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2:17
《赠李白》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赠别诗,是杜甫所作两首《赠李白》的第一首,为五言古诗。该诗热情讴歌了李白的高洁志向,表达了对污浊尘世的愤恨之情,字里行间充盈着诗人超凡脱俗的高尚情操。
赠李白
二年客东都⑴,所历厌机巧⑵。
野人对腥膻⑶,蔬食常不饱⑷。
岂无青精饭⑸,使我颜色好⑹。
苦乏大药资⑺,山林迹如扫⑻。
李侯金闺彦⑼,脱身事幽讨⑽。
亦有梁宋游⑾,方期拾瑶草⑿。
⑴客:客居,旅居,即旅居他乡。杜甫本居巩县,为父守墓,暂居东都首阳山,故称为客。东都:即洛阳。隋大业五年(609),改称东京洛阳为东都。唐高祖武德六年(623)九月,改东都为洛州。唐高宗显庆二年(705)复称东都。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改称东京,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停京号,次年复称东都。
⑵所历:指凡所经历。历:经历,经过。厌:憎恶。机巧:指奸刁巧诈,勾心斗角。
⑶野人:指没有官职的平民。对:指面对,相对。平民相对的即富人、官僚。腥膻(shān):《周礼注》:“犬腥羊膻。”食草类膻,如牛、羊之类,水族类腥,如鱼、鳖之类。在诗中统指富人所食之美味佳肴。
⑷蔬食(sì):即以粗米、草菜为食。
⑸岂:副词,表示反问,犹“难道”、“怎么”。无:没有。青精饭:即立夏的乌米饭。相传首为道家太极真人所制,服之延年。后佛教徒亦多于阴历四月初八日造此饭以供佛。
⑹颜色好:指容颜美好。颜色,面容,面色。
⑺苦乏:极端缺乏。苦,竭力、极。大药:指金丹。唐代道教盛行,统治者和一般士大夫很多人都好炼丹和服食金丹以求长生。资:物资、钱财。
⑻山林:山与林。亦指有山有林的地区。迹如扫:谓足迹如扫过一样,便没有足迹。迹,脚印,足迹。扫,即扫除尘秽。
⑼李侯:指李白,侯是尊称。金闺:指金马门。金马门,汉代宫门名,为等候皇帝召见的地方。彦:旧时对贤德之士的美称,也喻指有才华的人。
⑽脱身:指从某种场合或事情中摆脱出来。李白在长安醉中命高力士为之脱鞋,高以为耻,便给杨贵妃说李白的坏话,李白自知不为高力士所容,于是自请放还,所以叫脱身。事幽讨:从事在山林中采药访道。幽讨,幽,即涤幽静,指草木茂密之处;讨,寻求,探求金丹之妙法。意谓寻幽探胜。
⑾梁宋:指河南开封、商丘一带地方。
⑿方期:方,将。期,相约,约定时日。拾:捡取。瑶草:古指仙草,传说中的香草。江淹《别赋》:“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
在我旅居洛阳这两年时间里,凡所遇到的事情中,我特别憎恶那些机诈巧伪之人。
面对着富贵人家日食美味珍馐,而自己连粗饭也不能饱食。
难道说就没有那可以延年益寿的青精饭,让我吃了使我的容颜更加美好吗?
这里很缺乏炼金丹的药物(原材料),深山老林的药材,好像用扫帚扫过的一干二净。
李侯啊,你是金马门的贤德之士,如今离开朝廷,自由了,可以去山林中寻幽探胜。
我也有到梁宋游览的意愿,正好与您同行,希望能采到仙境中的瑶草。
天宝三年(744),杜甫三十三岁,居土娄陆浑山庄。五月,杜甫的继祖母范阳太君卒于陈留之私第,八月归葬洛阳首阳山。是时李白为高力士所谗,赐金放还。夏初,李白经游东都,杜甫与之相会于洛阳,赠诗当在此时。
此诗共分两段,前八句为一段,后四句为一段。第一段八句为自叙,表达厌都市而羡山林之情。
诗人在洛阳客居的两年,所经历的无非是奸刁巧诈的事情。他对朱门大户的锦衣玉食厌恶至极,宁愿去吃食不果腹的蔬食粗饭,也不愿沾染上恶俗的腥膻之气。
因为对世俗的厌倦,诗人想到了可以养颜益寿的青精饭,明说青精饭,实际上是在暗示诗人有求仙之想。可是没有炼得金丹的药材,那些显贵们为了求仙,已经派人采光了林中的药材,树林如同被彻底打扫过一样,再没留下一点儿。诗人厌倦都市机巧,羡慕山林归隐的情怀,可是又因为世人的贪求,就连隐居求仙也不可得。写到此处,诗人对世俗的厌恶又加深了一层。
第二段四句方提及李白,表明愿同李白一同归隐之志。
李白这样的人在翰林院中也是卓尔不群的英才,可是因为曾于醉中令高力士为自己脱靴受辱,而终被谗言毁谤,不容于朝堂,于是自求归山,脱离桎梏寻仙去了。刚好诗人在游览梁宋期间与其偶遇,既然同是不得意,同是对世俗感到失望,那不如相约一同前去寻求仙草吧。
诗中充满了对李白惺惺相惜之感,同时也流露出对行藏出处抉择的困惑。
南宋文学家、诗论家刘克庄《后村诗话》:《赠李白》云:“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公与岑参、高适诗,皆人情世法。与谪仙倡和,皆世外一种说话。
明代诗人、文学家张綖《杜诗通》:“此公赠白,与己同趣也……观此诗,则二公皆有超然尘表之思,视浊世如污池,等浮荣如腐鼠,襟趣如此,斯其为万代诗人之宗乎!”
明朝文学家王嗣奭《杜臆》:“‘亦有’、‘方期’,语不虚下。”
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杜诗解》:唐人诗,多以四句为一解,故虽律诗,亦必作二解。若长篇,则或至作数十解。夫人未有解数不识而尚能为诗者也。如此篇第一解,曲尽东都丑态;第二解,姑作解释;第二解,决劝其行。分作三解,文字便有起有转,有承有结。十二句诗,凡十句自说,只二句说李侯者,不欲以东都丑语,唐突李侯也。李侯诗,每好用神仙字,先生亦即以神仙字成诗。
清代诗人、文学家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似摹李格而作。
清代文学家浦起龙《读杜心解》:太白栖神世外,自相遇后,即有齐州受箓、王屋访隐之事,其地皆于梁、宋为近。所谓“梁宋游”者,必邂逅盟心之语。公述其语为赠,则李是主,身是宾也。今乃先云自“厌”“腥膻”,将托迹神仙,而后言不亦有“脱身幽讨”之左、自叙反详,叙李反略,则似翻宾作主,翻主作宾矣。不知其自叙处多用“青精”、“大药”等语,正为太白作引。落到“李侯”,只消一两言双绾。而上八句之烟云,都成后四句之烘托。
清代诗人、文学家杨伦《杜诗镜铨》:张云:“机巧”二字,说尽世情可厌(“所历”句下)。李云:雅调亦近太白。太白好学仙,故赠诗亦作出世语;却前八句俱说自己,后方转入李侯,可悟宾主、虚实之法。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诗作多达一千余首,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而衰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后世称之为“诗史”。有《杜工部集》,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春望》、《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