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兔

更新时间:2024-02-24 02:55

穴兔(学名:Oryctolagus cuniculus):是家兔的祖先。属兔形目兔科,穴兔属的哺乳动物。体长为38-50厘米,尾长4-7厘米,体重1300-3000克。背部体毛为棕色,腹部为黄白色。耳朵较长。眼睛很大,位于头的两侧。尾短,略呈圆形。腿肌发达而有力,前腿较短,具5趾,后腿较长,具4趾。

物种学史

穴兔是一种原产于西南欧(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兔子。它被广泛地引进其他地方,常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其种群在原产地的衰减(成因是黏液瘤病、兔杯状病毒、过度捕猎和栖地丧失)也导致极度依赖它的捕猎者,包括伊比利亚猞猁西班牙帝雕的数量下降。

家兔是由野生穴兔驯化而成的,通过两者头骨的对比,可以看出家兔头骨翼内窝(后鼻孔)极窄,其两侧壁(翼蝶骨的翼突)向里弯曲,而颚桥却相对较长,这些和穴兔的头骨非常相似,说明家兔是由穴兔衍生的典型后裔。家兔与中国的野兔的头骨相比,在某些构造上明显有别,说明家兔不是起源于中国的野兔,由于中国和亚洲各地均无野生穴兔和穴兔化石的报道,说明穴兔是由亚洲之外引入的。

中国在先秦时代即已饲养家兔。由于中国与欧洲的交通自先秦时代(公元209-255年)已开始,先秦时中国尚未掌握航海术,主要是通过“丝绸之路”陆路交通经商的,当时已将狮子、犀牛、长颈鹿等大型兽类运到中国,供宫廷观赏和享用,因此运穴兔来中国也很自然。

由于欧洲驯养穴兔并且能在家养条件下繁殖,家兔公元十二世纪由诺曼人带入英国。而中国引入穴兔是在先秦时代,远在欧洲驯养穴兔成功之前,因此,引入中国的应该是野生的穴兔而不是已驯养成功的家兔。估计引入后,未能流传民间,更非放野饲养,而是在宫廷内笼养,这可能就是自先秦以来,在中国从未发现有野生穴兔的原因之一。而且中国也有可能是驯养家兔最早的国家之一。

穴兔是唯一一种被人类驯化的兔子。所有家兔,包括侏儒兔安哥拉兔都源于穴兔。但除了驯化以外,人和穴兔的互动还有很多方式。穴兔是一种在同一文化群体中同时被视为食物、宠物和害兽的动物。在一些城市,宠物兔的后代走进城市,成为了害兽。例如,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穴兔最北的分布点,2006年末估计有2,500只穴兔,而在秋天就已达5,000只,而当地的原生兔子是欧洲野兔和雪兔。

形态特征

穴兔在哺乳动物中体型较小,比野兔更小。体长38-50厘米,尾长4.5-6厘米;体重 1.3-2.5千克。雌雄在外观上相似,但雄兔头部略宽。有四颗尖锐的、终生持续生长的门齿 (二上二下)和两颗位于上门齿后面的凿齿啮齿目只有上下门齿各两颗)。穴兔耳大而厚(但不如草兔的大),耳朵和后腿相对其他兔种较短。后腿粗壮,尾巴短而蓬松。被毛通常呈棕灰色,但从沙黄色至全黑均有;下体腹部至尾部白色。黑化的物种也并不罕见。

穴兔以长而强壮的后腿跳跃的方式活动。后腿有厚厚的皮毛可以减轻剧烈跳动的震荡,以加快活动速度。趾长,且长有蹼,防止跳跃时脚趾分开。

栖息环境

穴兔是高度适应性物种,生活于稀树草原或森林草原。喜欢土壤疏松,排水便利的地区,青睐的栖息地包括耕地、牧场、生长小灌丛的地区、沙丘。往往避免针叶林地和潮湿的地方,极少生活在林线以上。

生活习性

穴居

穴兔是一种群居的动物,虽然白天也能见到它们,但大部分时间在黎明活动。穴兔善于挖穴,主要由雌兔在怀孕期间开挖,此时挖的穴短,而且有尽头,是作为育幼之用,也可能是大部分隧道的疏散地点。前后爪并用,挖出形成体系的地下通道,白日躲避其中。

在野外极具侵略性,雄兔之间的搏斗常引致重伤以至死亡。虽然它们也会展示敌对姿态,雄性也会在挑战者身上撒尿以标示领域,但对对手最常见的回应仍然是即时攻击。它们用有力的后腿,踢向敌人的腹部,也会用牙齿咬或用前爪抓。

食物

穴兔繁殖力强盛,既吃草也吃嫩枝条,但草是它们主要的食粮。所到之处迅速漫延,会吃光青草、树根、种子、果实、农作物,甚至毁坏树木。

分布范围

原产地:阿尔及利亚、法国、直布罗陀、摩洛哥、葡萄牙、西班牙。

引进:阿尔巴尼亚、阿根廷、澳大利亚(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新南威尔士州、北领地、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州、塔斯马尼亚州、维多利亚州、西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保加利亚、智利、克罗地亚、捷克共和国、丹麦、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纳米比亚、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南非、瑞典、瑞士、英国(英国、北爱尔兰)、美国。

繁殖方式

穴居,穴兔以其繁殖能力著名。它们在哺乳动物中并非以体格、速度或智慧取胜,但它们以极高的生育效率在生态系统中取得重要位置:雌兔一交配就排卵。在澳洲,1859年时自外地带进了24只兔子,在一个世纪的时间内就发展至超过六亿只。

穴兔的交配制度比较复杂。群体中的雄性首领实行多妻制,其他低等级的雄兔和雌兔都实行一夫一妻制优势等级的现象在雄性和雌性中都出现,但高级的雌性都是雄性首领的后宫。求爱时雄性会追逐雌性,并用尿液喷施雌性。交配简单,每次持续几秒钟,但频繁重复,雌性容易接受。

全年可繁殖,但高峰期在1-8月。每年可产几窝,每月通常生产一窝,雌兔的妊娠期大约需要30天左右。每窝2-7只。幼兔出生时裸露无毛、闭眼、无听觉,7天后才长毛,睁眼时具听觉。雌兔在此后四周每天都回巢给幼崽喂奶。断奶时间大约28天,四周后小兔独立生活,8个月性成熟,平均寿命9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近危(NT)。

种群现状

分布于欧洲西部、北部和非洲的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等地。但其种群在原产地衰减,成因是黏液瘤病、兔杯状病毒、过度捕猎和栖息地丧失。葡萄牙相关部门(ICNB)已经把穴兔列为近危物种,而西班牙当局在近年(2008年)则把它重新列为易危物种。

相关研究

大部分关于野生穴兔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两个研究中心进行的,包括博物学家隆纳·罗克里在英国潘布鲁克郡Orielton附设观察设备的数个大型圈养群体,他的研究成果都先后以学术论文发表,最后更写进了著名的《兔子的私生活》 (The Private Life of the Rabbit)中。后来英国作家理查德·亚当斯承认罗克里的作品使他在《瓦特希普高原》 (Watership Down)中呈现的、“对兔子和它们行为认识”的增进起了关键作用。在澳洲,联邦科学暨工业研究院的Mykytowycz & Myers对野生穴兔的社会行为进行大量研究。自从黏液瘤病在穴兔中流行,以及穴兔作为农业害兽的重要性下降以后,就很少再有大规模的研究,而人们对穴兔的许多行为仍然不大了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