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03 10:51
费拉西人,是欧洲尼安德特人化石之一。 1902~1912、1920~1921年发现于法国多尔多涅的比热以北的费拉西的岩石掩体中。化石包括成年男、女性骨骼各一具和若干幼儿、胎儿的遗骨。这批人类化石遗存分别保存在巴黎夏约宫人类学博物馆(Musee de l'Homme)和多尔多涅省埃塞博物馆(Musee des Eyzies)。
费拉西男性头骨眉脊发达,颅穹窿扁平,额骨后倾,枕骨圆隆,乳突小,硬腭宽,颏弱,下颌切迹深,冠突大。肢骨粗壮,关节大,似圣沙拜尔人。费拉西人骨骼的特征表明它和最初发现的尼安德特人、圣沙拜尔人的骨骼所代表的尼人同属一类群,即生活于玉木(Würm)冰期时代的典型尼人。
与人的骨骼一起发现的,有属于莫斯特文化(Mous-terian) 的工具以及包括猛犸象 (Mammuths primige-nius)、 斑鬣狗(Crocuta crocuta)和赤鹿 (Cervus elaphus)在内的动物化石。时代定为晚更新世的玉木冰期。
1909∼1921年间加比唐(R. Capitan)和佩隆尼(D. Peyrony)在法国多尔多涅(Dordogne)省布古(Bugue)以北一处岩棚墓葬遗址里发现的古人骨架化石,这一发现迟至1934年才正式见诸报导。据估计这批化石的时代距今大约6万年,与人骨化石一同出土的还有穆斯特(Mouster)文化期的石器。 人骨化石共有6具骨架,包括成年男、女各1人,10岁左右的儿童1人,以及3个婴儿。颅骨的眉嵴突出,前额平而後倾,下腭前伸,牙齿较小;腿骨的形态与现代人相似,脑容量相当大。从自遗址出土的石器,可以确定他们是典型的尼安德塔人,这种人被认为是智人的一个亚种。
一些遗迹表明,尼安德塔人对於埋葬死者颇费苦心。有一座墓建於坡地上,内有一个儿童的单独头骨和下部骨架;头骨用一块石灰石盖住,石板朝下的一面标有记号;全部墓穴都是人工挖掘的半圆形沟槽,覆以大致等量的黑土和砾石。可见尼安德塔人中存在一些比较复杂的信仰体系。
1909年在法国的费拉西山洞发掘出的另一颗尼安德特人头骨,破裂的也很严重,以至于有人猜测是被人砸破头吃了脑浆。法国莱塞洛附近的费拉西岩棚,出土了两个成年 和四个儿童的尼人合葬,他们被一起埋葬在一个营地内,类似的合葬亦见于 其它遗址。不啻于此,考古发掘亦出土了表明尼人崇熊的葬熊遗迹,法国南部的瑞戈尔多,在一个排列着石块的长方形浅坑中,放置有至少包含有20 个洞熊的头骨,这显然是一处葬熊的墓穴,墓穴上盖着一块巨大石板,旁边还埋有一具完整的洞熊骨架。在罗马尼亚奇尔切奥山的夸塔里洞穴的深处,发现一个尼人头骨被搁置在由一圈石块围成的独立内室中,头骨底部朝上,头骨右侧被猛烈敲击打碎,在石圈附近,另堆放着红鹿、牛和猪等三堆骨头。 显然,这是一处反映猎首,吸食人脑髓习俗的宗教埋葬遗迹。在莫斯特文化之后的奥瑞纳、梭鲁特、马格德林文化时期,丧葬习俗除继承前期文化的主要内容外,又发展流行起一种红敛葬,或称红土葬,这是一种使用赤铁矿粉 末或红土裹尸下葬的习俗,墓葬中的人骨,通常呈现被染红的状况。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丧葬,从墓葬形式上看,基本上属于洞穴土葬类型。
法国费拉西遗址和勒斯厄伊泽埃地区一些遗址内画在石板上的图案和符号是已知最早的这类艺术作品。
法兰费拉西洞窟里的壁画——野牛的头部。
这个时期的人们主要是制造简单的工具以作打猎和采集的用途,他们使用石器和木棍来猎取野兽,并懂得采集果子来充饥。他们主要居住于山洞中,而在考古时,从其洞穴中发现木炭、灰烬、桡烧石、烧骨等痕迹,显示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术,并会砍取树木作燃料
总体来说,人类已经学会了用火,中期出现了骨器,晚期已经能制造简单的组合工具,而且开始形成了母系氏族。
这个时期气候变化最显著的特征表现为冰川作用的盛衰,即冰期、间冰期的更替。所谓冰期,是指地球上气候显著变冷的时期,表现为极地冰盖和高山冰川规模扩大和增厚,引起生物的迁徙和部分绝灭。间冰期则是间于两次冰期间的温暖时期,表现为冰川消融和大规模后退,河湖发育,生物繁茂。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在地层中留下了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和相应的动植物化石。第四纪地质学通过对古冰川堆积物和生物化石的研究,确定了冰期和间冰期的序列和次数,基本搞清了史前时期冰川古气候演变过程的基本框架。 世界经典的冰期序列划分是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学者们曾将这里的更世时期划出的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成为世界各地比较的标准。中国东部的冰川古气候的研究始于本世纪 20 年代。 1920 年前后,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在太行山、大同等地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后来又在庐山、天目山、黄山和云南点苍山等在有所发现,从而确定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奠定了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础。之后,许多学者又对第四纪古气候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先后确定了龙川、鄱阳、大姑、庐山、大理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 70 年代,杨子赓等人通过对河北平原若干钻孔岩心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五次冰期和四次间冰期的存在。上述研究基本建立了中国第四纪冰期序列,并可和欧洲冰期划分方案相对应。
哺乳动物的大规模迁徙事件也是第四纪气候演变的重要证据。徐钦琦通过对大量的动物化石分析,提出第四纪中国东部至少发生过四次哺乳动物南迁的事件。第一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140 万年前后,标志是大量喜暖的鹿类如山西轴鹿、水鹿、四不象鹿等在华北普遍消失,意味着发生了降温事件。第二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 90 万年前后,标志是大熊猫、猎豹、剑齿象、爪兽等喜暖动物在华北消失,表明这些动物因寒冷气候的到来而南迁。第三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 28 万年前后,标志是居氏巨河狸、变异仓鼠、肿骨鹿等北方动物侵入到长江以南的和县,说明这次降温事件比前两次更剧烈。第四次南迁事件发生在距今约 1.8 万年前后,标志是北方型动物南侵到江南杭州、溧水一带,是更新世最严酷的降温事件。上述动物南迁事件可分别与鄱阳、大姑、庐山、大理冰期相对应。
冰川的研究奠定了第四纪古气候研究的基础,但由于在典型的冰川作用区如阿尔卑斯山地区,较新的冰川作用往往破坏了较老的冰川作用遗迹,因而难以在一个典型剖面或典型地区完整而可靠地得出第四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全部历史。而中国丰厚的黄土堆积中保存了大量的古气候信息,特别是黄土、古土壤在地层中交替出现是气候冷暖旋回的反映,故中国完整的黄土沉积是研究第四纪古气候的理想之地。近 20 年来,中国学者对黄土高原不同地区的黄土——古土壤堆积系列进行了多次研究。其中,刘东生等在陕西洛川黑木沟黄土剖面的离石黄土中划分出 14 层古土壤和 13 层黄土,这 27 层黄土——古土壤堆积系列,记录了 70 万年以来的黄土高原的 27 次干冷 ─ 暖湿的交替。
在工作过程中,科学家发现在费拉西人的头顶上有一道裂痕。起初,他们认为那是头骨自然的结构。通过计算机断层成像(CT)技术扫描这个头骨,科学家发现这道“裂痕”其实很有可能是人为伤害造成的。通过与现代人头部受伤的情况相比较也证实了这个推断。 由于这个伤痕位于费拉西人的头顶,科学家认为这不太可能是意外造成的伤害,而是被某种工具打击造成的。科学家推断,很可能是这个人所在部落的另外一个人用尖锐的武器打了这个可怜的家伙的头部。
但是,研究也表明,这个人在受伤之后仍然存活了很长时间,这说明它可能受到了同伴的照料。科学家已经知道,在费拉西人的社会中,弱者和受伤者会受到照顾,而在这之前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
尼安德特人已经能够制造一些工具用于狩猎和日常生活。有了工具,也就有了发生冲突的可能性。由于在部落内部爆发冲突不可避免,科学家推测,尼安德特人的社会或许存在着某种约束机制,伤人者不可能永远“逍遥法外”。
科学美国人里有一期说考古发现尼安德特人的食谱里动物性脂肪占的比例比现代智人大,因此推断说在环境恶化,捕猎不到充足的动物的时候,他们无法适应便灭绝了,BBC的一个节目里也说剑齿虎虽然个体竞争力强于现代猫科动物,但由于喜欢猎杀大型动物,因此随着这些大性动物的消失而绝灭,我觉得这种说法很有道理,环境变化是主要的原因。
费拉西人是古代欧洲的居民,早期智人,被淘汰的品种,相当于我国的“北京人”。罗克马农人则是现代欧洲人的祖先,晚期智人。
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都来自非洲。
早期智人是第一批走出非洲的居民,那时非洲气候大变,现在横亘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逐渐变得湿润,一条走出非洲的大道出现在这些早期智人面前,于是人类开始第一次全球大迁移。尼安德特人、北京人、爪哇人都时这个支系的产物。
没多久非洲气候又变了,大沙漠重新阻断了人类继续迁移的道路,留在非洲的人类开始了新的发展,我们的祖先—晚期智人是由留在非洲的这一支系发展出来的。
数万年前,非洲气候再次大变,沙漠后退,那条绿色通道再次出现。现在,我们的祖先—晚期智人—开始了第二次远征。
欧洲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文化。因最初发现于法国多尔多涅省莱塞济附近的勒穆斯捷岩棚中而得名。在非洲和亚洲也有分布。多数学者相信,莫斯特文化是由勒瓦娄哇文化、克拉克当文化和阿舍利文化融合而成的,其后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奥瑞纳文化和梭鲁特文化所代替。它的创造者是尼安德特人,时代为晚更新世,属于维尔姆冰期。
法国考古学家F.博尔德根据器物类型的不同,将法国的莫斯特文化归纳为四大群:典型的莫斯特文化,夏朗德型的莫斯特文化,锯齿型的莫斯特文化和阿舍利型的莫斯特文化。 莫斯特文化的石制品大多数属石片工具制作系统,勒瓦娄哇文化的影响是明显的。但莫斯特文化的石核体小成盘状,与勒瓦娄哇文化的不同。用石片精心制作的边刮器和三角形尖状器是该文化的特征性器物,后者用于削皮和剥皮。此外,还存在带缺口的石器、用石灰岩制作的石球和用盘状石核制作的小型手斧。莫斯特文化时期,已会使用骨质工具,以研压剥落的方法进行细致的第二次加工。西欧和东欧在石器制作上存在技术的差异,心形手斧为西欧工具群所独有。遗址中的大量兽骨证明狩猎的成功。而西亚卡尔迈勒山的一具木矛致伤的遗骸,则提供了当时使用木矛的证据。莫斯特文化还包含有粗制的骨针。埋葬死者的习俗在典型的莫斯特文化遗址、夏朗德型遗址和其他一些地点都有发现。当时的人们在洞穴、岩棚或露天条件下生活,在苏联西南部的莫洛多瓦,还发现有一种窝棚。伴存的哺乳动物多半是喜冷的,如驯鹿(Rangifertarandus)、披毛犀(Coe-lodontaantiquitatis)、猛犸(Mammuthusprimige-nius)、原始牛(Bosprimigenius)、洞熊(Ursusspelaeus)和洞鬣狗(Crocutacrocuta)等,表明欧洲当时的气候是寒冷的。
欧洲阿尔卑斯地区更新世的末次冰期,这一冰期是在里斯维尔姆间冰期之后,为第四纪最后的一个冰期。在阿尔卑斯北部阿默冰蚀地区维尔姆湖附近推定的第四纪最后的一个冰期。维尔姆冰期的冰水砂砾层形成河谷低阶地。它可与北美的威斯康星冰期,北欧的威赫塞尔冰期相对比。发生在距今8万~1 1万年间,可划分为3个亚冰期,其中距今1.8万年间为末次冰期的极盛期。雪线比现在低1200米,气温比现在低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