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貂

更新时间:2024-07-01 22:36

袋貂是泛指双门齿目下袋貂亚目(Phalangeriformes)下的物种,包括澳洲有袋类近半数的种,显著的特征是只有一对门齿,后肢的第二、三趾愈合,看似一个脚趾长了两个爪子。袋貂亚目包括了一些外表和习性相差比较远的动物,现存的成员可以袋貂总科和袋鼯总科两大类。袋貂是袋貂科的代表动物,分布在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一般栖息在森林或者草丛中,以植物为主要食物。

简介

袋貂科包括袋貂、鳞尾袋貂和扫尾袋貂属,均为以植食为主食的较大型树栖动物。除了扫尾袋貂有蓬松多毛的尾部以外,其余均为可缠绕性的尾部,适应树栖生活。鳞尾袋貂和扫尾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而袋貂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部分岛屿,最远可以到达苏拉威西岛,在那里,袋貂和猴子成为竞争者,后来又引入新西兰。扫尾袋貂是澳大利亚最常见的哺乳动物之一,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适应力比较强,人类活动将其引进新西兰,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成为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者。扫尾袋貂原本在澳大利亚内陆也有广泛分布,但是内陆的种群已趋于灭绝。

袋貂亚目包括了一些外表和习性相差比较远的动物,现存的成员可以分成袋貂总科和袋鼯总科两大类,袋貂总科设成袋貂科侏袋貂科两个科,而袋鼯科则设成4个不同的科,树袋貂科、袋鼯科、环尾袋貂科和长吻袋貂科。

形态特征

袋貂最显著的特征是只有一对门齿,后肢的第二、三趾愈合,看似一个脚趾长了两个爪子。袋貂科大多嘴尖而短,尾巴大多具缠绕性,但也有不能缠绕的,你别看它们名字叫袋貂,就以为它们跟食肉日貂类一样是吃荤的,其实不然,主要吃树叶、花,果,只有很少数杂食、大约有17属42种,其中有不少奇特珍稀种类。

生活习性

袋貂多数为植食性,一些小型的袋貂为食虫性或者杂食性,也有些食蜜或者植物的汁液。现代的有袋类中只有袋貂总科拥有较大型的有袋类,在袋狼灭绝之后,现存所有体重超过10公斤的有袋类均属此类,也只有袋貂总科拥有真正植食性成员。

在史前时期,袋貂总科中还有以袋狮Thylacoleo为代表的大型肉食动物,袋狮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型的肉食哺乳动物,但是和其它的肉食有袋类关系较远而属于以植食性为主的袋貂总科,其结构也与其它的肉食动物有一定差别。袋狮的主要猎物可能是当时同属于袋貂总科的大型植食性动物。

史前的大型植食性动物中体型最大的是双门齿兽Diprotodon,双门齿兽和袋熊关系较密切,体型大如河马,是地球上生存过的最大型的有袋类。这些大型的有袋类更新世结束时全部灭绝,它们的灭绝原因尚不清楚,可能和人类的到来相关。

袋貂科动物总体而青是夜间活动的,最显著的例外是生活在印尼苏拉威西岛的熊形树袋貂,这是唯一一种长有网形瞳孔的袋貂,可能是对日间活动的生活作出的适应。这些动物通常是树栖的,即使是习惯于白天栖息在地洞里的裸耳袋貂和鳞尾袋貂夜间也是在树上活动二袋貂科动物是小心谨慎的攀援者,不习惯进行大步的飞跃。它们进行了很多适应性改变以帮助生存,其中包括弯曲而又尖利的前爪甲以及长有数量不定的裸露肤块而适于抓住树枝的尾巴。袋貂属动物拥有发育良好、前端开口的育儿袋。

危害

袋貂是袋貂科的代表动物,分布在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一般栖息在森林或者草丛中,以植物为主要食物。澳大利亚的植物不是有毒就是长刺,袋貂等动物不能尽情享用。而新西兰本土的植物都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当袋貂被白人殖民者从澳大利亚带到新西兰以后,当地大量的植物被袋貂咬死了。它不但破坏了森林,还威胁到林中其他动物的生存。就这样,如同当年兔子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一样,袋貂成了新西兰的头号公敌。

主要种类

帚尾袋貂

帚尾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地。从第一个欧洲白人进入澳大利亚,整个大陆逐渐被开发以后,帚尾袋貂是最快适应并能和人类和谐相处的一种有袋类动物。帚尾袋貂,体长32~58厘米,体重约2~5公斤,体色棕黑、具浓密的灰色绒毛,吻尖耳大,面目如狐,尾长而卷,尾后半部具扫帚状的毛,因此得名。帚尾袋貂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东南、西南及塔斯马尼亚岛,是澳大利亚最普通的有袋动物,夜行为主,觅食各种植物果叶、捕捉昆虫及小动物白天隐身于树洞、灌丛或兔穴之中。

帚尾袋貂平日穴居在空心树,在居民区则住在车库、工具棚、屋梁顶上。如树上没有空树洞,它们则会钻入野兔洞中。它们胸腺中发出气味,用来识别各自已经占领的区域。雄性为领地打架发出“喂克一啊”、“喂克一啊”的叫声,当人们上床睡觉,常能听到花园中的叫声。当然如果它们在屋顶的隔热墙中乱窜时,如雷震耳,整晚不得安宁。所以也有人称它为城中一鼠害。和老鼠偷吃食物不同,帚尾袋貂主要是破坏和捣乱。

狐袋貂

体型大小像家猫,长20~26厘米.尾巴长17~24厘米,体重260~550克 毛色黑,从鼻尖有一条明旺的白色条纹,到头顶分为两条通过背部,尾巴黑色,但末一半白色 分布于新儿内亚海拔1200~3000米之间森林地带,门天睡觉,晚上出来活动,行动诡秘,很难一见。

羽毛袋貂

这是一种极为稀少的珍稀有袋类动物,以昆巴两侧镶着两行长毛,宛若羽尾为特征一体型很小,体长10~13厘米,尾巴扁平,超过身体长度13~16厘米,体重38~62克 毛色灰褐,面部白色,两侧两块大黑斑通过双眼:分布于新几内亚海拔1900米森林。

养殖技术

住所

提供一个20“×20”×20“(50×50×50cm)网笼,或更大的空间让它们攀爬,网笼内应放置天然的木头和树枝供咀嚼。攀爬。 橡木,水果树木(樱桃, 苹果梨等),杨柳,和白杨木 是可接受的。不要使用被杀虫剂喷洒的任何树木。住所内需提供一个黑暗的巢箱供躲藏和睡觉,巢箱应该是封闭式并留一个出入孔,暴露在明亮的太阳可能损坏它敏感的眼睛。简单的白色无味卫生纸或毛巾纸、乾草或白杨木芯片可以被使用作为卧垫。避免使用雪松杉木削片,这些卧垫材料可能导致眼睛、鼻子、喉咙、肺、皮肤过敏

食物

一只个体的食谱:

1茶匙大小的水果片: 苹果, 红萝卜白薯, 香蕉

1茶匙莴苣叶子

1/2烤硬的蛋黄

1把大汤匙猫饲料(可使用混合的小猫饲料或乾燥的罐装猫饲料)

1打粉蝨二只个体的食谱:

苹果:3克

香蕉或小麦:3克

狗粮:1.5克(可使用混合的小狗饲料或乾燥的罐装狗饲料)

飞蝇蛹:3茶匙

葡萄,奇异果:3克

(注)混合食谱:2茶匙

柳橙与皮:4克

洋梨:2克

甜瓜或巴婆果:2克

甘藷:3克

每周三:尽可能的话可以餵食鸡肉或昆虫(粉蝨)

***澳大利亚雪梨Taronga动物园

(注)混合食谱:

温水:450毫升

蜂蜜:450毫升

去壳熟鸡蛋:3

高蛋白婴儿谷物:75克(婴儿麦片)

维他命,矿物质补充:3茶匙

先混合温水和蜂蜜,在另一个容器放入鸡蛋後逐渐加蜂蜜温水混合直到均匀,再放入维他命与谷物搅拌直到光滑。

相关种类

袋鼯科

袋鼯科Petauridae包括各种大中型的袋鼯类和缟袋貂、环尾袋貂等中型的袋貂类。袋鼯科成员除了岩栖环尾袋貂Petriseydes dahli以外均为树栖动物,也有人将大袋鼯Petauroides volans和各种环尾袋貂单置环尾袋貂科Pseudocheiridae,均以树叶为食,其中大袋鼯和树袋熊一样仅食桉树叶,大袋鼯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滑翔动物,也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滑翔动物之一。而缟袋貂和其它袋鼯保留在袋鼯科,袋鼯主要食用植物的汁液和昆虫,因为喜食植物的甜汁而又称作糖袋鼯,缟袋貂则食树干中的昆虫。袋鼯科拥有一些澳大利亚比较常见的哺乳动物,如袋鼯Petaurus breviceps和普通环尾袋貂Pseudocheirus peregrinus,它们广泛分布于澳大利亚动物的森林地带,时常进入公园和居民区

树袋熊科

树袋熊科Phascolarctidae仅树袋熊Phascolarctos cinereus一种,是无尾的袋貂类,又称无尾熊,或音译为考拉。树袋熊相貌可爱,颇似玩具熊,受到人们的喜爱,可以说是澳大利亚最受欢迎的一种动物。树袋熊是严格的树栖动物,看似笨重可爱,在树上却比较灵活,手指可以对握,善于攀爬,并可以在树间跳跃,且富于攻击性。树袋熊仅以桉树叶为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从昆士兰到维多利亚之间的沿海桉树林中,在南澳大利亚的袋鼠岛也有分布,并可沿河岸森林分布到部分内陆地区。昆士兰的树袋熊体型较小,毛发较短,维多利亚的树袋熊体型较大,毛较长。

袋鼯科

袋鼯科Burramyidae包括一些小型的袋貂和袋鼯,大者体重不过几十克,小者不到十克。袋鼯Acrobates pygmaeus是本科唯一会滑翔的动物,体重10~14克,是世界上最小的滑翔哺乳动物。袋鼯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尾侧有两排毛发,看起来似羽毛,又称羽尾袋鼯。分布于新几内亚的羽尾鼠袋貂Distoechurus pennatus有和鼯的类似尾巴,但是不能滑翔。有些分类体系将袋鼯和羽尾鼠袋貂这两种尾部似羽的成员单分出一科。袋鼯科的其它成员均有裸露的尾巴,其中几种鼠袋貂如西部鼠袋貂Cercartetus concinnus有可以缠绕的尾巴。袋鼯科的成员多为树栖,善于盘爬,在树上非常灵活,甚至可以在垂直的玻璃上短距离奔跑。只有山袋鼯Burramys parvus一种为陆栖。山袋鼯生活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和维多利亚交界处的山区,这里是澳大利亚海拔最高的地区,山袋鼯也是唯一生活于雪线以上的澳大利亚有袋类,在这里的地面上寻找昆虫和植物。

蜜袋貂科

蜜袋貂科Tarsipedidae仅蜜袋貂Tarsipes spenserae一种,是体型最小的袋貂,雄兽体重不到10克,雌兽也仅12克。蜜袋貂吻部极长,又称长吻袋貂,舌头也很长,长吻长舌有助于伸入花中采食花蜜,背部有深浅不一的纵纹,易于辨认。蜜袋貂尾长而具有缠绕性,帮助在花丛中攀爬,动作灵活。蜜袋貂仅分布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地区,其生存地区需要有多种植物使其整年均有花蜜可食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