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31 16:18
所谓倭刀,是指明末到清代使用的一种战刀,该刀以日本刀的弧形刀身为刀身,中华剑的剑柄为刀柄。既能使出日本刀的招式,又能运用中华刀的技巧,这种刀以劈砍术见长,重视攻击,可以双手握刀,依靠身体的力量砍劈,也可使用手腕的技巧进行变化。
据传,倭刀术的创始人是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嘉靖年间,一批来自日本的流浪武士,匪徒,与明朝沿海地区的奸商,土豪和海盗等势力相互勾结,袭击沿海城镇村庄,四处劫掠,人称倭寇。戚继光受命成为参将,组织武装力量讨伐倭寇,时浙江多被倭患,而旧军素质不良。戚继光招募农民和矿工,组成新军。新军组建时间短,而且成员大多为平民出身,没有武术根底,战斗经验和战斗技巧缺乏,而中原武功招式复杂,虚招花招过多,实战意义不大。而且讲究繁多,难学难练,见效缓慢,同时各派传人观念保守,不愿广为传授。如何传授士兵简单有效,易学好练的功夫就成为新军的当务之急。在与倭寇的战斗中,戚继光发现倭寇使用的倭刀和刀法招式简洁,出手狠辣,于是受到启发,用一年时间收集日本刀法理念,结合中华武术优点,创造出了融合中日特色的武术:倭刀术。
倭刀刀身狭长,适合砍劈。倭刀术招式简单明了,刀走直线,刀势凶猛,基本以进攻为主,套路包含大量砍劈动作,刺击动作极少,同时又融合了中华刀法“攻守兼备”的理念,适当增加了招架和回旋的动作,揉合了日本刀的快速,锋利以及中国大陆沉厚圆浑功夫。打斗时主要凭力量,速度和反应,对技巧要求不高,招招攻敌要害,极具杀伤力。所以该刀法易于学习和传授,适合军队这种大规模的人群练习和普及;同时该刀法实用价值高,在战场上有重要的实战意义。
随着时间推移,世事变迁,倭刀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据推测原因如下:一、清代时期,清军作战以骑兵为主,倭刀更适合步战,因而骑兵不使用倭刀。二、倭刀多由轻装步兵使用,在对抗骑兵方面并无太大优势,无法与配备长柄武器的重装步兵相比。三、倭刀术可以对轻装步兵造成有效杀伤,但倭刀刀身狭长,刀法以劈砍为主,对重装步兵效果较差,刀具易损耗。综上所述,倭刀及倭刀术主要对抗倭寇这种流窜型非正规武装力量,且颇具优势。但在由骑兵、重步兵、远程兵种乃至攻城战组成的正规战场上,其作用有限。结合当时政治军事局势变化,倭刀术渐渐失去存在意义,加之其“夷邦外道”的身份,使倭刀术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中国的刀剑技法随着兵器制作技术传入了日本。从现存日本正仓院藏的唐大刀就可以清楚看出,日本刀与中国具有很深的渊源。
经过日本武士长时间的发展,在锻造技术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创造出以技法朴实严整、劲力充实流畅为主要特点的日本刀法。
到了明代中期,倭寇扰境时,日本刀法作为其主要战斗技术手段,开始在中国出现。
同时,中国的传统武术到明朝,而且已有部分实用性向艺术性发展的趋势,出现了许多表演性的花招。日本刀法出现后,这些花拳绣腿面临着很大挑战。
在经历了一阶段残酷的血战后,日本刀法引起了明军将领、传统武术家等各界人士的注意。当时文献留下了很多关于日本刀法的真实记载,摘录一些以供窥豹: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带兵在第一线和倭寇搏杀的明军名将戚继光的兵书《纪效新书》在浙江首次刊行。书中称到:“长刀自倭犯中国始有之,彼以此跳跃光闪而前,我兵已夺气矣。倭喜跃,一迸足则丈余,刀长五尺,则丈五尺矣。我兵短器难接,长器不捷,遭之身多两断。”寥寥几笔已经把源于实战的甘苦之言表现得淋漓尽致。
以文武双全闻名于世的明朝军事家、诗人何良臣在军事名著《阵纪》卷2《技用》中说到:“日本刀不过三两下,往往人不能御,则用刀之巧可知。”
明朝茅元仪在其军事百科性的重要兵书《武备志》中称:“长刀,倭奴所制,甚利于步,古所未备。”
明末清初一代武学大师,《手臂录》的作者吴殳所写《双刀歌》有一句:“岛夷缘海作三窟,十万官军皆暴骨。”
明末清初一代武学大师,《少林棍法阐宗》的作者程宗猷(即程冲斗)在倭刀术教材《单刀法选》讲到倭刀用法时称:“左右跳跃,奇诈诡秘,人莫能测,故长技每每常败于刀。”
此外,一些文人诗歌作品,如唐顺之《日本刀歌》、汤显祖《倭王刀子歌》等歌颂日本刀精良之作,在明朝也达到了顶峰。因不涉及技术层面,略去不摘。
近代历史学家陈懋恒在考证作品《明代倭寇考略》中说:“手舞双刀,刀长五尺余,手腕运动,开锋甚长。其刀飞,通身如雪,无间可击。”
由此可看出,在倭寇横行时,中国传统武术遇到了日本刀法的强大冲击。
由于与唐宋以后中国流于花式的一般刀剑相比,日本刀法确有太多技术优势。在经历了正面冲击的惨痛教训后,优秀武术家们开始不拘一格,学敌所长,弥补自短。
其中,戚继光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在台州之役的战场上得到日本刀法的倭夷原本《隐流之目录》,继而“从而演之”,结合刀法自创演练法用以训练士兵,史称“辛酉刀法”。万历十五年,戚继光重修《纪效新书》时删除几乎大量武术内容如拳法经典《拳经捷要》等,却增收了日本刀谱及自创的演练法。
后浙江刘云峰学到了日本刀法,得之真传。安徽的少林武术宗师程宗猷见到刘云峰,认为刘云峰刀法与南北皆闻的刀法名师郭五相比,“胜于郭多矣。”遂向刘学习倭刀法,学成后写成《单刀法选》。
另一位江苏的军旅武术家石电(即石敬岩,武学名家,擅长枪术、双刀、倭刀等,征战四十余年,六七十岁时战死沙场)也学得日本刀法。其传人中比较著名的有在崇祯初年传授的陆桴亭、吴殳。吴殳将倭刀术写成《单刀图谱》,收入其武学名著《手臂录》中。
除了以上几位武术大家的结合,还有民间也间接从朝鲜和葡萄牙传入了一些日本刀法。
晚明期间,日本刀法仍十分活跃。屈大均、温睿临等写抗清事迹的文字多次出现使用倭刀的将领,王邦畿纪实性诗《日本刀歌》则是从清军角度赞日本刀锋利助清军杀戮,称:“杀人论功不及刀,宝刀尔亦空徒劳。风干人耳一百斤,为君致谢日本人。”应该来说,南明残余力量和清军用倭刀和倭刀术的数量应该还是不少。
清朝以后比较少见,原因不详。估计清军八旗主力尚骑兵,日本刀比较适合步兵。
清末,河北连镇杨氏在东北向一游方僧学得一神秘刀法——苗刀法,后传于吴桥桑园镇的谢晋汾和谢晋德兄弟二人,二兄弟一次在西街大运河码头见刘玉春大败脚行数十人,深为敬服,故邀为上宾,遂将苗刀、左把枪等尽相传刘玉春,刘玉春则将通臂二十四式传于二兄弟。
时间到了民国,曹锟在保定练兵,聘刘玉春、任相荣等教授苗刀法,其武术营又被称“苗刀营”。郭长生就是刘玉春的高徒。
民国十六年,经张之江倡导,马英图和郭长生参考古谱,创编了“二趟苗刀”。
苗刀,是源于此刀刀身修长,似禾苗,故称苗刀,并非指西南少数民族苗族的刀法。
很多学者包括苗刀的传人认为这种神秘的苗刀法与戚继光有着密切的渊源,且与程宗猷、吴殳等倭刀术也有不少贴近之处。很可能就是发展过的倭刀术。
这并不仅仅是推测,根据中国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重要资料《苗刀考证》中,这样写道:“苗刀用以冲锋陷阵,远胜单刀及其它短兵。迨明季戚继光将军,改铸精绝,传之于其部下,杀敌致果,斩将擎旗,赖以刀法,威震华夏。程宗猷字冲斗者,编著成册,流传至今。”把苗刀和倭刀术的渊源讲的十分清楚。
由于中国传统武术仍多为口传亲授,师承缺乏记载,真相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切得知。但从技法特点看,苗刀技法的源头可能传自程宗猷,或直接传自刘云峰。
《浪客剑心》中的倭刀术,在和月伸宏的漫画《浪客剑心》中,剑心前妻雪代巴的弟弟雪代缘流落上海滩,找到了失传已久的倭刀术,并针对剑心的飞天御剑流进行了改良,招式如下:
蹴击刀势:斩击对手下盘同时,猛踢其刀,乘斩击之势,踢脚加上了体重,威力增强不少。
回刺刀势:以刀柄档格对手的剑招,借力转身,乘势猛刺对手,施展反击。此招与龙卷闪相近。
掌破刀势:挥刀劈向对手上盘同时,以另一掌再向刀身一推,加强攻击威力,堪称蹴击刀势的上盘攻击法。
朝天刀势:刀插地面,借刀柄为脚踏,手拿柄头系绳,纵身跃起,让刀子一带,直削自己头上的敌人,属对空迎击技。
虎伏绝刀势:倭刀术绝技,反手持刀放於身後,身子一沉,闪避对手攻击後,借沉身之势,挥刀往上一挑,直刺敌方。
战岚刀势:沉下身子,全身猛力旋转,轴心脚交换移动同时,挥刀横扫,属移动攻击技。
疾空刀势:跳跃和落下速度配合得天衣无缝,利用身体动作和刀子的反弹力,淩空疾跑,同时挥刀斩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