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目

更新时间:2024-10-19 10:12

鹦鹉目是鸟纲中的1目。体型中等;头圆,喙坚硬;嘴短厚而强壮,上喙下弯明显且具钩,嘴基具明显蜡膜;对趾型;多数尾细长。雌雄大多数同色或差异较小。

动物学史

命名

鹦鹉目(Psittaciformes)的中文名称一直以来称“鹦形目”。科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将传统分类系统中的隼形目(Falconiformes)分立为鹰形目(Accipitriformes)和隼形目(Falconiformes)。基于这个变动,此书将中文名旧称“鹦形目”改为鹦鹉目,避免与鹰形目同音。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版也将”Psittaciformes“的中文名”鹦鹉目“作为该目标准名称。

“Psittaciformes”(鹦鹉目)这个学名来自古希腊语,意为鹦鹉”ψιττακός“(鹦鹉嘴),其起源不明。一个关于鹦鹉的准确书面参考文献,被认为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克特西亚斯(Ctesias),在印度对一种被称为紫红头鹦鹉(Psittacula cyanocephala)的鸟类的命名后记录了”Psittacus“的名字,这是一种长尾小鹦鹉。老普林尼(公元23/24-79年)在他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第10卷,第58章)中指出,印第安人称这种鸟为“siptaces”。

化石

南美和大洋洲拥有着如此众多的种类,暗示着鹦鹉目起源在冈瓦纳大陆。然而鹦鹉科的化石记录稀少,它们的起源更多只是推测。南美洲和澳大利亚的鹦鹉目多样性表明该目可能是在冈瓦纳演化而来的,以澳大利亚为中心。然而,化石记录中鹦鹉的稀缺性给证实这一假设带来了困难。在新生代早期,北半球的化石遗迹数量较多。分子研究表明,鹦鹉大约在5900万年前在冈瓦纳大陆进化。新热带鹦鹉的三个主要进化枝起源于大约50百万年(范围57-41百万年)。

在怀俄明州奈厄布拉勒县的兰斯克里克(Lance Creek)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一块长15毫米的下喙碎片类似于现存的吸蜜鹦鹉类。这块碎片被认为是最古老的鹦鹉化石,据推测起源于白垩纪晚期,大约有7000万年的历史。然而,其他研究表明,这块化石并非来自鸟类,而是来自一种长有鸟喙的非鸟类恐龙,因为该化石的几个细节实际上并非只属于鹦鹉。鹦鹉,它与已知最早的明确鹦鹉化石不同。所以仍不清楚该标本是否应归入鹦鹉类。

一般认为鹦鹉目是在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K-Pg灭绝),66百万年前期间存在的。它们可能是广义的树栖鸟类,没有现代物种特有的破碎喙。基因组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鹦鹉是雀类的姐妹群,形成进化枝“Psittacopasserae”,它是猎鹰的姐妹群。

欧洲有着更丰富的始新世(5千8百万到3千6百万年前)的化石记录。第一个无争议的鹦鹉化石可以追溯到公元50年左右的热带始新世的欧洲。最初,在丹麦早始新世毛皮地层发现的名为“Mopsitta tanta”(丹麦蓝鹦鹉)的新鸟类可追溯到54百万年前,被指定为鹦鹉目。然而,相当不起眼的骨头并不是明确的鹦鹉嘴状,它可能更像是属于喙鸟属(Rhynchaeites),在相同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它的腿化石。

在英国和德国发现了几具相当完整的类鹦鹉状的鸟类骨骼。这些可能不是祖先鹦鹉和现代鹦鹉之间的过渡化石,而是与真正的鹦鹉和凤头鹦鹉平行进化的谱系。

南半球在同时期没有像北半球那样丰富的化石记录,而且直到中新世中期(大约2千万年前)都还没发现类似鹦鹉的化石。然而到了中新世中期,就发现了确凿无疑的鹦鹉化石,其上颌与现存的白凤头鹦鹉甚至无法区分。

现代鹦鹉的最早记录可追溯到大约23-20百万年。化石记录主要来自欧洲,包括可以清楚地识别出属于解剖学现代鹦鹉的骨骼。南半球不包含早于早中新世20百万年左右的已知鹦鹉状遗骸。

分类

鹦鹉目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分为二个科:鹦鹉科(Psittacidae)和凤头鹦鹉科(Cacatuoidea)。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19年版中分为三个科: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吸蜜鹦鹉科(Loriidae)和鹦鹉科(Psittacidae)。

学界对于鹦形目的分类意见不一,某些学者认为应该将吸蜜鹦鹉独立作为该目的一个科——吸蜜鹦鹉科(Loriidae)而非归入鹦鹉亚科当中,还有人认为应该把凤头鹦鹉类和吸蜜鹦鹉全部归入广义的鹦鹉科中(此时,鹦形目只包含鹦鹉科一科)。大多数的看法认为,凤头鹦鹉科(Cacatuidae)比较特殊,因此应该独立成科。其特性如下:

在鸟类传统分类系统中,中国鸟类学家郑作新同意此种观点,郑光美同意仅立一科。而在鸟类DNA分类系统中,采用的是分为三科的做法。

百度百科的该鹦鹉目词条,采用截止2021年IUCN列出的分类,按照凤头鹦鹉科和鹦鹉科二科的分类方法。下面各级分类均以此分类为准编辑调整。

形态特征

鹦鹉目鸟类多为中小型鸟类。体羽较鲜艳,很多种类是著名的观赏鸟。嘴短厚而强,上嘴钩曲,两侧缘有缺刻,嘴基部具腊膜。上嘴与头骨的连接犹如铰链一样,能活动自如。胸椎为后凹型。舌多肉质而柔软,并具有一角质匙状端,善于模仿人言和其他鸟鸣。脚为对趾型,前后各2趾。跗跖短健,爪尖锐而弯曲,适于在树上攀缘。

鹦鹉的总长包括尾长从8-100厘米不等。该目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体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是蓝冠短尾鹦鹉 ,体长仅有12厘米。这些鹦鹉形态各异,体型大小和羽毛颜色各不相同,如金刚鹦鹉,脖短,身体结实,具粗壮的脚和厚实的喙,使它们显得笨重。鹦鹉宽大的翅膀通常是尖的;尾巴的长度和形状变化很大,如金刚鹦鹉的尾巴非常长和尖,而有些种类的尾巴短而圆或方形;在许多物种中,中央尾羽非常长,总长度超过身体。在五种扇尾鹦哥(Prioniturus)中,中央尾羽比其他种类更长,呈匙形,羽轴中部裸露;鹦鹉没有分叉的尾巴。鹦鹉的尖翅和长尾通常存在于飞行距离很远的物种中;圆形的翅膀和钝尾巴是比较熟练的攀岩者的典型特征。大多数鹦鹉飞行时翅膀敏捷,尽管它们通常很快就会疲劳。

凤头鹦鹉体型大到中等,喙结实,羽冠明显。它们的羽毛颜色通常比鹦鹉科的少,主要是黑色或白色的羽毛,饰以鲜艳的羽冠或尾巴。鹦鹉科比凤头鹦鹉科的体型更大、更结实,但也有非常小的种族。强壮的喙稍细长,有时较长,没有明显的羽冠。

鹦鹉通常有五颜六色的羽毛。大多数鸟的羽毛呈绿色,头部、翅膀或尾巴等部分颜色鲜艳,但它们之间有许多不同的图案,这是这些奇妙鸟类的特征。

栖息环境

主要生活在树木繁茂的地区。大多数鹦鹉栖息在森林里,但也有一些生活在草原上。在森林栖息物种中,许多沿着森林边缘和地面觅食。有些鹦鹉生活在山区,尤其是喜马拉雅山和安第斯山脉。新西兰的啄羊鹦鹉(Nestor notabilis)是山区居民,但在森林覆盖的山谷中获取大部分食物;它要么在高海拔森林中筑巢,要么在林缘附近筑巢。许多澳大利亚的橙腹鹦鹉属(Neophema)和金肩鹦鹉属(Psephotus)的成员,都生活在干燥开阔的草原上,通常是树木遍布栖息地的地方。虎皮鹦鹉和稀有的夜鹦鹉(Pezoporus occidentalis)也是澳大利亚的草原鸟类。

生活习性

鹦鹉大多有集群生活的习性,常十余只至数十只成群活动,善攀缘,且能嘴、脚并用攀缘,上下攀缘均甚灵巧。快而常成直线飞行。大部份被人看见都是低飞于树林间或是前往乡村地区,到了目的地就会栖息于高大的树枝上,飞翔的时候相当吵杂,只有觅食的时候会很安静;有的物种有迁移的习性,迁移的地点完全视食物充足与否决定。

野生鹦鹉有盥洗清洁的生活习性,它们会在沙堆或水平面上摆动身体,让沙子或水淋浴在身上,再透过阳光照射将身上的羽毛弄干。

鹦鹉在取食过程中,常以强大的钩状喙嘴与灵活的对趾形足配合完成。对趾型足,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在树冠中攀援寻食时,首先用嘴咬住树枝,然后双脚跟上;当行走于坚固的树干上时,则把嘴的尖部插入树中平衡身体,以加快运动速度;吃食时,常用其中一足充当”手”握着食物,将食物塞入口中。

大多数鹦鹉主食树上或者地面上的植物果实、种子、坚果、浆果、嫩芽嫩枝等,兼食少量昆虫。吸蜜鹦鹉类则主食花粉、花蜜及柔软多汁的果实。

但也有特例,如生活在澳洲新西兰地方山区灌木丛中的一种深山鹦鹉,它们体形大,羽毛丰厚,独具一付又长又尖的嘴。除了具有其它鹦鹉的食性外还喜食昆虫、螃蟹、腐肉。甚至跳到绵羊背上用坚硬的长喙啄食羊肉,弄得活羊鲜血淋淋,所以当地的新西兰牧民也称其为啄羊鹦鹉

分布范围

分布在新热带地区(南美洲、中美洲、加勒比和佛罗里达南部)、非洲热带地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马达加斯加)、印度至马来亚地区(南亚和东南亚至东亚南部)以及澳大利亚生态区(新西兰、澳大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太平洋岛屿)。

鹦鹉目主要是热带地区的鸟类。它们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热带和南温带地区,包括马达加斯加,许多太平洋岛屿和西印度群岛。在亚洲,它们几乎遍布整个印度,但向北仅延伸到喜马拉雅山和中国南部。在北美,有一种厚嘴鹦鹉(Rhynchopsitta pachyrhyncha),曾经向北迁徙到美国西南部的最南端。然而,在20世纪初之前,卡罗莱纳长尾鹦鹉(Conuropsis carolinensis)居住在美国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它因人类的迫害而灭绝。在南半球,许多鹦鹉分布在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在南美洲,火地岛上发现了一种鹦鹉,而在非洲最南部的部分地区则没有。

下级分类

繁殖方式

鹦鹉目的鸟类全部为卵生,筑巢方式大多采用树洞、岩石缝隙或崖壁洞穴,也有啄羊鹦鹉与地栖鹦鹉等在地面筑巢。每窝产2-9枚卵,雏鸟明成性。双亲同时孵化和喂食小鸟。

保护现状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

全部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