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9 13:48
窑湾古镇坐落于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西南部,京杭大运河与骆马湖交汇处,位于邳州、宿迁、睢宁三市县交界处,距新沂市人民政府30千米。窑湾古镇历史上溯于春秋,自唐武德元年(618年)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窑湾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鼎盛于明清、民国时期。曾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是苏北鲁南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夏商时期,该处为邳国辖地。东周时期,该地为钟吾国辖地。唐武德元年(618年),唐朝实行州县制,窑湾建镇,始名隅头镇。清康熙七年(1668年)郯庐大地震,隅头镇被毁,后迁往镇南运河拐弯处筑窑烧砖,重建新镇,过往船只多在此停泊,窑湾由此得名。
窑湾古镇始建于唐朝初期。古镇中,城门、楼、店、院、宫、寺、庙、殿,自宋朝至清朝,每一个朝代都有营建。古老的街巷、宅院、会馆、作坊、商行、货栈、典当、码头等古镇昔日风貌基本犹存。
清末民国初期,窑湾镇有商号、工厂、作坊等360多家,其中钱庄有13家。东三省货物经窑湾远销南洋、新加坡、台湾、日本等地。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的商人、传教士来窑湾经商传教,当年镇上设有美孚石油公司、亚西亚石油公司和五洋百货等3家外国公司。外国的汽艇、国内的小货轮在窑湾码头来往穿梭,河面桅樯林立,街道人流如织。当时有商铺、宅院、教堂、庙宇8000多间。
在明清漕运鼎盛时期,窑湾为南北水陆要津,往来船只南达苏杭,北抵京津,工商贸易曾昌盛一时。到民国初期,镇上常驻人口3万人,流动人口1.5万人,故有“小上海”之称。
2008年,徐州全面启动对窑湾古镇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投入10多亿元资金,先后对两条古商业街的明清建筑进行修缮,修复古建筑1600多间、面积3.2万平方米。
2014年前后,新沂市对窑湾古镇投入资金3.2亿元,对历史街区内的明清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同时,新沂市投入16亿元修建了从新沂市区到窑湾31.9千米的古镇大道、毛林特大桥及环骆马湖观光大道。
窑湾有一个“半夜开张,天明罢市”而被附近居民所知的的传统早市—“夜猫子集”。夜猫子集的形成,主要与运河漕运有关。中运河开通后,南来北往的船只途经窑湾。运河在窑湾以北水位较浅,只能行空船,而窑湾以南则水位较深,可行货船。因此,不论是南方的泊来品,还是北方的地产物品,均需在窑湾装卸,长此以往,窑湾也就成为大运河重要的水旱码头。当时交通状况有限,商船只能在白天航行。夜间商船停靠窑湾后,脚夫们装卸货物、补充食物,船民们备足日常生活用品。因此,每天三更半夜,四面八方的小商小贩和镇里居民不约而同地来到窑湾街市,做起小买卖小生意。打潮牌、蒸包子、烧五香妈糊,百姓们打着手电挑菜,借着灯光选鱼。天亮后商船起航,赶集的百姓也就逐渐散去。如此循环往复,该习俗也就保留至今。因为是半夜开集,天亮结束,便称它为“夜猫子集”。
岳飞、朱元璋、史可法、乾隆皇帝等历史名人在窑湾留下了足迹,爱国将领张华棠曾在窑湾生活多年。明朝名将高佐将军、清朝震远将军,马从凯、武举人臧纡青都是窑湾人。窑湾出土了清代圣旨石碑石刻、壁画字画、刺绣瓷器等大量的历史文物,存留下来的古商会馆、古庙、古桥、古槐、名人碑亭等具有文物价值。窑湾一批有影响的富商、名人,走出窑湾后,使窑湾文化广为传播,南京、苏州、上海等地都建有“窑湾街”。
2011年,窑湾古镇被命名为“中国最具魅力乡村旅游目的地”;同年7月,窑湾古镇被国家住建部、旅游局评定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被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评定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名单。。
2012年7月,窑湾古镇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景区。
2022年12月,入选2022年江苏省省级地名文化遗产名单。
窑湾古镇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所属新沂市的西南边缘,京杭大运河及骆马湖交汇处,三面环水(东濒骆马湖,西傍大运河,老沂河穿境而过),与邳州、睢宁、宿迁三市县依水相连。
窑湾古镇周边分布着四个机场:东距连云港白塔埠机场48千米、西离徐州观音国际机场38千米,山东临沂机场及淮安涟水机场,距景区均一个小时的路程。
铁路有陇海铁路、胶新铁路、新长铁路至新沂站、邳州站、邳州东站,在新沂汽车客运站、新沂城南汽车客运站可乘坐(新沂→窑湾)公交直达景区,在邳州汽车站、邳州宏通汽车客运站、邳州新城汽车客运站可乘坐(邳州→窑湾)公交直达景区,徐州汽车客运总站每天下午15:00有直达窑湾班车。
宿迁方向的游客想过去,需要沿环湖大道驶至黄墩湖滞洪闸以西,在渡口乘坐轮渡过去。
景点票价:窑湾古镇内旅行无需票价(包括中宁街、西大街等),景点联票80元/人。
北门锁钥——沿河古商业街——月牙桥——商会旧址——界牌楼——淮海战役第一枪——文革记忆馆——西当点——山西会馆——天主教堂——西大街——大清窑湾邮局——窑湾民俗史话馆——赵信隆酱园店——吴家大院——中心炮楼——过街楼遗址——中宁街——东当典——非遗工坊——苏镇扬会馆——蒋家大院——马南圃书画艺术馆——江西会馆——南哨门——大运河古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