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06 09:27
《神女雕》也被称为《神女峰雕》,是初山微画雕代表流派突出的作品,是《三山缱绻几千秋》的姊妹篇,也是微画雕艺术作品最具典型的代表作之一。它是用一块大小为7.5×15.0×3.5㎝的寿山石雕刻而成,作者初山历经十六年雕刻修整,于1993年完成,并于同年在福建省电视台《假日晨曲》播放。该作品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并以时空变换这一独特的微画雕方式,生动地叙述女娲炼石补天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史,得到很多读者的好评。
《神女雕》这件艺术作品从外观看,酷似一尊无比伟大而又庄严的女性身体, 她仰卧着,我们闭眼都能想到这是“大地母亲”。她用高耸的乳房哺育着中华儿女,她那裸露的膝盖足以证明了母亲的无私奉献…再详细看看:这件雕件四面都刻满了景物,可也密中有疏,疏中有景,几条弯弯曲曲的道路畅通无阻,有如人体上动脉延伸扩展。而每条路上风光都迥然不同。各型建筑数以百计,隐约可见人物故事充满其间…其雕刻工程之浩大,花时之久长,让人瞠目结舌!
我们可以从这件雕品中清晰看到如下几条脉络,即前面说到的“几条弯弯曲曲的道路”:
仰卧的神女
从远处看,这是一尊极其伟大而尊严的仰卧的神女。随着视线不断移近,我们在《神女峰雕》上部读到了一碑刻: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这是清《沧海日长联》。于是我们的目光便不由自主地坠入了这方寸之中的大千世界。
女娲补天平地造人之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是一片混沌。它无边无沿,没有上下左右,也不分东南西北,样子好像一个浑圆的鸡蛋。这浑圆的东西当中,孕育一个人类的祖先——盘古。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因为天地是他开辟出来的,所以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天地也跟着发生不同的变化。他高兴的时候,天空晴朗;他发怒的时候,天空阴沉;他哭泣的时候,天空下雨,落到地上汇成江河湖海;他叹气的时候,大地上刮起狂风,他眨眨眼睛,天空出现闪电;他发出鼾声,空中响起隆隆的雷鸣声。不知经过多少年,盘古还是死了,躺倒在地上。他的头部隆起,成为东岳泰山;他的脚朝天,成为西岳华山;他的肚子高挺,成为中岳嵩山;他的两个肩胛,一个成为南岳衡山,另一个成为北岳恒山。至于他的头发和汗毛,全变成了树木和花草。 后来,天塌地陷,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并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而后才有了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即天皇、地皇和人皇。
另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笙乐奏起,男男女女在欢乐声中尽情歌舞,谈情说爱。《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
女娲以黄土和泥用双手捏起泥人,还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笙乐奏起,男男女女在欢乐声中尽情歌舞,谈情说爱。
最早记载女娲补天造人神话故事的书籍当推《淮南子》了,《淮南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其写作时间约在公元前140年。千百年来,有关女娲“神话传说广泛流传、脍炙人口。对于美丽动人的故事传说,人们只是局限于欣赏、陶醉或玩味、品评,并没有什么人去认真地追究和严肃地思考这些传说故事的产生原因和来龙去脉。“神话传说是历史的影子”,而也一直停留在“影子“阶段,这不能不感到遗憾!
在这件《神女雕》中,创作者以史实为依据,用传说来美化,始终沿着自己的思路,以极其清晰的脉络和娴熟的刀法,用微画雕表现方式,用画面来阐述中华神女-女娲补天造人故事。女娲身为中华民族伟大母亲的崇高地位及其对中华民族古代文明进步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将流芳万古、永垂史册。
中华定都之路
从考古学发现可以推断,中国原始社会,约从一百多年前的元谋人开始,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前夕为止,其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让我们从“笙乐奏起,男男女女在欢乐声中尽情歌舞,谈情说爱”这画面,向左旋转《神女雕》,我们见到沿着这件《神女雕》底部,有一条由原始人群逐渐向母系氏族公社过渡的画面,他们以穴洞为居所,以躲避大自然风沙暴雨和酷热严寒。从原始社会夏朝建立前夕,其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阶段,大约到距今四、五千年前,也即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男子逐渐代替了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支配地位。这时,人们以父亲的血统来确定亲属关系,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差异。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代之有了奴隶社会。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就在这洛阳建都。创作者用画面历述了从夏朝始,先后经历过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二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以及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定都之路也随着画面逐一展开,它们是洛阳--郑州-安阳-西安-开封-南京-杭州-北京,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中国八大古都。创作者在这里依据史料,并以自己的想象,雕刻出一座座古都复原图,让人大饱眼福。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的都城,一千多年来,始终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这里曾建造了许多优美的园林,玉泉也称天下第一泉。明初王英有诗形容:“山下泉流似玉虹,清泠(音零)不与众泉同”。
中国古建筑变迁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创作者用雕刻画面向我们展示出:从中国原始人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到秦朝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后建造的阿房宫,后来有两晋、南北朝佛教建筑的传入,以及隋炀帝时期在建筑上的特别贡献,都奠定了中国古建筑的基础。明清两代距今最近,许多古代建筑佳作得以保留至今,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房产”。 许多画面让人读后顿感其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
名山宗教与文化景观
中国的名山众多,名山首推五岳,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恒山之奇崛、嵩山之萃秀,百态千姿,各怀绝景。而黄山更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闻名中外。中国的名山历来就是佛家、道家崇敬之地,因而也成就了以佛、道名扬天下的多座名山,佛教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道教的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齐云山等。人们在游览了这些仙山之后,似乎也沾上了一些仙风道骨,飘飘欲飞。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国,佛家与山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凡是修寺筑庙的地方,居多都是山清水秀,苍松翠柏,四季长青,风景优美之处,所以人们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并且事实上,的确如此。
名山是神话传说最多的地方,从三皇五帝、君王大臣到民间的凡夫俗子,都留下了或喜、或悲、或怒、或怨的美丽传说,名山也因此而充满了灵性;而历代名人留下的诗词题赋则更增加了这些名山的文化底蕴,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遐想。
长江、黄河流域的华夏民族对山岳的崇拜,来自“万物有灵”的自然观。从“禹封九顶”算起,祭祀山神的圣典,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礼记 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至于那些高入霄汉,形象奇特,难以攀登的险峻山岳,更认为是通天之处,为神灵仙人所居。《山海经》上说:“昆仑之丘,实惟帝之下都。”他们认为那最高的昆仑山,‘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从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到秦汉时代的“自然比德”,则来源于更深层的“天人合一”意识。这种“天人合一”观念,分明把人的感情、意志、伦理透射在外部世界,自然山山水水也被打上了人文精神的印记。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千百年来,宗教几乎无所不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各个方面。宗教与地理的关系极为密切。在名山、建筑、聚落等文化景观上,它表现出独特的风格。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
初山先生为什么把这作品命名为《神女雕》呢?请读他的自白:“混沌初开,乾坤始奠。历数万年繁衍生灵,后有女娲炼石补天之说。本人尊女娲为第一神女也!君不见悠悠千古,几经沧桑,几多朝代,其间扮演出多少人间故事…”。
《神女雕》也被人们称为《神女峰雕》,这里“峰”的意思呢? 创作者引用(唐)罗隐诗《峰》:“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显然,微画雕作品《神女雕》也被称为《神女峰雕》中的“峰”字,是指“伟大”、“高耸”之意吧,而非指某山某峰的。而罗隐这诗恰恰也是对中华母亲-女娲的最好写照。
从《神女雕》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几个鲜明的艺术特色:
1、作者尝试将时光图像化,用微画雕表现形式将时间浓缩在各条历史长河中,场面宏伟,时间跨度长。如画面显示的“中国古建筑变迁”,由中国原始人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到明清两代许多建筑佳作得以保留至今,用画面展示中国古建筑发展史,以刀代笔,让读者能亲自目睹到一座座建筑由低级向高端发展的过程。
2、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如画面显示的“中华定都之路”,从夏朝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都北京这一巨幅画面,如同其它初山微画雕作品一样采用了“散点透视”法来雕刻。这种雕刻技法使得雕刻观察点不一定固定在一个地方,也不受下定视域的限制,而是根据需要,移动着立足点进行观察,凡各个不同立足点上所看到的东西。都可组织进自己的画面来,使其具有立体感和远近空间感。
3、由于用来雕刻的材质多为彩石(如寿山石),雕刻面不一定是平面,可能凹凸不平,或弧度变化较大。所以在《神女雕》中,作者时而也采用了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法,让观察者固定在一个立足点上,把重要物象如实雕刻出来,而故意让视域以外不很重要的事物显得模糊,这种朦胧的写意也是《神女雕》艺术特色之一。
4、结构严谨,繁而不杂,多而不乱。《神女雕》中见到各型建筑数以百计,隐约可见人物故事充满其间…其雕刻工程之浩大,花时之久长,让人瞠目结舌!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创作者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其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刀工章法都非常巧妙。
5、《神女雕》不仅仅用微画雕方式来对历史事件进行描述,而也用突出的画面对历史人物做出个性的评价。如武则天、阿房宫、隋炀帝等等。评论家徐林在《神女峰雕》花絮(4) 中对此极为赞赏,指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然而记载历史和研究历史却往往随着人类的主观意识而变化,或发展完善,或甚至也歪曲、捏造。随着人类逐渐进步和文明,中国历史必将更加完善、更加真实。与此同时,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必将越来越公正。”
陈篇祖在《初山微画(雕)》中说《神女雕》:“…初山将三十六重天下女娲氏补天之时的青埂峰,更名为神女峰,神女峰下昆仑磅礴,峨嵋横绝,蓬莱缥缈,匡庐奇秀,东海西域,黄河长江,秦关汉月,神仙洞府,千年塔,万里桥,超越时空,超越常识,尽收眼底。初山展现给我们的是集远古、现代、虚构、真实诸元素的山水景观,并将时间凝固在他的作品中,与山水的三维空间一起构成“四维时空”,即“四维空间”。”对创作者初山在《神女雕》中尝试将时光图像化的创作格外欣赏!
杭州品味人生:“大千世界都浓缩在这方寸之中,作者思维缜密,用心良苦,刀法娴熟,布局合理。”。
fgsxd:“作品太精微细小了,肉眼只能见到大概,用五倍、十倍、二十倍…放大镜观赏才知道其内涵竟这般丰富。我足足读了好多天才恍然大悟:这可是一部中国的创世之说呢!女娲补天只停留在神说传说中,《神女雕》却用微画雕表现形式将时间浓缩在各条历史长河中,堪称一绝哦!”
艺术评论家徐林说:“…有幸亲自目睹了这件作品,并在放大镜下足足花了一个多星期时间,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读着、读着,我的心情呀,跌宕起伏,时而泪流满脸,时而狂笑欢乐,…情不自禁地为这作品拍案叫绝!” “看到这里,我隐约省悟到,也许创作者正试图想编辑一部中国本土的《创世说》,并且“以刀代笔、用石作纸”,其难度不想而知了”
微画雕(百度百科):“微画雕作品最大不足之处在于很难拍出好照片,其次,放进柜台不怎么夺人眼球,但意境深远,表达思想深刻,平时要是用放大镜细细品赏,透过画面,其朦胧的写意雕法给人产生无限暇想和想象空间。几乎每次读之都有不同的感受。这与一般传统的雕品很不一样,后者看几眼也就足够了。”
雕刻时光:“这件作品比《三山缱绻几千秋》更精微细小,雕刻难度更大,而所叙述的场面更雄伟,时间跨度更久远!在放大镜下逐级放大,大千世界一二呈现在我们眼前…… 作者技法娴熟,用刀细致,结构严密,凝重老练。精纯的微画雕功力和出色的艺术才华令人佩服!”
……
对《神女雕》评价散见于各类煤体和网站,这里就不一一枚举了。
艺术作品《神女雕》是微画雕典型的代表作之一。雕刻者初山。该作品历经十六年雕刻修整,于1993年完成。该作品完工后,曾于1993年夏在福建电视台《假日晨曲》中播放,反响极为热烈。后又被某些院校做为中国历史课外参考教材展示。现收藏在初山微画雕创作室。初山先生雕刻这作品用了十多年时间,在1984年该作品就已雕刻完成了,可一直没有公开展示,而后又经过八年时间反复修改,于1993年才第一次被人观赏。这一次是初山先生被邀在福建省电视台《假日晨曲》中,说述《宝石》时被播放出去的。尽管播出之后,反响极为热烈,普通认为这是一件难为难寻难得的艺术品。电台也想给初山先生安排一次专访,但初山先生是低调的,他都以“初作”为由婉言谢绝了,错过了一次向更多人展示这作品的机会。
作品于2011-01-10在网上公开展示,其图片广为流传,许多网站和博客纷纷转载其照片,继之便有许多评论文章出现在各种媒休上,徐林的“《神女峰雕》花絮”简明扼要地对《神女雕》进行解读。
为了更多地了解《神女雕》内涵,在百度知道中,有很多人就《神女雕》提问,并都得到答案。在寿山石文化论坛、中国日报网易中国艺术频道、微画雕百度百科等网站都能见到其评论,或转载“《神女雕》花絮” 文章,或择用其照片。
《神女雕》公开发表后,很多微画雕爱好者从这件雕品中学到雕技,不少微画雕作品相继问世,从这些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神女雕》作为微画雕艺术作品最具典型的代表作之一,其影响深远。
许多读者都很想读到有关这件艺术品更多的介绍和评论,它的姐妹篇“三山缱绻几千秋_百度百科”值得一读。
为题神女费周章,
铁笔徐徐有主张。
步出山林新世界,
奇珍磊磊丽人藏。【名称】《题神女雕》
【作者】初山
【体裁】七言绝句
【年代】2001年
这诗是创作者初山,在《神女雕》这件微画雕作品完成后,对自己的创作观赏有感。回忆创作之初搜寻关于神话神女(女娲)所有历史资料和民间传说,是多么“费周章”,而后用特制的精细刀具在一块寿山石上逐渐铺展开来,“铁笔徐徐”,心有主张。第三句写神女开天辟地造人之后,“步出山林”,终于见到了自己创造的“新世界”。尾句:作者为能把大千世界的发展浓缩在这件《神女峰》中,献给这位中华民族伟大而美丽的母亲感到由衷的欣慰。
初山,曾用名邵山,出生于福州马尾朏头村,居福州市鼓楼区。八十年代开始便致力于微观雕刻艺术的研究,走出一条用现代画技巧来表现文化、历史、社会、人生和科普知识的微画雕技法。题材广泛,寓意深刻,每个作品都流露出鲜明的个性。其作品文化底蕴深厚,深受艺术爱好者推崇和喜爱。 代表作品有《神女雕》、《三山缱绻几千秋》、《中国八大古都》、《岁月雕》、《阿房宫雕》等等。详见:初山_百度百科。
神女雕的来由
神女雕塑将在月底揭开神秘面纱,关于她的故事,你知道多少呢?21日,区新城建管委有关负责人向我们娓娓道来。
不仅是一项精美的文化工程,更是一项漂亮的民生工程
据传,茶山神女是玉皇大帝最小的义女,叫青瑟颜,茶艺好,专门负责天庭司茶一职。在王母诞辰那天,众仙谈人间奇事。二郎神说,昌州地带有一箕山,绵延起伏,四季云雾缭绕,长年百花盛开,如人间仙境!青瑟颜听之,席散,向玉帝、王母请求下箕山教百姓种茶,以恩惠百姓,七日为期。玉帝、王母许。
当地山民见青瑟颜整日种茶,遂称她“茶姑”。 一日,山中孝子张小郎,为病母采药不幸被毒蛇咬伤,命在旦夕。青瑟颜急忙采来绿茶煎汤叫小郎喝下,又用茶膏敷伤口处。不一会,小郎伤痛霍然而愈。
青瑟颜又送给小郎仙药仙茶,叫他拿回家给母亲治病。小郎母亲喝下茶药后,一身病痛迅速痊愈。山民们闻听此事,纷纷前来向青瑟颜讨药治病。趁此机会,青瑟颜向山民们讲解茶的妙用,她一边传授种茶制茶之技艺,一边让乡亲们种竹。就这样,年复一年,茶竹成林,形成了茶山竹海的奇特景观。
转眼间,天上七天,人间七年。青瑟颜在众仙的欢迎下,回到天宫。山民看到这一幕后,才知昔日的茶姑竟是仙女,于是把青瑟颜住所改建成一座神庙,奉青瑟颜为“茶山神女”。
“今天,我们雕塑神女像、修建神女湖和神女广场,看似在纪念茶山神女,实则传达出的是一种感恩的思想。”新城建管委有关负责人说,打造这样一个文化综合景观,是为了给永川市民提供一个优雅、舒适、富有文化品位的休闲、健身、审美场所。“ 这不仅是一项精美的文化旅游工程,更是一项漂亮的民生工程。”
茶山神女雕像展示永川美少女特质
茶山神女,楚楚动人,婀娜多姿,气度不凡,她的原型是谁?引来众人猜测。据广州美术学院负责茶山神女雕塑创作的雕塑家介绍,为突出茶山神女的地域特质,雕塑家深入永川,对永川众多美少女的特有气质和形象特征进行了细微观察、概括提炼,从而塑造出了身披薄纱,双目如秋水,饱含慈悲之意;朱唇轻启,吐露济世福音以及左手挎竹篮、右手执茶花、脚踏祥云的神女形象。
雕像以写实与写意的表现手法相结合,主体线条流畅、简约、明快、大气。构图内容融入茶山、茶叶、茶树、竹、石,以及永川女子的服饰、首饰纹样,流露出永川女子之活力。
“茶山神女,原是永川众多美少女的化身。”新城建管委有关负责人说。
凌空手臂重达20吨,提篮重达120 吨,茶山神女并非一般“神人”
你知道茶山神女那只凌空手臂、提的那个竹篮有多重吗?答案可能让你吃惊,仅她执花的右手臂就有20吨之重,她左手提的那个篮子更重达120 余吨。“ 可见,茶山神女并非一般神人。”新城建管委有关负责人打趣地说。茶山神女雕塑是用花岗岩石块雕刻砌成的,要让一只20吨之重的手臂凌空并非易事。雕塑家可谓是费尽心思,在神女胳膊上设计了一条飘带,巧妙地解决了力学支撑问题。
自重1000多吨,总高51. 9 米,1160块花岗石组成
茶山神女雕塑材质选用的是花岗岩,自重1000多吨,加上基座和内部的钢筋混凝土,总重达3600余吨。这只是重量,再说她的高度,茶山神女雕塑本身高29米,因基座与雕塑连为一体,如果加上广场、基座高度,总高度就达到51. 9 米。
如此浩大的雕塑工程,是如何完成的呢?广州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告诉记者,雕塑先以一定的比例塑泥稿,然后根据泥像进行三维立体扫描并切割分块,分成1160块,再由 1160块花岗石根据比例加工制成,最终将雕刻好的雕塑分块运输到现场进行浇铸成型。
成为我区环境艺术综合打造的一个典范
雕塑既是视觉艺术,也是环境艺术。怎样才能让周围环境与茶山神女雕塑完美融合,这是摆在设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问题。
为表现我区茶文化,让周围环境与神女雕塑相融。在设计时,设计人员依山设计了广场、回廊、石阶,层层叠叠,曲直回环,配以大量不同品种的茶树,不仅增添了神女的神秘色彩,还增强了广场的健身怡情功能。在神女下方的基座面上,还运用浮雕的形式,刻画了茶山竹海、大碗茶、古代茶典与作者像、古代茶具图览、古代茶诗意画、香茶流程图、永川茶礼风俗、永川古老茶故事等一个个与茶有关的生动故事。
茶山神女雕像、神女广场和神女湖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成为我区环境艺术综合打造的一个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