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9 11:40
原名鲁连,字齐生;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热心开展业余教育工作,主持兴办贵州达德学校。积极倡办勤工局、农事试验场、商品陈列所和妇女习艺所等实业场所。参加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1917年,率贵州学生赴日本留学,后又组织赴欧洲勤工俭学,结识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等人,接触马克思主义,支持共产主义革命主张和留欧学生革命活动。
回国后任贵州省视学等职。1926年,任贵州省立第三中学校长。任内延请名师执教,倡导白话文,宣传新文化,开新学风尚,倡导男女平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
1929年在上海与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1931年,经黄炎培介绍先后往江苏昆山、山东邹平、河北定县开展乡村教育。后在中华职业教育社和广西基础教育研究院任职。
“七七”事变后组织抗日救国会,宣传抗日;后任四川歇马乡村建设育才学院文史教授,璧山正则艺专文史教授;多方奔走,从狱中营救出我党领导人王若飞(黄齐生是其舅父),并随赴解放区考察,在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
编剧:王蔚桦
总导演:赵焕章
摄制单位: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话剧团、贵州省电视台
中共早期领导人王若飞幼年丧父,从小就受到舅父黄齐生的关怀爱护。黄将他从安顺接到贵阳医治耳疾,并送到达德学堂读书,接受教育,后随黄齐生到日本、法国留学。
在法国,王若飞结识了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等革命家,并经阮爱国(胡志明)介绍参加了共产党。党组织派他前往苏联学习。日本入侵中国后,他从苏联回国,在内蒙做地下工作不幸被捕,在敌人严刑逼供和功名利诱面前,他毫不动摇,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法庭上宣传抗日,在监狱组织群众斗争。黄齐生不顾年老体弱三次赴绥远探视王若飞,并设法营救。因抗日形势所迫和党组织的多方营救,敌人不得不将王若飞释放出狱。
王若飞回到延安,被任命为八路军副总参谋长。抗战胜利后他与毛泽东、周恩来一起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重庆“校场口事件”发生后,黄齐生受毛主席和延安各界人民委托到重庆慰问被国民党特务打伤的郭沫若、柳亚子等人。当他与王若飞由重庆乘飞机回延安途中,不幸在山西黑茶山遇难。
一九三八年黄齐生由重庆到昆明工作,路经安顺家乡,小住数日,地方人士都向这位久离家乡的老先生询问国内外形势和人人关心的抗战问题。
省立安顺中学校长黄国权,邀请黄齐生老先生来校向师生们讲演。因老先生是爱国民主人士、安顺人,经历丰富、学识渊博,曾在贵阳达德学校教学多年,后又出省工作。这次由重庆到昆明路经安顺,遂请老先生向师生们报告一下抗战形势。
黄齐生老先生身穿长袍,须发斑白,精神抖擞,态度从容。登上讲台说:“现在是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联合抗日一致对外的大好形势。我将八路军打日寇的方法讲一下,首先要说明日寇的装备比八路军强得多,有机枪、有大炮,又有飞机,八路军用的是步枪和土枪、土炮,民兵用的还有大刀梭镖,装备落后,医药也都缺乏。在这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怎么打法,同学们想一想,要打硬仗,我们就要吃亏,面对这个最凶残的强敌,用什么方法打呢?八路军就用‘游击战术’来对付他们。”当时,这题材新颖动人,引起全校师生们的极大兴趣和感动,自然而然地鼓掌。他还说:“所谓‘游击战术’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住我扰,敌疲我打’。在敌人进攻的时候,八路军就退避,不同他硬拼;敌人退走的时候,八路军就追、就截,打得他只顾逃命;敌人驻下的时候,八路军就去扰乱,使他不得安宁;把敌人拖疲了,八路军就包围着打得他狼狈不堪。这种打法使日寇无法应付,只有挨打和被俘。古时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就是这个道理。据日寇俘虏说:‘你们打仗不规矩,神不知鬼不觉地就被你们活捉了’。”
黄老先生性格爽朗,平易近人,再加上讲演技巧、语言生动、感人至深,给师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对师生抗敌思想起着极其强烈的作用。
黄齐生老先生来校讲演之后,黄国权校长与职教员等开会,决定利用寒假期间组织“抗日救国宣传队”下乡宣传,当时参加的职教员中有黄国权、王守之、梅宗圻、文树桐、支竹舫、王叔尧、罗蔗圆、梁文隽,共计八人,(高汇沧因病未参加),制有三角形的旗子一首,书明“安中职员抗日救国宣传队”旗帜鲜明地下乡巡回宣传,由安顺出发,经头铺,养马大地,高家坝、夏官屯,清凉洞,云鹫山、雷家屯、九溪坝、三铺、郑家屯、两所屯等村寨宣传,时间共一个星期。
2018年4月8日,在黄齐生先生遇难72周年纪念日之际黄齐生故居开馆,位于安顺经济技术开发区幺铺镇青源村,距安顺城区约12公里,占地近2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