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04 21:37
金水河,俗称筒子河或护城河,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的景点,分为内金水河和外金水河,流经故宫内太和门前的是内金水河,流经天安门前的金水为外金水河,据《元史·河渠志》记载,其源出于京西宛平县玉泉山,流至和义门南水门入京城,故得金水之名,全年全天开放。
“金水”的“金”字,其实是说明这条河的源头的。古时的人们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和五个方位结合起来,这“金”就代表了“西”。“金水”实则是说明这条河是打西边来的,源头在西边。比如故宫里的这条“内金水河”,就是引自北京西郊玉泉山水注入的。据《日下旧闻考》载:“白虎水为玉河,出玉泉山,径大内,出都城,注通惠河。“金水”通俗讲就是从西边流过来的水!
第一就是美化皇宫,适应风水需要。
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灭火,想想故宫里的建筑都是木制的,万一着火了,就可以就地取水灭火。
第三个作用更重要,就是排泄积水。故宫整个宫城的地势可不是平平坦坦的,而是北高南低,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万一下大雨了,宫内的积水可以从高处流向低处,然后流入地下的暗河中,再从暗河流入金水河中排出宫外。所以,纵观故宫那么几百年,从来没有因为积水而有损。
天安门前金水河西自社稷坛(中山公园)门前,东到太庙(劳动人民文化宫)门前。全长500米,河宽18米,河深约5米,河北岸边沿距天安门墙基32米。两岸均由巨型石条砌成,岸上筑有矮墙。
碧波荡漾的河水,映照着天安门城楼。
玉河,即御河,元代也叫金水河。又因金水河形似玉带,有人又称玉带河。
明清时代的金水河,其主要作用是供宫廷用水和防护城垣,即所谓“金城汤池,深沟高垒”。在这一时期,皇宫扑灭的几次大的火灾,都得益于金水河的水。
《北京宫阙图说》中写道:“是河也,非为鱼泳在藻,以资游赏;亦非过为曲,以耗物料。
恐以外回禄之变,此水实可赖。
天启四年(1624年)云科廊实;六年(1626年)武英殿西油漆作灾,皆得此水之力;而鼎建皇极等殿大凡泥灰等顶,皆用此水。”还有,从元代起,金水河的水是不准老百姓动用的,甚至连洗手都是犯法的。
如今,人们可自由地来到金水河这昔日皇宫的禁地,尽兴观赏河中喷泉飞珠溅玉的景观。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护城河西面之水,自紫禁城西南隅流经天安门外金水桥,往南注入御河,是为外金水河。”
元代马祖常有《玉河诗》曰:
御沟春水晓潺潺,
直似长虹曲似环。
流入宫城才咫尺,
便分天上与人间。
清高宗《麦庄桥记》曰:“玉泉会西山诸泉之伏流,蓄极湓涌,至是始见,故其源不竭。”
流经流域
在元代,金水河在京城西北一段,几乎同京城西直门外的通惠河上游平行,而向东南方向流,从西直门南水关入京城,到西直门大街东段偏南之处折向南流,到甘石桥又折向北,流经一个“U”字形,再向东流,从西步粮桥入太液池(今北海)。
到了明代,为避免河道所经路线过多所造成的跨河跳槽,金水河改道,水从玉泉山流出,向东流入小湖(今紫竹院湖),又向东流同京梁河汇合,再东流经高梁桥,分而为二,一灌城隍(护城河),一从德胜门水关汇入后湖,向东南出银锭桥入今什刹海,向南出西步粮桥入太液池,从南海东岸引太液池水,沿御用监南护城河,顺灵台宝钞司东下,抵西长安右门,穿过承天门(天安门)的金水桥,到皇城的东南墙,向南入内城之南护城河,流至大通桥入城外通惠河。
《大清一统志》中有“元时名金水河,以其自西门而入,故名”。
按照古代五行学说西方属于金的说法,元代称之为金水河,是因为金水河源头是从西边而来得此名。
金水河仅有天安门前一段,已成为天安门的装饰,其余大部分改为暗河。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人民政府于1959年,1963年、1966年对金水河河道几经清理,并多次对河岸进行加固整修。
1978年整修金水河时,河底由方砖铺砌,在金水桥两旁护岸34.5米汉白玉矮墙以外岸段,重新用砖垒砌1.5米的栏墙,上加黄色琉璃瓦扶手,栏墙对金水河起到了较好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