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3 13:54
鞭牛拼音 biān niú,又称鞭春牛或鞭春,吴越地区的传统年俗。立春日或春节开年,造土牛以劝农耕,州县及农民鞭打土牛,象征春耕开始,以示丰兆,策励农耕。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传统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词语】:鞭牛
【注音】:biān niú
羽毛球世界冠军董炯在古观象台鞭春牛
古时的鞭牛仪式上,人们会挑选一人执鞭鞭打春牛,而并非人人有份。鞭牛者站立的方位更有讲究:立春在春节前就站在春牛前,立春在春节后则站在春牛后。鞭打时口中念念有词: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地肥土暄,三打三阳开泰,四打四季平安,五打五谷丰登,六打六合同春。鞭打春牛完毕后,人们还要进行象征性的耕地,表示新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
近几年来,无锡等地把鞭牛迎春习俗变成了春节的一项传统民俗娱乐活动,很受欢迎。
据记载,“鞭春之礼”从周朝就兴起了。古人舍不得鞭打真牛,就用泥或纸做个假牛,用柳条鞭打。
鞭春牛这一活动,明清两代完全因袭下来,凸显出封建政权对农业的重视。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云: 东直门外五里,为春场。……先春一日,大京兆迎春……是日,塑小春牛芒神,以京兆生舁入朝……立春候,府县官吏具公服,礼勾芒,各以彩杖鞭牛者三,劝耕也。退,各以彩杖赠贻所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打春”一则云: 打春即立春,在正月者居多。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 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 天府呈进春牛图,礼部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从上所引述各材料可知,从宋至清,鞭春牛一向寿府所主持的活动,因而有其延续性。春牛多为土制,具五方之色;芒神即勾芒神,原为司春之神,后多作耕牧之神祀之,其服饰色彩也有一定之规。
李松龄《清宫春牛芒神图》一文(载《文史知识》1991年第4期)介绍清廷每年颁发《春牛芒神图》说:“每年六月责成中央掌管天文气象的钦天监,按照年建干支,推算测定次年春牛芒神的颜色、形象,绘图贴说,名曰《春牛芒神图》。然后将图发给各省府州县,再由地方按图样制造出春牛与芒神的偶像,举行鞭春的迎春仪式。在省城、省府是由知府主持祭典,县城则由知县主持。”
《春牛芒神图》中春牛各部位的颜色是根据当年干支和立春日的于支与五行阴阳的关系决定的,芒神的年纪、服饰、姿态也由上述关系决定。这样,春牛芒神不但六十年中(一花甲)不会雷同;六十年外的同干支年,因立春日的干支不同,也不会全同。
此外春牛芒神的尺寸规格也有规定:如春牛身高四尺,象征四季;身长八尺,代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个节气;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十二个月;芒神身高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手拿鞭长二尺四寸,则代表二十四节气等等。在古代,鞭春牛是一项重要的官办岁事活动。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传统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宋朝熙宁年间,《秦州志》记载大概情况:秦州城的南门外一块被清出来的空旷场地上。周围已是人山人海,人群的中央,知州带着秦州城内的一众文武官庄严肃立。他们的每只手中都拿根五色丝缠成的彩杖,围着一头披红挂彩的土牛。土牛边上还有泥塑的农夫和农具。
这头用泥土塑就,与真牛一般大小的春牛,雕得甚为精致。一个俯首拉犁的动作,连肩胛处鼓起的肌肉都刻画了出来。牛尾轻摆,貌似驱赶蚊蝇,竟然活灵活现。
鼓乐声中,一路最高行政长官带头围着春牛转了一圈,又抽了三鞭。一个个官员依序上前,与前一位一样的举动,转一圈,抽三鞭。旁边还有两名小吏用着秦腔高声吼着劝农歌,令人叹为观止的标准的原生态唱法。
这一套仪式,称为鞭春,又称打春,用意是祈求丰年。不但是秦州,天下南北十八路,四百军州,数千郡县,乃至皇宫大内,到了立春的这一天,官吏也好、天子也好,都要走出来,对着土牛屁股抽上三鞭子。天子还有藉田之礼,就是下田推犁,推上九下,以示劝农之义。
还有许多行脚商,在人群中窜来窜去,高声叫卖着一个个泥塑的五色小春牛。小春牛巴掌大小,惟妙惟肖。最高级的小春牛甚至有个精雕细琢的小木笼子装着,笼子上还插着一列泥塑百戏人像。这样的一具春牛,往往价值四五贯之多。
当最后一名官员抽过鞭子,转身而回,锣鼓声便喧天而起。熙和路总管领着官员,向后退出了近百步。他们这一退,场中的气氛顿时紧绷起来,千百人蓄势待发。
锣鼓敲响了一个变奏,人群中央,一颗绣球带着条红绸往向空中腾起,就像点燃了烟花的引线,哗的一片狂躁声响,震动全场。如山崩海啸,如巨浪狂潮,千里长堤被洪水击垮,人流山呼海应,奔涌而上。如行军蚁掠过雨林,又如蝗虫途经田野,更似洪水扫过大地,眨眼的功夫,与真牛一般大小的春牛便不见踪影。
无数只手从破碎的春牛身上一把把的往怀里揣着泥土。没能抢到的后来者,直接便将主意打道了已经揣着春泥往回走的幸运儿身上,因此而厮打起来的不在少数。
一块土,承载着百姓们对丰收的渴望,也难怪他们如此疯狂。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清嘉录》载:『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外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夥,殿以春牛。观者如市。』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鞭打春牛”是杭州早已绝迹百年之久的古老节庆风俗。相传立春前一日,大宋皇帝偕同文武百官、宫嫔妃娥,至庆春门外先农坛迎请勾芒神,供于神亭。祭拜完毕后,所供奉的春牛可任人鞭打,俗谓“鞭春牛”。清末时,杭州尚有此俗,后逐渐失传。
康熙《济南府志·岁时》 :“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人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境内迎春牛的特点是,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即叩头,拜完,百姓一摇篮而上,将春牛弄碎,然后将抢得的春牛泥带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近几年来,无锡等地把鞭牛迎春习俗变成了春节的一项群众娱乐活动,很受欢迎。2009年立春,北京建国门街道在古观象台举行了绝迹京城近百年的“鞭牛”民俗活动。2008年1月21日,在郑州大众生态健身园的“商都民俗庙会”上,举行了“打春牛”迎春民俗活动。一头高达3米的大红“福牛”昂首向天,形态夸张。游客通过“鞭牛、摸牛、转牛”,祈福长寿平安、国泰年丰。
2009年1月20日,立春的前一天,在杭州宋城景区“鞭打春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