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用综合征

更新时间:2020-02-20 15:45

误用综合征(Disuse Syndrome)是指不正确地治疗所造成的人为的症候群。

简介

误用综合征(Disuse Syndrome)在脑卒中患者中常见的误用综合征有对关节不合理用力所致炎症,韧带、肌腱和肌肉等的损伤,骨关节变形,痉挛状态的增强,强肌和弱肌不平衡的加剧,异常步态的习惯化及跌倒所致骨折等。例如:不正确处理肩关节引起旋肌袖损伤,造成肩痛;在分离运动出现之前,让患者竭尽全力地练习对抗阻力运动,使已明显痉挛的肌肉痉挛进一步加重,而不是设法使其痉挛减轻。

脑卒中卒中患者,一般上肢屈肌占有优势且痉挛明显,下肢伸肌占有优势且痉挛明显,如果过度训练,使上述两组肌肉力量(痉挛)进一步加强,而不是设法降低其痉挛并促进拮抗肌张力和肌力的恢复,那么,就会造成屈肌和伸肌肌力更严重的失衡,使上肢伸展,下肢(主要是膝关节)屈曲更加困难,甚至不可能。同样道理,如果让患者在前臂 不能旋后的情况下,过度地练习旋前,那么,将加剧旋前肌和旋后肌的不平衡,使旋后功能的恢复更加困难。

从脑卒中机能恢复的角度考虑,重要的不是上肢的伸肌、旋后肌与下肢的屈肌肌力差,而是其拮抗“肌力”过强(痉挛)。所以,应抑制强肌,促进弱肌,恢复两者之间的平衡,促进分离运动即支配能力的恢复,而不是不加选择地、全力以赴地“加强肌力”。应该在恢复了支配能力之后再逐渐地训练肌力。

在未经正确地康复训练的患者中,常可见到偏瘫步态。如果在病后早期就开始正确的步行训练,往往可完全或部分纠正这种异常步态。一旦形成了某种异常步态,再纠正将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甚至可以说“不恰当的康复训练比不康复训练还要糟糕”。

原因

误用综合征常见的原因有:

粗暴的关节被动活动。神经系统疾病时肢体瘫痪是常见症状,此时,瘫痪的肢体关节被动活动是重要的康复措施之一,其原则是在其关节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要逐步扩大其范围。如关节被动活动超越该关节允许的范围,猛烈的一下扩大,就会引起韧带断裂、关节腔内出血,不仅引起疼痛,如反复进行则可发展为慢性炎症,久而久之造成关节囊肥厚、短缩、关节挛缩。常见的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周围炎就是例证。过大的被动关节活动训练的另一后果是关节周围的异位骨化。

康复方法的错误。中枢运动神经瘫痪时,正确康复方法必须遵循Brunnstrom 恢复原则,运动神经发育、生理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法等来做康复治疗。例如,当上肢呈屈曲共同运动模式,下肢呈伸展共同运动模式时,如上肢做屈曲牵拉运动,下肢做直腿抬高运动,不仅不能纠正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共同运动模式,反而强化了异常共同运动模式,抑制分离运动的出现。这种错误在我国极为普遍。 肌张力增高是神经系统疾病中枢运动神经损害常见的重要症状之一。

现代康复方法可抑制肌张力过高,促进恢复到正常肌张力。此时,任何可促使肌张力增高的刺激都是有害的。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证明,在肌张力增高情况下做针灸、按摩按传统方法进行,不按照神经生理原理进行,不仅不能抑制异常肌张力,反而起相反作用。对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一误用现象在我国很普遍。下肢一定肌张力是维持站立及运动的必要条件,如无肌张力就不能站立。目前国内有些人用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来治疗中枢性运动神经瘫痪时的肌张力异常、缓解肌痉挛是不适当的。因为此时,运动瘫痪是不完全的,残余运动功能存在,是站立的必要条件。

如此时肌张力过低,站立能力损害就会影响到运动功能、步行能力的恢复。这种后根切除仅适用于脊髋完全损伤、双下肢完全性瘫痪,有痉挛性疼痛是可以的。对如偏瘫、脑瘫、多发性硬化、痉挛性截瘫、运动神经元病等所致的痉挛,做脊神经后根切除是违反神经生理原则的。 对中枢运动神经瘫痪的患者,用肌力训练来替代运动控制、协调、姿势反应的训练,这又是一个在我国常见错误之一。

中枢神经的运动功能障碍是一组肌群的复杂运动控制、协调、精细技巧等质的训练,而不是周围神经运动障碍的一或几块肌肉的肌力的障碍。肌力的训练仅适合后者,不适合前者,单纯的肌力训练,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促使原存在的异常运动模式加重,阻碍运动控制能力、协调能力、姿势反应能力、精细技巧能力等运动质量的恢复。 过早步行训练也是常见误用之一。

当中枢神经运动功能瘫痪时,会丧失步行能力。步行、坐位及站立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进行训练。当尚无坐、站立能力时,就进行步行训练是违反神经发育原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可导致患侧下肢膝反张及伸展共同运动模式加重,也就是说步行按从坐一站一步行这一顺序进行训练,过早步行是一种误用。这在我国极为普遍。病人、家属甚至医务人员为使卒中病人能走,常在没有坐、站立能力情况下,由人扶着强行“步行”,这不仅达不到行走目的,反而加重了膝反张及画圈步态。

( 3 )护理方法的错误。卧床病人未能给予正确的良肢位姿势卧床,如下肢瘫痪病人平卧时不是置于正确的良肢位,那么就会引起外展、外旋不良肢位。如病人有肩关节半脱位,护理人员不适当的动作,可诱发肩痛。

纠正

目前认为偏瘫的患者经过正规的康复训练可以明显减少或减轻瘫痪的后遗症,有人把康复看得特别简单,甚至把其等同于“锻炼”,急于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导致关节肌肉损伤、骨折、肩部和髋部疼痛、痉挛加重、异常痉挛模式和异常步态,以及足下垂、内翻等问题,即“误用综合征”。

不适当的肌力训练可以加重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一旦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如用患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强化患侧上肢的屈肌协同,使得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造成屈肘、屈腕旋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复更加困难。

其实,偏瘫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在对脑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只是偏重于恢复患者的肌力,忽视了对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肌张力及拮抗之间协调性的康复治疗,即使患者肌力恢复正常,变可能遗留下异常运动模式,从而妨碍其日常生活和活动能力的提高。

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可塑性,在大脑损伤后的恢复过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它以神经促通技术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频脉冲电刺激后按一定顺序模拟正常运动,除直接锻炼肌力外,通过模拟运动的被动拮抗作用,协调和支配肢体的功能状态,使其恢复动态平衡;同时多次重复的运动可以向大脑反馈促通信息,使其尽快地最大限度地实现功能重建,打破痉挛模式,恢复自主的运动控制,尤其是家用的时候操作简便。这种疗法可使瘫痪的肢体模拟出正常运动,增强患者康复的自信心,恢复患者的肌张力和肢体运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