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迹

更新时间:2024-10-25 14:47

笔迹,指各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一指手迹。笔迹能够模仿。生理、心理因素甚至身体外表都会对笔迹有影响。笔迹鉴定和笔相学等都是有关笔迹的学问。

汉语词语

词语读音

拼音:bǐ ji

注音:ㄅㄧˇ ㄐㄧˋ

基本解释

1. [A person’s handwriting]:各个人所写的字所特有的形体特点;字迹。

2. [Hand]:手迹

引证详解

1. 指书画作品。亦指书画的真迹

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萧子云每叹曰:‘吾着《齐书》,勒成一典,文章弘义,自谓可观,唯以笔迹得名,亦异事也。’”

② 唐·杜甫《韦录事宅观画马图》诗:“贵戚权门得笔迹,始觉屏障生光辉。”

③《新唐书·柳公权传》:“朕尝于佛庙见卿笔迹,思之久矣。”

④《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二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代图书,钟王,纸墨如新,韬悉取之,遂传入人间。”

2. 指书画技法

①北魏·宋灵乌《元湛墓志》:“性笃学,尤好文藻,善笔迹。”

②《太平御览》卷七四九引唐·张怀瓘《书断》:“魏卫觊字伯儒,河东安定人,官至侍中,尤工古文,笔迹精绝。”

③清·徐士銮《宋艳·丛杂》:“上作着色春山,虽气骨寻常,而笔迹秀润,清远可喜。”

李玲修《笼鹰志》:“王习三的肖像画,更是维妙维肖,他作画的笔迹苍劲有力。”

3. 字迹。指所写文字在形体上表现的特点

①《文选·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李善注:“蔡邕书曰:‘唯是笔迹,可以当面。’”

②宋·何薳《春渚纪闻·杨文公鹤诞》:“用事如老书生,而笔迹则童稚也。”

③《东周列国志》第二回 :“说罢,将书呈与幽王观看。幽王认得申后笔迹,问其通书之人。”

④《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这个凭据是谁的笔迹,下面注著名号,你也不认得吗?”

老舍《四世同堂》二十:“他看见一张纸条,上面有些很潦草的字--孟石的笔迹,他认得。”

形成基础

笔迹,是人在书写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是书写者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矛盾的产物。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笔迹。不同的笔迹能够折射出不同书写者的认知人格特征。

以下就汉字笔迹为例,对笔迹的形成基础,笔迹的主要特征,笔迹的综合鉴定和笔记的历史研究进行相关阐述。

形成生理基础

(一)人类大脑是笔迹形成的物质基础

笔迹是人类书写活动的结果,书写是大脑的反射活动,大脑是笔迹形成的物质基础。从书写的生理机制来看,它是大脑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即:书写的产生是客观世界的各种刺激作用于视觉、听觉和其他感受器,并由相应的传入神经传到中枢--大脑,经大脑一系列的心理、生理综合分析过程,才得以发出指令,然后再由相应的传出神经将指令传至效应器一-手,才使书写动作得以进行。可见,书写沾动是由“感受器一传入神经一-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手)”这5个部分组成的弧状结构过程。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依赖于视、听感受器和各级神经元的正常功能的发挥,尤为重要的是对其中枢--大脑的依赖。可见,书写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大脑极其复杂的各个机能系统间的协调活动,其中任一环节的功能障碍,都会使书写的进行受到影响。

人类的大脑与双手是息息相关的,手部活动是人体最复杂的活动,脑部活动大部分为手而设,手能通过许多方式反映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状况,书写便是手脑联合的产物。学者们从这一角度出发而普遍认为,笔迹就是脑迹,字迹是大脑的书写。人在书写时,与其说手在写,不如说是大脑在写。指尖的各种运动形式只不过是人内心世界在无意识下的一种不加修饰的流露,是被传递到手指上的无意识的思想。就像指纹能证明一个人的个体特征一样,写字时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能反映出每个书写人独特的个性所以说,通过笔迹可以挖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二)生物遗传因素对笔迹形成的影响

如前所述,书写是以大脑为中枢,以各级神经元、感受器、效应器之间的电生化传导为通路组成的反射弧。因此,笔迹的形成必然受到书写者的脑、神经细胞的构置特点和神经冲动的电生化传递特点的制约,而这些因索通常是由生物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1.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对笔迹的影响

每一个个体从上一代那里获得包含在DNA脱氧核糖核酸)中的遗传信息,并根据遗传信息形成肉体,遗传信恩决定了大脑皮层细胞配置和细胞层结构的个体差异。前苏联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的大脑皮层纲胞配置特点及细胞层结构特点,影响着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的特点。书写活动与整个神经中枢有关,尤其与大脑的关系最为密切,它是脑神经、肌肉等器官协同操作的结果。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影响著书写洒动的特点,并通过这一结果--笔迹形成的特征反映出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特点对书写活动的制约,也可以从气质类型与笔迹特征之问的关系中反映出来。

2.内分泌腺机能对笔迹的影响

内分泌腺包括许多腺体,如脑下垂体甲状腺、刚甲状腺、胸腺副肾上腺、性腺等,腺体分泌的激素过多或不足都会影响神经信尸、传递的屯生化机制,从而对书写的进行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如甲亢病人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病人基础代谢率增高,血量增加,血流加快,病人的性惰暴躁易怒,惰绪反应强烈等一系列生理、心理变化。这时,病人书写的字迹字休明显增大,梭角增多,落力加重,锋利的笔划也相对增多。可见,内分泌腺的机能对笔迹的形成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形成心理因素

书写活动和人的其他任何活动一样,同时伴随着心理现象。如:人在处理以视觉、听觉方式呈现的言语符号时,用眼睛看,耳朵听,这就产生了感觉和知觉;学习文字和书写又需要记忆、分析和思考;若要感知清晰或记忆,思考必须高度集中。同时,人在书写时总伴有一定的态度,如欣喜、悲哀、冷漠、愤怒等,这就是情绪;书写的进行又要有下决心和克服困难内部过程,这就是意志。

伴随著书写而出现的一系列心理现象:感觉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个性以及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在内的个性心理特征,对笔迹的形成无不产生重要影响。那么,产生这种影响的根源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现象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也即客观和主观的统一。它既受外界事物的制约,又受个休的全部经验及其全部个性心理特征的制约,并且通过他的活动而实现。书法史上常论的“晋人尚韵,唐人倘法,宋人尚意,明人尚姿,清人尚变”,即说明了书写风格与特定的社会因素的关系。

个性心理特征对个体笔迹形成的制约关系也极为重要。个体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经常的、稳定的特征,如能力、气质和性格,直接影响着个体的言行举止,反映出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决定了个体书写的笔迹各不相同的独特风格。比如周恩来聪敏过人,机智灵活,风风雨雨的斗争岁月造就了他勇敢、镇定、坚韧不拔、精力充沛、处事慎重、谦和、文雅而大方的极富张力的个性。所有这些个性心理特征直接影响了他书写的笔迹特征:浑厚苍润,奔放而向左扩展。

另外,个人性格与笔迹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关系。笔迹既大且粗的人,具有活动性及宜能性。笔迹小而规则,同时其笔压轻而弱的人,如果不是无依靠,则其个性便是非常细弱的。写字时,非常认真而且有棱有角的人,其知识性及敏锐性都很好,同时也很守秩序。字与字之间连在一起,而且爱好写连笔记的人,具有活动性及适应性。文字是长型的人,气度非凡。

字形很短的人,是小气鬼。文字的末端,喜欢写得尖尖的人,心地不好。在文字上会点上多及一点的人(例如‘他’字,在也的右上方或右下方打上一点),是浪费家。把“吉”字上面的“士”字写成“土”的人,是急性之人。试叫别人写个“十”字,如果“1”的笔划在停止的时候,还是非常有力的人,非常有决心。当然,以上所述也并非绝对。

总之,影响笔迹形成的诸多因素决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交融,相互联系,相互牵制,共同对笔迹的形成产生作用。

身体外表

对笔迹的影响

个人往往把自己的体格、容貌、身体的姿态特征与其他人相比,总希望自己比别人更好。对自己体态的评价,或来自周因的各种评价,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这些影响也会从笔迹特征里反映出来。如由于社会传统背景的影响,女性的体态特征在她的整个生活历程中所占的地位较为重要,齐貌秀美的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赞誉较多,自我评价较高,所遇的奉承与礼遇也多,故尔她们的笔迹里通常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笔划较为单纯。而长相平庸或自觉体态不如他人的女性,往往会引起对自身的自卑体验。由于这种感受从儿童早期就有,自卑感的补偿形式经过不断重复,潜移默化,构成了牢固化的个性特征。反映在笔迹上,积极的补偿的结果是:字体秀丽,错落有致;而消极感受的结果是:字体复杂,笔划曲折、纷繁。

可见,身体外表对个性形成有影响,并间接地对笔迹特征的形成产生作用。

笔迹特征

反应出心理

美国著名的心理疗法专家威廉·希契科克对笔迹学研究已达20年,他藏有4万份笔迹档案,从中他得出了一些具体的结论:  笔迹是一个人的性格,智力水平和思维逻辑的具体反映。凡是笔画轻重均匀适中,说明书写者有自制力、稳重,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能竭尽全力去完成;反之,凡是笔画不均匀的书写者多半是个脾气暴躁、喜欢破坏和妒忌心强、喜欢背后做小动作的“阴谋家”。笔划过重的人比较敏感,笔划过轻的人往往缺乏自信。

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或狡猾的人的笔迹;字迹有棱有角说明书写者是个意志坚定、观点鲜明,不会改变立场的人,但这种人一般说来 会与观点不同者辩论得面红耳赤。反之,字迹圆滑者则是性格随和、办事老练,能一唱百合,善于搞公关工作的人。

凡是在字的上部书写得干净利落而又能紧紧护住下面的书写者,象征有进取心、接受能力强、好学,这些人是培养做领导者的好材料。

凡是字体丰润、笔划搭配匀称,书写速度又较快者是个理解能力强、忠于职守的人;而在字的结构方面严谨、方正以及点划都能体现力度者是个记忆力强、办事认真的人;字体方圆、长短、大小错落有致者,其适应性及变通能力强,适宜做交际及公关工作。

凡能模仿别人的笔迹又缺乏新意者,可靠性强,但又能独当一面;如果字迹书写得较小,运笔轻重适度,阿拉伯数字写得很美而签字却显得比较拘谨者,是个内藏心机,喜怒不外露和能沉着应付大事的人。

敢于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笔迹求异变形者,是个富于冒险精神的人;在字行间起伏不平的书写者富于外交手段,善于发现别人的弱点;书写时越写越往上者是个乐观主义者,而越写越往下者则是个悲观主义者。

字体大小也是个性的一种表现,字体写得过大的人是举止随便、过于自信和做事比较草率的人;字体写得过小则是有观察力和会精打细算的人,字迹过于紧凑则具有吝啬和善于盘算的性格。

总之,上述理论从字的笔画轻重、匀称性,字迹的棱角或圆润,写字速度的快慢,字的间架结构,字体的形状、长短、大小,字的模仿性或创造性,字行的高低,倾斜度等特点的排列组合起来看人的心理,甚至有的由此预测未来和人生。

主要特征

笔迹特征是书写习惯的反映。书写习惯与笔迹特征两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笔迹鉴定中最常见的文字符号是汉字、拼音文字、阿拉伯数字和标点符号。根据汉字的结构和书写特点,汉字笔迹特征分为书写动作一般状况特征、文字布局特征、书面语言特征四个方面。

书写动作局部特征是书写动作习惯的直接反映,是书写动作的空间位置特点、动作形态特点、动作顺序特点和有若干书写动作所构成的文字结构整体特点的集中反映。书写动作局部特征是笔迹鉴定认定书写人的主要依据。具体包括:

运笔特征

书写汉字的运笔动作,包括起笔行笔收笔三个方面,书写任何一格笔画都要经历这三个阶段,所以运笔特征也相应表现在起笔特征、行笔特征、收笔特征、笔力特征和笔画基本形态特征五个方面。

由于一个起笔、行笔、收笔动作不同,整个笔画构成特殊形态,称为笔画基本形态特征,亦称笔形特征。如点画形成竖点、横点、弧形点、撇画点等。运笔动作则是最精细、最复杂的书写动作,所以运笔特征特定性强,稳定程度大,鉴定价值高,被喻为“特征中的精华”。

笔画交叉

连接搭配特征

是指两个以上比画组成独体字或合体字的组成部分时形成笔画间相互关系的特点。笔画间存在相交、相连、相邻三种关系,由此形成笔画交叉特征、笔画搭配特征、笔画连接特征。

笔画交叉特征是两个以上笔画交叉或相互接近形成的特点。表现在笔画交叉点或邻近点的位置关系上,即笔画间是否交叉、交叉或不交叉的部位。笔画搭配特征是指笔画间的相互位置及长短大小关系的特点,包括笔画相互间比例关系特征和独体字整体关系特征两方面。笔画连接特征是指两个以上笔画构成独特字或合体字组成部分是,运笔过程中无停笔、收笔动作而由一笔完成几个笔画所形成的连接动作特点。笔画交叉、连接、搭配特征是个人书写习惯体系中比较特殊和稳定的部分,是笔迹鉴定的重要依据之一。

字的结构特征

是指合体字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特点。独体字是由单个笔画直接构成的单字;合体字是由单个笔画组成结构单位,再由两个以上的结构单位组成的单字。合体字的结构特征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

笔顺特征

是指没有按照阿、汉字笔顺规则和组成部分书写顺序规则书写形成的特点。表现形式有:

特殊的笔画顺序。如先竖后横、先、先挑后钩等。

合体字组成部分间特殊的书写顺序。突破单字的连写规则,将单字主要部分和笔画连写完之后再补写个别应预先写的笔画。

特殊字

是指规范字体体系中不存在但又在一定地区、一定人群中使用的字。如错字、地方字、行业字、生造字、外来字等,多数是共性习惯的表现,属于种类性质的特征;少数是个人特有的习惯,因而具有较高的鉴定价值。

综合鉴定

笔迹鉴定是同一认定鉴定,整个鉴定过程可以分为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判断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且不同方法。

分别检验

分别检验是发现与确定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各自的特征:

1、判定建材笔迹特征的真实程度

根据检材笔迹的特点和案情,准确地判断笔迹特征的变化或伪装以及变化或伪装的原因与程度。如检材笔迹熟练程度一致,书写水平与语文水平相适应、运笔自然,笔画间搭配比例协调,书写动作规律性强,既可认定其为正常笔迹。

如检材笔迹的大小与斜度程度不均匀,书写速度不一致,运笔不自然,笔画转折生硬但书写动作有一定体系,相同的单字、笔画特征基本一致,说明它是由于客观原因或出伪装以外的其他主观因素影响形成的变化笔迹。

如检材笔迹熟练程度不一致,书写动作不成系统,笔画弯曲、断续,且有停顿、修描痕迹,字的结构与形态不正常,动作技巧能力与语文水平不相称,一般可判定其为伪装笔迹。

2、发现和确定检材笔迹特征

发现书写动作局部特征,要对检材字迹逐字、逐画进行对照观察,找出其书写动作的规律性,其中非规范性的部分即是特征。

3、发现和确定样本笔迹特征

初步判定检材笔迹特征之后,可以此为依据,按照上述顺序和方法确定样本笔迹特征。与检材笔迹相同的特征和不同的特征都要全面寻找、对照。

比较检验

比较检验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检材笔迹和样本笔迹两者之间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为综合评断提供依据。比较检验的内容有四个方面:

比较书写动作一般状况特征、文字布局特征、书面语言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比较单字或笔画单个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比较各组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比较各类特征的相同与不同;

对于自己多的检材,比较检验时要对上述四方面的相同特征和不同特征进行精确地统计分析,用数学方法反映书写习惯的量与质方面的异同。比较笔迹特征异同的方法,是以目力观察比较为主,并借助于摄影仪、比较显微镜、幻灯片进行形态比较。

综合评断

综合评断是对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的相同特征与不同特征的价值进行科学分析,确定两者符合点与差异点的总和及其性质,并进而做出静定结论。评断的方法,一般是从研究差一点开始。鉴定任何笔迹,都会出现一定的特征差异。评断差异点的要点,是要确定差异点的性质。其性质有本质差异和非本质差异两方面。非本质差异说明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不同特征数量与质量所占的比例较小,本质差异表明两者不同特征的数量、质量比例大。前者一般说明两者为不同人书写习惯体系的反映。

笔迹鉴定既要重视对差异点的评断,也要重视对符合点的评断,不能片面地否定一方面就盲目的肯定另一方面,即在确定差异点属于非本质的性质以后,就贸然做出肯定同一结论是不科学的。符合点也有本质的符合和非本质的符合之分,如果检材笔迹与样本笔迹相同特征的数量、质量占绝对优势,即构成本质符合性质;如果两者相同特征在数量、质量方面占的比例小,即属于非本质性的符合。经过差异点和符合点的评断,如果检材笔迹与样品笔迹之间,出现了本质符合和非本质差异,或者本质差异与非本质符合的的结果,既可做出检材笔迹与样品笔迹是同一人书写或不是同一人书写的确切结论。

研究历史

笔迹分析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在我国西汉末期,易理学家扬雄就指出:“书,心画也,心画形而人之邪正为焉。”即通过一个人的笔迹,可以知道他品德的优劣和心地的善恶。唐朝著名书法家孙过庭认为,书法可以“达其性情,形其哀乐”。清代学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得更具体:“书,如也,如其学,如其志,如其才,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即“字如其人”。相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唐太宗临写书法大家虞世南的字,写“戬”字时,正好看见世南走来,便只写了“晋”,让世南补上“戈”字。第二天,太宗把字拿给魏征看,想听听他的意见,魏征看后说:“圣上之作,惟戈法似世南。”太宗听了,自叹与世南相距很远。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家、书法大家傅山的大儿子擅长书法,并一直学习父亲的字体,达到了乱真的地步。一天,他的大儿子故意将自己所写的一幅字放在桌上,看其父能否辨别,傅山看到后,误认为是自己所写,暗暗吃惊,笔力沮丧,中气已绝,莫非大去之日不远?心情非常不安。过了不久,他的大儿子突然死了。悲伤之余,他又拿起那幅字,细细分析,才知道是儿子所写。

西方学者们认为,第一位提出笔迹学的学者是意大利人巴尔蒂。他于1622年发表了《根据书写字迹判断人的性格》一文,但没有继续深入研究。他们认为,法国人米雄是笔迹学的最主要创始人,是笔迹分析学的奠基者。他经过多年的研究,将书写中的各种现象作出了归纳,于1872年在巴黎正式出版了他的专着《笔迹学的体系》。其后,法国人雅曼将笔迹分成七大类、175个小类,发展了米雄的理论,并使其更科学规范。被人们称作“现代笔迹学天才”的瑞士苏黎世大学讲师普尔凡,则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采用空间的象征形式运用到了笔迹学中。

古代有汉字笔迹特征的论述,没有系统的分类

中国古代对于书法是极为重视的,书法作品和书法论着是相当多的。一些笔迹特征与心理特征的分析论述也多见于关于书法的著作之中。如唐代的孙过廷在《书谱》中说:“质直者则径庭不遒;刚很者不倔强无间;矜敛者弊于拘束;脱易者失于规矩;温柔者伤于软缓;躁勇者过于剽迫;孤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蹇钝;轻琐者染于俗吏”。论述了不同心理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笔迹特征。明代的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说,人的性格有刚毅和温柔之异,手有聪与钝之别,故其笔迹必然不同。性格谨守的人,字多比较拘谨、内敛;性情放纵的人,字多情懦而不开张;性情直爽的人,字多比较挺拔而没有过多的遒美。宋代的邵康节在《梅花易数》这部书中,有着相当多的关于笔迹特征的论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关于笔迹的论述内容最丰富的一本书。书中说道;“一生孤独,见于字画之欹斜;半世贫穷,乃笔端之愚浊”。又如“画似棱棱之枯木,孤苦伶仃”等等。当然,邵康节是从周易八卦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笔迹特征的,这种研究的科学定位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不管角度如何,它毕竟是关于笔迹特征的研究。虽然邵康节对笔迹特征与心理特征有很多的阐述,但是,并没有对笔迹的特征做专门的系统分类。中国古代关于笔迹特征的阐述还有很多,但是从笔迹分类的角度进行的论述,却不见文字记载。

中国现代从笔迹鉴定的角度对汉字笔迹的分类

1938年,著名学者冯文尧在其著作《刑事警察科学知识全书》中,将笔迹特征分为“全部观察与局部观察”两种。“全部观察”包括十类:

“局部观察特征”包括以下五类:

1943年,犯罪学家徐圣熙,将笔迹特征分为八种:

1949年以后,笔迹的分类较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1958年中国笔迹鉴定专家的分类,将笔迹特征分为一般特征和个别特征两个方面。笔迹的一般特征是指笔迹的熟练程度、大小、间隔、倾斜度、连贯性、均匀程度、字型和压力的大小等;笔迹的个别特征包括十个方面。主要有运笔、搭配比例、笔顺、字的写法、标点符号的写法等。另一个有代表性的分类是1999年,贾玉文教授将笔迹特征分为九大类:

著名笔迹鉴定专家涂丽云教授结合自己的鉴定实践,对笔迹的分类的分类有了自己的认识。她认为:“在鉴定中得以证实并广泛应用的笔迹特征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书面言语特征、文字布局特征、书法水平特征、字体字型特征、写法特征、错别字特征、笔顺特征、运笔特征、搭配比例特征、比痕特征、标点符号及阿拉伯数字特征”。此外,涂教授又加上一个特征“字的神韵特征”。

以上是从笔迹鉴定的角度对汉字笔迹进行的分类,由于研究目的与任务的不同,因此分类具有明显的鉴定特点。

从笔迹心理学或笔迹学角度对笔迹特征的分类

中国笔迹学专家韩进先生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汉字笔迹特征:

笔迹心理学专家刘兆钟先生将笔迹的特征分为八个方面:

对于两种不同角度的汉字笔迹特征分类的比较

前面的两种分类是从笔迹鉴定和笔迹心理分析的两个角度进行的。因此,在笔迹的分类上,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由于笔迹鉴定的目的主要在于鉴定笔迹的异同与真伪,因此,在笔迹的分类上,侧重于把握住那些能够反映出不同特点的笔迹特征。比如“笔痕特征”,在笔迹的鉴定方面,对于是用什么样的笔书写的,是新笔还是旧笔,是完整的笔尖还是破损的笔尖书写的等,对于笔迹鉴定和侦破案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心理分析的价值就不是很大。再比如“语言特征”。从笔迹鉴定的角度看,“语言特征”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习惯和语文水平,比如用词的习惯、词汇水平的高低、语法与修辞的特点和水平等个性特点。这些方面对于笔迹鉴定来说,由于能够反映一个人的语言特点,因此,分析笔迹的这些差异性特征,对于区别笔迹的异同是很重要的。而对于笔迹心理分析来说,书写的语言内容在一定情况下也有助于笔迹的心理分析。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笔迹分析是不注意其书写内容的,甚至刻意回避书写内容对笔迹分析的影响作用。

根据笔迹不同分类可以看出,虽然这两种分类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这些分类基本上都反映了笔迹的基本特征,只是从笔迹鉴定角度进行的分类显得更全面一些。而从笔迹分析的角度进行的分类,更体现出笔迹心理分析的需要。而在两大分类角度的具体分类上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韩进先生和刘兆钟先生的分类,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综观不同的分类,虽然看上去各有特点,五花八门,但是,就笔迹的基本特征来看,都被包含其中了,只是在细分的角度有一些不同的划分和侧重点不同。

笔迹学成果

笔相学

笔相学就是有关笔迹的学问,笔相特征依据的共同特点:

1、笔迹轻重决定人的性格和工作能力。

2、字母大小,如大写字母过大,字体过大或过小,证明个性表现的意图和愿望。滥用弧线,花字尾表明自我感觉、精神状态有某种局限性。

办事一丝不苟和有条理的人在笔迹中通常有这些特点--字母清楚完整,标点符号准确。

3、字行高低不平是机智和狡猾人的笔迹。

4、字迹有棱有角,说明观点和意图坚定,喜欢加剧冲突;字迹圆滑表明办事老练,性格随和。根据上述特征来判断人的性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