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9 17:45
《龙船调》是由灯歌《种瓜调》改编而来,是优秀的鄂西土家族民歌,也是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龙船调》与民族歌唱传统。有关土家族的族源研究主要分为巴人说、湘西土著说、乌蛮说,以及多元构成说四种看法。从大量史料记载中可以看出,土家族与古代巴人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哮生咸鸟,咸鸟生后照,后照史为巴人。”而土家族的祖先巴人在艺术领域有着极高的天赋与极强的创造力,可以说土家族的艺术史与民族史一样源远流长。据《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巴师,也就是巴人的军队,他们不仅骁勇善战,而且能歌善舞。其后《楚辞》中记载:“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和者,不过数人而已。”这里的《巴人》是对巴人所创作的音乐的泛称,由此可见,巴人之歌在当时的楚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数千人可以和而歌之。这也证明,早在数千年前,能歌善舞的土家族人就已展现出杰出的艺术才能,并将其发扬光大。《三都赋·魏都赋》中对吴、蜀两地风俗描写到:“或明发而媚歌,或浮泳而卒岁”,张载注曰:“媚歌,巴土人之歌也”虽然并非以赞扬夸奖的口吻来描写,但是提到巴蜀人,首先便想到能歌善舞,由此可见,优秀的艺术特长成为了巴人的突出才能与特点,这就为《龙船调》的形成提供了民族记忆与历史源头。
及至唐朝,在大一统王朝兼容并包的思想指导下,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各民族文化艺术交流空前活跃。这一时期来源于巴人的《竹枝词》影响深远,多见于诗人的作品中。
顾况《竹枝曲》:“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
白居易《竹枝词四首》(其二):“蛮儿巴女齐声唱,愁杀江南病使君。”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引言》:“里中儿联袂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以曲多者为贤。”
以上诗词明确写到《竹枝词》为土家族先人巴人所演唱,且寻着文人墨客所记载的关于《竹枝词》的特征,不难发现《龙船调》与其一脉相承的特点:夜唱、齐唱与联袂等演唱形式;短笛、击鼓等伴奏乐器以及庆祝节日、相互竞赛等表演目的。可以说,如今广为传唱的《龙船调》在这些方面深受《竹枝词》的影响,是对古代巴人巴歌《竹枝词》的继承与发展。
土家族祖先巴人善于歌舞,且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影响力逐步扩大,土家族儿女世代口耳相传,将这种艺术天分融入骨髓,这种民族歌唱传统为《龙船调》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热爱歌舞的土家族人,喜爱一边观灯,一边歌舞。改土归流后,土家族地玩灯的习俗未改,正月玩灯,种类繁多,有龙灯、狮子灯、彩龙船、蚌壳灯、地龙灯、花灯,灯歌由此大兴。正如同治版《咸丰县志》记载:“上九后,乡城有龙灯戏,杂以纸制狮子戏,及纸糊龙船、车子等戏,沿门舞蹈、唱歌。利川传统灯歌仍保留下近百首,《龙船调》就是由利川灯歌《种瓜调》整理改编而成。
1953年春夏,利川文化馆音乐干部周叙卿听农民歌手丁鸿儒哼唱而记录的《种瓜调》歌词为:
正月是新年(咿哟喂),
瓜子才进园(哟喂)。
二月起春风(咿哟喂),
瓜子才定根(哟喂)。
三月是清明(咿哟喂),
瓜苗成了林(哟喂)。
四月是立夏(咿哟喂),
瓜儿上了架(哟喂)。
五月是端阳(咿哟喂),
瓜儿把新尝(哟喂)。
六月三伏热(咿哟喂),
瓜儿正吃得(哟喂)。
七月秋风凉(咿哟喂),
瓜儿皮色黄(哟喂)。
八月中秋节(咿哟喂),
要把瓜儿摘(哟喂)。
九月是重阳(咿哟喂),
瓜子已下场(哟喂)。
十月瓜完了(咿哟喂),
瓜种要留到(哟喂)。
从歌词可知,《种瓜调》分十个月叙述种瓜的经过,是一首标准的农事歌。
1955年夏,利川县文艺馆举办全县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周叙卿建议柏杨坝排练他由《种瓜调》改编的《龙船舞》参演。排练中,文化馆舞蹈干部黄业威建议去掉彩龙船等实物道具,以二人表演唱的形式演绎此曲,获得好评。
1956年,经过进一步整理的《龙船舞》,参加恩施专区第一届民间歌舞文艺表演,被评为优秀节目。
1958年,《龙船调》(又名《龙船曲》)列入湖北群众艺术巡回辅导演出团演出节目,《龙船调》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传唱到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被评为世界最流行的曲之一。几十年来,有独唱、对唱、合唱、领唱合唱、歌舞、舞蹈等多种形式广泛地活动于国家以及很多省、市文艺团体的舞台上,利川市更是以《龙船调》故乡引以自豪,无论是业余还是专业剧团都满腔热情地反复对它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改编和再创作。
有学者研究,《龙船调》的旋律美妙而动听,其旋法与西汉年间《宋玉对楚王问》中“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巴人”(土家族祖先)歌有关,这是鄂西地区最典型的传统歌曲特点之一。
清代以来,《种瓜调》一直在利川市城和汪营、柏杨等地广为流传,在歌唱间伴有打击乐器。
1955年夏,利川县文艺馆举办全县农村业余文艺汇演,周叙卿建议柏杨坝排练他由《种瓜调》改编的《龙船舞》参演。排练中,文化馆舞蹈干部黄业威建议去掉彩龙船等实物道具,以二人表演唱的形式演绎此曲,获得好评。
1956年春节,利川召开全县文化代表大会,到会代表1994人,演出节目39个。随后,举办骨干训练,对《龙船舞》等节目进行进一步润色改编;1956年2月,利川以《龙船舞》的形式,参加《恩施地区第一届民间歌舞文艺会演》,评为优秀节目。同年,湖北省举办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王国胜、张顺堂以二人对唱后一个唱、一个吹木叶,最后再合唱的方式演唱。获得好评。
1957年03月,利川汪营农民歌手王国盛,张顺堂在北京怀仁堂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大会”上首次奉献给首都观众《龙船调》,获得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1958年01月01日,在全国举行的“通美杯”歌曲大赛中竟出现北京和湖北两个组都选中《龙船调》这首歌的动人场面。
1958年,《龙船调》(又名《龙船曲》)列入湖北群众艺术巡回辅导演出团演出节目,受到观众喜爱。
1958年9月,《湖北省群众艺术巡回辅导演出团演出节目之一:歌曲集》印行,收录了由《种瓜调》整理的《龙船曲》。
1958年《长江歌声》第12期,发表《龙船调》歌谱。
1959年《长江歌声》第1期发表文章,盛赞湖北群众艺术巡回辅导演出团演唱的《龙船调》,有着浓重的湖北乡土气息。
1959年9月,恩施地区歌舞团参加在湖北剧院举行的全省音乐舞蹈曲艺汇演,《龙船调》是汇演的第三个节目,演出取得成功,《湖北日报》发表了相关摄影报道。
1959年,湖北群众艺术巡回辅导演出团到北京进行汇报演出,杨青云演唱了《龙船调》。
1961年,湖北省启动《中国民歌集成·湖北民间歌曲集》编辑计划,周叙卿先生参与该书的编辑;1962年《湖北民间歌曲集》出版,收入《种瓜阎》。
1962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湖北民歌20首》,收入《龙船曲》。
1979年《种瓜调》收入《中国民歌集成》。
1980年至1989年,《龙船调》被众多王玉珍等国内众多知名歌唱家、歌手演唱,或录制唱片,其中有刘家宜(1981年)、王洁实、谢莉斯(1983年)、郁钧剑(1983年)、《群星璀璨电视歌会实况乡音集》(1983年)等。
1980年代,关于《龙船调》的研究文章开始涌现。如宋运昭《关于〈龙船调〉——兼谈民歌创作的集体性》、张汉卿《龙船调、竹枝词、流徽曲》(1988年《音乐研究》第3期)。
1994年5月30日,中央电视台地方台30分钟节目专题报道了由柏杨民间老艺人演唱的《龙船调》,《龙船调》的发源地利川柏杨坝为世人瞩目。
1998年9月,湖北省第四届民运会在利川召开,五千人在开幕式上表演了名为《龙船调的故乡》的大型歌舞。
1990以来,关于《龙船调》的研究论文日益增多,如邹婉华《简论恩施土家民歌“龙船调”的音乐特征》;潘顺福《论龙船调的民族属性》;匡传英、赵娜《合唱曲龙船调:传承基础上的再创作》;张灵腾《论土家族民歌龙船调的艺术形态》;张潋《从民歌的多种改编看当代民歌的传播——以利川民歌龙船调为例》;范心恒《符号学视野下“妹娃儿”身份仿拟萌属性研究——以湖北恩施利川《龙船调》为个案研究》。
2000年8月,中央电视台在韩国釜山参加“第二届奥林匹克国际合唱比赛”,《龙船调》获得银奖。
2002年12月20日,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音乐厅举行独唱音乐会,将《龙船调》唱响世界。
2002年,武汉星海合唱团一行50余人家情韵,再推利川《龙船调》。8月,利川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由著名歌星汤灿演唱的MTV《利川民歌龙船调》在“魅力12”等栏目播放。
2003年06月,中央电视台录播电视专题片“土以《龙船调的故乡》为名”到利川拍摄专题片。
2003年-2006年,《龙船调》连续三次作为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悉尼歌剧院、肯尼迪艺术中心几个世界顶尖级艺术殿堂固定的选曲唱响,再次将“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的唱词推向世界。
2006年07月,《龙船调》入选中国探月搭载候选曲目。
2009年06月21日,《龙船调》荣获湖北传世金曲之首。
2009年10月,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和利川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龙船调”艺术节在清源体育场隆重开幕。
正月是新年(哪咿哟喂)
妹娃子去拜年(哪喂)
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
阳雀叫(哇咿呀喂子哟,那个咿呀喂子哟)
(女白)妹娃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
(男白)我就来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哪
妹娃(儿)请上(啊)船
(哪个喂呀ZUO,哪个喂呀ZUO)
把妹娃推过河哟喂
二月里是春分(哪咿哟喂)
妹娃(儿)去探亲(哪喂)
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
阳雀叫(哇咿呀喂子哟,哪个咿呀喂子哟)
(女白)妹娃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
(男白)还是我来推你嘛
艄公你把舵扳哪
妹娃(儿)请上(啊)船
(哪个喂呀ZUO,哪个喂呀ZUO)
把妹娃推过河哟喂
三月里是清明哪咿呦喂
妹娃我去探亲哪呵喂
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
阳雀叫咿呀喂子哟
白: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
答:还是我来推你嘛/艄公你把舵扳哪妹娃子我上了船
啊喂呀唑啊喂呀唑
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从民族精神来讲,《龙船调》体现了土家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民歌传达了一种诗意的人生境界,这种潜在的诗性传统,在音乐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塑造了土家族人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龙船调》歌颂美好的事物与纯洁的情感,由心灵深处生发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与期待。妹娃儿活泼的语言,一出场就奠定了整首歌轻松欢快的基调:青春活泼的豆蔻少女,一蹦一跳地来到渡口,在探亲访友途中和艄公互相唱和,简单的生活化场景,传达了一种欢快的情绪和对生活的热爱。智慧的劳动人民将乐观的人生态度凝结在民歌中,用歌声来传达欢快的心情,将土家族人民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传达出来。
从民族情感来讲,《龙船调》体现了土家族乐观开朗的个性与追求自由的爱情观。《龙船调》歌词浅显易懂、明白晓畅,短短数字刻画出形象鲜明的两个人物,体现了土家儿女活泼开朗、直率乐观的性格特点。作为一首试探情歌,不仅表现了土家族对待男女婚姻爱情的态度,也展示了对歌划船定亲的风俗。正月初,在清江源头,河流两岸,头包青丝帕,身着对胸衣,脚踩白底鞋的土家小伙儿们与身穿开襟无领镶边绣衣、八幅罗裙,佩戴金玉饰物土家妹娃儿齐聚于此,敲锣打鼓,鞭炮和鸣。不同于忸怩矜持的害羞姑娘,土家妹子先率直大胆的问道“是哪个来推我嘛”进行试探,而后土家小伙子朴实诚恳的答道“我就来推你嘛”,表明二人情投意合,真心相爱。而在祖辈留下的风俗中,正月初赛歌定亲,在《龙船调》轻快的节奏中,把佳人送到彼岸的画面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欢快的旋律下,我们也被这种男女间纯洁的爱情所感染。
《种瓜调》主要流传于利川市柏杨坝一带,主歌歌词有十段,从“正月瓜子才进园”、一直唱到“十月的瓜种要留到”。瓜多子,历来被视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在土家族地区,瓜更是生殖崇拜的隐语,体现了土家人浪漫的天性。
《种瓜调》通唱的唱法是,一男一女领唱,众人帮腔。演出时,用竹篾彩纸扎成彩龙船,“么妹”立于船中,船尾一男性丑角称“艄公”,两侧数女伴舞。每到一地,划地为台,么妹领唱,唱完一曲踩着鼓点扶船起舞,艄公前后划桨,动作滑稽,博取观众一笑。
经过改编的《龙船调》,在音乐保留了土家族地区民歌的传统音乐特点,一是旋律下行,首句是全曲高音出现次数最多的乐句,之后乐句全呈下行趋势,这种旋律风格虽然很难表现波澜壮阔的气势,却很能表现高山流水、鸟语花香的细腻情绪。二是旋律级进。江汉平原民歌旋律一般具有音域较宽,音程较大,音符跳进的风格,而《龙船调》最高音和最低音相距只有八度,形成以级进为主的特征。三是调式主音不被强调。土家族民歌大多数都有为骨干音行腔,《龙船调》旋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共35次,其次是,共30次,再就是,共18次。而调式主音只有11次。调式出现不多,正是土家族民歌的一个显著特点,不仅没有不稳定的感觉,反而形成一种对比强烈的徵羽交替调式。全曲从羽调式开始,中部成对比性展开,结束在徵羽交替调式的,表现力丰富,层次分明。
《龙船调》是以[Sol(梭)、La(拉)、Do(多)、Re(来)]四声音列作为传统五声音阶的基础,以[La、Do、Re]和[Sol、La、Do]为骨干音创腔编曲。第一乐句为以[Do、re、mi]为骨干音向以[La、Do、Re]为骨干音的靠拢进行,歌曲的中间乐句为以[Mi、La、do]为骨干音向以[La、Do、Re]为骨干音的靠拢进行。这些均为当地传统的行腔编曲习惯。在歌曲的调式色彩方面,《龙船调》是一首终止于[Sol](徵)调式的民歌。但是,由于其编创者受制于传统的行腔编曲习惯,以[La、Do、Re]为旋律骨干音创腔编曲,所以整首歌中,调式主音[Sol](徵)十次出现,但八次系经过音,而[La](羽)、[Re](商)两音在旋律中却非常突出,反复吟唱,给人留下这首[Sol](徵)调式民歌含有[La](羽)、[Re](商)特性和色彩的鲜明印象。像这样具有浓郁的[La](羽)、[Re](商)特性和色彩的[Sol](徵)调式的民歌,当地的人们可以信手拈来。
从文体上看,《龙船调》基本上保留了《种瓜调》的副歌,主歌歌词则由十段压缩为二段(亦有三段版本),去掉铺陈,“种瓜”这一历史悠久的生殖意象被弱化,使爱情主题更加突出,反而更体现了土家族民歌的场景化特点,一听到《龙船调》,我们就仿佛就看到清江渡口发生的一幕浪漫故事。
《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龙船调》之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主要由于它词曲都很有特色。歌词通俗又洗炼,以浅显质朴的词成功地塑造艺术形象。歌中描绘了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的一幅鲜明生动画面。它的音乐特色在于旋律起伏较大,单域较宽,节奏较自由,腔调高亢婉转,有很强的抒情性,感染力强。
《龙船调》体现了鄂西地区独特的语言艺术。《龙船调》在演唱中带有很多衬字,这些衬字或为地方方言或为日常常用的语气词,具有浓烈的鄂西地区特色。虽然这些衬字多半没有具体释义,但是在整首歌中起承转合,使曲调一唱三叹韵味十足。首先,衬字的使用奠定了整首歌曲欢快轻松的意境。“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哟喂),妹娃去拜年(哪喂)金(哪)银儿梭,银(哪)银儿梭,阳雀叫(啊)捎着莺鸽(啊)捎着莺鸽”,衬字的使用,让歌曲充斥着喜庆、欢快的节日氛围。其次,衬字的使用便于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开篇将一个脚步轻盈,盼望过节的妹娃儿送入我们眼前,而后的问句“妹娃要过河(哇),是哪个来推我(嘛)”则将一个可爱,活泼的女孩刻画得栩栩如生。最后,衬字的使用有利于抒发情感,“把妹娃推过河(哟呦喂)”句末连用语气词抒发了一种强烈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复杂的,难以表述的,将可爱娇俏的妹娃儿推过河,既有一种喜悦与开心,又有一种分别的不舍,将这一句高亢嘹亮地唱出来,在情感上是一种宣泄和表达,达到“情动于中而发乎声”的效果。而“哪个咿呀佐,哪个咿呀佐”一整句歌词全部用衬字,更是土家族民歌独特的形式,这些民歌中的衬字,充分展示了鄂西地区特有的民歌文化。
《龙船调》是世界优秀民歌,荣获湖北传世金曲之首,是湖北“十大区域特色文化品牌”。
1.文学价值。《龙船调》字句精炼,反复使用衬词,如:“今哪叶儿梭,明哪叶儿梭”,大量使用方言词汇,对于民族文化的交流有着实际的意义;《龙船调》里的经典对话“妹娃要过河,是哪个来推我嘛”,“我就来推你嘛”,蕴含情绪饱满,演唱体现鲜明地域色彩和民族风情;《龙船调》的研究对于荆楚方言中遣词造句部分的选择和方言系统音调音变的探讨有着深远的作用,而《龙船调》本身可以被当作是一首“诗歌”,一首能深入挖掘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诗歌”。
2.美学价值。《龙船调》是美的,首先,从歌词;“二月是春分,瓜子才定根三月是清明,瓜苗成了林”可以看出《龙船调》经过时间的洗涤,具备了审美的内容和形态,成了一种美的艺术,具有了对美的要求;其次,演唱《龙船调》的人,以及各种外在形式是美的,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经验;最后,《龙船调》本身是美的,其字词句生动,结构完整,让人产生画面感,极具艺术欣赏力,本身能给人带来审美体验,满足对美的想象。
3.传承价值。《龙船调》是中华儿女的财富,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被深入挖掘的必要,进一步了解土家族特色民歌文化离不开对《龙船调》的来源、历史脉络、发展现状、未来前景展望做系统全面的工作。对《龙船调》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现独特的传承价值。
《龙船调》的发展面临瓶颈期,中国知网上能找到的近三年关于《龙船调》的文献寥寥无几,《龙船调》在新时代涌现的新问题也值得做研究调查。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在进一步与旅游业结合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问题,在打响旅游景点的同时要注重对文化的保护,亟待培养一批专业的演唱者,进一步扩大年轻人对《龙船调》的喜爱之情。
利川市政府为了更好地推进《龙船调》的发展,保证龙船调的传承,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比如成立了龙船调民族文化研究会,专门负责龙船调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其在市政府的领导下,由民族宗教局牵头,文化局、工商局等部门配合,对作为一种包括民歌、地域文化、民族精神在内的具有深层次民族文化内涵的龙船调申请商标注册,把龙船调的商标批量印刷在贺卡和信封上。这不仅让当地人意识到文化贵在传承,也达到了对外宣传的目的。
2012年开始,利川市举办了龙船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演出活动,都是在民歌传承人指导下,由当地民间艺术团所表演。
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音乐电视,2009年8月9日下午在其故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柏杨镇封镜。
大型音乐电视片《龙船调》由中央电视台和利川市人民政府联合摄制,曾执导过《血战台儿庄》、《大决战》、《惊涛骇浪》等影视剧的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翟俊杰任艺术指导。被称为“新民歌的领军人物”的国家一级演员汤灿担任主唱。中央电视台文艺综合部编导张东辉任总导演。总政话剧团高级舞美设计师余景新任美工。恩施州民俗专家谭宗派和《龙船调》的收集整理者周绪卿的儿子周华担任顾问。期间,汤灿和张东辉为柏杨李子小学捐款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