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08 08:38
乌拉特部落是蒙古诸部之一。是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十五世孙布尔海的嫡系后裔。乌拉特系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乌拉特在史籍又有乌喇特、乌拉忒、吴喇忒、吴拉忒等不同译称,属科尔沁部的一个分支。
蒙古帝国灭金朝,哈萨尔受封为王,领地在石勒喀河至额尔古纳河一带,这一地域的哈萨尔后裔以科尔沁为总的部号,内有乌拉特等较小的蒙古部族。
明朝洪熙元年(1425年),瓦剌部(卫拉特)攻破科尔沁部,科尔沁一支在哈萨尔十五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喇的率领下,被迫退居嫩江流域,以同族有阿鲁科尔沁,故号称嫩科尔沁。明正统三年(1438年)、正统十三年(1448年),瓦剌部接连两次攻破依附兀良哈部的科尔沁部。这一期间奎孟克塔斯哈喇的两个弟弟巴衮诺颜、布尔海为避瓦剌征服东蒙古的战乱之难,率部避居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之间,布尔海始号所部为乌拉特。此时,居于贝加尔地区至黑龙江中游的原科尔沁蒙古诸部统称为阿鲁蒙古。后金天聪六至七年(1632~1633),皇太极以武力和和亲政策相继征服阿鲁蒙古诸部,使各部降附后金。天聪七年(1633年),布尔海曾孙鄂木布、图 巴二兄弟率侄儿色棱以及部众归顺后金,乌拉特部被迫内迁呼伦贝尔草原的呼布图奈曼查干、图门乌力吉一带。
天聪八年(1634年)起,乌拉特部随从后金大军攻打明朝、高丽(朝鲜)、喀尔喀蒙古及山海关内外,立有战功。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为巩固边疆,强化“以蒙治蒙”政策,对归顺的蒙古族上层“表其功,赐厚禄,封牧地”,将乌拉特部分置为乌拉特前、中、后三旗。时因建业表功的鄂木布、色棱已故,封额日和台吉图巴为札萨克镇国公,掌乌拉特后旗;图门达尔罕鄂木布之子鄂班为札萨克镇国公,掌乌拉特前旗、伊拉丹呼硕其色棱之子巴克巴海为札萨克辅国公,掌乌拉特中旗。各旗札萨克爵位诏世袭罔替。并赐牧地于河套北、阴山、狼山、乌拉山(木纳山)之间。顺治六年(1649年)秋,乌拉特三旗由科尔沁分族西迁,由呼伦贝尔起程,于顺治九年(1652年)抵达所赐徼牧地。同时,将驻牧于此地的艾毕日米德札黑齐匪部追赶到喀尔喀蒙古境内,把散居此地垦荒种田的汉民也迁往长城以南闭耕放牧。
为防御阿拉善厄鲁特部东犯,清廷谕乌拉特部落旗出兵镇守中西边关隘口。乌拉特后旗镇守昆都仑沟、五当沟,把守黄河的大树湾渡口;乌拉特中旗镇守哈达莫勒口子;乌拉特前旗镇守毛尼胡硕(西山咀),把守黄河坦盖木独渡口。
乌拉特部三旗札萨克同驻哈达玛尔,分民而不分地,未划分旗界、苏木界。前、中、后三旗依蒙古族习惯则称左中右三翼,故根据各札萨克衙门,镇守隘口的位置,习称前旗为西公旗(亦称克公旗),中旗为东达公即中公旗(亦称巴公旗),后旗为东公旗(亦称喇公旗)。
乌拉特三公旗疆域据《清史稿》记载:东界茂明安旗,南界鄂尔多斯左翼后旗(今达拉特旗),东北界喀尔喀右翼旗(达尔罕贝勒旗),西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今杭锦旗),北界瀚海。东南距京师1520里,在归化城西360里。行政上隶属原乌盟。
乌拉特部蒙古族主要居住在今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达茂联合旗、包头市、集宁市也有少部分居住。
附:乌兰察布盟首次会盟时间、地点、地名考
乌盟是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级行政区域的专用名称。这一名称起源于清朝初期的会盟。清代乌盟属理藩院统辖,绥远将军衙署节制,对所属四部(四子部、乌拉特部、茂明安部、喀尔喀右翼部)六旗(四子部落旗、乌拉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旗、喀尔喀右翼<达尔罕贝勒旗>)进行监督和调节。这一名称从清代一直沿用至今。但对历经数百年之久的这一名称产生的地名、地点、时间的解释,至今没有正确的定论,有些解释是靠道听途说、摘用不符合实际的论著,有的则混淆是非、歪曲历史事实,给后世造成人为的麻烦。我们应以科学公正的态度,尽早恢复其历史真面目,正确解释三百多年前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产生的这一会盟专用名称的含义和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对后人负责,避免以讹传讹。
首先简述“乌盟”这一专用名称的含义。“乌兰”,蒙古语“红色”之意;“察布”,蒙古语,有“经膳”、“湖泊”、“恰好”、“山的两翼高地”等意;“盟”是蒙古语“楚古拉干”(聚会)的汉译词。“文化大革命”中有人曾把“乌兰察布”一词解释为“红色裂缝”。“裂缝”一词,蒙古语为“察巴”。“察布”( cab)和“察巴”(caba)概念截然不同。
现就书刊上已发表的“乌盟”一词的几种解释作一剖析。
1983年1月出版的《乌盟行政区域沿革》(以下简称《沿革》)一书的概述中,作者引用贻谷(理藩院尚书、绥远城将军、兵部左侍郎、蒙旗垦务大臣)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所著《绥远旗志》(卷2)称:“乌盟得于蒙名‘乌兰察布’一地,即为红山口之意。红山口在归绥城(现呼和浩特市)东北二十五里于大青山下,谷内宜于生长松柏树,历史上为重要的军事要塞。所辖六个部落旗常会盟于此地,故以乌兰察布名其盟”。该书引用原文时擅自作了修改。《绥远旗志》(卷2)和同一时期出版的《绥远全志》(卷2)所记原文均为:“乌兰察布山,红山,在城东北二十五里,蒙古名乌兰察布(辑要作五兰叉拍音近无定字),即四子部落等会盟所也,谷内产松柏树”。引用文在原文“红山”后添加了一个“口”字,而且还进行了无根据的论述。
《内蒙古大辞典》、《内蒙古自治区旗县情大全》、《乌兰察布概况》、《乌兰察布地名志》、《乌兰察布修志文荟》等党政社会研究部门编写的书籍文稿,均引用了《沿革》一书记述和解释。
具有权威性的汉文工具书《辞海》(公元1979年版缩印本第76页条目)中称:“以清时各旗会盟于红螺谷(蒙古语称乌兰察布)而得名”。
关于乌盟首次会盟的地点,史书中的记述也不少,下面试举几例。
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张穆所著《蒙古游牧记》(卷5)载:“四子部、茂明安部、乌喇特部、喀尔喀右翼部会盟于乌兰察布”。
《大清一统志》称:“盖地有乌兰察布山,归绥北百二十里,就是乌兰察布会盟之地”。
《清史稿》(卷60)称:“四子部、茂明安部、乌喇特部、喀尔喀右翼部,统盟于乌兰察布。(盟地在四子部落境内,归化城南<实为“北”之误--笔者>百二十里,五蓝叉拍山,即此)”。
《绥远通志稿》(卷1,下册)称:“四子王旗、喀尔喀右翼旗、茂明安旗、乌喇特前、中、后三旗,六旗共组一盟,并由清廷指定以乌兰察布为每年会盟之地。盖地有河,名乌兰察布,因以河名呼其地,以地名呼其盟。实则河名乌兰察布,而地名乌湖克图也。”
通过以上记载,不难看出乌盟会盟之地是在归绥以北120里处的乌兰察布河畔,属四子王旗境,与归绥以北25里处的红山口无涉。今四子王旗东八号乡白彦敖包行政村一带,与《绥远通志稿》“地名乌湖克图”的记载非常吻合。乌湖克图系蒙古语,意为“有油脂”,蒙古语称石英石为乌湖克朝鲁(直译:油脂石),因白彦敖包山坡上至今还有两块乳白色巨石(石英石),所以当地人就称该地为乌湖克图(汉译为“有石英石的地方”);而且白彦敖包就在呼和浩特北120里处,与《大清一统志》所载其地在归绥北120里的记载正相吻合。
另外,口碑资料也不可忽视。蒙古民族有文字的历史虽有七百多年,但直到解放前文字仍极不普及,只有少数人掌握,很多重要史实和资料,都是靠世世代代口传保存下来的。据原乌盟四部六旗老者回忆:“乌盟首次会盟地点,应在四子部落境南白彦敖包的乌兰察布河畔。当时为了纪念乌盟首次会盟地,在距白彦敖包东四华里处,建有一座铁塔,铁塔中部刻有满蒙古两种文字塔记(塔记失传),纪念塔毁于1952年,现仅存其遗址,当地人们至今仍称此地为塔地”。
清廷指定会盟地点时,首先考虑的是参加会盟的各旗与会盟地距离的远近,交通路面、会盟地的地理环境、阅兵场地、“那达慕”盛会场地、后勤供给等问题。白音敖包的地理位置的确具备了这些方面的优越条件,它距旗府乌兰额尔济坡仅30里,并与喀尔喀右翼旗交界,与茂明安旗滩相望;乌喇特三旗虽距白音敖包稍远些,但毕竟比去红山口要近得多。加之白音敖包依山傍水,地域辽阔,环境优美,自然是达官贵人们的理想去处。因此,清廷选择该地为首次会盟之地是顺理成章的。
关于乌盟首次会盟时间的问题,也有待考证。《沿革》一书中称“清天聪六年(1633年)<实为1632年之误--笔者>,四子部落、乌喇特前、中、后三旗,茂明安部落、喀尔喀右翼部落(即达尔罕旗)等六旗首次会盟于乌兰察布,故有乌盟之称”。随后,区、盟级有关出版物均采用了这种失真的、以讹传讹的说法。实际上,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述,不难推算出近于准确的会盟时间。
据资料记载,乌盟各旗附清和设旗年代分别为:四子部于天聪四年(1630年)附清,于顺治七年(1650年)设旗;茂明安部于天聪七年(公元1633年)附清,康熙三年(1664年)设旗;乌拉特部于天聪七年(1633年)附清,顺治五(公元1648年)设旗;喀尔喀右翼部于顺治十年(1653年)附清,同年设旗。由此可见,乌盟会盟时间不可能早于康熙三年。再说,天聪年间乌盟所属各旗还未完成西迁任务。
清政府对蒙古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先后划定内外蒙古各部牧地,改部落为旗制。漠南蒙古1635年设3旗;1636年设22旗;1642年设27旗;1662年设47旗;1670年增加到49旗。49旗内不包括总管旗和特别旗。漠南49旗按6个盟分别在指定地点每3年进行1次正规会盟,是康熙九年(1670年)以后的事。
内蒙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的《蒙古族通史》称:“康熙九年,内蒙古札萨克增加到四十九旗,分为六个盟,……四子部落旗、茂明安旗、喀尔喀右翼旗、乌喇特三公旗共六旗,在四子部落旗境内的乌兰察布会盟,称乌盟”。《土默特史料》称:“顺治五年(1648年),在土默特西境、西北境安设乌喇特三公旗;顺治六年(1649年)、顺治十年(1653年)、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在北境分别安插四子部落旗、达尔罕贝勒旗、茂明安旗”。据此推算,乌盟的四部六旗首次会盟的时间应在康熙九年(1670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