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31 04:11
众贤(梵:Saṃghabhadra)是西北印度迦湿弥罗国人,在精于《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论义的悟入论师门下出家受教,是属于代表传统说一切有部学说的“迦湿弥罗毗婆沙师”一系的佛教论师。
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等的记载,在世亲以经量部的教义,修正有部学说而造出《阿毗达磨俱舍论》后,对自视为有部学说中心的迦湿弥罗国一系论师造成很大的冲击——据南陈真谛著的《婆薮槃豆法师传》所载,迦湿弥罗的论师们“见其所执义坏,各生忧苦”。
在这样背景下,众贤论师为了维护传统说一切有部毗婆沙师的学说,苦心钻研《阿毗达磨俱舍论》十二年,重点针对该论评破《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的地方,重新进行匡救,最终创作出《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二万五千颂,计有八十万言。
按照《大唐西域记》,众贤论师在完成《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即和数名门人学徒带着该论去磔迦国奢羯罗城(即今巴基斯坦锡亚尔科特)探寻世亲,希望亲自与其辩论,当面挫败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论义。而世亲听闻众贤要来,因为不想和他诤论,便收拾行装,和门人远行走避。
据说当众贤追循世亲行踪到秣底补罗国(今印度北方邦比杰诺尔)时,患病不起,圆寂前吩咐门人将其所创作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带去给世亲。
众贤论师作为印度佛教说一切有部后期的代表人物,通过《阿毗达磨顺正理论》有力地维护了迦湿弥罗一系传统毗婆沙师的学说,在援救《阿毗达磨俱舍论》对《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的评破中,无形中发展了旧有的学说,将说一切有部的理论推向新的发展。
众贤论师的《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由玄奘于唐高宗永徽四年至五年间译出,共八十卷,是针对《阿毗达磨俱舍论》进行解说评破的作品 。
众贤论师的另一部作品《阿毗达磨藏显宗论》,由玄奘于唐高宗永徽二年至三年间译出,共四十卷,是《阿毗达磨顺正理论》的简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