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区

更新时间:2024-06-17 20:45

青云谱区,隶属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位于南昌市城区的南部,地处赣抚平原腹地,与青山湖区南昌县西湖区接壤,面积43.2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青云谱区常住人口354356人,城镇人口354356人,城镇化率为100%。截至2024年2月,青云谱区辖5个街道、1个镇。

历史沿革

宋朝学者乐史在其编著的《太平环宇记》中早有“青云浦在(南昌)城南十五里”的记载。

据《尚书·禹贡》记载:在夏、商、周三代,区境已被列入“扬州地域”,春秋战国时,此地处吴之东、楚之西,故称吴头楚尾之地;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属越地;楚威王七年(前333年),楚灭越,属楚地。

秦始皇统一中国,区境属九江郡,但其时尚无城市之设;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南昌建城后,区境叫灌城乡。

晋朝建兴元年(313年),道士许逊偕弟子黄仁览入境,于梅仙祠旧址创建道院名太极观。

隋开皇九年(589年),隋文帝杨坚赐号南昌全真道士万振为天师,改太极观为太乙观。

明末清初,八大山人朱耷(画家)在此隐居,改青云浦为青云圃;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礼部尚书戴均元又将“圃”改为“谱”。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先后直隶豫章道,省辖;后隶属江西省第一行政区(其中1939—1941年隶属第11行政区)。

1949年,划为南昌市第六区的一部分;10月,一度划到南昌县。1950年下半年,又划为南昌市第六区。1958年10月,由三家店镇、青云谱乡、城南乡三者合并成立青云谱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8年10月27日,南昌市委决定撤消三家店镇,原郊区办事处所辖的青云谱乡和城南乡与原三家店镇合并成立青云谱区。区委办公地址设在南昌市第一粮食加工厂内,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地址设在关圣庙内。

1959年1月,青云谱区委、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地址迁何家坊94号(现井冈山大道338号)。

1960年4月,区境三家店人民公社成立,同年5月,京山人民公社成立,同年7月,洪都人民公社成立。

1961年8月,南昌市郊区成立,区境青云谱人民公社划出,归郊区管辖。

1964年11月,青云谱人民公社划归青云谱区管辖,辖区设三家店、洪都、京山3个街道办事处及青云谱公社。

1966年5月,洪都人民公社改为洪都机械厂家属委员会,隶属洪都机械厂管辖。

1968年6月,三家店人民公社改名为井冈山人民公社,同时成立革命委员会,同年10月,京山人民公社成立革命委员会。

1969年12月,洪都机械厂家属委员会改为洪都人民公社,划归青云谱区管辖,并同时成立洪都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

1971年1月,洪都人民公社革委会撤消,成立洪都机械厂家属委员会,隶属关系由原来区管辖变为洪都机械厂管辖。

1972年3月,效区恢复,青云谱人民公社、青云谱农场划给南昌市效区管辖。

1976年2月,南昌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洪都家属委员会改为洪都街道,由青云谱区管辖。

1979年1月,城市人民公社撤消,恢复建立街道,9月新增设徐坊和岱山街道,全区共设有5个街道。

1988年末,青云谱区辖洪都、三店、岱山、京山、徐坊5个街道,92个居委会1994年8月,青云谱乡前万、石马两个村委会划归区辖,交岱山街道管理。

1994年,郊区青云谱乡石马村和前万村划归青云谱区管辖。

1998年,青云谱乡和青云谱农场全部划归青云谱区属管辖。

2004年底,楞上村、太和村、热心村3个村划归青云谱区管辖。

区划详情

截至2024年2月,青云谱区辖5个街道、1个镇:洪都街道京山街道三家店街道岱山街道徐家坊街道青云谱镇。青云谱区政府驻广州路26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青云谱区位于南昌市区的南部,地处赣抚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15°51′15″—115°56′3″、北纬28°36′22″—28°39′32″之间。青云谱区与青山湖区南昌县西湖区接壤。区域面积43.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青云谱区地处赣江、抚河冲积平原腹地,地势西南部略高,东北部略低。地形为东部、北部为平原地带,西南部为低矮丘陵地带,平均海拔23米。境内最高点岱山位于最南端的岱山街道,海拔54.2米;最低点老街位于三家店街道,海拔21.6米。

气候

青云谱区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45℃,极端低温一般为零下3℃—零下7℃,最低曾达零下9.4℃(1951年1月13、14日)。极端高温一般为37℃—39℃,最高曾达40.6℃(1961年7月23日)。日照由春到夏逐渐增多,由夏到冬逐渐减少。全年日照一般为1700—2000小时,多年平均为1934.7小时。全区冬、夏季风各半年,交替明显。冬春多北风,夏多西南风,秋多东北风。多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

水文

青云谱区内河流水系资源丰富,“三湖三河”(即象湖、梅湖、高潮湖,抚河、玉带河、护城河)交错环绕。

人口

截至2023年末,青云谱区户籍总户数89012户,总人口258260人,年平均人口258564人,年末户籍城镇人口为258260人,城镇化率为100%。2023年全区年末常住人口354356人,城镇人口354356人,城镇化率为100%;年平均常住人口357375人。

经济

综述

经济总量

2022年,青云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3.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2021年增长5.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94.63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148.74亿元,增长4.6%。三次产业构成比重为0:66.5:33.5。

2023年,青云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3.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78.84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154.53亿元,增长3.7%。三次产业构成比重为0:64.3:35.7。

财政收支

2023年,青云谱区实现财政总收入48.63亿元,较上年增长4.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27.9%。从收入完成情况看,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7.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35亿元,增速0%。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青云谱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0.0%,分别高于全省、全市5.9个、8.0个百分点。从投资三大领域看,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8.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86%,占比同比提高1.0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8.8%,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8.08%,占比同比提高2.27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下降1.9%,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23.3%,占比同比下降0.48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青云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较2022年下降4.3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全区11个行业大类中有9个实现正增长,9个行业大类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全区行业中总量最大的是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023年,该行业同比下降14.5%,低于全区平均增速15.3个百分点;对全区贡献最大的是汽车制造业,2023年,该行业同比增长15.9%,高于全区平均增速15.1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399.1%,拉动全区增长3.2个百分点。分轻重工业看,全区轻重工业比为68.3:31.7。重工业企业同比增长20.4%,高出全区平均增速19.6个百分点,高出轻工业26.8个百分点。从经济效益看,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4.47亿元,同比下降4.3%;实现利润总额4.31亿元,同比下降7.2%。分行业看,全区11个行业大类中营业收入有8个行业正增长,且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增速最高的是医药制造业,同比增长39.3%,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3.6个百分点;有6个行业利润总额正增长,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其中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总量最大,占比高达47.8%,同比下降19.0%,低于全区平均水平11.8个百分点。

建筑业

2023年,青云谱区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实现179.68亿元,按可比价,同比增长3.1%。全年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141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930.73亿元,同比增长22.4%,完成出省施工产值320.4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占建筑业总产值的34.4%。全年签订工程合同额1572.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0%;建筑业竣工产值321.2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499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11.2%。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青云谱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10亿元,增长6.4%。分规模看,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220.28亿元,增长4.7%;限额以下单位实现零售额108.82亿元,增长2.9%。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365.5亿元,同比增长9%;零售业实现销售额224.4亿元,同比增长6%;住宿业实现营业额3亿元,同比增长16.5%;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1亿元,同比增长22.1%。

重点服务业

2023年,青云谱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130家,实现营业收入69.5亿元,同比增长14.1%,其中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单位89家,实现营业收入39.77亿元,同比增长16.1%。从各行业的发展规模看,商务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和卫生业依然是全区重点服务业中的三大支柱行业,分别占全部营业收入的22.1%、20.8%和19.0%;从各行业的发展速度看,有3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出现负增长,而增速居前列的行业分别有娱乐业同比增长71.0%,居民服务业同比增长41.1%,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增长29.4%、商务服务业28.7%。

对外经济

2023年,青云谱区实际利用外资662万美元;实际利用内资85.9亿元,比上年增长37.0%;出口总额27.99亿元,比上年下降30.4%。

交通运输

公路

青云谱区道路系统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级构成。城市快速路包括:九洲高架快速路、洪都南大道、昌南大道;城市主干道包括:迎宾南大道、振兴大道、兰宫北路、岱山路、莲塘大道;城市次干道包括:岱山西路、墨家路、定岗路、井冈西路、阳光路、邮政路、抚溪路、梅湖南路。

铁路

青云谱区距离南昌昌北机场约40分钟车程,距离南昌站约15分钟车程,距离南昌西站约20分钟车程,青云谱货场(南昌南站)座落区内。

公共交通

南昌地铁3号线途经青云谱区,境内设十字街站、何坊西路站、江铃东路站、京山站、八大山人站、阳光路站6个地铁站。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青云谱区区属普通中学8所,在校学生5625人,其中,女生2652人,专任教师752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22055人,其中,女生10279人,专任教师90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升学率均为100%。教育事业不断进步,南师附小青云谱校区、南菁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学位1650个。4所公办幼儿园投入使用,新增园位1170个,超额完成“三个百分比”要求。

科学技术

2023年,青云谱区安排科技支出4632万元,专利授权数661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633件;全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44家,其中,本年新增2家。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6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7家。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完成登记技术合同115份,成交额17.88亿元,成功实现翻番。创新人才不断荟聚,创新搭建“青云智聘”数字化平台,“百场校招”等活动意向签约1.1万人,全年引进博士、硕士50余名,建成“赣才归巢”人才工作站19个。2人获评“赣鄱工匠”称号,1人成功入选市级“双高创新人才”。

文化事业

2023年,青云谱区图书馆图书总藏量为296.4千册,发放借书证1946个,总流通人次为18.98万人次,书刊外借达9.36万册次。文旅产业迈出新步伐,成功引进云林山水酒店、八大山人无动力亲子乐园等项目,文旅配套持续完善,可游玩度不断提升。规上文化企业达32家,同比增长14.29%。累计接待游客2800余万人次,同比翻两番。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青云谱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06所,病床数2623张,有执业医师1229人,卫生防疫人员55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82‰,婴儿死亡率0.96‰,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医疗体系逐步健全,与市中心医院签订共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协议。江铃分院完成升级改造,华厦眼科江西首店顺利开业。新增“青柠守护”服务团队18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社区全覆盖。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标准化建设,“15分钟中医药健康圈”初具雏形。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获评全国典型案例,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体育事业

2023年,青云谱区拥有体育场地938个,其中,足球场地30个,篮球场地168个,排球场地61个。我区各体育代表队在省、市等一系列重大比赛中频创佳绩,获得省级以上奖牌129枚,其中金牌25枚,银牌37枚,铜牌67枚。获评全省县(市、区)竞技体育贡献一等奖,连续七年获评全省青少年业余训练“十强县区”。

社会保障

2023年,青云谱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0066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123261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6372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919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0583人。坚持就业优先,城镇新增就业5882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面排查欠薪隐患,着力化解欠薪问题。创建省星级充分就业社区2个,建北社区成立全省首家社区级“就业之家”。坚持兜牢底线,常态化开展“七彩虹”帮扶解困工作。“益民·益家”社会救助服务综合体入选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典型工作案例,“慈善小篷车”关爱低保家庭项目获评全省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825人。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8个,床位1075床。便民服务持续改善,新增省五星级“幸福社区”8个,数量居全市第一。新增社区幸福食堂14家、嵌入式养老院2家、托育机构和点位9个,建设“一老一小”幸福院2家,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育”。青云谱镇打造全省首个村级“礼厅式”公益性追思堂,营造文明新风尚。

历史文化

青云谱区自古就有“城南胜地、人世蓬岛”的美誉,拥有以陈云旧居和江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象湖和梅湖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以元代民间航海家汪大渊为代表的“蓝色”文化、以八大山人为代表的“墨色”文化、以徐孺子和梅福等历史人文为代表的“古色”文化,是一个底蕴深厚的文化城区。

青云谱区抚河东岸的岗地丘陵(窑头村)一带,早有新石器时期的原始人居住,最初的居民为百越族、纹身。出土的石刀、石斧、石箭头等可知先民靠渔猎、农耕为生。历代文人墨客多慕名来此。称赞:“南昌名胜之区,首推青云谱。昔人莫不喜憩斯地,以览风光,而拓胸臆”。有内十景外十景(或内外各十二景)之谓。

风景名胜

象湖风景区,位于南昌市西郊;象湖由南江、北江、东江、西江,以及青山湖的水流汇聚而成,其平面图颇似一头大象,故得名象湖。

八大山人梅湖景区,位于青云谱区昌南大道南面,范围从北至昌南大道,南至梅湖北岸,东至井岗西路,西至迎宾大道。景区规划面积约3200亩,建筑面积约48.5万平方米;整个景区由水墨丹青区、文化博览区、水乡风情区、岁寒三友区、农耕休闲区、梅村思贤区和综合娱苑区七大景区组成。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青云谱区青云谱路259号,前身为清代书画大师八大山人的故居。八大山人纪念馆2011年始免费对外开放,占地约39亩,四面环水,馆内布局一院一楼一中心。南面为“青云谱”道院,内部陈列以八大山人生平及艺术介绍为主;北面为真迹陈列馆,主要展示八大山人书画真迹,又名“真赏楼”;西面八大山人研究中心为仿古建筑,又名“在芙山房”。

荣誉称号

2019年2月2日,青云谱区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7月,青云谱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2020年6月,青云谱区被评为2019年度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二类先进县。8月,被评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区。12月2日,江西省双拥模范城(县)命名表彰大会表彰为“江西省双拥模范区”。

2021年8月20日,青云谱区被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命名为2018-2020年江西省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