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感

更新时间:2024-04-27 23:30

第七感,意为对时间的灵敏感觉,也是心理上的时间感,即人的意识拥有基于过去的记忆,来模拟未来、分析未来的功能。并非佛教瑜伽行派所讲的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意为“我执”,但其“执取为我”的功能里包含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感。它是一种未经科学证实的理论。

时间觉

大多数的人都知道,人有5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可这是不太全面的,除了上述5觉之外,还有一些感觉存在于我们的身体和意识之内,我们却不知道或不甚熟悉。例如杂技演员常在高空走钢丝,这时他身上的第八感觉就会出现,帮助他维持身体的平衡,这是空间位置觉。

在很多时候,还有一种感觉在影响着我们,这就是人的第七感觉——时间觉

真正的第七感是人类除了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外的“时间感”简称:时觉。

人脑中有一个器官,以一定的频率向神经细胞发送脉冲信号,这个频率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我们都能够感受得到,在愉快的时候时间过得非常之快,而在紧张情绪下,时间过得非常之慢。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正是该器官脉冲频率的改变。而一个脉冲周期也就是人类能够感受到的最小时间差别,只要发生时间差小于这个时间差,人类的直观感受就会把两个事件认为是同时发生的,没有先后之别。

定义

举例

什么是时间觉呢?首先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位伞兵,从8100米高空的飞机上跳出机舱,像一块沉重的石头一样飞速地往地面坠落。2分钟加22秒的时间,他下降了7900米,在距地面只有200米时,才拉动拉环打开了降落伞,安全地降落到地面。如果再迟那么2至3秒钟打开降落伞的话,那就来不及了,他就会摔得粉身碎骨。那么,是什么主导他及时打开降落伞呢?是他的第七感觉——时间觉。

时间觉也是属于生物钟的范畴。在人体生物钟的各种表现形式中,有些是下意识的,如人在早晨时会自动醒来;而有些则是有意识的,如伞兵在关键时刻打开降落伞,便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时间觉的产生

科学家认为,在某些生物机体内部,可能有一种类似时钟功能一样的构造,既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本能的反应,又能从主观意识上决定生物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做某些事情。这就是时间觉产生的背景。

时间觉虽然属于生物钟的范畴,但又有它的特点,就是它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形成而非遗传的。

人刚生下来时是没有诸如1秒钟、1分钟、1小时之类的时间概念的,这是在后天的生活中,逐渐接受和适应了这些时间概念,并学会运用这些时间概念去衡量、判断不同的时间距离,用以支配自己的行动。

差异

时间觉的差异

每个人的时间觉都会有差异。不知你有过这样的体会没有:你问旁边的几个人:“现在几点了?”你得到的可能是这样不同的回答:“快到6点了吧。”“可能过了6点了。”“也许正好6点。”因为他们都没带表,对自己的时间觉没有充分的自信,所以都用了不确定的口气。以上回答就表现出了人与人之间在时间觉上的差异。其中一位的回答可能与钟表的时间吻合或非常接近,那这个人的时间觉应是最好的。

就是同一个人,时间觉的准确程度,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高低不同的变化,会受到心理因素和外部刺激等诸多方面的影响。

时间觉的准确度除了会使我们的行为受到影响之外,还会让我们对时间有过得太慢或太快的错觉。时间觉应与一种心理有关,这种心理暂时把它叫做遗忘心理,相信上过课的人都应体会过这 一种现象--当我们上课时,如果我们总是期待着下课而不专心听课,那么会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相反,如果我们专心听老师讲课,那么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一节课。并且觉得时间过得好快。这应该也是时间觉的一种体现,我们平常的行为可以看做是第七感的一种放大,当然这一感觉也会令我们陷入错综的时间空间里,从而促使我们的大脑产生错误的信息,或者给我们不明确的信息!

错觉因素

造成时间过得太慢或太快的错觉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

首先,它与记忆力有关系。例如,当你回忆起过去一段平淡的日子时,由于记忆不深,你会觉得那段日子过得很快。相反,如果你想起了一段紧张的经历,因为印象深刻,每时每刻都历历在目,所以就会觉得那些时光是很漫长难忘的。

其次,与情绪有关系。各种情绪对时间觉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我们在快乐的时候,会感到时间过得飞快。而当痛苦时,日子就会变得很难熬。还有,如果你要在特定的时间赶到某地办件急事,一路上你一定会觉得汽车开得太慢,并会不停地看手表且感到表走得太快,相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研究意义

对于一个民航飞机驾驶员来说,时间觉的好坏不仅是他个人的事,而且也关系到整架飞机上的全体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用人单位在对飞行员进行考核选定时,把时间觉作为取舍的一项重要标准。同样的情况,在挑选公共汽车、火车、轮船等大众运输工具的驾驶员时,也都需要把时间觉列入考虑的范围。

在一些精神病患者中,表现出了丧失判断春夏秋冬昼夜更替的症状。专家正试图用首先恢复时间觉的方法来对他们进行治疗。当他们的时间觉正常之后,其他方面的功能才有可能随之发生连锁反应,恢复到正常人的状态。

此外,针对人们在进行沉重、枯燥或单调的工作时,容易产生厌烦、疲劳、“时间难熬”、“度日如年”的感觉特点,科学家正在研究用改变外部刺激,譬如采用将房间布置得色调明快悦目、播放轻松悠扬的音乐等方法,使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一种时间很容易过去的错觉,避免了厌倦感的产生,从而将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时间觉是一种神秘、复杂的、还无法完全解释清楚的生理现象,只有彻底揭开人体的计时器——生物钟的秘密,才会明了时间觉的本质,从而让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佛教解释

第七感,又称末那识

末那识产生物我区别的根源也是超能力的源泉!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末那识:末那识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故末那识又称为“我识”,它要求修行者放弃善恶的分别心。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过去心不可得,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嗔、痴、疑、慢等5种烦恼。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因它执着自我,故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方法:离心意识,不用它,不用心意识

超意识学

这是个人的见解并无科学论证,在生活当中有些人可以预测未来,而有人可以看见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未来。

我相信预测未来就是所谓的用语言表达所未来的发展趋势、模棱两可,这是可能发生,或不可能发生,而第七感给人带来的事那种超意识的感觉。

超意识定义

超意识就是去感觉一件自己了解,并且肯定的事情。那种真实的感觉就如在眼前即将发生。

第七感考量

在睡梦中、或许是生物都会做梦、人也是一样。有第七感的人做梦会与现实所结合,或许那只是个短暂的画面,你在日常生活当中确感觉似曾相识,你确发现那个画面是在梦中,那就是与生俱来的第七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