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棘鱼

更新时间:2024-04-14 16:47

腔棘鱼,是腔棘目叶鳍硬骨鱼类的统称,体长1.5米左右,身体呈纺锤形,全身披有很厚的鳞片,鳞上还附有小刺,胸部和腹部各长着两只与其他鱼类比起来既肥大又粗壮的鱼鳍,呈四肢状,尾部有多余的圆形突出。腔棘鱼拥有在其他鱼类中罕见的颅内关节,可以随意抬起头的前部,前后鼻孔都开在头部上方,与呼吸无关。

简介

腔棘鱼亚目(Coelacanthini)一种硬骨鱼(bony fish)。一度被认为已灭绝6000万年。1938年在非洲东南部海域发现矛尾鱼(Latimeria chalumnae)之后又发现一些活的腔棘鱼。鱼体很重,长1.5米。头短,鳍呈肢状,可在海底爬行,以其他鱼为食。目:总鳍鱼目(Crossopterygii)。

物种学史

很古老的鱼种,可追溯到4.0亿年,曾经被认为已经灭绝的腔棘鱼,于1938年重新发现。

1938年的一天,在南非东伦敦附近的海面上,一艘拖网渔船捕获到一条奇特的鱼。这是一条长约两米左右、泛着青光的大鱼,鱼鳞像铠甲一样布满全身,尖尖的鱼头显得异常坚硬,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它的胸部和腹部各长着两只与其它鱼类比起来既肥大又粗壮的鱼翅,看上去就像野兽的四肢一样。遗憾的是,渔民们对这条样子奇特的鱼并没有给予特殊的“照顾”,而是将它和别的捕捞物混在一起运回港口,堆放在码头上。

此时,在东伦敦博物馆工作的拉迪玛女士正巧路过码头,当她看到这条鱼时,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她对从未见过的还长着“四肢”的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从挎包里取出笔记本将这条鱼的形状画了下来。回到家里,拉迪玛女士找出了所有关于鱼类的藏书,但无论是有关这条鱼的名称、图鉴及说明等一概没有查到。她又来到了图书馆,希望能找出答案来,可翻遍了馆藏的所有专业书籍和鱼类图鉴,竟然没有找到有关这条鱼的一点线索。一无所获的结果,更激发了拉迪玛女士要搞清这条鱼的来龙去脉的决心。于是,她给南非著名的鱼类学家史密斯教授发出了一封信,还附上了自己画的草图,向教授请教。

当收到信的史密斯教授看到那张鱼的草图时,竟然失声惊叫起来:“这不是腔棘鱼吗,这是古生物腔棘鱼呀!可它已经绝迹几千万年了,难道还有存活下来的?这太不可思议了!”教授立刻给拉迪玛女士发去了电报:这种鱼很像是古生物腔棘鱼,我马上去你处,请务必妥善保管好那条鱼。发完电报,激动不已的教授立即驾驶着汽车向东伦敦飞驰而去。

难怪拉迪玛女士查遍了所有资料也没有找出结果来呢,原来,这种样子奇特的鱼叫做腔棘鱼,在三亿年前曾经繁盛一时,可当它在从海洋动物向陆地动物进化的过程中,不知什么原因,已经生出四肢的它又回到了海洋中生活,而且在几千万年前就已经绝迹了。人们今天对腔棘鱼的了解都是从化石上得到的,并且相信:腔棘鱼已经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了。

当史密斯教授风尘仆仆地赶来时,眼前的景象令教授大失所望:他所看到的只是一些鱼骨头、肥大的鱼翅和仍然泛着青光的鱼鳞——接到教授的电报后,拉迪玛女士飞也似地向码头奔去,遗憾的是,渔民们已经把那条鱼吃掉了。

刚才还是兴高采烈的史密斯教授,现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五百多公里长途跋涉的疲劳也一下子涌了上来。虽然骨头、鱼鳞、鱼翅保存了下来,对研究腔棘鱼有一些帮助,可却失去了完整的研究对象啊!教授肯定了这条鱼就是过去只能在化石上见到的腔棘鱼。他认为至少有一条鱼还存活着,因为仅仅一条鱼经过数千万年的变迁而存活下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经过世世代代的繁衍生息才能存活至今。可其它的腔棘鱼又在哪里呢?

史密斯教授马上印制了大量的传单,上面配有腔棘鱼的图像,并用英语、法语、葡萄牙语写着:“如有发现此鱼者奖励100英镑”,在非洲的大西洋,印度洋沿岸广为散发。教授自己也乘上渔船亲自寻找,向渔民们调查和宣传。虽经千辛万苦、想方设法,但依然没有见到腔棘鱼的踪影。

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全世界都卷入了战争的旋涡,寻找腔棘鱼的事情也被人们渐渐地淡忘了。而史密斯教授并没有忘记,更没有灰心,当漫长的战争刚刚结束,他马上又开始了寻找腔棘鱼的工作。

又经过了多年的苦苦搜寻,仍未发现腔棘鱼的线索。这时,已是1952年的12月了。那么,史密斯教授为什么这样不遗余力地寻找腔棘鱼呢?我们知道,陆地上的动物都是从海洋里进化来的,像鱼那样的没有四肢的水生动物在向陆地动物进化的过程中,已经生出了四肢却又返回到海洋里生活,科学家们将这种水生动物称作“腔棘鱼”。如果我们将在海洋中生活的鱼类向陆地动物进化的经历比做青蛙成长的过程的话,那么腔棘鱼恰好相当于生出四肢的蝌蚪。史密斯教授认为:找到了腔棘鱼,很可能就找到了打开生物进化之迷大门的钥匙。

难道腔棘鱼真的已经灭绝了?而当时发现的那一条就是唯一的一条了?就在教授近乎于绝望之时,一封来自远方的电报送到了他的面前:“我们捕到了像是腔棘鱼的鱼,盼望您的到来。”电报是科摩罗群岛的渔民发来的。惊喜万分的教授赶忙向南非政府求助,乘坐着军用飞机向科摩罗群岛飞去。千真万确,这就是教授梦寐以求的腔棘鱼:这条身长一米五十公分、体重五十八公斤的“活化石”被注射了福尔马林后又用盐腌了起来,正在等待着教授的到来。

晚上,仍沉浸在激动和喜悦中的史密斯教授将装着腔棘鱼的箱子摆在自己的床边----经过了漫长的十四年的苦苦寻找,今天终于有了结果,夙愿已偿的教授感慨万千,一夜未眠……

形态特征

现代腔棘鱼是矛尾鱼科(Latimeriidae)的深海鱼,因鳍棘中空故名。体型大于多数化石种。是凶猛的掠食者,体粗重而多黏液,鳍呈肢状,行动灵活。颜色鲜艳,易于区分。

栖息环境

人们陆续发现了很多条活的腔棘鱼个体,证实至少还有两种同属的腔棘鱼仍然存活于世。比如1955年7月,在印度洋科摩罗群岛近海150-270米的深处,德国科学家们发现了最少15条这种鱼;1997年,在印尼的苏拉威西岛,人们发现了另一种腔棘鱼的近缘种;1998年7月,印度尼西亚渔民用深水鲨网捕捞到腔棘鱼,而这一地点距西印度洋腔棘鱼群栖息地约有1万公里;2010年,一支考察队又在南非的索德瓦纳湾发现腔棘鱼……

印尼腔棘鱼与科摩罗腔棘鱼有着很明显的不同—后者呈蓝色,而前者为棕色。因此,1999年在印尼发现的腔棘鱼曾被描述为新物种。现存的腔棘鱼主要属于矛尾鱼属,是肺鱼和四肢哺乳动物的近亲。

腔棘鱼的分布范围很广,但从1亿年前开始衰退,到7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末期,它的踪迹便从地球上消失了,仅仅留下了化石。

这是世界上现今存活当中的最古老鱼类,在1930年代被渔民捕获两条之前,都以为这种鱼已经灭绝了。科学家本来也认为腔棘鱼只生活在非洲东部,但是,1997年,在印尼的苏拉威西岛西里伯斯岛)发现了另一种近缘种 Latimeria menadoensis。2007年5月16日桑给巴尔(Zanzibar,又译占吉巴)位于东非坦桑尼亚东部一个岛上的印度洋沿海城市,渔夫捕获一条腔棘鱼(Coelacanth),这条腔棘鱼在一家濒海餐馆的鱼池内存活了十七个小时。法国、日本和印尼科学家已解剖了腔棘鱼,接下来还打算对它进行基因分析

由于这条鱼是在靠近沙滩、水深只有一百零五米的地方捕获,因此科学家接下来要研究的是,印尼腔棘鱼的栖息水域是否比非洲腔棘鱼的还要浅。

腔棘鱼生活在海底洞穴中,头短,鳍呈肢状,可在海底爬行,以其它鱼为食,单条可达1.8米长、90公斤重。

生长极为缓慢

研究显示,腔棘鱼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雌性腔棘鱼要到50多岁时性成熟,而雄性腔棘鱼要在40岁到69岁之间性成熟。科学家们还研究了两个腔棘鱼胚胎,计算出最大的已发育9年、最小的已发育5年。科学家们认为,雌鱼怀孕可持续至少5年。而生长缓慢的鱼类,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和过度捕捞的影响。

种群现状

在1938年以前,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腔棘鱼早在6000万年前便已经灭绝了。直到1938年,在南非发现了活着的腔棘鱼。

所谓腔棘鱼,人们认为它第一次出现是在3.5亿年前的泥盆纪,曾经昌盛一时,分布在许多地方。腔棘鱼又称“空棘鱼”,英文名(coelacanths),由于脊柱中空而得名。由于科学家在白垩纪之后的地层中找不到它的踪影,因此认为这个登陆英雄已经告别了世间,全部灭绝了。在1938年,接近圣诞佳节的某一天,在非洲南部的科摩罗群岛附近,南非的博物馆员玛罗丽·考特内-拉蒂莫(Marjorie Courtenay-Latimer)在巡视渔民捕的鱼时发现的,而受到全世界的瞩目。此鱼被推测是在约3.5亿年前出现,6500万年前即已绝灭的总鳍类(有穗边鳍的同类)中的一种腔棘鱼。总鳍鱼类不但能呼吸空气,而且能使用鳍来当作脚走路,这是鱼类向两栖类进化的重要证据。在距今4亿年前的泥盆纪时代,腔棘鱼的祖先凭借强壮的鳍,爬上了陆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其中的一支越来越适应陆地生活,成为真正的四足动物;而另一支在陆地上屡受挫折,又重新返回大海,并在海洋中寻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与陆地彻底告别了。

保护级别

有关腔棘鱼的一些保护工作已经在实施。比如,《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命令禁止腔棘鱼贸易。现在,一个新的保护措施可能很快就会发挥效用:美国国家海洋渔业署(National Marine Fisheries Service ,NMFS)于今年3月初提议将腔棘鱼列为《美国濒危物种法案》(Endangered Species Act,ESA)下的“近危”物种。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一名渔民日前捕到了一只腔棘鱼。这种鱼是恐龙时代的一种远古鱼类,曾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

科学家说:“腔棘鱼一旦离开它们生活的水域只能存活两个小时左右。然而,被渔民捕捞上来的这只腔棘鱼却存活了17个小时。”

在1938年以前,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腔棘鱼早在8000万年前便已经灭绝了。直到1938年,在南非发现了活着的腔棘鱼。从此,腔棘鱼便被称为“恐龙时代活化石”。

寿命长

人们先前认为腔棘鱼寿命最长为20年,但这一推测与腔棘鱼摄氧能力低、新陈代谢缓慢、繁殖能力低等生物特征不符,引发研究人员关注。

2021年6月17日,法国海洋研究所的海洋进化生态学家布鲁诺·埃尔南德等研究人员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上报告说,有证据表明,腔棘鱼除了体型庞大外,还能活很长时间——可能接近1个世纪。科学家通过使用偏光显微镜,发现了腔棘鱼鱼鳞上许多只有用偏光才能看到的细线。此前大家所认为的腔棘鱼鱼鳞上的一条粗线(鱼轮纹),其实是由5条细线组成的,而每条细线代表一岁。因此,腔棘鱼的年龄可接近一个世纪。

世界纪录

最新报道的现存腔棘鱼类:一个腔棘鱼的近缘种在 1999 年被正式公布。在那之前,唯一已知的腔棘鱼是在 1938 年被报道的矛尾鱼。在此之前,人们认为这些原始鱼类在 6 500 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腔棘鱼的鳞片非常坚硬,据说比普通玻璃的硬度要高 10 倍。(吉尼斯世界纪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