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

更新时间:2024-04-11 20:35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隶属于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由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代管,地处黔西市西北部,东与仁和彝族苗族乡交界,南与洪水镇相连,西与红林彝族苗族乡毗邻,北与大方县普底乡、大方县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74.21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清代时期,划归黔西州黔兴里,始称煤洞场。

民国初期,划归黔西县东二区。

民国十六年(1927年),置金坡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镇。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复为乡。

1953年5月,分置金坡、桶井、石板3乡。

1955年6月,桶井乡并入金坡乡。

1957年6月,金坡改苗族彝族乡。

1958年9月,乡改农村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乡。

1991年7月,石板乡的井星、年丰2村划入,改为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

2007年,红林乡石笋、岩脚2村划归金坡苗族彝族乡。黔西县将金坡苗族彝族乡委托贵州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代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红场、化哪、煤洞场、化窝、雨灌、附源、大洞口、林丰、锦星、岩脚、石笋;下设9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辖5个社区、3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红场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地处黔西市西北部,东与仁和彝族苗族乡交界,南与洪水镇相连,西与红林彝族苗族乡毗邻,北与大方县普底乡、大方县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乡接壤,行政区域面积74.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境内大部为丘陵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533.6米。境内最高峰八抱山位于化哪、石笋两村交界处,海拔1821.2米;最低点位于附源村一组,海拔1246米。

气候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多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水量1048毫米。无霜期年平均258天。

水文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境内河道属乌江水系。源于化窝村的雨灌河和源于煤洞场村的永河自北向南汇入附廓水库,河流长12千米。

自然灾害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凝冻等。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发生在1972年,持续时间65天。最严重的一次雹灾发生在1982年,低洼堆积处经月余未融化。最严重的一次凝冻灾害发生在2008年1—2月,持续40多天,造成道路交通中断,通信受阻,直接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

自然资源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主要有煤炭、铁、磷、硅等。其中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地质储量7.5亿吨,均为优质无烟煤,集中分布在岩脚、石笋、化哪、化窝、煤洞场等村,煤田总面积3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6560亩,其中水田80亩;可利用草地面积2100亩。

人口

2011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总人口1798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275人,城镇化率18.2%。另有流动人口1275人。总人口中,男性9704人,占53.94%;女性8285人,占46.06%;14岁以下3875人,占21.54%;15—64岁12946人,占71.97%;65岁以上1168人,占6.4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724人,占31.82%;有苗、彝、满、布依、仡佬、蒙古、白等10个少数民族,共12265人,占68.18%。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苗、彝、满3个民族,其中苗族423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55%;彝族3856人,占31.44%;满族3698人,占30.15%。2011年,人口出生率15.23‰,人口死亡率7.78‰,人口自然增长率7.4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7人。

截至2018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户籍人口为20974人。

经济

综述

2003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共完成生产总值9200万元,人均完成7045元;完成财政税收619.5万元,人均474.4元,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360万元,其中工业收入4800万元,占65%,农业及其它产业收入2560万元,占3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148元。

2011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财政总收入1080万元,比上年增长9.5%。

2018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工业企业15个,其中规模以上1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农业

2011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完成农业总产值3801万元,比上年增长26.2%,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0.07%。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豆类、薯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357吨,其中玉米1324吨,稻谷26吨,小麦240吨,豆类152吨,薯类615吨。

截至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累计完成退耕还林7652亩,林木覆盖率达62%,活立木蓄积量308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3900亩,主要有桃、梨、李、枇杷等。

工业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形成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工业总产值达到3.0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2011年,工业企业14家,职工3686人。其中煤炭企业10家,产煤120万吨。

金融业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34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各项贷款余额1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4.7%。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40人,专任教师5人;小学10所,教学点1个,在校生1985人,专任教师10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7%;初中1所,在校生582人,专任教师3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85%,小升初升学率97%,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95%。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综合文化站1个,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2万多册。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320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2550套,广播电视普及率90%以上。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体育场地3处。1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17个;病床16张。专业卫生人员31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52万人,参合率97.2%。

社会保障

2011年,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5户,人数29人,支出2.15万元,比上年增长41.15%,月人均61.72元,比上年增长15%;城市医疗救助2909人次,支出14.55万元,比上年增长6.6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526户,人数3115人,支出227.69万元,比上年增长34.13%;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8人,支出3.84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567人,支出47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8.53万元,比上年增长12.89%。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6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557人次。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0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32千米,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500件,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265件,征订报纸286份、期刊26册。电信服务网点3个;固定电话用户546户,比上年增加82户;移动电话用户5240户,比上年增加860户;宽带接入用户156户,比上年增加32户。

交通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境内有738县道经过。

历史文化

金坡古称“煤洞坡”,后人户渐增,形成乡场,改称“煤洞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建制时,人们忌讳煤(霉)字,民间习称煤为“乌金”,始取名为金坡。

风景名胜

金坡苗族彝族满族乡素有“鹃山煤海”之称,杜鹃花品种繁多,花开时节争奇斗艳,是百里杜鹃森林公园的主要旅游景点;喀斯特溶洞发育完善,大坑洞内钟乳石各具形态,巧夺天工;附廓水库岸掩垂柳,水卷漪波,与花海奇洞遥相呼应,组合为奇特的金坡旅游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