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

更新时间:2024-09-23 15:59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独自生活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社会问题。 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

概念含义

(1)老人:指上年纪了的人或较老的人。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及以上的人群,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则认为65岁是分界点。中国古代曾将50岁作为划分老人的界限。

(2)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性格特征

家庭“空巢”综合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常常会有自责倾向,认为自己有对不起子女的地方,没有完全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另外也会有责备子女的倾向,觉得子女对父母不孝,只顾自己的利益而让父母独守“空巢”。

根据调查显示,“在空巢老人中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达到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问渠心理网认为,社会针对老年人的电视节目少、健身娱乐设施不足,导致老人的精神生活贫乏。再加之空巢老人社会活动减少、子女关怀不够,极易引发精神疾病。

“老年空巢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主要还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完善。”心理学家指出,这包括物质层面的,比如年老体弱、无人赡养、就医困难。尤其是精神层面,孤独寂寞、对儿女的思念让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国外有义工制度,定期看望老人,陪老人聊天,值得借鉴。

关爱形式

(1)老人要从思想上摆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建立新型家庭关系

减轻对子女的心理依恋。要尽早将家庭关系的重心由纵向关系(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转向横向关系(夫妻关系)。适当减少对子女的感情投入,降低对子女回报父母的期望值。特别是子女到了“离巢”的年龄,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逐步减少对子女的依恋状态。

(2)老人要及时地充实新的生活内容,尽快找到新的替代的角色。

如培养兴趣爱好,建立新的人际关系,调整生活方式,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和公益性劳动等。

(3)儿女应加强对老人的“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 “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和父母住同一城镇的子女,与父母房子的距离不要太远。

对于身在异地的子女,除了托人照顾父母,恐怕更加要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了。子女要了解空巢老人在情绪上容易产生不良情绪,应经常与父母通过电话进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

社会影响

2009年12月5日,在国际志愿者日的当天,“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启动仪式江苏南京市、贵州省贵阳市、甘肃兰州市同时举办,标志着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在全国组织开展的“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启动仪式由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主办,基金会理事长甘英烈,副理事长曹分田,秘书长陈瑞峰将分别出席启动仪式。

开展“百万空巢老人关爱志愿服务行动”旨在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该行动将以社区为依托,组织志愿者特别是身体健康的低龄老年志愿者,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

社会讨论

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中可以了解到,自2001年起,我国已正式进入到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

评论员冯新就此事提出看法,称应让孤寡老人有尊严地故去,社会对老人的关怀应该多一点,再多一点。而众多心理学家支招,有时候,儿女的一个电话也能让空巢老人心里舒服许多。

空巢老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社会命题。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比如加大财政对养老事业供给,大力发展社会养老机构,加快养老服务事业发展,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网”,建立应急求助信息系统等,为“空巢老人”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是到了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务的时候了,因为他们正面对或遭受心理危机的困扰。

应对策略

便捷服务

在2009年,北京市80岁以上老年人有了属于自己的救助服务,不用拨电话就可以享受及时便捷的救助,家中只需安装一个呼叫器,轻轻按下按键,大病小灾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同时还可以享受家政等日常服务。为北京市老年人享受便捷及时的服务,是北京市政府助老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北京市政府与援通(北京)公司合作,陆续为城区范围内80岁以上老人及特殊需要的家庭安装了援通求救求助呼叫器。呼叫器分为求救和求助两种功能,只要老人出现身体不适等紧急情况,按下红色求救键,求救呼叫功能会第一时间通过援通救助系统到达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999),同时还会通知老人的家属,及时对老人施救。在老人需要帮助时,无需告诉对方自己的居住地址,就会得到及时救助。此项问题解决了老人发生紧急情况时不能准确快速地说出居住地址从而延误救助时间的问题,使老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专业的救助。同时,呼叫器的绿色求助键也为老年人提供了除紧急救护外的日常服务功能,家里想请家政人员,电器坏了需要维修,各种需要的服务都可以通过按绿色求助键得到解决。省去了老人打电话到处询问的烦恼,高效的援通救助系统为老人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援通救助系统自2009年入户安装以来已经收到老人求救求助呼叫累计72万余次,其中有5000多位老人通过红键求救得到急救中心及时救助,也有近30余万人次的绿键呼叫通过援通救助系统予以解决。老人的身体健康有了保障,日常遇到的困难也能够迎刃而解,老人像戴上了护身符,家属心里也像吃了定心丸,免去了后顾之忧。

一按灵更好解决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

匪警110、火警119、急救120、交警122等多个号码,这些号码让老百姓难以一一区别和记忆,而水、电、煤气等公共服务号码则更是不为人知。老百姓报警采用的也仍是人工电话报警方式,报警热线电话分散、号码长、难以记忆,如果当事人遇到诸如盗窃、暴力劫持、交通事故、煤气泄漏、火灾和疾病发作等突发事件,加上时间紧迫、活动受阻、精神紧张、神志不清等情况,常常造成当事人无法报警、报警不及时、报警不准确等现象,导致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

其次,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一方,由于缺乏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不同警种与不同部门之间无法进行很好的配合与协调,分散在各个单位的资源无法共享,使得对综合性复杂突发事件的处理应对不力。而各部门分别建立独立的应急指挥中心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并且不能和各种社会综合服务系统平台结合,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梳理整合各类服务热线、快速准确报告紧急情况,在社区居民和相关服务机构之间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系统,是建设和谐社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把建立“一键通”、“一号通”、“社区呼叫中心”列为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属于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范畴,正是满足人民群众实际生活需求的重要举措。 “援通社区智能信息服务系统”把这一系统的建设推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全国树立了典范。为我国“十一五”期间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社区智能服务网络”和创建“网络化综合性服务示范社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是一项能使中国13亿人民受益,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共建带来深远影响的利国利民的大工程。

2015年9月16日,北京市民政局公布了市民政局等2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工作的意见》:“北京市有需求的空巢老年人家庭免费安装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一按灵)和烟感报警器。“可免费安装紧急医疗救援呼叫器。

爱老活动

减轻政府负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尊老敬老为己任,传播爱老美德,服务老龄化社会,是企业公民积极奉献爱心的契机,也是构建企业和政府关系的良好健康渠道,通过企业向社区老人捐赠援通一按灵,让更多需要帮助的空巢老人得到全面的居家养老安全保障,不仅是一项伟大的义举,也是企业宣传爱心的极佳途径。

指导意见

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 健全基层党员、干部关爱联系制度,经常探访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

2024年,云南省民政厅、中共云南省委社会工作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云南省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比例上升

概况介绍

2012年10月29日,“首届全国智能化养老战略研讨会”上指出,智能化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然选择,要把智能化养老列为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作为老龄工作的重点,以智能化引领养老服务方式转变。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朱勇介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2013年将超过2亿,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届时,我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占届时全球老年人口的1/4。

我国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具体表现之一就是:空巢老人比例高。来自民政部的数据显示,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口约40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到2050年,我国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达到1.08亿,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失能老年人将达到1亿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占54%以上。

智能养老

政府应建立健全发展智能化养老的扶持政策,加强老龄信息化建设;突出智能管理服务,以老年人健康、发展为中心,实现智能养老的人性化,全面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智能化养老是运用智能控制技术提供养老服务的过程。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依托,集合运用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老年服务行业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健康舒适服务的现代养老模式。社会上也涌现出入一系列如桔 豆 盒 子等专为老人设计的科技产品,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

政策背景

面对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中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为353.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仅有19.1张,离千分之三十的标准相差甚远,而且,300多万张床位中70%多的是乡镇敬老院床位,主要用于收住农村五保供养对象。

养老服务业体制机制不完善。发展缺少统一规划,政府各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清,缺乏合力;政府责任不够清晰,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养老服务业扶持政策不完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滞缓,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共4万多家,其中大部分是公办机构,民办机构床位数只占总床位数的1/3左右。

居家养老政策几近空白。95%以上的老年人都要在家里养老。但是,由于家庭小型化,家庭很难胜任养老的功能,需要政府的家庭养老政策来支撑。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居家养老,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家庭养老的免税政策、津贴政策、弹性就业政策。中国除了独生子女家庭奖励政策外,其他方面的支持政策几乎是空白。

养老服务人力资源短缺。我国大约需要1000多万养老护理人员,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30多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更不足10万人。

初步建设

为推动智能化养老事业发展,经中国老龄办批准,中国老龄办信息中心在全国开展“全国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建设,目的是探索模式,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与会专家认为,智能化养老方式对于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智能化养老是能够应用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养生养老、健康养老、异地养老、休闲养老等任何一种养老方式的高科技集成平台,可改善各种养老方式的能力和质量。

热点事件

2014年10月27日,一位风尘仆仆赶回老家的儿子,推开门后却险些当场昏厥,原来他牵肠挂肚的父母早已倒在家中,没了呼吸。陈先生,嘉兴人,家住嘉兴市南湖区菱香坊小区,不过陈先生长期在上海工作,嘉兴老家里只有年老的父母。三个礼拜前,陈先生发现打回家的电话无人接听,一时还没放在心上。之后一段时间,陈先生屡次打电话回家,但是依然无人接听。担心出事,陈先生在夜里8点多赶了回去,没想到推开门后就闻到了一股恶臭,父母一个趴在地上,一个躺在床上……对于这样的悲剧,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要严肃地去解决养老问题。

2014年11月24日,蚌埠市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六旬空巢老人独自死在家里,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据了解,老人有两名女儿,但都不在身边,老人嗜好养犬,家里曾养了近十条狗。11月21日,楼下的马师傅终于发现了一些不对劲的地方,找来了警方。派出所没有透露更多的现场细节,只是告诉记者,老王死了,而且已经死了有一周左右时间,随后龙子湖公安分局的刑警和法医也赶到现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