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冯阎战争

更新时间:2012-12-27 23:54

1930年(中华民国十九年)5月至11月, 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 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进行的一场新军阀混战。亦称“中原大战”。

战争背景及过程

1929年,蒋介石召开编遣会议,以裁军为名,排除异己,扩充嫡系,引起国民党内各地方军阀强烈不满。1930年春,阎锡山通电要蒋下野,各地反蒋军阀起而响应,并派代表赴太原商讨反蒋,推阎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为副总司令。参战的反蒋军有5个方面军60余万人,其中西北军和晋军是主力。李指挥第1方面军,由广西出兵湖南,北进武汉;冯指挥第2方面军,由郑州地区沿陇海铁路东取徐州,并防守许昌以北地区;阎指挥第3方面军,由河北沿津浦铁路南下进攻济南,尔后与冯部会攻徐州,进兵南京石友三指挥第4方面军,由新乡东进,主攻济宁兖州,配合阎部会攻济南;河南樊钟秀部为第8方面军,集结临颍地区。反蒋军还联络东北、四川湖南等地军阀参加讨蒋。蒋介石调兵70余万编成4个军团,亲任总司令,令韩复榘指挥第1军团,防守山东禹城地区,阻击阎部南下;刘峙指挥第2军团,集结于徐州砀山、宿县等地;何成濬指挥第3军团,集结于漯河地区;陈调元指挥预备军团,集结于济宁菏泽等地。

1930年5月11日,蒋军发起总攻击。刘峙军团由徐州沿陇海铁路西进,16日攻占商丘,冯部退守兰封(今河南兰考)、杞县一线。冯调整部署分四路反攻,激战旬余,刘部退至定陶曹县民权地区。8月6日,冯指挥十余师兵力,以徐州为目标,分七路发起进攻。蒋下令固守阵地,双方僵持于内黄集、宁陵、商丘一线。

1930年5月16日,何成濬部进攻樊钟秀部,并向许昌进逼。冯调一个师驰援,激战两昼夜,6月13日何部退守漯河。李宗仁为策应阎、冯部的攻势,于5月下旬指挥所部由广西分三路入湘,27日占衡阳,至6月8日,攻占长沙岳阳蒋介石令粤军蒋光鼐率3个师夺取衡阳,武汉行营主任 何应钦何键率部由湘西反攻长沙,李部回师再夺衡阳受挫,7月初撤回广西

1930年5月下旬,阎部沿津浦铁路进攻德州,迫韩复榘部向南撤退,在石友三部配合下,于6月25日攻克济南,27日进至泰安曲阜蒋介石调3个军另3个师反攻,至8月15日,相继攻占曲阜、泰安、济南,阎部节节败退。9月18日,持观望态度的 张学良 通电拥蒋,率东北军入关,10月上旬,占领河北,阎部退入山西

蒋军津浦铁路得手后,转向陇海铁路,分三路向郑州进攻,至10月6日,攻占兰封、开封、郑州等地。冯部退守郑州外围,因阎部撤退,洛阳失守,遂转入晋南。11月4日阎、冯通电下野, 所部被蒋介石、张学良改编,战争结束。

主要战场和战役

平汉路战场

冯玉祥军(第2方面军共6个路军)约30万人,3月开始出荆紫关潼关河南进军,4月底进至鲁山临颍、禹县、郑州等地,拟先以一部兵力协同驻许昌的第8方面军9个师组织防御,尔后向武汉发动攻势。蒋介石为解除平汉路冯军的威胁,令第3军团13个师组成左中右三路,于5月11~20日,分别从淮阳南阳、确山等地,由东、西和正面北攻新郑许昌、鲁山失利,双方形成对峙。5月下旬至6月4日,第3军团在飞机配合下,不断猛攻许昌,第8方面军总司令樊钟秀被炸死,其守城部队出现慌乱。冯玉祥及时调整部署,增派兵力,指挥第4、第5、第6路军和第8方面军,从正面和两翼向第3军团实施反击,战至12日,第3军团向豫南溃退,冯军跟踪追至郾城、漯河。此时,陇海路战场的阎、冯军受到蒋军猛烈攻击,冯有后顾之忧,遂停止平汉路的攻势,双方转入对峙。

湖南战场

5月中旬,李宗仁指挥第1方面军(又称桂张联军)共13个师3万余人,由广西全县北指武汉。5月27日,攻占衡阳;蒋军第4路军北撤长沙。当天,蒋令第8路军3个师由粤、桂北上,断李军退路。武汉行营主任何应钦调整部署,以第13师固守岳阳,以3个团入湘支援第4路军,以第6路军等编为3个梯团置于武汉近郊和萍乡,阻李军北进。6月4~8日,李军攻占长沙、岳阳,进至湖北蒲圻县的赵李桥后,由于平汉路冯军停止向武汉进攻,更主要是因蒋军第8路军9日占领衡阳,退路被切断,腹背受敌,遂向长沙撤退。蒋军第4路军和部分海军乘机进攻长沙。15日李军向醴陵攸县浏阳撤退。29日~7月1日,为夺回衡阳与第8路军进行激战,因伤亡惨重败回全州

陇海路战场

为夺取战略要地归德,蒋军第2军团12个师,于5月12日开始由山东曹县向归德阎军发起攻击,至19日占领归德、亳县(今安徽亳州)。阎军第6路军3个师投蒋。第5路军撤退至河南柘城。20~24日,第2军团继续西进,攻占了宁陵、民权、睢县等地。此时,冯玉祥指挥所部第1路军至第4路军和阎军约9个师的兵力,由正面和两翼突然实施反击,击敌侧背,迂回敌后,从而打破了蒋军的攻势。蒋军败退定陶、曹县、归德。6~7月,两军以宁陵地区为中心展开拉锯战。8月4日起,因津浦路的阎军受到蒋军重兵压迫,冯应阎锡山要求,指挥所部及第4方面军一部向徐州侧击。蒋军以7个师于兰封(今河南兰考)、太康、柘城、归德间组织防御。冯军以近战、夜战、迂回、渗透等战法实施攻击,蒋军顽强抗击,争夺激烈。蒋军虽伤亡惨重,飞机被毁十余架,但冯军攻势未达预期目的,22日后双方形成对峙。

津浦路战场

5月7~26日,石友三指挥第4方面军4万余人由河南新乡东渡黄河,占领考城(今堌阳)、东明(属山东),企图协同第3方面军攻取济南徐州蒋军第1军团和预备军团各一部,分由济宁、曹县夺占考城、东明。第4方面军适时反击得手,再次控制该地,为第3方面军开进创造了条件。27日,阎锡山指挥第3方面军约20万人,以第1、第3路军等由河北馆陶,以第2、第4路军及总预备队沿津浦铁路正面,分向山东东阿(今东阿镇)、齐河(今旧齐河)进击,准备合击济南。蒋军第1军团、预备军团大部撤退济南等地,一部于6月3日被驱往黄河南岸。阎军行动迟缓,至25日,其第2、第4路军等始占领济南。蒋军第1军团、预备军团分别向胶东鲁南撤退。阎军分途追击。27日至7月上旬,阎军第1、第3路军、总预备队攻占泰安、曲阜,并一度攻击兖州。至7月下旬,津浦路战场的主动权在阎军一方。但阎为保存实力,停止进攻,撤退至宁阳新泰一线转入防守;第4方面军又消极避战,失去了会师徐州的战机。此时,蒋军已击败入湘的桂张联军,平汉、陇海路战场又处于相持状态,蒋遂从湖南、平汉、陇海路战场抽调兵力,组成左中右三路向津浦路的阎军发动反攻。阎军节节败退,至8月4日,蒋军攻占新泰、宁阳、汶上等地。11日攻击泰安,双方激战五昼夜,阎军伤亡惨重而败退。15日蒋军占领济南。阎军余部由山东向河北撤退,蒋军跟踪追击,占领德州后停止前进。

战争结局

津浦路战场阎军失济南,使战局迅速向有利于蒋军方面转化。8月底蒋军调整部署,集中兵力于平汉、陇海路战场。9月初开始进攻冯军。此时,冯军部分将领被蒋军拉拢收买,士兵因生活苦斗志低落;陇海路的阎军也向河北撤退。18日张学良通电拥蒋,出兵入关2个军,随即占领平、津和石家庄,阎军退回山西,致使平汉、陇海路的冯军处境孤立,在蒋军进攻面前节节败退。至10月底,蒋军先后占领河南临颍许昌、洛阳、开封、郑州、新郑,继而占领陕西潼关、西安。冯军第2、第3路军投蒋,残部退入晋东南等地。11月4日,阎锡山冯玉祥通电下野,部队由张学良出面收编。

此战,反蒋军各派由于各怀异志,保存实力,缺乏统一组织指挥而被击败。双方共伤亡30余万人,给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蒋介石扩大了势力,加强了独裁统治。而蒋介石与张学良两人结为兄弟,直至西安事变后两人关系破裂。

战争阶段

这场战争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蒋军虽攻占河南归德(今商丘)等地﹐但总的形势不利。归德旋为冯军收复﹐长沙﹑济南先后被桂军和阎军占领﹐蒋军撤守鲁西南和豫南漯河地区。7月至9月中旬为第二阶段。反蒋各派在北平(今北京)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宣布成立以阎锡山为主席﹐阎锡山﹑汪精卫冯玉祥李宗仁等七人为委员的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但战局每况愈下﹐7月4日﹐桂军退守广西﹐8月14日﹐阎军放弃济南冯玉祥的“八月攻势”也遭到失败。蒋军在两湖﹑津浦﹑陇海﹑平汉各战场取得全面胜利。持观望态度的张学良9月18日通电拥蒋后为第三阶段。张率东北军入关占领平﹑津﹑河北﹐反蒋联军迅速瓦解﹐扩大会议迁至太原举行﹐不久即风流云散。11月4日阎﹑冯通电下野﹐取消太原陆海空军总司令部﹐所属军队被张学良﹑蒋介石改编。蒋阎冯大战历时七月﹐双方投入兵力逾百万﹐战线绵延数千里﹐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军阀战争。蒋介石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暂时统一了国民党各军事集团。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