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更新时间:2024-10-20 23:42

程琳(988年—1056年3月25日),字天球,永宁军博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程委镇程委村)人。北宋宰相,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程昱之后。

人物生平

登科入仕

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程琳参加服勤词学科考试,考中进士,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泰宁军节度推官,后改任著作佐郎、并州寿阳县知县,再升为秘书丞,监管左藏库。

天禧五年(1021年),宋真宗下诏选拔文辞优美、品行端正的官员,经翰林学士刘筠、龙图阁直学士吕夷简、知制诰张师德等人推荐,程琳应召参加考试,被任命为直集贤院。

智对契丹

乾兴元年(1022年),宋仁宗即位,程琳晋升为太常博士、三司户部判官。那时,契丹派遣的使者多次出言不逊,挑起事端,而北宋主管接待的官员在应对时往往言辞失当,宋仁宗对此深感忧虑。六月,契丹来贺新皇登基,于是朝廷挑选程琳担任接伴使。契丹使者对程琳说:“先前的皇帝曾经与承天太后互通使者,而现在皇太后却唯独没有使者往来,这是为什么呢?”程琳回答说:“南北两国,就如同兄弟一般。先前的皇帝看待承天太后就像是自己的姨母一样,所以没有什么嫌隙;但现在我们的皇太后是您这边的嫂嫂,按照礼仪规定,嫂子与小叔子之间是不应该直接通信问候的。”契丹的使者听后,一时语塞,无法反驳。

天圣四年(1026年)九月,史官在编纂《宋真宗实录》时,发现起居注有所缺失,便命程琳负责编纂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以后的起居注,程琳便根据记忆追述并补充了这些缺失的内容。随后,程琳升任祠部员外郎、提举在京各机构库务,并以其本官身份兼任知制诰、同判吏部流内铨。

当时,三司使范雍被派遣出使契丹,朝廷于是命令程琳代理三司使的职务。当时,国家太仓中储存的用于供养军队的粮食因陈旧腐烂已无法食用,而那一年又即将面临饥荒。程琳决定将这些陈粮全部发放给百姓,总计六十万斛,使得饥饿的百姓得以保全性命,同时军队也得以换上新的优质粮食。另外,盐铁官任布提议铸造一种大钱,一枚大钱相当于十枚小钱流通使用,而度支判官许申则进一步建议采用铜铁混合的方式来铸造这种大钱,并将这一提议上报朝廷讨论。程琳对此表示反对,他说:“过去第五琦也曾尝试使用大钱,但最终证明此法行不通。我请求让许申先试铸一些看看效果。”结果,试铸并未成功,大钱最终没有得以流通使用。

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命程琳接待契丹使者,以庆贺乾元节。契丹使者萧蕴、杜防提出,当中国使者前往契丹时,能坐在大殿的高位上,而契丹使者来中国时,座位却较低,要求提升座位,言辞十分迫切。然而,宋仁宗与大臣们都认为这只是小事,不值得争执,打算应允。但程琳认为,如果在小事上让步,必将引发更大的要求,因此他坚决反对,最终使此事得以平息。后来,黄河在滑州决堤,起初有人提议可以堵塞,工程开始后,又有人反对说不可行。于是朝廷命程琳前往视察,他判断可以堵塞,并成功实施了堵河工程。同年中,程琳升任右谏议大夫、代理御史中丞。宰相张知白对他十分赏识,深知他的才能。当张知白得知程琳即将担任中丞时,高兴地说:“这下我的笔不辱使命了。”当时正逢饥荒之年,程琳上奏疏请求停止所有土木工程和营造活动,并免除遭受灾害的郡县的租税和劳役。

出知益州

天圣六年(1028年),程琳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益州知州。益州人轻浮且易生事端,程琳常常在事情未发生时便预先制定防范措施,到了真正需要应对时,他看似不经意,实则忽略细枝末节,只处理重大且紧迫的一两件事,益州人因此感到安定,就连同僚官吏也难以窥探他的治理之道。正月时,按当地习俗会放灯,官吏百姓夜晚聚会,游乐之盛冠绝天下。程琳事先告诫官吏做好防火准备,若有火灾发生,立即组织救援,不必上报以免惊动众人。后来,在一次盛大的五门宴会上,城中突发火灾,官吏们迅速扑灭,宴会得以继续,百姓们竟全然不知。程琳的其他治理措施也大多如此,既有效又不扰民。有一次,军士通过监军向程琳报告军中有变,监军入内禀报,程琳却笑着让他离开。监军惶恐不安,不敢离去,程琳说:“军中的动静我自然知晓,若真有阴谋,无需报告我也会知道,可以让报告的人自己来见我。”监军离开后,报告的人最终也不敢来,程琳也未再追问,此事便平息了。

蜀州有个自称李冰神子的妖人,他任命官员、属吏和士卒,聚集了百余名信徒。程琳下令将其逮捕并依法处置。然而,朝中有人诬告程琳滥杀无辜,担心蜀地将因此发生动乱。宋仁宗派遣宦官紧急前往查看,宦官进入蜀地后,无论是居民还是行旅之人都争相称赞程琳的善政。宦官询问关于处决妖人的事,当地父老都说:“杀这一人可使蜀地数十年太平无事。”宦官追问原因,他们回答:“以往扰乱蜀地的,并非有智谋或豪杰之才,而是乡里间无赖的小人,只因没有及时制止,才酿成大乱。”宦官见蜀地安定无事,又听到父老们的这番话,回朝后如实禀报。于是,宋仁宗更加器重程琳。

权知开封

天圣九年(1031年)九月,程琳升任给事中、开封府知府。之前担任这一职位的人,都因为治理事务繁重而苦不堪言,有的任职不满一年就被罢免,不然就是受到诽谤和指责,或是因事被调离,唯独程琳在此职位上任职数年。时间一长,他的治理更加精明有效,使得盗窃和诉讼的案件变得稀少,监狱里常常空无一人。因此,宋仁宗多次下诏书对他进行表彰。

当时,王蒙正的儿子王齐雄打死了一个老仆人,却贿赂他的妻子让她以生病为由上报。程琳察觉他们言辞神色有异,便命令有关部门检验,结果证实了老仆人是被殴打致死的。王蒙正因为与章献太后家有姻亲关系,太后便对程琳说:“王齐雄并非杀人凶手,是他的仆人曾经打过他(指老仆人)。”程琳反驳道:“仆人没有自行专断打人的道理,而且既然是主人指使,那么主人与仆人犯的罪是相同的。”太后听后沉默不语,最终王齐雄依法受到了惩处。另有一件事,外戚吴氏离开了她的丈夫李咸熙,带着女儿回到娘家,李咸熙向开封府告状。程琳下令吴氏归还女儿,吴氏却声称女儿已经被送入宫中。程琳便向宋仁宗请求说:“我担心天下人会私下议论陛下夺人妻女。”宋仁宗立即下令将女孩送还,并对吴氏施以鞭刑,让她回归夫家。

明道元年(1032年)八月,皇宫中发生了一场大火,火势蔓延至东西两宫。宦官们负责审理此案,抓到了一个制作衣服的工匠,工匠手中持有火斗,已被屈打成招并移交至开封府。宋仁宗命令程琳负责审理此案。程琳经过仔细调查,坚决认为工匠并非纵火之人。由于皇宫禁地不得擅入,他便命令工匠绘制出火灾蔓延的路径图。通过观察发现,后宫中许多居住的地方狭窄拥挤,厨房的炉灶紧邻木板墙壁,年久失修,干燥易燃,因此他推断说:“这火势岂是一日之内就能形成的?”于是,他上书建议这场火灾很可能是天灾所致,不应将罪名归咎于人。监察御史蒋堂也上奏说:“火灾的发生没有明确的迹象,怎知不是上天的意志?”宋仁宗因此放缓了案件的审理,最终使得无辜之人得以免死。

明道二年(1033年)十月,程琳又被提升为工部侍郎、龙图阁直学士,并兼任御史中丞。同年,他还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再次掌管开封府。

屡获升迁

景祐元年(1034年),程琳又被任命为三司使。他不喜欢随意追求私利,也不贪图眼前的功绩。当时,有人议论说百姓的税种繁多,给了官吏作奸犯科的机会,想要废除这些税种名称,将它们合并为一个税种。但程琳认为,合并税种却隐去其名称,虽然暂时方便了管理,但以后若有追求私利的官员出现,必定会再次增加税种,这将给百姓带来更重的负担。这一观点让议论者无法反驳。程琳在财务收支上尤其谨慎,皇宫中有时有所需求,他也从不轻易答应给予。宦官们对此非常愤怒,抱怨说:“陛下虽有需求,但东西在程琳那里又怎能轻易得到呢!”程琳回答说:“三司的财赋都是朝廷的,我替陛下珍惜,这对我个人有什么好处呢?”宋仁宗认为他说得对。有人建议将全国的农田税和其他赋税合并为一种税目,程琳表示:“合并成一种税目,确实便于核对校验,这是可行的。但如果有好大喜功的官员,再用旧的名目增加税收,那就会不断加重百姓的负担,永无止境。”

景祐三年(1036年)八月,程琳改任吏部侍郎。

拜为宰辅

景祐四年(1037年)四月,程琳担任参知政事。当时司天监预报说明年正月初一会发生日食,请求移动闰月来避开这一灾象。程琳认为这是上天给予的谴责,不是通过移动闰月就能避免的,唯有修明德政才能应对,于是此事作罢。范仲淹因直言进谏触怒了朝中大臣,被贬至饶州。不久之后,宋仁宗醒悟过来,想要重新起用范仲淹,先是让他担任润州知州,但那些厌恶范仲淹的人又编造罪名诬陷他,这些话传到宋仁宗耳中,宋仁宗大怒,立即下令将他贬至岭南。自范仲淹被贬后,朋党之争的言论开始兴起,朝中官员但凡言论中提及范仲淹,都被指为朋党之人。唯有程琳在宋仁宗面前为范仲淹辩白,阐明他的冤屈,直到宋仁宗心中的疑虑消除才作罢。程琳为人刚正果决,聪明敏锐,通晓许多旧例,议论时慷慨激昂。及至他参与政事,更加奋发努力,无所畏惧。宰相若有私心,他总能用言语将其折服。因此,那些想侥幸得逞的小人大多不能如愿。

宝元元年(1038年)三月,程琳升任尚书左丞。

宝元二年(1039年)正月,元昊反叛,但仍派遣使者来朝见,众人请求朝廷按律诛杀这些使者。程琳却认为:“派遣使者是常规之事,杀之不吉。”然而,后来这些使者愈发骄横无礼,令大臣们十分头疼。有人提议,可以趁使者入住驿馆时,故意让房屋倒塌,让他们死于非命。程琳反对说:“起初未杀,是因其无罪;如今既已骄横,便应揭露其恶行并依法惩处,此乃国法,有何可忧?”六月,朝廷在讨论如何通过重贿唃厮啰以促使其讨伐袁浩时,程琳提出不同意见:“若使唃厮啰得地,无异于再生一元昊。不如运用离间手段,使两羌势力不合,这才对中国有利。”另有一事,枢密副使张逊的旧宅位于武成坊,其曾孙张偕年仅七岁,为宗室女子所生,家境贫寒。乳母擅自出售宅院,程琳得知后,想购买此宅,便暗中指使开封府官吏告知乳母,因张偕年幼,需得御宝批准方可出售。乳母因此入宫求见章惠太后,获得御宝批准后,程琳便买下了这座宅子。此外,他还命官吏采购木材、购买妇女,后这些官吏因贪赃枉法被揭发,程琳也因此事被御史弹劾。

留守大名

宝元二年(1039年)十一月,因张士逊的弹劾,程琳被降为光禄卿,出任颍州知州,后改任青州知州。不久后,程琳又被任命为户部侍郎,不久又复任吏部侍郎,并兼任天雄军知府。

庆历二年(1042年)五月,宋仁宗命程琳知大名府兼北京留守。八月,加官资政殿学士。闰九月,为了营建北京城(今河北大名),内侍皇甫继明主要负责宫殿的营造工作,他打算扩大宫殿规模以博取奖赏。当时程琳认为,国家正忙于边境事务,如果再大兴土木,必定会给百姓带来困苦,因此坚决反对。不久之后,皇甫继明多次上奏陈述自己的意见,宋仁宗便派遣侍御史鱼周询前往审查。经过审查,宋仁宗罢免了皇甫继明的职务,让他返回京城,并命令程琳独自负责北京城的营建工作。当时皇甫继明正受宋仁宗宠信,权势显赫,朝廷内外无人不对他曲意逢迎,而程琳在遭受中伤刚刚复起之时,便敢于与他抗争,即便是小事也绝不妥协。因此,议论者认为他能不为皇甫继明所屈服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程琳没有再担任更高的官职,但当时契丹频繁派遣使者提出各种要求,而讨伐元昊的军事行动也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西北地区驻扎着重兵。在这样的背景下,程琳多次被宋仁宗委以重任,负责河北、陕西等地的防务,并在北京留守长达四年之久。

庆历五年(1045年)五月,程琳升任工部尚书,加资政殿大学士。七月,兼任河北安抚使。

改官西北

庆历六年(1056年)二月,程琳改任武昌节度使、陕西安抚使、知永兴军。三月, 宋仁宗下诏给陕西四路经略司,要求他们凡是涉及到民间利益得失以及边境事务的相关情况,都必须一并上报给程琳知晓。七月,宋仁宗听从王拱辰的建议,命程琳兼任陕西路的粮草筹划与供应事务。

庆历七年(1047年)五月,宋仁宗任命程琳为宣徽北院使、马步军都部署、延州判官兼鄜延路经略使,并继续担任陕西安抚使。当时西夏人率领三万大军逼近边境,程琳在三天前就已通过间谍得知了这一消息,他下令各堡寨按兵不动,紧闭城门。西夏人到达后,以为宋军已有防备,便撤退了。直到程琳离任,西夏人再也没有窥探过边境。

庆历八年(1048年)四月,元昊去世,其子李谅祚继位,因年幼,国家由三大将分治。有人建议趁机以节度使之位诱使三将分裂,以削弱其势力,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但程琳认为:“趁人之危非仁德之举,不如安抚之。”众人感到可惜,认为错失良机。不久,朝廷派遣使者前往册封,此时西夏正围攻庆阳。程琳说:“若他们贪恋册封之利,或可暂缓庆州之危。”于是备齐礼物和钱币,通知西夏人,西夏人果然欢喜,当日便迎接册使,庆阳之围也随之解除。程琳曾俘获西夏军首领,非但不杀,反而告诫后释放,西夏人因此也相互告诫不要捕杀汉民。后来,有五百户西夏人赶着牛羊来边关请求投降,并称契丹军队已逼近衙头,国内混乱,愿归附宋朝。程琳识破其诈,说:“此乃诡计。若契丹真的兵临城下,夏人应全力抵抗,岂会有投降者?我闻夏人正在追捕叛逃者,这些人恐怕正是叛逃者。不然,便是诱敌之计。”于是拒绝接纳。不久,果然有三万西夏军以追捕降者为由逼近边境,程琳事先得知,便命令守军闭城倒旗,严阵以待,但不得妄动。西夏军见状,疑心有备,随即撤退。

再守大名

皇祐元年(1049年)三月,程琳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任河北安抚使,通判大名府,兼任北京留守。五月,改任大名府路安抚使。自从元昊在河西反叛以来,契丹也违背盟约索要土地,两边战火不断,连年不息。而程琳则深入参与朝廷的谋议,又先后镇守西北两地,对夷狄的虚实情况、山川地形的要害之处尤为熟悉,对于行军作战、安营布阵的策略,在河北地区更是了如指掌。他上奏的议论很多,虽然不能完全被采纳,但他所规划筹谋的内容,有很多是值得称道的。程琳持重不扰民,前后在魏地任职十年,期间他考察地形要害,修缮防御工事,增强守备力量。他还种植数万棵杂木,说:“将来建造防御工事所需的木材,就不必再向百姓征用了。”因此深受百姓爱戴,为他建立生祠以表敬意。

皇祐二年(1050年)十月,程琳改任武胜节度使、检校太尉,仍留任北京。

皇祐四年(1052年)三月,程琳改任镇安节度使。四月,宋仁宗下诏允许程琳在出入时享有现任二府官员的礼仪待遇。

溘然长逝

至和三年(1056年),程琳上书朝廷说:“镇安军不过是一个郡邑,我难以在此充分施展我的才能与忠心,希望朝廷能允许我再次镇守边疆。”然而,这份奏章尚未得到朝廷的回复,程琳便于闰三月初七日(3月25日)在陈州的府邸中去世,享年六十九岁。宋仁宗为此特别停止朝会两天以示哀悼,追赠他为中书令,并赐予谥号“文简”。

嘉祐二年(1057年),当举行太庙合祭大典时,朝廷又特别推恩加赠,追封程琳为太师、尚书令。

历史评价

宋仁宗赵祯:琳心行不佳。(《续资治通鉴长编》引)

欧阳修:①公世中山,在昔有闻。克大自公,厥声以振。乃秉国钧,乃授将钺。出入其勤,险夷一节。帝曰噫欤,余有劳臣。何以旌之?有烂其文。惟此劳臣,实余同德。忧国在心,匪劳以力。二方有事,诸将无功。俾我旧老,不遑居中。闲息近藩,庶休厥躬。有请未报,奄云其终。殁而后已,兹可谓忠。惟帝之褒,其言甚简。铭以述之,万世丕显。(《赠太师中书令程公神道碑铭》)②公平生寡言笑,慎于知人,既已知之,久而益笃。喜饮酒引满。然人罕得其欢,而与余尤相好也……君子之守,志于不夺。不学而刚,有摧必折。毅毅程公,其刚不屈。公在政事,有谔其言。直虽不容,志岂不完。谓公不显,公位将相。岂无谋谟,胡不以访?老于辅藩,白首犹壮。公虽在外,邦国之光。奄其不存,士夫曷望?吉卜之从,兆此新冈。惟其休声,逾远弥长。(《赠中书令谥文简程公墓志铭》)

曾巩:其为人严深,长于政事,平时议论不少下人,至朋僚故旧,饮酒笑歌,不复有势位之间。世或以啬于财而厚自奉为诮。(《隆平集》)

李焘:琳为人敏厉严深,长于政事。(《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称:琳为人严深,长于政事,平时议论不少下人,至朋僚故旧,饮酒笑歌,不复有势位之间。然性啬于财,而厚自奉。(《东都事略》)

脱脱等:君子惟能立身,而后可以佐国……琳有才器,能断大事,然献《武后临朝图》于章献,君子鄙之。(《宋史》)

轶事典故

在章献皇后刘娥当政时期,有一位名叫方仲弓的官员,他上书请求效仿武则天时代的做法,为刘氏建立宗庙。章献皇后看了他的奏疏后,严肃地说:“我绝不会做这种违背祖宗规矩的事情。”于是她将奏疏撕毁并扔在地上。当时仁宗皇帝就在旁边,他说道:“方仲弓此举也是出于忠孝之心,应当给予一定的表彰。”于是,方仲弓被任命为开封府的司录。然而,等到章献皇后去世后,方仲弓却被贬为汀州的司马。另外,程琳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请求,但这件事却鲜为人知。有一天,宋仁宗在迩英阁对侍讲的官员们说:“程琳这个人品行不端,他在章献皇后当政时,就曾提议为刘氏建立宗庙,并且还进献了七庙的图表。”当时,侍读学士王洙也在场并听到了这些话。不过,由于宋仁宗天性宽厚,并没有因此对程琳怀恨在心,程琳后来甚至官至宰相,这也说明宋仁宗并没有将此事记恨于心。

人际关系

主要作品

程琳有《文集》《奏议》六十卷,均已佚。《全宋诗》录其诗五首。

史料索引

文忠集·卷二十三·赠太师中书令程公神道碑铭》

《文忠集·卷三十一·赠中书令谥文简程公墓志铭》

宋史·卷二百八十八·列传第四十七》

影视形象

2020年电视剧《清平乐》:李至强饰演程琳。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