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12 11:59
麻磡村又称麻磡社区,隶属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位于西丽街道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10千米。坐落在羊台山西南面的山脚下,四面环山,麻砂河从村中部流过,是西丽水库的源头。西丽水库的上游毗邻白芒关联检站,是西丽镇北部二线关口位置。总面积9.6平方公里。相邻自然村有王京坑村、白芒村。
麻磡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源于白芒村张姓。其时,陈氏太婆带着三个儿子(白芒村始祖张统后裔)从西丽白芒村迁居至此繁行生息。因村庄四面环山,地势不平,交通不便,立村初期更是人烟稀少,十分闭塞,生产、生活麻烦甚多,故取名麻磡村;曾用名麻冚村。位于阳台山西南脚下,四面环山,麻磡河从村中部流过,是西丽水库的源头。现村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在原地重建。
麻磡村建村已经有近400 年的历史了,村中以张姓居民为主,少数冯姓、邓姓。说起来,麻勘村与白芒村的先祖原是同一人,即为张统公。
客家人管坑头叫“磡”,麻磡意思是说“一个一个坑头”,意味着地势不平—麻勘村前面有羊台山,后面有牛兰窝,两个山头。
麻磡村有 67路和M459路这两条公共巴士经过,都是从王京坑村开过来的。
社区内有工业区5处,幼儿园1所,麻磡公园。麻磡公园是深圳关内城中村面积最大的公园。
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在相对偏僻的麻磡村,有一片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古民居,其中还夹杂着碉楼、教堂等。据当地村民回忆,这些房子建于明末清初,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现有各类瓦房、碉楼共300多座。这些老瓦房构造简单,多采用麻石、青砖作材料,“麻石半墙,青砖到栋”,屋顶瓦片覆盖,屋脊呈船形。
代表性民居为麻磡41一47号住宅,始建于清末,土木砖结构,坐东朝西,整体平面呈长方形,面阔七间26.5米,进深10.4米;其每间住宅(为一单元)均为二进,大门均有门罩,门罩上或有彩绘壁画、或有灰塑浮雕,后堂有木制小阁楼,硬山顶,平脊。
村中有4座碉楼,保存完好,均始建于民国时期,碉楼墙身厚度约80厘米,窗口四周用条石砌成,墙体用料包括糯米粉、红糖、石灰、黄泥和沙石等,墙身稳固坚韧。
村北93号原为天主堂,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1954年重修。坐东北朝西南,土木结构,三合土夯筑墙体。平面呈长方形,六开间,面阔16.94米,进深7.5米。因自然环境的原因于2000年倒塌,损坏严重,现仅剩部分残垣。
麻磡村已经向深圳市、区两级文物管理部门提出申请,要求把古民居“晋升”为文物保护单位。
木船岗遗址
位于麻磡村东南面的一座山丘上,为临河岗地,南北长,东西窄,呈长条形。2006年考古人员采集部分陶片和石器,根据其标本特征,将该遗址年代定为夏商之际及战国至汉初。现遗址上有茂密的荔枝及龙眼树。
红边岗遗址
位于麻磡村的麻磡河西岸的一座小山丘上,为临河岗地,中部隆起,周围低缓,呈椭圆形。2006年考古人员采集部分泥质陶片和陶垫,根据标本特征,将该遗址年代定为东周前后。现遗址上种植有茂密的荔枝树。
麻磡河口遗址
位于麻磡村的麻磡河西岸的一座小山丘上,为临河岗地,中部隆起,周围低缓,形成馒头形山岗。2006年考古人员采集部分夹砂陶片、泥质陶片和石器,根据标本特征,将该遗址年代定为西周晚至春秋前后。
该村流传着阳台山洞穴的传说。在麻磡村后阳台山南坡一处三四百米高的峭壁上,有个花岗岩大石洞,口窄内宽,最宽处40多米。有村民说,1939年春到1945年之间,东江纵队副司令员王作尧,率部队活跃在阳台山,这个山洞就是他们当时的栖身之地,战士们还称此天然洞为巴黎洞。
阳台山神秘天书的传说。翻过麻磡村后山,放眼望去,在阳台山的南侧,有一块光滑平整的巨型石壁。在被厚厚的植被覆盖的山坡上,这块石壁非常显眼,远远看去,石壁就像被刻意镶嵌在山崖上,石壁所处位置十分陡峭,站在石壁上,几千米以外一览无遗。巨石表面有非常清楚的刻痕,酷似英文字母,这些神秘字符就是村里人所称的天书。有文物专家认为,石头上的字纯粹是自然而成,不是人写上去的。
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的几名联络员经常在麻村一带秘密活动。有一次,日军袭击麻磡村,逼迫村民交代游击队下落。日军把全村人赶进教堂,并抓了几个村民刑讯逼供。直到第二天中午,日军才撤走。
张明新(1925一),抗日战争时期,多次担任联络员,将重要情报送往当时位于长岭陂的地下联络站。曾被授予南粤七一纪念奖章、共产党员纪念勋章。
张明忠(1926一2005),在东江纵队当过9年指导员,立过三等功,1963年转业返乡后,曾出任麻磡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