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1 18:21
1979年2月28日,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回族穆斯林家庭。1985年,就读于成都六八电机厂子弟小学。1991年,就读于成都市石室中学初中部。1994年,就读于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中部。199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1997年秋,策划组织北京大学戏剧社冬季公演。1998年春,加入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与缪川共同负责该社的日常事务,策划组织该年度北京大学未名湖诗会;同年夏,加入成都诗歌团体“幸福剧团”。1999年秋,担任《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文学类书评撰稿人。2000年春,参与策划组织首届北京大学未名诗歌节。2000年夏,与胡续冬、马骅、康赫等友人创建北大新青年网站并担任高级编辑,担任文学自由坛、女书等论坛的版主。
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11月,与康赫共同选编《新青年写作手册》;同年,小说、散文、诗歌被选编进《北大新才女书》和《北大网事:盗版创世纪》等书。2002年6月,自印诗歌和小说合集《习作选:1999—2002》;同月,小说《天桥》和《桉平的寂寞》发表于《今天》杂志夏季号;9月,《谋杀》《灌水》《星星的姊妹》等三首诗发表于《中国诗歌评论》第三辑。
2003年4月,为照顾病重的母亲,离开北京回到成都生活;9月24日,母亲病故。2004年7月,诗作《傍晚,看一场雨》收入《诗歌北大》一书。2006年4月,《香山》《珠子》《你是我重复的病和甜》等三首诗被选入《北大年选·2005诗歌卷》;7月,小说《铁皮阿童木离家出走的故事》收入《小说北大》一书。2007年,自印诗集《迷人之食》。2008年,参加当代艺术广州三年展。2009年9月,获第四届珠江国际诗歌节青年诗人奖。
2010年4月至9月,成为北京上苑艺术馆驻馆诗人,其间创作《上苑艺术馆》《沙峪口村》《桥梓镇》等诗作;6月,为《上海文化》第六期策划组织“诗的问题”专辑,发表创作谈《塑料桶》和《自我的幻觉术》一诗;10月,《无力的成就》一文发表于《生活》月刊;同月,《我在中文系的日子》一文收入北大中文系百年纪念文集《我们的青春》;11月,获2010年度刘丽安诗歌奖;12月,编定待出版的随笔集《读书与跌宕自喜》;12月28日,自成都旅行至上海访友;12月30日晚9时许,在上海闵行区一酒店因病意外辞世。2011年1月1日,葬于上海谢卫路(老沪青平公路)508号回民公墓南十区6—9墓。
爱的主题
马雁在《十二街》一诗中写下了对于爱情的美好幻想和寄托,也曾借向北岛致敬的名义,于痛心之中在《母亲》一诗中将自己对母亲悲惋的爱,引申为对祖国深沉的爱,以及在《亲爱的,我正死去》中对自我情感处于一种低迷状态下的抒写等。
死亡标签
“死亡”是贯穿于马雁整个诗歌创作历程中最为频繁的着重性标签。《谋杀》《死亡是最大的政治》《大同世界》《欢饮》《抒情诗》等诗作,无一不与“死亡”有关。马雁关于“死亡”的写作倾向,已成为其在自我生命意识中的惯常表达,这种表达可以说具有某种政治意味上的特质。
友情主题
马雁习惯于为某人作诗以示友谊,在其诗中所表现出的酬唱行为,大多是因为受到友情的促动而生发出的创作欲望,表达对朋友的告别与怀念之情。
宗教内涵
马雁面对信仰的方式是直接的,她在散文中记述有几次关于宗教活动的事件,并且都牵连着生与死的根本命题。这种对宗教信仰的思考也影响着她诗歌的创作,她诗中出现的“忏悔”“堕落”“赎罪”“拯救”“裹尸布”等概念均明显地具有对绝对性的追问意识。
使用隐喻
在马雁的诗与散文中,有大量关于“痛苦”的描写,其诗中的“痛苦”不仅仅起到了描述她自身思想与精神的某种状态的作用,同时它还是一个超个人化的隐喻,涉及历史的悲剧性与宗教救赎的可能性问题。如《我们乘坐过山车飞向未来》一诗中,“痛苦”一词共出现了五次,高密度出现除了具有个人史层面上的描述性意义以外,还指向的是诗人生存背后的巨大现实和历史问题。
散文性
马雁在诗歌创作中有意纳入具体的、指称性的经验(地名即是一类),加入“散文性”的语言力量,使诗意具有散文特征。如她的《上苑艺术馆》《沙峪口村》《桥梓镇》《怀柔县》《北京城》等,均以地点命名。
“初读马雁的诗令人感到惊喜,我一直琢磨这惊喜来自何处,后来终有答案:就总体而言,中国当下的诗歌太油腔滑调了,而马雁的诗中那纯净的力量恰好与此形成极大反差。她才华横溢,尚在摸索,若再有十年,必修成正果——让我深感上苍的残酷:一手赋予她柔情与才华,一手又把她轻轻捏碎。”(诗人北岛评)
“马雁是以诗人的身份名世的,但她的散文成就更高,我对她的评价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诗人秦晓宇评)
新书首发纪念会
2012年4月6日晚,《马雁作品集》新书首发纪念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