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2-22 16:07
许良英(1920-2013),浙江省临海市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是著名科学家束星北和王淦昌的学生,王淦昌对许良英极为赏识。他早年参加地下党,1949年,任《科学通报》编辑。1955年,因为“反胡风和肃反运动”,被批判和停职审查一年。1957年,划为右派,并且被送到地方接受劳动改造,回故乡当了20年农民。在此期间,他翻译了《爱因斯坦文集》三卷本(后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78年,许良英恢复公职,回到北京,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恢复工作后,许良英主编了《20世纪科学技术简史》,著名学者金克木誉之为“名为简史,实为大书”。许良英关心社会现实,说真话,求真相,做真人,尽力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他以鲁迅的一句话“肩住黑暗的闸门”为座右铭。许良英密切关注思想和学术问题,2010年,他还和学者邵建争论,提出“走出复古迷津,重新回归‘五四’”。
1940年,到达贵州遵义。
在目睹国民党抓壮丁之后,婉拒王淦昌教授要他留校任教的邀请,毅然离开了浙大,去桂林寻找中共地下党,急得爱才心切的王教授登报寻他。
1945年,他返回浙大任物理系任教。
1946年夏天,他甘冒风险去重庆的新华日报社,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以偿。
1947年,他担任中共浙江大学支部书记。在轰动全国的“于子三事件”中,作为中共地下党的负责人,他发起领导了浙大学生罢课、教授罢教等行动,引爆了“反对非法逮捕、反对特务暴行、反对屠杀青年”的全国性学生运动(遍及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许多城市)。此后,他历任浙大地下党总支书记,中共杭州市地下党青委委员兼大专区委书记等职。
1949年5月后,他改任杭州团市委学生部部长,与时任杭州团市委组织部部长的乔石同事。
1952年,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指名调他到中国科学院工作。
1953年,他担任《科学通报》编辑室主任。
1955年,因为介绍“胡风分子”方然入党,在“反胡风和肃反运动”中被批判和停职审查一年。
1956年,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创建时,他与于光远共同担任负责人。
1957年,因为反对反右运动,他被打为科学院第一右派。声讨其“罪责”的文章刊登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要媒体的显著位置。
1958年,因抗拒强迫劳改的处置,他被开除公职,被迫回老家(浙江临海县张家渡镇)农村劳动改造。
1978年,恢复党籍,回到北京,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6年,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专文《北京的爱因斯坦传人:一个为真理奋斗的叛逆者》,讲述许良英的生平故事。
2013年1月28日13点25分,许良英先生在北京海淀医院去世,终年93岁。
妻子:王来棣
儿子:许成钢、许平
长期从事科学史、物理学思想史和科学哲学的研究,特别是对爱因斯坦的思想、科学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史的分期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主要是科学哲学方面的论述)一出版,就吸引了正在发动思想解放运动的胡耀邦的注意。1977年,胡耀邦向人推荐这本书,说里面有些文章他读不懂,但读懂的对他都很有启发。1980年,在胡耀邦倡议下,中共中央书记处请科学家讲授科技知识,第一讲是科学史,许良英参与讲稿的写作。通过对中国和世界近代史、近代科技史的反思,许良英在讲稿中特意提出:“科学与民主是现代社会赖以发展,现代国家赖以生存的内在动力。”同时,许良英在“试论科学和民主的社会功能”这篇著名的论文(《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1期)里进一步阐述了这个观点。
1986年,许良英在杂志上发表访谈“为‘自由’正名”,提出民主、自由、平等、法治这些概念不是资产阶级的,而是“全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思想界引起深远的反响。
后来,许良英又以敏锐的目光、以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责任感发表“驳民主缓行论”(1988)、“没有政治民主,改革不可能成功”(1992)和“人权概念和现代民主理论”(1993)等影响广泛的文章。
许良英关心社会现实,说真话,求真相,做真人,尽力推动中国的社会进步。他以鲁迅的一句话“肩住黑暗的闸门”为座右铭。
许良英密切关注思想和学术问题,2010年,和学者邵建争论,提出“走出复古迷津,重新回归‘五四’”。
《爱因斯坦文集》 商务印书馆(三卷本,北京,1979年)迄今最全面的爱因斯坦思想资料。
《爱因斯坦全集》 第二卷,瑞士时期:1900~1909,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爱因斯坦论犹太人问题》 中央编译出版社(犹太智慧文丛,北京,2007年)
《爱因斯坦奇迹年:改变物理学面貌的五篇论文》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施塔赫尔-约翰著,2001年)
《爱因斯坦文录》 浙江文艺出版社(大科学家文丛,杭州,2004年,与刘明合译)
《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世界科学译刊》专辑,与赵中立合著,1979年)
《科学的哲学:科学和哲学之间的纽带》 上海人民出版社(弗兰克著,1985年)
《物理学的基础》 商务印书馆(Lindsay R.B.、Margenau H.著,1964年)
《走进爱因斯坦》 辽宁教育出版社(与王瑞智合著,沈阳,2005年)
《科学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人民出版社(与范岱年合著,北京,1957年)
《世界思想文化名著精读丛书:科学卷》 花城出版社(与刘景华、张功耀合著,广州,2004年)
《世界著名科学家传记:物理学家III》 科学出版社(科学家传记大辞典,与钱临照合著,北京,1990年)
《民主的历史》(与王来棣 合著),法律出版社,2015年5月
1.国际著名物理史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尔顿(Gerald Holton):他既是一个优秀的学者,又是一个充满勇气的公民,更是一个堪称为典范的人。
2.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Pomona)历史系教授王作跃:对我来讲,许老师不仅是我在国内读物理学史研究生的导师,也是我人生的导师。我永远不会忘记,1986年,当我在启程赴美留学前向许老师告别时,他是如何引用鲁迅先生的一段话来描述他对自己和我们这些学生的期望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而这段话又对应了许老师最喜爱的爱因斯坦对民主社会理想的表述:“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受到尊重。”今天,在悼念许老师的日子里,我深深地感到,他,像鲁迅、爱因斯坦一样,真正做到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促进科学和民主的发展,为让每一个人都作为个人而得到尊重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3.学者傅国涌:他在故乡煤油灯下编译的三卷本《爱因斯坦文集》影响了不止一代人;他自称活过了三世,特别是生命最后四十年,说真话,求真相,做真人,无畏无惧,民主、理性、科学是他热爱的三个关键词。
4.学者丁东:许先生是束星北和王淦昌两位著名科学家的学生,他不仅是一个科学史家,而且是中国少有的思想家,他思想的深刻性,他的人品风骨都很让人敬佩,他对民主的认识和研究,超过了很多学者。在学术和思想问题上,他特别认真和直率,有意见从来不含糊,总是直率地表达。许先生的思想比很多他同时代的学者更深刻,这可能和他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并研究爱因斯坦有关。他和王淦昌的师生关系,确实是学界佳话。当年他在农村,王淦昌先生长期每月给他寄35元,那时的35元不是小数目,由此可见他们师生情谊的深厚。
“爱因斯坦的影子”
1979年,《爱因斯坦文集》三卷本最终出齐。这套大部分是由许良英在浙江农村“点着煤油灯”,“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以上”才完成的书稿,成为当时世界上收录得最全的爱因斯坦文集。胡耀邦看了这本文集后说:“很多内容我没看懂,但看懂的那些,对我启发很大。”在网络上关于许良英的悼念文章后面,也有很多人提起这本文集,将它列为自己的“科学启蒙读物”。
在他的学生、清华大学教授刘兵看来,“爱因斯坦传人”的说法可能不准确,但他确实是“爱因斯坦在中国最重要的传播者和研究者”。
2000年,学者傅国涌给许良英写了一本书,名为《爱因斯坦的影子:许良英的道路》。但许良英本人却不同意这个标题,他认为自己和爱因斯坦走的路不太一样。
与那位到处流传着或真或假的幽默小段子的爱因斯坦相比,许良英的脾气有点过分严肃了。他不喜欢很小的小孩,因为他说的“他们听不懂”。如果小孩请教他物理题,他会用一张很大的纸,列满物理公式,天书一般,“一句解释也没有”。
许良英没什么兴趣爱好,几乎从不跟人开玩笑。他晚年的生活,无非是读书看报,天气好的时候去颐和园散散步,偶尔留个影。就连看电视,也永远只看新闻,“电视剧从来不看”。
可一旦遇上感兴趣的话题,他就会“滔滔不绝”。来自浙江的张轩中还清楚地记得2011年拜访他的情景。那是一个白发苍苍的有点微微驼背的老人。虽然谈话从爱因斯坦和相对论开始,但许良英突然话锋一转,“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民主来得更重要”。
这正是他更为关注的东西。晚年的许良英关心民主更胜于关心科学。
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大脑
与爱因斯坦相似的是,许良英同样有一个非常聪明的大脑,记忆力超群,看过的新闻经常能十分清楚地记得细节。但是,他从来不会专门关注那些关于贪污腐败新闻的细节。“没有民主就一定腐败,这没什么好关注的!”
1995年,许良英得到了学者傅国涌的一篇关于民主的未发表的文章,马上开始给这位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写信,提出“一条条很细的”批评意见,其中包括了他对顾准、孙中山等人的独特看法。
晚年,他计划和夫人王来棣合写一本《民主的历史和理论》。为此,他专门研究了西方民主的历史,读了许多“砖头一样的大书”。这对他并不容易。60多岁时曾患视网膜脱落的许良英,这时的左眼视力为0.01,右眼视力为0.1,只有依靠放大镜,才能勉强辨认出字来。但即使如此,在最终离世前,许良英夫妇已经完成了从古希腊到美国的部分的撰写,“基本已经成体系”。2015年,此书以名为《民主的历史》在法律出版社出版。
“把民主与共和、宪政并列是不合逻辑的。可以与民主相提并论的是自由、人权、法治。”在很多问题上,许良英的“体系”都有异于别人。
搞什么就特别重视什么
“许良英这个人就是这么一个特点,他搞什么就特别重视什么。”与许良英相识67年的范岱年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回忆。他还记得当年在中科院自然辩证法研究室的时候,许良英曾立志让自然辩证法研究超过苏联。在浙大物理系的时候,他在实验室门口写上“科学至上,物理第一”。那里也是他与爱因斯坦的缘分开始的地方。
那时的许良英还是一名不到20岁的头发乌黑浓密的小伙子,但早就已经读完了相对论的有关书籍,并立志做一个“爱因斯坦那样的物理学家”。就连考入浙大第一年填表的时候,志愿栏里他也写上了“做当代物理学权威”。
1942年,即将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时候,导师王淦昌希望许良英能留下来一起研究中微子,甚至有可能“拿诺贝尔奖”。但是,当时的现实使他不能安心,这位因爱因斯坦而喜欢上物理的年轻人,选择了一条没有爱因斯坦陪伴的革命之路。
“他这人有点完美主义。”直到今日,范岱年依然记得多年前许良英曾跟他说过的一句英文,“all or none”。
这句话也几乎成了他一生的信仰。
晚年时,有朋友来拜访他,借书、聊天儿,他常口无遮拦地得罪很多人:“×××还可以;×××很不错的;×××混蛋,很差劲;×××是个阴谋家。”
他一直葆有一颗童心
在大儿子许成钢看来,父亲喜欢批评人是因为他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人,脑子里“没有任何灰色地带”。即使那些和他本来关系好的人,或者是正在帮他的人,只要发现有一点错误,肯定立马批评,“毫不留情面”。
甚至,当看到他一直十分尊敬的老师束星北公开宣称自己曾做过爱因斯坦的助手时,有些怀疑的许良英就开始翻阅资料。获得确切证据后,他给几家媒体写文章公开宣称:“这是束先生经历20多年精神折磨的后遗症。1957年开始,普遍出现了说真话获罪、说假话受奖的怪现象,他的心灵被扭曲后,自然会产生这样的感觉:你们可以大言不惭地说假话,我就不可以?”
假话是被许良英所不齿的。毕业于浙江大学的许良英,最为推崇的就是解放前浙大的老校训:“求是”。“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他浓重的浙江口音永远能随时背出这句老校长竺可桢对校训的解释。
解放后浙大的校训被修改为“求是创新”——在路甬祥,许良英还曾为此当众向那位曾经主持修改校训的校长发难:“‘求是’后面加个尾巴,犹如画蛇添足,有点不伦不类”。事后,这位领导对他说,“你的意见我理解!”但是许良英却认为这是“掌权者惯用的语言”。
与许良英交往十多年的傅国涌认为,“他一直葆有一颗童心,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对人是敞开的,对人、对事的评判从无顾忌,完全从本心出发,也不是所有的评判都对,但他是严肃的、真诚的,他活得很真实,从年轻时代到最终岁月,从无更改。他说自己一生不说谎话,除了1949年前跟国民党特务斗之外。”
这种口无遮拦或许是许良英身上最为明显的爱因斯坦的影子。爱因斯坦认为,对社会上非常恶劣的和不幸的情况保持沉默,“我觉得是在犯同谋罪”。
著名物理学家许良英
在特殊的年代,那些众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事,像强烈的日光,打在许良英身上,让他这“爱因斯坦的影子”愈发强烈和真切。
“文化大革命”期间,对爱因斯坦的批判此起彼伏。一篇由许良英和另一位作者共同完成的文章《试论爱因斯坦的哲学思想》,被批为有严重的政治错误。虽然由于“右派”的关系,许良英并没有在这篇文章上署真名,但面对调查组,他还是说“这篇论文全部是我写的”,“文章如有问题,全部责任应该由我承担”。
1962年,许良英从中国科学院接到了翻译爱因斯坦文集的任务。这时,“右派”许良英已经回到了浙江临海张家渡的老家,成了一名“头戴猢狲帽,腰间系着长围裙”的农民。
为着手这项巨大任务,许良英专门定做了一个80厘米长,20厘米宽的木盒子,里边装满了爱因斯坦的数据卡片”。
在他借阅的资料中,最先引起他重视的是一本《爱因斯坦论和平》。在看完这本700多页的英文著作,发现爱因斯坦“终生信奉社会主义”,“政治上应该是我们团结的对象”,这才开始“心安理得地编译他的著作,介绍他的思想了”。
此后,许良英不再下地劳动,而是用稿费购买工分。每天晚上工作到八九点大队停电,就“点上煤油灯继续翻译到深夜一两点钟”。
对于许良英来说,这时最困扰他的是为什么自己成了“右派”?为了搞懂,他找来了全套的马恩全集,一遍遍地读。还曾经去过韶山,“五进毛主席故居”,每次去就捧着小红本的《毛主席语录》,有时“甚至会热泪盈眶”。
有人感慨许良英的最大错误就是“把该在家里说的事情,拿到单位里说了”。
“我们这些人想不通就慢慢想嘛,但许良英就不行。”直到今天,范岱年依然记得许良英当时“暴跳如雷”的反应。
直到1974年向商务印书馆交《爱因斯坦文集》的翻译稿,目睹了“批林批孔批周公”的闹剧,他才彻底从迷信中猛醒过来。“回头一看,几十年的一切就像童话《皇帝的新装》一样。”
后来官方发布消息,称《文集》的编译工作“是由中国著名物理学家许良英主持”。但是,他对这句褒奖之词并不领情,“立即去信要求更正”,申明“我既不是‘物理学家’,更不是什么‘著名’人物,我不过是一个农民,一个没有公职的人民公社的社员。”
师生佳话
许良英和王淦昌的师生关系,确实是学界佳话。当年他在农村,王淦昌先生长期每月给他寄35元,那时的35元不是小数目,由此可见他们师生情谊的深厚。
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
许良英身材瘦小,但直到晚年脾气不改,一旦发怒起来,能量惊人。
在拜访许良英的时候,张轩中想起来,虽然许先生做了许多的事情,但是像他这样的80后年轻人许多根本不了解他,对他的呼吁也不感兴趣,于是就小心地问他,是否对年轻人绝望?
“屁话,我怎么会对大多数人的人性绝望呢?你这样说我又要说你放屁了!”许良英又变得有些激动。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心是不可侮的。”这是晚年许良英经常提起的一句话。致力于研究民主的他,虽然相信“中国知识分子中真正搞清楚民主概念的,恐怕不到一百人”,但却一点也不悲观。
2013年1月30日,许良英的遗体告别仪式原计划是一场极小的仪式,只通知“亲戚和最亲密的朋友”,没想到,来了很多人。北京大学医学部的一个小小的告别厅站满了人,很多人只好在外边寒风中排队等着。
没人说得清,许良英最后的选择是否受爱因斯坦的影响。2005年,当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许良英,提及爱因斯坦死后“不举行任何葬礼,不修坟墓,不立碑或任何纪念性标志,骨灰由亲友秘密撒向天空”的处理方式时,许良英说,“这才是真正的、完整的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
仪式结束后,许良英献出他最后的一样东西——他的遗体。
傅国涌:“他在故乡临海张家渡的煤油灯下编译的三卷本《爱因斯坦文集》,曾影响了不止一代人”。
学者丁东:“许先生是束星北和王淦昌两位著名科学家的学生,他不仅是一个科学史家,而且是中国少有的思想家,他思想的深刻性,他的人品风骨都很让人敬佩,他对民主的认识和研究,超过了很多学者。在学术和思想问题上,他特别认真和直率,有意见从来不含糊,总是直率地表达。”“许先生的思想比很多他同时代的学者更深刻,这可能和他受过严格的科学训练,并研究爱因斯坦有关。
2008年,美国物理学会授予许良英先生“萨哈罗夫奖”。“萨哈罗夫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旨在表彰具有推动人权成就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