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

更新时间:2024-10-29 11:13

元氏县,河北省石家庄市辖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南邻赞皇县,南邻高邑县,东邻赵县,东北邻栾城区,西北邻鹿泉区,西邻井陉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总面积668.4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元氏县辖8个镇、7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常山路89号。截至2023年末,元氏县常住人口为393130人。

历史沿革

战国初,元氏县属中山国赵国灭中山国后属赵国,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元氏县由此而得名。

秦,属钜鹿郡。

汉高祖三年(前204年),置元氏县,治所在今县域西北十千米故城村附近。置恒山郡,郡治设在元氏县治。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避帝(刘恒)讳改称常山郡。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常山改那为国。元鼎三年(前114年),复改国为郡。元始四年(4年),改为井关亭。东汉初,仍为常山郡。建武十七年(41年),常山郡并入中山国,元氏属中山。建武二十年(44年),析中山国复置常山郡,元氏复归常山。永平五年(62年),复封常山国。后国、郡时易,均治元氏故城。元氏县皆属之。

三国魏时,常山郡治由元氏徙真定(北魏迁治安乐垒,北齐时复还治真定),元氏县仍属之。太和六年(232年),封常山郡为赵国。元氏改隶赵国,晋代袭之。

北魏时,元氏改隶赵郡。北齐天保五年(554年),废元氏县。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元氏县,属赵州。开皇十六年(596年),析元氏置灵山县。大业元年(605年),灵山县并入元氏县。大业末年,元氏县迁治今城,属赵郡。

唐,属赵州、赵郡。

五代,属赵州。后汉改隶镇州。

宋庆历八年(1048年),改镇州为真定府,元氏仍属之。

元时,属真定路。

明、清,皆属真(正)定府。

民国二年(1913年),元氏县隶属范阳道。民国三年(1914年),范阳道改保定道,元氏县仍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元氏县直属河北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划河北省为17个督察区,元氏属第12督察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9月,成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第一专署(简称冀西专署),元氏县归属之。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划归晋察冀边区冀中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1月,改属晋冀鲁豫太行区一专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月,获鹿县路南区城井入元氏县,改称“元获县”,隶属关系不变。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划归邢台专区;8月,划归石家庄专区。

1958年5月,元氏、高邑两县合并为“高元县”;12月,赞皇县并入,改称元氏县。

1960年5月,撤销石家庄专区,元氏县改属石家庄市。

1961年5月,复设石家庄专区,元氏复属之。

1962年3月,元氏、高邑、赞皇三县分置,元氏县恢复原建置。

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元氏县。

1993年,属石家庄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6月,元氏县辖8个镇、7个乡:槐阳镇宋曹镇南因镇殷村镇南佐镇姬村镇马村镇北褚镇赵同乡东张乡苏阳乡苏村乡北正乡前仙乡黑水河乡。县人民政府驻常山路89号。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介于东经114°11'~114°39',北纬37°41'~37°56'之间。西南邻赞皇县,南邻高邑县,东邻赵县,东北邻栾城区,西北邻鹿泉区,西邻井陉县。东西横距39千米,南北纵距28千米。总面积668.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元氏县地貌类型自西向东依次为山区、丘陵、平原。海拔高度一般为50~500米,最高点为1131.0米。东部平原面积28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41.6%;西部山区面积2385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36.1%;中部丘陵面积144.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22.3%,是一个山区、丘陵、平原兼有的县,地形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为山区,海拔100~800米,磨寨山主峰海拔1131米,是县内最高峰。东部为平原。海拔高度50~100米。中部为丘陵地带。

气候

元氏县处于东部季风区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且初秋阴雨较多,冬季寒冷寡照,雨雪稀少。

水文

元氏县境内河流有北沙河、潴龙河、槐河等,均属季节性河流。北沙河发源于元氏县西北部山区前仙乡,流至元氏县东北部使庄村东北出县境,在栾城梅家村注入交河,县境内长33.5千米,流域面积161.6平方千米。潴龙河发源于黑水河乔家庄村,由西向东贯穿中部,在董堡村北出境,经栾城县入交河。槐河发源于赞皇纸糊套,河势流向自西向东,经元氏、高邑、赵县、宁晋入滏阳河,元氏段长18.2千米,有苏阳支流(8千米)到纸屯河段汇流入主河道,沿岸涉及村庄24个。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12月,元氏县共有耕地48.63万亩,种植园用地5.21万亩,林地17.62万亩,草地面积5.39万亩,湿地0.52万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6.6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88万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42万亩。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元氏县境内有野生植物:石榴、酸枣、银花、枸杞、葛藤、桑、苇、车前子、远志、茵陈、苦瓜、薄公英、苍耳子、白茅、薄荷、木耳、蘑菇、映山红、胡枝子、刺菜、蒺藜、紫穗槐、鼠李、白草、羊胡子草等。

动物资源

元氏县境内野生动物有狐狸,黄鼬、獾、野兔、狼、豹、猫狸、刺猬、蝙蝠(俗称月飘虎)、蛇(俗称长虫)、蜥蜴、蝎子、蝎虎、蜈蚣(俗称蚰蜒)、蚯蚓(俗称蛐蛐蟮)、田鼠、松鼠、鹰、猫头鹰(俗称鸪鸪有)、鹞、山雀、喜鹊、乌鸦(俗称老鸹)、黄雀、麻雀(俗称家雀)、布谷鸟、鸽、鹌鹑、画眉、啄木鸟、斑鸠、石鸡、青蛙(俗称河马)、蟾蜍(俗称疥河蚂)、乌龟(俗称王八)、鳖、虾(俗称虾米)、河蟹、蚌、鱼(草鱼、鲤鱼、鲫鱼、白鲢、花鲢)、螺、蜗牛、水蛭、蚕,蜂、蝉(俗称知了)、蜻蜒(俗称蚂螂)、纺织娘、蝼蛄、蟋蟀(俗称蛐蛐)、斑蟊,牛虻、蝇、蚊、螳螂、蚂蚁,萤火虫、蝴蝶、蟑螂、蝗虫(俗称蚂蚱)、蜘蛛等。

水资源

元氏县地表水多年平均为4288万立方米,总计地表水年均总量为14326万立方米;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13070万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元氏县常住人口392710人。

截至2023年末,元氏县户籍总人口445401人。全年出生人口2836人。人口出生率为6.37‰;死亡人口2092人,死亡率为4.7‰。常住人口为393130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0.04%,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经济

综述

2023年,元氏县生产总值2054807万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347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640991万元,增长7.2%;第三产业增加值1146469万元,增长6.4%。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2%;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8%。民营经济增加值1546055万元,比上年增长5.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5.2%。

2023年,元氏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53.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2%。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3.7%。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8%,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5.2%。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总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7.8%,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81.9%。

2023年,元氏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99亿元,同比增长,8.23%。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67923万元,同比增长14.6%。

2023年,元氏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64元,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84元,增长7.1%。

第一产业

2023年,元氏县粮食播种面积60646.9公顷,增长0.12%,粮食总产量376520.7吨,增长0.45%。其中,夏粮产量173065吨,增长1.12%;秋粮产量203455.7吨,下降0.11%。全年蔬菜播种面积1950.02公顷,同比增长4.53%;总产量117744.93吨,同比增长5%。其中,食用菌(干鲜混合)产量143.50吨,同比增长0.06%。全年肉类总产量35651.60吨(猪牛羊禽),比上年增长13.40%。其中,猪肉产量15582.30吨,增长41.03%;牛肉产量9729.90吨,增长0.64%;羊肉产量2004.50吨,增长6.59%;禽肉产量8334.90吨,下降5.74%。年末生猪存栏512.30百头,增长19.91%;生猪出栏2033.80百头,增长4.48%。禽蛋产量25214.90吨,增长16.21%。生牛奶产量24728.90吨,增长5.61%。

第二产业

2023年,元氏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分行业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24.38%,纺织工业增加值-36.37%,食品工业增加值-25.02%,建材工业增加值31.57%,医药工增加值业313.38%,石化工业增加值-3.42%。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3.95%。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5.2%。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29亿元,比上年增长-3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

第三产业

2023年,元氏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3.0%。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7.7%;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77.1%。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3.2%,其中住宅新开工下降10.9%。商品房销售面积237688万平方米,增长71.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70.5%,商品房销售额增长65.4%,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65.1%。

2023年,元氏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0722万元,比上年增长12.9%。限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818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9.6%。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下降0.6%;饮料类增长5.7%;烟酒类增长77.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2%;化妆品类增长27.4%;金银珠宝类增长16.9%;日用品类增长46.7%;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3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38.2%;家具类增长246.7%;通讯器材类增长5.3%。

2023年,元氏县实际利用外资8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0%。全年进出口总额44.51亿元,同比增长-6.24%。

2023年,元氏县邮政行业业务总量942万元,同比增长6.06%。邮政函件业务21万元,同比下降61%;包裹业务292万件,同比增长13%。快递业务量383万件,同比增长28.9%;快递业务收入932万元,同比增长4.7%。全年接待游客105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11%;国内旅游总收入38.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4%。

截至2022年,元氏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41.09亿元,同比增长24%。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38.56亿元,同比增长17.28。

交通运输

综述

元氏县国省干道形成“六横六纵”骨架路网,对外交通网络为六纵:南北路、京赞线(装院路)、石邢公路、恒山大街北延对接中华南大街、国道107、变新元高速为快速路;内部交通网络为六横:城泉路、姬窦线、井元公路、元大线(北外环路西延)、飞龙大道、龙兴大道。

截至2023年末,元氏县公路货物运输总量为14737.6万吨,比上年增长18.4%。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为9894979万吨千米,增长18.4%。公路旅客运输总量为169.1万人次,增长16%。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为5882万人千米,增长16%。

公路

截至2023年末,元氏县公路里程1093.862千米,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100%。

铁路

元氏县现状2条铁路: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京广铁路在县域设元氏站。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末,元氏县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51辆、出租车数60辆。

政治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元氏县专利授权327件,有效发明专利177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4.5件。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元氏县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6243人,专任教师579人;普通初中12所,在校生18626人,专任教师1403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生3812人,专任教师269人;小学63所,108个小学教学点,在校生33129人,专任教师2319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92.2%;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小学阶段毛入学率为100%;学龄前儿童入学率为98.18%。乡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比例68%。

文化体育

截至2023年末,元氏县共有文化站15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0万余册。体育场260个,其中足球场地15个,篮球场25个。

卫生事业

截至2023年末,元氏县共有医疗机构346家;其中医院12所,政府办4所,民营8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院1所,护理院1所,乡镇卫生院15个,208个村卫生室,卫生站22所,医务室4所,个体门诊81所。年末卫生机构实有床位2581张。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916人。其中,执业医师841人,注册护士1157人,药剂人员100人,检验人员87人,其他卫生人员731人。执业(助理)医师1206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元氏县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31079人,比上年末减少818人。城镇职工参加养老保险人数28300人,比上年末增加2400人。其中在岗职工参保人数为21821人,离退休人员参保人数为6479人,城镇居民月均领取养老金155.89元。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19479人,增加1392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37048人,增加4751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农民工6734人,增加1700人。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元氏县志》等记载,元氏疆域,周属軧国。春秋属鲜虞国,晋灭鲜虞后属晋国。战国初属中山国。赵灭中山后归属赵国,赵孝成王十一年(前255年)封公子元于此,建元氏城,元氏由此而得名。

方言

元氏方言属北方方言。因西临太行山,东傍华北平原,内部情况较为复杂。常用语词,与普通话有不小差异。吐字发音,山区和平原不一。山区北部、西部一带,发音接近井陉,南部、西南部接近赞皇,平原东部、东北部一带近似赵县,仝梅吕接近栾城,东南部一带则近似高邑。本志方言所录语音,以县城城关镇为准。

元氏方言有声母20个。元氏方言声母特点大致有三:

1、分“尖、团”音,普通话的“团”音字,元氏方言大部分读“团”音,有些则读成“尖”音。

2、“ng”声母,元氏方言“ng”声母相当于普通话开口呼声母字(a、er、o除外)。

3、“v”声母,元氏方言中把“v”声母字,在普通话中都读为合口呼的零声母。

非遗

元氏县域内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个。

元氏乐乐腔

元氏乐乐腔是传承于石家庄市元氏县龙正村李氏家族并流行于当地的一种民间戏曲,它在表演形式上与京、评、梆子等剧种相仿,但唱腔独特、乐律优美,没有发现与现有的任何剧种有很深的渊源。乐乐腔没有文字记载,只是口传。乐乐腔文武场齐全,主要乐器有主弦四股弦,下配二胡、板胡、笛子等,打击乐有板鼓、手板、大锣、手钗、小锣、梆子、堂鼓。其唱腔虽然独特,乐律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录,一直靠口传传承下来。该剧种板式单调,仅有头板(慢板)、二板,三板却是同调,还有变调、梅花调、冲台、哭头、花腔、读信等几种原始唱腔。传统剧目有《罗裙记》《翠屏山》《金玉坠》《劈山救母》等,共有三十多部,后来又新排练了《杨八姐游春》《白蛇传》《文书记》等。

东正抬花杠

东正抬花杠起源于隋末唐初,以舞者肩抬三皇姑圣像《过驾》而得名,是旧时苍岩山庙祭祀舞队中的领队舞种,以后逐渐演变成为自娱性的广场舞蹈。抬花杠的动作特点是:挺胸蹶臀腰为轴,骑马蹲裆刚带柔,甩臂晃头随杠颤,脚步轻挪身带扭,风趣活泼幅度大,大驾小驾它领头。

风景名胜

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传说大禹治水时,将兴风作浪的蛟龙封于此山,因而得名“封龙山”。封龙山历史文化璀璨,曾有五通汉碑、三大书院、四大禅林、三大石窟、两大道观。早在唐代《十道志》中就被列为河北名山。五代以后,书院文化兴起,真定名士、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李昉与学者张著在此创办学院,奠定了封龙山在河北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封龙山景区的植被覆盖率达到60~90%之间,树木葱郁。

蟠龙湖位于潴龙河上游。是省级旅游休闲度假区,景区总面积14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3.5平方千米,素有“石门水都”之称。蟠龙湖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湖内有莲花岛、长岛、芦花岛三大岛峪,景区内有蟠龙寺,是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

著名人物

李牧,北褚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因功封武安君。

李左车,北褚人,李牧后人,秦末谋士。初仕赵王歇,因功封广武君。

姜纪五(1903~1975),原名姜宪周,字继伍,元氏县城内南街人,是元氏县第一位共产党员、元氏县党组织的创建人。曾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部任副主任。

李楚离(1903~2000),原名李通良,化名李即吾。河北省元氏县人。是中共七大、八大代表,十四大、十五大特邀代表,全国政协第三、五届常委。

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13日,元氏县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19年2月2日,元氏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元氏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1月,元氏县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2月,元氏县入选复查确认保留称号的河北省文明县城名单。

2021年,元氏县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元氏县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2月,元氏县被河北省绿化委员会、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授予“河北省森林城市”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