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1 11:52
运粮河古名清河。紧临河边的父城(今宝丰县翟集村),曾是楚国的边关重镇,楚太子在此驻守,这条河成为调运军粮的水上通道,由此称运粮河。
粮河又被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称作龙山水。《水经注》中有这样的描述:“……(汝水)又东南与龙山水会,水出龙山龙溪,北流际父城县故城东。”
清河,运粮河,龙山水,无论如何称谓,它都是一条流淌数千年的古老的河流。
2006年6月16日,烈日炎炎,笔者踏访运粮河。只见一线溪流,到崔庄就断了。由于地下水位浅,窄窄的河床仍然潮湿,沟谷里的杨树润人眼眉,风中流响,疑是水声。下行不远,就是与崔庄一街相连的著名茶乡——(毛出头)(音:桑)郎庙。河到这里又有了细弱的响动,可惜不是细沙白水,是二十多家屠宰专业户排放的废水。更有十几家制革作坊,把用过的皮硝和切削物沿河倾倒。河右岸那眼久负盛名的千年玉泉,被污染得连衣服也不能洗了。高墙遮蔽,栅门紧锁,惟有玉泉亭翼然耸立,碑文上刻有苏东坡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的赞誉……
据当过多年村支书的张黑娃老人回忆,十几年前,河水大时有一尺多深,村里人吃的就是这河里的水。因为河岸是冲不跑的黄栗土,河底是掺煤打煤球的煤土,人们叫它“铜底铁帮运粮河”。河边那眼井,是一位开茶馆的张姓老人挖的,有60多年了。一丈深挖到泉眼,大茶缸粗一股,朝东北方向喷。前些年又往下打20多米,用石头券住,成了现在的样子。老人说他记事的时候,这里就有四家老茶馆,两家姓张,一家姓李,一家姓尹。不只外来客,十乡八里的村民都来喝茶,成了代代相传的风俗。离泉不远的那座桥,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代了。1990年加高加宽,盖住了原来的桥板,桥墩还在。古时,(毛出头)郎庙是西去洛阳、长安东到山东、安徽的必经之地,九条大路打桥上过,桥又称九龙口。
《史记》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统兵征陆浑(今伊川县一带),惊闻斗越椒发动叛乱,急回师,不敌而败走。出枣阳,经唐河、舞阳、叶县至现今郏县姚庄一带。设计诱敌深入,待越椒追至青山(郏县紫云山),不见庄王,再返回,刚刚驰马而过的石桥已被拆毁。埋伏在此的庄王让小将“神箭养叔”养由基与斗越椒“隔河比射”,一箭除了越椒。这著名的楚清河战役,就发生在这座桥上。
几个孩子在桥边树阴里玩画片,树影落在身上脸上,折叠了几千年光阴!忽听开了19年茶馆的张守央说:“今天是没风,要是刮风,这儿臭哄哄的,根本坐不住人。”
不想往下走了,返身溯源。
过崔庄到郏县与宝丰分界的闪庄,河被闸成胖胖一湾。有人抽水浇地,有人在树下垂钓。村南又起一坝,几十亩水面漂满菱角秧。
上行半里,就是宝丰县李庄乡翟集村。村中一溜三坝,因为养鱼,水不浊,也不清澈见底。水中有七八个孩子,三四群鹅鸭。水边有男人浇地,有女人洗衣,波光荡漾,树影婆娑。最深最清的是村南那座水坝。楚庄王宫殿遗址离此不远,西去不到一公里。遗址南面的古城村西有白雀寺,相传为楚庄王三女儿(三皇姑)的修行之所。被佛家尊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三皇姑墓,就在坝塘潋滟的水光里。听守墓老人说,这坝下泉眼很旺也很多,遇到大旱,上游断流,下游照有水。
再向南,杨庄坝连着马庄坝,水清树茂。
听马庄村75岁的老人卢木铎说,60年代以来,这条河上大大小小修有八道坝。河水没被截断的时候,宽处十几米,窄的地方一蹦就能跳过去。河里石头多,螃蟹多,虾也多。山水下来得猛,河滚来滚去,冲出很多潭涡。马庄这一段,就有好几个:泉眼坑、拐胳膊坑、德娃坑……每个坑都有传说。最上头有个五龙潭,光光的石板露出五个水窟窿,口小肚子大,菜坛子一样打摸不到底儿。
五龙潭不在马庄,在祁家村,已被乱石堵塞,只剩下浅浅的几个水坑了。
离五龙潭不远,运粮河的另一源头龙溪,自姚湾村岔向西南,通往龙山最深的那道沟。陡崖裂谷,茂林推涌,素有“龙山水帘洞,花果水泉沟”之称。山上山下,建有始祖庙、龙山庙、龙隐宫。
与龙溪隔道岭,东面就是隶属宝丰县的西外口水库,1966年竣工,集水6.8平方公里,库容305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000亩,最大放水量每秒6立方米。
可惜水库尚在,水渠多已毁坏,就连大坝下的祁家村,也无水可浇了。
运粮河的本源没入群山环抱的西外口水库之中,非大雨看不到山水动流。
隋、唐、北宋时期,河南的经济和文化达到历史上的鼎盛阶段,也是水利大发展的时期。公元581年,隋朝立国,公元589年隋灭陈后,全国重归统一。隋的统一,加强了封建王朝对人力物力的控制,社会秩序安定下来,为了加强漕运,隋代营建东都洛阳和开凿南北大运河。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开通济渠,“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通济渠共分两段:西段自东都洛阳西苑(今洛阳市涧西一带)引谷(即今涧水)、洛二水、循东汉所开阳渠故道,傍洛东行,至偃师汇洛河、至巩县洛口入黄河。东段自黄河南岸的板渚(今荥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流经广武山南麓、东行汴水故道,至开封东汴水折向东南流,经陈留、壅丘(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宋城(今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又经夏邑、永城至安徽泗县、江苏盱眙对岸注入淮河。初名通济渠,又名御河,唐初改称广济河,唐宋时通称西段为漕渠或洛水,东段为汴河或汴渠。通济渠施工从大业元年三月开工,到八月结束,由东都洛阳至江苏江都,1000多km,沿途尽量利用天然河流和历史相继开凿的鸿沟水系人工运河,既减少工程量,又可利用淮河北侧支流补充和调节水量。隋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开挖永济渠,“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这条运河线路是利用在东汉建安年间所开白沟的基础上进行疏浚、扩宽和改建的,是利用沁水南通黄河、北引沁水与清、淇二水相接、东北行入白沟。运河流经武陟、新乡、汲县、黎阳(今浚县境)、临河(今浚县东)、内黄、河北省大名西、山东省临清、东北流入河北至天津,再西北行通至涿郡,全长1000余km。通济渠和永济渠的开挖成功,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从中原通向江南以通济渠为纽带,通向北方以永济渠为纽带,沟通南北的航运系统。
由于隋朝历史短,运河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到了唐、宋时期,汴渠整治,并不断改进转运制度,使漕运能力大为提高。唐初漕运年运输量不过20万石,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漕运量每年高达400万石。到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暴发“安史之乱”以后,北方财源断绝,唐王朝财政收入更是依靠转漕东南地区的粮食、物资,使漕运成为唐王朝维持其统治的命脉。北宋建都开封,漕运路线比唐朝要近一半,由淮入汴,水道畅通,滩阻较少,不需转运。加之造船、水工技术的进步,宋朝的漕运量很快地超过了唐朝。每年漕运量一般五、六百万石,多时还曾达到800万石,成为全国漕运史上的最高纪录。
唐宋两代对农田水利工程十分重视。初唐时,中原因连遭战乱,社会经济摧残严重,要复兴经济必须首先恢复农业,在唐代律法中,就有专门为水利部门制定的法律叫《水部式》,它对水利灌溉管理,规定甚详。河南发展灌溉修复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在今河南省东部,修了陈留的观省陂,灌田达百顷;在陈箕城县(今西华县),整修三国时邓艾所建的水利旧址,引颍水灌田,名邓门陂;在息县西北,扩建隋玉梁旧渠,洪陂60所,灌田达3000顷;在光山县曾建雨施陂,灌田400余顷。修复的农田水利工程,还有管城县(今郑州)的李氏陂、中牟的24陂、许昌的堤塘、平舆的葛陂、永城的大剂陂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唐朝对航运网效益的发挥,也比较重视,除对运河经常疏浚以保持河道畅通提高通航能力外,还注意运河的扩建,对航运网有所补缀。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采纳洛阳人刘宗器的建议,“塞汜水旧汴口,于下流荥泽界开梁公堰,置石门,以通淮、汴”,再次对汴河引黄水的口门进行了治理。说明唐代汴河引黄河水的口门,是采取汴口石门和板诸口两者交替使用的办法,以求维护汴河畅通。
在公元907~960年,进入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时期后,都在河南地区建都立国,在这半个世纪中,长江以北战争不断,中原人民深受其害。尤其是朱温掘开滑州黄河堤后,大河以南又连年大水,给河南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十分严重的破坏。后来契丹兵入据后晋首都汴梁,将这个古城及周围几百里内的城镇村庄洗劫一空。千里中原,荒草遍地,人烟稀少,河南水利设施失修废弃,社会历史的发展又出现了一次短暂的曲折。北宋王朝建立后,又统一全国的政权,并建都于开封,河南又一次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水利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支持王安石变法,同时颁布了《农田利害条约》的法令,并设立各路农田水利官,主持全国水利和地方水利。根据《农田利害条约》规定,无论官员和百姓提出兴修水利的建议,不管是创议新建工程,或者是修复原有的水利设施,在实行以后,根据效益大小分别给以奖励,收效大的可以量材录用。对群众兴修水利而经济上有困难的,由国家以低息贷款给以扶助。因而调动了人们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出现了“四方争言农田水利,古陂废堰悉务兴复”的水利高潮局面。在农田水利中,还利用黄河水、沙资源淤溉改良土壤,在陈留等8县,“引黄、汴河水淤溉”,仅京畿一路的淤田,每年就可增产粮食几百万石。在京都开封附近,兴建了水网工程,既能将涝水排出导入泗水,而且汴河、惠民河、五丈河、金水河贯穿全城,水运交通,四通八达,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生动地描绘了开封汴渠已经成为把经济中心的南方和政治军事中心汴京连系起来的运输大动脉,是维持中央集权统治供给的生命线,因此,水利开发主要是围绕汴渠修复治理进行的,并把农田水利推向法制化。水利建设为推动农业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西京转运使程能向宋太宗上疏,拟在河南南阳下向口(今下向铺一带)筑坝置堰,拦住白河水,将水引入石塘、沙河、蔡河(开封东南)及睢水,直达汴京,并与南方的湘潭漕渠连贯起来,解决南方物资北运的困难。遂下诏书征发州、县数万民工和官兵,堑山填谷,经博望、罗渠、少柘山(今二龙山),施工月余,竣渠百余里,抵达今方城县城东南的八里沟一带,因系汉淮分水岭地势高,修成渠高水低,水不能至。后遂增加民工,突击开渠,仍未修通,石堰又被洪水冲毁,漕渠开挖就此废止。北宋引汉通淮,选线方城缺口,南水北调,限于技术条件,虽未成功,但它的实践尝试,还是具有启示意义。
2006年6月16日,烈日炎炎,笔者踏访运粮河。只见一线溪流,到崔庄就断了。由于地下水位浅,窄窄的河床仍然潮湿,沟谷里的杨树润人眼眉,风中流响,疑是水声。下行不远,就是与崔庄一街相连的著名茶乡——(毛出头)(音:桑)郎庙。河到这里又有了细弱的响动,可惜不是细沙白水,是二十多家屠宰专业户排放的废水。更有十几家制革作坊,把用过的皮硝和切削物沿河倾倒。河右岸那眼久负盛名的千年玉泉,被污染得连衣服也不能洗了。高墙遮蔽,栅门紧锁,惟有玉泉亭翼然耸立,碑文上刻有苏东坡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的赞誉……
据当过多年村支书的张黑娃老人回忆,十几年前,河水大时有一尺多深,村里人吃的就是这河里的水。因为河岸是冲不跑的黄栗土,河底是掺煤打煤球的煤土,人们叫它“铜底铁帮运粮河”。河边那眼井,是一位开茶馆的张姓老人挖的,有60多年了。一丈深挖到泉眼,大茶缸粗一股,朝东北方向喷。前些年又往下打20多米,用石头券住,成了现在的样子。老人说他记事的时候,这里就有四家老茶馆,两家姓张,一家姓李,一家姓尹。不只外来客,十乡八里的村民都来喝茶,成了代代相传的风俗。离泉不远的那座桥,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年代了。1990年加高加宽,盖住了原来的桥板,桥墩还在。古时,(毛出头)郎庙是西去洛阳、长安东到山东、安徽的必经之地,九条大路打桥上过,桥又称九龙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