利用网络创办了“大西北诗歌论坛”,这个论坛很快就成为“乐趣园”网站上千论坛中排名前十位的一个,并成为西北青年诗人的聚集地和交流地,在甘肃引起很大的反响。著名诗人高平、娜夜特意发邮件表示祝贺,甘肃文学院的副院长高凯称赞道“这次青年陇派诗人的集体亮相,无疑是甘肃文学乃至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不仅是一次甘肃青年诗人作品的展示,更是一次甘肃新生代作家文学理想的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