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太素

更新时间:2023-07-09 18:02

《黄帝内经太素》是隋代杨上善撰中医学著作。原书30卷,今国内只存23卷残本。此书是《黄帝内经》早期传本之一,包括《素问》、《针经》(即《灵枢》)两部分内容。杨氏据其内容性质之异同,各归其属,分为摄生、阴阳、人合、脏腑经脉、腧穴、营卫气、身度、诊候、证候、设方九针、补泄、伤寒、邪论、风论气论杂病十九大类重予编次、注释。编撰体例取法皇甫谧甲乙经》,而无编辑害义之失。

内容简介

其文先列述义较完整之篇段,而以所移迻之短章碎文附于其后,不使原文杂糅。其相承旧本有可疑者,于注中详加训释,不轻易改动原文,不仅保存了《黄帝内经》各篇之早期文字形态,而杨氏注文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以及引录古籍佚文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文献价值。现存日本天保年间写本、日本影抄卷子本、清刻本、《丛书集成》本等多种抄本、刊本。建国后,人民卫生出版社萧延平兰陵堂仿宋刻本予以影印出版。

本书是早期分类编纂、研究、注解《黄帝内经》的《黄帝内经太素》的语译本。本书以与其成姊妹篇的《黄帝内经太素校注》中的《黄帝内经》条文为底本,保持了原书体例、分类,对缺佚之卷有所增补。原文部分尽量减少了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只对原文中生僻古奥的字词和术语做了简要注释。语译部分以直译为主,参以意译。 全书30卷(缺卷第一、四、七、十八、二十),仍保持《黄帝内经太素》的体例、分类。对全书每卷原文中的生僻古奥字词或中医术语,在自然段末予以注释。语译工作是本书重点,以直译为主,间或参以意译。全书译文深入浅出,晓畅通达,既反映了原书原意,又便于读者学习研究,是语译《黄帝内经太素》的上佳之作。

《黄帝内经太素》是分类编纂、研究、注解《内经》的早期典籍,在医学史上与《内》、《难》齐名,列为“七经”之一。《黄帝内经太素》为其点校本,由中医文献专家,精心选择底本,对十部经典进行了系统整理和点校,将原繁体竖排经典原文改为简体横排,并加现代标点,对经典原文中冷僻字词释义,辅助读者理解。

作品目录

前言

凡例

例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一 摄生之一(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 摄生之二

顺养

六气

九气

调食

寿限?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 阴阳

阴阳大论

调阴阳

阴阳杂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四(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五 人合

天人合

阴阳合

四海合

十二水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六 藏腑之一

五藏精神

五藏命分

藏府应候

藏府气液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七 藏府之二(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八 经脉之一

经脉连环

经脉病解

阳明脉解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九 经脉之二

经脉正别

脉行同异

经络别异

十五络脉

经脉皮部?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 经脉之三

督脉

带脉

阴阳乔脉

任脉

冲脉

阴阳维脉

经脉标本

经脉根结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一 输穴

本输

变输

腑病合输

气穴

气府

骨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二 营卫气

营卫气别

营卫气行

营五十周

卫五十周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三 身度

经筋

骨度

肠度

脉度?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四 诊候之一

四时脉形

真脏脉形

四时脉诊

人迎脉口诊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五 诊候之二

脉诊

色脉尺诊

尺诊

尺寸诊

五脏脉诊?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六 诊候之三

虚实脉诊

杂诊

脉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七 证候之一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八 证候之二(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九 设方

知古今

知要道

知方地

知形志所宜

祝由

知针石

汤药

官能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佚)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一 九针之一

九针要道

九针要解

诸原所生

九针所象?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二 九针之二

刺法

九针所主

三刺

三变刺

五刺

五脏刺

五节刺

五邪刺

九刺

十二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三 九针之三

量缪刺

量气刺

量顺刺

疽痈逆顺刺

量络刺

杂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四 补泻

天忌

本神论

真邪补泻

虚实补泻

虚实所生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五 伤寒

热病

热病说

五脏热病

五脏痿

疟解

三疟

十二疟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六 寒热

寒热厥

经脉厥

寒热相移

厥头痛

厥心痛

寒热杂说

痈疽

虫痈

寒热瘰疬

灸寒热法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七 邪论

七邪

十二邪

邪客

邪中

邪传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八 风论

诸风数类

诸风状论

诸风杂论

九宫八风

三虚三实

八正风候

痹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九 气论

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三十 杂病

[附篇]

《黄帝内经太素》遗文并杨氏原注

《校正内经太素杨注》后序

作者简介

杨上善

隋唐时代医学家。约生于575年,卒于670年,曾在隋大业年间(605年至616年)任太医侍御,精于医术,诊疗出奇,能起沉疴。对《黄帝内经》有着较深研究,曾奉敕注《内经》,取《素问》及《灵枢》的内容,重新编次,著成《黄帝内经太素》一书,共30卷,是分类研究《内经》的第一家。故宋代林亿等指出:“及隋杨上善纂而为《太素》,今睹其例。取《素问》、《灵枢》之文,错综以致注解者,后世有两经分类之书,上善实为此唱首。”另外,还著有《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今仅存钱本第一卷,名为《黄帝内经明堂》。

在学术思想方面,杨上善著《黄帝内经太素》在对《内经》分类研究的同时,保存了《内经》中一些原文的较早面貌,而且在考校字义、诠释发挥和引录古书佚文方面,均有其学术价值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