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结龙

更新时间:2022-08-26 11:19

蜥结龙是一种性情温和的草食性恐龙。是结节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早白垩纪北美洲(属名:Sauropelta)又名楯甲龙蜥肋螈,意为“蜥蜴甲盾”,是结节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早白垩纪北美洲。已有一个已命名种:爱氏蜥结龙(S. edwardsorum),但可能有其他种存在。蜥结龙的体形较大,可能不善于奔跑,不过它身上的轻型装甲、从头颅到尾尖一列锯齿般的背脊,以及整个背部的多排平行骨突为它提供了保护

基本资料

蜥结龙 Sauropelta

时代:白垩纪早期

身长:5米

体重:1.5吨

分布:美国蒙大拿州怀俄明州

学名意思为「护盾蜥蜴」,是结节龙科中最早出现的,也是最原始的成员。它具有肩部骨板,在肩膀背部、尾巴上覆盖著角质外层的骨锥,其间还点缀著结瘤。其他特征包括具前颚齿 (喙部上方前端的牙齿)、最靠近头颅的颈骨未瘉合、缺少副口盖 (协助呼吸和进食可以同时进行的构造)、尾巴逐渐变细没有尾结。

简介

蜥结龙生活在今北美洲地区,是一种性情温和的草食性恐龙。蜥结龙的体形较大,可能不善于奔跑,不过它身上的轻型装甲、从头颅到尾尖一列锯齿般的背脊,以及整个背部的多排平行骨突为它提供了保护。在遇到天敌袭击时,它会立即蜷起身体,使骨甲朝外,像棱背龙一样,形成一个刺球。蜥结龙如同其它的甲龙类成员,都是不具备攻击性的草食性恐龙。进食时,它也习惯于用去切取低处的植物

形态特征

蜥结龙与人类的体型,相比蜥结龙的尾巴相当长,占了身体长度的接近一半。一个化石上发现了40节尾椎,但某些已经遗失,所以实际数目应该超过50节。尾巴拥有骨化肌腱,可使尾巴硬挺。如同其他甲龙类,蜥结龙拥有宽广的身体、非常宽的骨盆与胸腔。前肢短于后肢,使得背部呈弓状,最高处位于臀部。它们的足部、四肢、肩膀、骨盆非常结实,可支撑巨大的体重。美国古生物学家肯尼思·卡彭特(Kenneth Carpenter)估计蜥结龙的体重为1500千克。

蜥结龙是种四足、草食性恐龙,身长接近5米。头颅骨呈三角形,口鼻部逐渐变尖,后段较宽,眼睛后面最宽处为35厘米。不像某些其他结节龙科,蜥结龙的头顶平坦,而非顶状。蜥结龙的头顶非常厚,由平坦的骨质骨板所覆盖,因为这些骨板紧紧地固定住,所以没有胄甲龙、爪爪龙、林木龙、与其他甲龙类所拥有的颅缝。这状态有可能是化石保存过程的后果。如同其他甲龙类,蜥结龙的眶后骨与颧骨有三角形的厚鳞甲,分别位于眼睛之上与之下。蜥结龙的上下颌拥有叶状牙齿,可用来切断植物,这是典型的结节龙科特征。直至2013年底不清楚头颅骨的前端模样,但上下颌前端应有锐利的骨质啮喙(Tomium),如同其他甲龙类。这些啮喙可能覆盖者角质,构成喙状嘴。

分类

自从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在1970年首次叙述蜥结龙,它们就被分类于结节龙科。结节龙科与甲龙科都属于甲龙下目。结节龙科包含特定头颅骨特征,例如下颌末端往下弯曲、口鼻部较甲龙科狭窄,以及缺乏尾槌。结节龙科被发现于北美洲与欧洲,而甲龙科除了北美洲与欧洲以外,也生存于亚洲。结节龙科的演化关系系统还没有确定,蜥结龙、林木龙、以及爪爪龙的化石发现于较古老的地层,有时被认为比胄甲龙埃德蒙顿甲龙、以及活堡龙更为基础、原始。在一个2001年的研究中, 肯尼思·卡彭特将前三属与后三属列为两个群体,并互相为姐妹演化支,但也发现胄甲龙可能属于任一演化支,依所选定的分类特征而定。

发现与命名

在1930年代早期,著名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在蒙大拿州比格霍恩县的Cloverly组发现了蜥结龙的正模标本。化石的发现地位于乌鸦印地安保留区之内。蜥结龙的正模标本(编号AMNH 3032)是一个部份骨骸。布郎也发现了另两个蜥结龙的标本(编号AMNH 3035、AMNH3036)。后者是保存状态最好的结节龙科化石,包含许多保持原位的鳞甲,在纽约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展示中。编号AMNH 3035标本则包含了颈部装甲与大部分头颅骨、只缺乏口鼻部末端。在1960年代,耶鲁大学皮巴第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约翰·奥斯特伦姆(John Ostrom)宣布他的挖掘团队在Cloverly发现了另外的不完整蜥结龙化石。奥斯特伦姆在1970年建立新属,蜥结龙(Sauropelta),以包含他与布郎的发现。在古希腊文中,σαυρος/sauros 意为“蜥蜴”,而πελτε/pelte意为“盾甲”,是以它们身上的骨质装甲为名。虽然奥斯特伦姆最初将种名命名为S. edwardsi,学名命名人乔治·奥利舍夫斯基(George Olshevsky)在1991年将拼法修正为爱氏蜥结龙(S. edwardsorum),以符合拉丁语拼音规则。

结节龙科化石,该化石发现于犹他州的雪松山脉组,该地层与Cloverly地层属于同一时期。他最初将这些化石归类于蜥结龙的一个新种,但并没有命名这个新种。在最近的研究中,肯尼思·卡彭特不再认为这个化石是蜥结龙的一个种,而仅将它们归类于结节龙科。新发现的化石,包含在蒙大拿州的Cloverly地层发现的一个完整的头颅骨,以及犹他州雪松山脉组发现的一个破碎骨骸。这些化石在脊椎动物化石学会的年度会议上被讨论,等到正式公布时,可能被归类于蜥结龙。

生活环境

蜥结龙是Cloverly组的主要草食性动物之一,而该地最常见的草食性恐龙则是大型的鸟脚下目腱龙。除此之外,还有小型鸟脚类西风龙、少见的泰坦巨龙类、一种未命名的似鸟龙下目恐龙、驰龙科的恐爪龙(大量的牙齿显示它们的繁盛)、以小型猎物为食的小型基础偷蛋龙下目小猎龙。Cloverly组的顶级掠食者则是异特龙超科恐龙,它们的化石只有破碎的化石,可能与同时期德州与奥克拉荷马州的高棘龙是近亲。另外,Cloverly组来发现了肺鱼、三尖齿兽目哺乳类、数种乌龟、生存在水边的鳄鱼,显示该地为温暖的气候。由于晚侏罗纪的优势恐龙包含异特龙超科、剑龙类、以及多样化的蜥脚下目,在Cloverly组发现的驰龙科、鸟脚类、结节龙科化石,显示该地层的时期为早白垩纪。当Cloverly组的时期结束时,大群的亚洲动物迁徙到北美洲西部,包含暴龙科、角龙科、以及甲龙科,与该地原有的动物共同形成晚白垩纪的动物群。

蜥结龙结节龙科中已知最早的成员。蜥结龙的所有化石都来自于怀俄明州与蒙大拿州Cloverly组的中层,年代为早白垩纪的晚阿普第阶到早阿尔比阶,约1.15亿年前到1.1亿年前。蜥结龙生存于河畔的泛滥平原,该河流流向北方与东方的浅内海,侵蚀西侧的低矮山脉,并形成沉积层。周期性的洪水带来新的大量泥土,形成Cloverly沉积层,并掩埋许多动物的尸体,而少数的动物尸体形成化石。最后,浅海覆盖了这片区域,并分隔了北美洲,形成西部内陆海道。这个地区所出土的丰富针叶树化石,显示该地区过去曾覆盖者森林。禾本科在白垩纪后期出现,所以蜥结龙与其他早期草食性恐龙是以多样性的针叶树与苏铁为食。结节龙科具有狭窄的口鼻部,现代具有狭窄口鼻部的动物以选择性的植物为食,而具有宽广口鼻部的草食性动物则以广泛的植物为食。和其他的甲龙类恐龙一样,蜥结龙也不具有攻击性,这种四足的植食性恐龙在进食的时候,习惯用嘴去啃食低处的植物。它们的上下颌拥有着叶状的牙齿,可以很轻松地切断植物。当受到天敌攻击的时候,它会立即蜷起身体,使背上的骨甲朝向外面,看起来就像一个刺球。那些有经验的肉食性恐龙见到这一阵势,马上就知道自己无法得手,就会去寻找新的目标。而那些“初出茅庐”的肉食性恐龙可能会不甘心地去撕扯蜥结龙,此时它们的嘴巴就会被骨刺刺伤,很长时间不能恢复。经过次教训,不到万不得已,它们大概不会再去找躺结龙的麻烦。

蜥结龙的装甲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如同其他结节龙科,蜥结龙身上覆盖者装甲,由嵌入皮肤的皮内成骨(Osteoderm)所构成。这些鳞甲都位于它们生前的位置,使得肯尼思·卡彭特与其他科学家可以精确的描述它们的位置。蜥结龙的颈部有两排平行的鳞甲,背部与尾巴的上半面皮肤覆盖者小型、骨质棱甲,而身体左右两侧各有一排平行的大型、圆锥状鳞甲。臀部上方的小棱甲与大型圆形鳞甲互相紧密交错,形成荐部装甲。这种荐部装甲也发现于其他甲龙类身上,例如多刺甲龙南极甲龙。蜥结龙的身体两侧各有两排大型的尖刺,尖刺从颈部开始,越接近肩膀的尖刺越大,身体两侧的尖刺逐渐缩小,终止在臀部。臀部之后的尾巴两侧则有平坦的三角形骨板,骨板朝后方,而且越接近尾端,骨板越小。肯尼思·卡彭特最初认为蜥结龙的身体的两侧各有一排颈部尖刺与尾部骨板,但他与James Kirkland发现蜥结龙的身体的两侧是各有两排上下平行的尖刺与骨板。上排的颈刺朝向后上方,而下排的颈刺朝向后外侧。而两排颈刺与尾板的基部互相固定,限制了颈部与尾巴前段的灵活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