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

更新时间:2023-07-12 02:19

语言哲学(英语: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是一个哲学分支学科。笼统地说,其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对语言现象的研究,是分析哲学的一个支派或变种,因其所用的方法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是以现代数理逻辑的运用为基础的。语言哲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成果最为卓著的一个哲学流派。加强对语言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研究对于哲学学科的创新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内容

语言哲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语言学哲学,是对意义,同义词,句法,翻译等语言学共相进行哲学思考,并且对语言学理论的逻辑地位和验证方式进行研究的学科,它是科学哲学的特殊分支,与物理学哲学,心理学哲学等并列的学科。

二:语言哲学,包括基于自然语言人工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任何一种概念的研究。举例来说,亚里斯多德关于存在的哲学思考,罗素的特称描述语理论,莱尔关于心灵概念的著作,都在这类研究的范围之内。

三:语言的哲学,是对关于语言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内容的哲学性质的论著。

核心问题

语言哲学的研究以逻辑实证主义、言语行为理论、生成语言学这三条线索进行。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以下9个方面:语言的本质;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语言转向;涵义与指称理论;语言的意义和证实;“图像论”、“使用论”与语境;行为反应论与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的表达与理解;自然语言句法分析逻辑分析方法。

维特根斯坦是语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哲学主要研究的是语言,他想揭示当人们交流时,表达自己的时候到发生了什么。他主张哲学的本质就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思想的表达,是整个文明的基础,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一生两个阶段的哲学体系。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语言哲学题解

第二节 古希腊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第三节 罗马、中世纪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第四节 近代哲学对语言问题的思考

第五节 语言转向

第六节 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七节 语言哲学和语言学

第八节 语言哲学和逻辑学

第九节 语言哲学发展的脉络

第二章 语言哲学的一些常见概念

第一节 词与句

第二节 句子与命题

第三节 索引词

第四节 类语句与例语句

第五节 使用与提及

第六节 语义上行

第七节 “是(存在)”的四种意义

第八节 “是(存在)”是不是(逻辑)谓词

第九节 悖论

第三章 意义理论

第一节 “意义”词群

第二节 意义的指称论

第三节 意义的观念论(意象论)和联想论

第四节 意义的途径论

第五节 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

第六节 意义的可证实理论

第七节 意义的使用论

第八节 意义的成真条件论

第四章 真理理论

第一节 真值

第二节 符合论

第三节 融贯论

第四节 实用主义真理观

第五节 冗余论

第六节 塔斯基与真理的语义论

第五章 索绪尔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施指/所指与任意性原则

第三节 语言/言语

第四节 共时性历时性

第五节 结构主义语言学

第六节 评论

第六章 弗雷格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意义与指称

第三节 函式、概念词与名称

第四节 语句与命题

第五节 评论

第七章 罗素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逻辑原子与亲知

第三节 罗素悖论类型论

第四节 罗素的一般语言理论

第五节 逻辑语言与逻辑专名

第六节 描述语理论(摹状词理论)

第七节 评论

第八章 维特根斯坦早期思想及其转变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逻辑哲学论》中的世界、事实、对象

第三节 图象论

第四节 简单命题复合命题

第五节 不可说

第六节 评论

第七节 中期思想转变

第九章 维也纳学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意义的可证实原则

第三节 卡尔纳普

第四节 人工语言、逻辑语言

第五节 评论

第十章 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

第一节 语言游戏

第二节 意义即使用

第三节 家族相似

第四节 实指与样本

第五节 私有语言论题

第六节 自然理解VS充分分析

第七节 评论

第十一章 日常语言学派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莱尔

第三节 奥斯汀论日常语言

第四节 奥斯汀与斯特劳森关于真理问题的争论

第五节 言语行为

第六节 概念结构

第七节 评论

第十二章 蒯因及戴维森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整体主义认识论

第三节 对两个教条的批判

第四节 语言学习与观察句

第五节 不确定性原则

第六节 本体论承诺和本体论相对性

第七节 评论

第八节 戴维森的成真条件意义理论

第十三章 乔姆斯基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语法之为生成句子的装置

第三节 转换一生成语法

第四节 深层结构表层结构

第五节 转换一生成语法与语义问题

第六节 普遍语法语言能力[语言官能]

第七节 关于“遵行规则”的争论

第八节 评论

第十四章 专名、可能世界、语词内容

第一节 专名之成为问题

第二节 关于描述语理论的争论

第三节 “不定簇理论”

第四节 克里普克一普特南理论

第五节 可能世界

第六节 关于固定指号和可能世界的评论

第七节 语词内容与概念一意义

第十五章 隐喻与隐含

第一节 隐喻及其相关概念

第二节 塞尔论隐喻

第三节 戴维森论隐喻

第四节 莱柯夫/约翰森谈隐喻

第五节 隐喻与语言的形式化

第六节 语境、字面、语义条件

第七节 分析与蕴含

第十六章 语言与现实

第一节 信号与语言

第二节 词与句

第三节 区分、对应、本体论

第四节 约定

第五节 可能性与符合

第六节 内在关系必然真理

第十七章 简短的回顾与总结

附录一本书所引书目录

附录二中西文人名对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