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顶蛙嘴鸱

更新时间:2018-08-14 08:06

黑顶蛙嘴鸱,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外形特征

黑顶蛙嘴鸱额棕白色而缀以黑色,额基具前伸的黑色刚毛状羽,与额羽一起盖住鼻孔。头顶黑褐色,具缀有灰白色的红棕色波浪状斑;眉纹棕白色;枕部沾棕,后颈具不完整的,杂有黑斑的白色领环;头、喉侧和耳羽羽干特形延长如发。头、颈、喉的两侧浅棕红色,密布黑斑;其余上体,包括两翅覆羽暗棕红色,具黑褐色虫蠹斑和斑点;背、大覆羽和外侧覆羽更缀有白斑,最内侧飞羽和肩羽多为白色,具黑色中央斑和端斑;飞羽黑褐色,先端杂有棕色斑点,外侧具浅棕白色横斑,内侧飞羽横斑为红棕色;尾羽较长,呈凸尾,中央一对尾羽呈大理石样的灰褐色,具有黑色和4道大理石样黑白色宽阔横斑;外侧尾羽更多棕红色,最外侧一对尾羽具白色V形斑。颏淡棕白色,前颈近白色,具黑色次端斑;胸暗棕红色,具黑褐色虫蠹斑和杂有大形白斑;下体余部白而沾红棕色,也具黑色次端斑。

大小量度为:体重52克,体长240毫米,嘴峰16一18毫米;翅126—141毫米;尾127—143毫米,跗跖15一16毫米。

生活环境

黑顶蛙嘴鸱栖息于2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次生林中。单独或成对活动,夜行性。白天多躲藏在密林中,常沿着大的乔木树干水平枝伏卧或站于树枝上,因体色与树枝较相似,难于发现。晚上和黄昏才开始活动和捕食。飞行轻快,毫无声响。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小型类。

繁殖状况

黑顶蛙嘴鸱的繁殖期主要在4—6月。最早在3月末,最迟到8月末。通常营巢于海拔400—2000米的山地森林中。尤其喜欢在陡的山边沟谷营巢。巢多置于小树水平枝分枝处,距地高多在1.5—5米之间。巢完全由雌鸟从自己腹部拔下的绒羽和细羽构成,大小直径为6—9厘米,深2厘米,巢中间稍凹;营巢材料多深深的插入树皮裂缝中,巢外面再加以苔藓、地衣和蜘蛛的卵袋等,将巢紧紧的固定在一起,因此巢不仅相当结实,而且外表看起来,好像树本身长出的瘤状突起。每窝产卵通常2枚,有时少至一枚,卵的颜色为白色,光滑无斑,形状为长卵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为24.4—28.1×16.3—19.5毫米,平均26.5×17.6毫米;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进行。雄鸟通常白天孵卵,雌鸟晚上孵卵。雏鸟晚成性。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西部潞西三台山斯里兰卡印度阿萨姆和缅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