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18 23:06
有α-和γ-两个异构体。这两种化合物本身并不重要,但它们的某些衍生物却很重要。例如,色烯的羰基衍生物──苯并-α-吡喃酮和苯并-γ-吡喃酮就存在于许多天然化合物的结构中。
学名:苯并吡喃。
物理性质:
1.苯并-α-吡喃(α-色烯):为无色液体。沸点92~92.5℃(1.99kPa)。相对密度1.0993。
2.苯并-γ-吡喃(γ-色烯)。沸点77℃(1.19kPa)。
1.α-色烯:由4-溴代苯并氢化吡喃与乙醇钠反应生成4-乙氧基衍生物,后者在蒸馏时脱去乙醇制得本品,也可由α-羟基取代色满(苯并-α-四氢吡喃)脱水制得。
2.γ-色烯:由2-羟甲基苯并氢化呋喃于350℃,经扩环脱水制取。由苯并吡喃与强酸形成的盐,比吡喃盐稳定,常利用苯并吡喃盐与亲核试剂(如NH3,RMgX)反应,以制取苯并吡喃的衍生物。
1.可以通过苯酚的炔丙基醚关环生成。例如,用丁炔二苯酚醚在温和的条件AgBrF4催化关环,即得4-取代的α色烯衍生物
2.β-硝基苯乙烯与水杨醛缩合,也能生成相应的α-色烯,同时生成色烯衍生物。
α-色烯和γ-色烯分子中的烯键、醚键和丙烯位亚甲基的性质,通常都与相应的苯取代化合物很类似。
1.维生素E。维生素E属于色烯的二氢化物──色满(chroman)的衍生物,它是一类维生素(共有八种)的总称,由于这类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酚羟基,其活性又与生殖功能有关,故又称它们为生育酚(tocopnerols)。这八种生育酚中以α-生育酚的活性最强,作为药物使用的是其醋酸酯,习惯上称为维生素E,其化学名称为2,5,7,8-四甲基-2-(4,8,12-三甲基十三烷基)-6-色满醇醋酸酯。
天然的维生素E都为右旋体,合成品为外消旋体。维生素E有较强的还原性,还可作为其他药物的抗氧剂使用。
2.苯并-α-吡喃酮衍生物。苯并-α-吡喃酮又称香豆素,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有些是中草药的有效成分。
香豆素可以看成是顺-邻羟基桂皮酸的内酯,具有内酯类化合物的通性,即在强碱溶液中加热,内酯环破裂,生成可溶于水的邻羟基桂皮酸盐,再遇酸又能环合而生成难溶于水的香豆素。由中药中提取、分离香豆素类成分时,常利用这一性质。
香豆素亦能发生异羟肟酸铁反应,可用于此类成分的定性或比色定量分析。
香豆素用碱水解后,可作为偶合组分与重氮盐发生偶合,生成红色的偶氮化合物,此反应也可用于香豆素的定性或定量分析。
七叶内酯、蛇床子素、亮菌甲素是一些中草药中存在的香豆素类化合物:
七叶内酯(aesculetin)是中药秦皮所含有的一种香豆素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可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蛇床子素(osthol)存在于中药蛇床子中,具有抗菌和抗疟作用,可用于治疗脚癣、湿疹、阴道滴虫等疾病;亮菌甲素(armillarisin A)存在于假蜜环菌的菌丝体中,对胆道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急性胆道感染。
3.苯并-γ-吡喃酮衍生物。苯并-γ-吡喃酮又称色酮(chromone),2-位或3-位有苯基取代的色酮是一类重要植物成分的母核。2-苯基色酮称为黄酮(flavone),3-苯基色酮称为异黄酮(isoflavone),含有这类母核的植物成分通称为黄酮类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常带有羟基、烷氧基或烷基,并常与糖结合以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例如,中药黄芩中就含有黄芩苷(baicalin,糖部分是葡萄糖醛酸),它是黄芩具有抗菌活性的有效成分;中药葛根含有的葛根素(puerarin,糖部分是葡萄糖)属于异黄酮类化合物,它具有解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是葛根的主要有效成分;白果素(bilobetin)存在于银杏中,属双黄酮类化合物,临床上用于治疗冠心病。
许多黄酮类化合物在乙醇中与镁粉及盐酸作用,能被还原而迅速产生红色或紫红色,这个反应称为盐酸镁粉反应,可用于某些黄酮类化合物定性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