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坑村

更新时间:2024-08-12 11:03

王京坑村是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大磡社区下辖村,位于西丽街道东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7千米。相邻自然村有大磡一村大磡二村麻磡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杨姓先祖杨元昌率族人从今龙华石坳村迁此而形成。因当地常有黄獠出没,便命名为黄獠坑。因黄、王同音,日久便成了王京坑。村庄地处南山区丘陵地带,村落建于山中的一块盆地中,西临西丽水库,北倚阳台山(海拔587米),村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在原地重建。

历史沿革

清朝,属新安县。1914年,属宝安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属宝安县沙河乡;1958年,属超英公社;1963年,属南头公社;1979年,属深圳市南头区南头公社;1982年,属罗湖区南头公社;1983年,属南头区西丽街道;1990年,属南山区西丽街道;2001年,属西丽街道大砌社区。

人口民族

世居村民主要为林、杨姓。第一大姓为林姓,元朝从福建宁化迁移至广东潮阳,后辗转迁至龙华;清末从今龙华窑吓村迁移至此地第二大姓为杨姓,清代从福建迁移至广东长乐(今五华);清康熙年间杨旭清的孙辈杨元昌从今深圳龙华石坳村迁移至此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185人,其中男性98人,女性87人;80岁以上1人,91岁(女);实际在村人口12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500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80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2人,居住在印度尼西亚。世居村民为汉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和粤方言。

经济发展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荔枝等。改革开放后,村里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有家具厂、制衣厂、塑胶厂入驻,给村民带来了不少就业机会及租金等收入。村集体现有3栋厂房,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现村集体经济以厂房出租为主。村民以房屋出租及在深圳就业为主,部分村民经商。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房屋出租、集体经济分红、工资性收入、金融投资。

特色食品

特色传统节庆食品有茶果、寿粉、煎堆、萝卜糕、花生饼等。特色农产品有南山荔枝。

传统文化

传统民居

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现无存。

考古遗址

该村有2处遗址,即南丰果园遗址和工京坑村西遗址。

南丰果园遗址,位于王京坑村西南面深圳市机关南丰果农场内的一座山丘上,为近河岗地,中部隆起,四周低缓,遗址呈不规则形,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6年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的工作人员在山丘东南坡和西南坡采集有陶片和石锛。根据标本特征,将该遗址年代定为西周晚至春秋。

王京坑村西遗址,位于村西的一座山丘上,为近河岗地,中部隆起,四周低缓,南北长,东西略窄,遗址基本呈梯形,面积约2900平方米。2006年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的工作人员在山丘的西坡采集部分夹砂陶和泥质陶片。根据标本特征,该遗址年代定为东周前后。

地方习俗

每年清明节、重阳节,林姓村民到龙华陶吓村林氏宗祠拜祭先祖;杨姓村民到龙华石坳杨氏宗祠拜祭先祖。每年岁末,村民欢聚一堂,部分港澳宗亲也返乡团聚,同吃象征团圆的大盆菜宴。

村规

2012年该村参与制定《大微社区村规民约》。

地方设施

丽康路经过该村。20世纪80年代通电,90年代末实现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通电话、通互联网,2014年通自来水。村内建有篮球场及星光老年之家,还建有室外健身苑。1993年3月,村集体贷款1600余万元,将西丽湖至大磡的公路拓宽。

地方事件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兵进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全村被洗劫一空。1947年,国民党军在后山建了据点,持续几个月都让村民用自家的口粮煮好饭菜及茶水送到山顶的据点。

1945年至1946年间,村民杨保一家冒着生命危险,先后两次成功掩护6名游击队员脱险,1976年,当年被救治过的一名游击队伤员从外地专程来到工京坑村,寻访曾经帮助过他的恩人杨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