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萨行论

更新时间:2024-05-23 11:57

《入菩萨行论》,是说明菩萨如何修行的要典。中国西藏佛教前弘期,曾由印度一切智天同西藏吉祥积,依据迦湿弥罗国本,在大约公元750~850年间译成藏文。后弘期初(980~1015)起, 印度法祥贤同西藏宝贤又重译和校改。其后宝贤同释迦慧,又依中印度本修改一次。再后,俄·罗敦喜饶到迦湿弥罗国求法 (1076~1108)又同印度善慧称(贾曹杰注中说是尼泊尔人),依照迦湿弥罗国本,经过修订和润文,成为现在流通的藏文颂本。

简介

在汉文译典中,宋太宗雍熙二年(985)由天息灾翻译,名为《菩提行经》共四卷,八品,七百八十六颂,较藏文本缺两品,少一百二十七颂零三句,文义也有出入。本文据藏文颂本略作介绍。

作者简介

作者寂天,梵文 Śāntideva 的意译,(约650~750),为南印度梭罗修多罗国德铠王之子,原名寂铠。他成长以后,不愿继承王位,在登位前夕,逃出宫廷,行至一片森林地带,遇见一个妇女,把他带到森林深处,见到一位瑜伽行者,传授他许多甚深教法,依法修习,获得禅定和智慧。后到中印度那烂陀寺从胜天出家,取名寂天,著有《学处要集论》(汉译名《大乘集菩萨学论》)和《诸经要集》,后来又为大众说了一部《入菩萨行论》。由在座的学者们,听后记诵下来。

关于本论颂文有多少,当时各地学者说法不一。迦湿弥罗人说共有一千多颂,在论的前面增加了皈敬颂;东印度人说有七百颂,论首加上了中论的皈敬颂,但少忏悔颂和智慧颂;中印度人则说无皈敬颂和作者誓言颂,共有千颂,因而引起了争论。于是有三位学者到迦怜伽城去见寂天,请问他《学处要集论》和《诸经要集》收藏的处所及《入菩萨行论》共有多少颂。他回答说:《学处要集论》和《诸经要集》用树皮亲笔写的小字,放在住室的窗户上。《入菩萨行论》颂文,中印度人所说是正确的。

内容介绍

本论文体全以颂文写成,所以又名千颂。但现在通行的藏文本,只有九百一十三颂零三句。除第一颂皈敬三宝,第二第三颂说明造论的因由外,其余的颂,共分十品,分别说明发菩提心和修菩萨行的方法。说发菩提心的有四品,说修菩萨行的有六品。其内容略述如下。

赞菩提心功德品

共有三十三颂,分两大科。一、菩提心的胜利,说明一切被业和烦恼所系缚的众生,只要能发菩提心,一刹那利他波罗蜜多向着成佛的路上走去的心是行心。

忏罪品

共有六十五颂,分四大科。一、供养。是用大自然中的无主物山水森林等和有主物乃至自身为供物,供养三宝。二、礼敬。以观想我身变为无量身,到诸佛刹土而作礼拜,并于现前塔庙、和尚、阿阇黎前,也作恭敬礼拜。三、皈依。从今日起,直到获得菩提果位,皈依一切如来、正法、菩萨众会。四、忏悔。由具足四力门忏悔业障。(一)能破三毒的大病,唯有大医王佛所说的教法,才能医治。应从今日,依佛说法而修对治。(四)遮止罪恶力。 对所造的性罪或者遮罪,心生追悔,于佛菩萨前,恭敬礼拜而作忏悔,以后,决定不造。

总持菩提心品

共有三十三颂零两句,分三大科。一、加行。是在发菩提心以前先集顺缘资粮,随喜一切善法,见有作世间功德和修解脱的正因或由修持能得无上菩提的善法,都心生欢喜随喜赞叹。二、正行。是正发起菩提心的方便。为作众生的现时和究竟的利益,发起菩提愿心和行心,并依次学习菩萨学处等。三、结归。是总结发心以后的功德。想这一生,能发菩提心,从此生于佛的种族中,得名菩萨了。愿望得到实现,心中欢喜,常受安乐。

本品上半品所说的随喜功德等,就是集积顺缘资粮,结合第二品的《忏罪品》,就是净违缘障。由修习这两个前方便以后,下半品才说明发起二种菩提心的方便。这样正适合于三士道的修习次第,先修共下中士道,然后才修上士道。

不放逸品

共有四十八颂,分三大科。一、弃舍菩提心的过失。说明发菩提心,是经过多次思维其功德以后,才发起的。如果弃舍菩提心,就是欺骗诸佛和一切众生,应堕恶趣。经常思维这些道理,不令菩提心衰退。二、应勤舍罪业。说明菩提心衰退的主要因素,就是不喜作善而喜造恶业。现在既得难得的人生,就应勤修善法,三、应断除烦恼。说明恶业是由烦恼生起的,所以应当勤求断除烦恼。对于烦恼,如对死敌作战一样,不怕艰苦,勤修善法,勤学菩萨行来对治它。

守护正知品

共有一百零九个颂,分三大科。一、守护心的方便。说明要守护心住于善所缘时,必须守护正念和正知。若离正知,则妄念生,不仅将已生的善财夺去,并且障碍未生的善法,不令生起,甚至摧折能得解脱的慧命。守护正知还须正念,要以正念之绳,系心象于善所缘的柱上,不令散乱。二、怎样生起正念。说明生起正念,须要依止善知识,听从善知识的指示和教导,激发自羞的惭和怖畏他人毁谤的愧,并且相信异熟果报。由具有这些善因,就能生起正念,然后由正念守护正知,以正知防护自心,不令散乱。三、怎样守护三聚戒。先说守护律仪戒,就是观察身语的行为及造业前的等起心(动机),不令有过失(烦恼)。其次说明守护摄善法戒,应思维身是不净,不应贪着,但可用作修善的工具,依此得渡轮回大海,到达彼岸而成佛。其次说明怎样守护饶益有情戒,应当常以财、法施与有情,随护有情心,不令三业染罪。

安忍品

共有一百三十四颂,分两大科。一、瞋恚的过失。常怀瞋恚的人,身心经常是痛苦的。一念瞋心,即能摧毁善根。二、修忍的方法。当思在轮回中,苦多乐少。若因不忍小苦而造恶业,则将来生于恶趣的苦,更是不可想象。瞋恚是不顺善法的,当以修忍的方法,防止瞋恚的为害。

精进品

共有七十六颂零三句,分两大科。一、思维精进相违品的过失。说明懈怠就是精进的相违品。懈怠有两种,一是对于善法能做而不去做。二是贪著庸俗无义利的事,空过时日。二、修习精进的方法。当思维已得的人身,终归死亡,应当常时警惕,不要贪著睡眠懈怠。现在为求菩提,成就自他大利,当勤精进。

静虑品

共有一百八十七颂,分三大科。一、静虑相违品的过失。静虑的相违品就是世间愦闹和颠倒分别。即颠倒分别对于五欲受用执以为乐,不净之身执以为净。思维这些过失以后,当于静处生起爱慕。二、住于静处的胜利。说明住于森林静处,资具简单,少欲知足,修习静虑与菩提心。三、修自他相换的菩提心。先修自他同等,然后修自他相换。修菩提心的菩萨,当给一切人以安乐和除一切人的痛苦。自他既是同等,是可以相换,以爱执自己的心转移到他人身上,将自己的身财善根,布施给一切有情。

般若品

共有一百六十七颂零一句,分两大科。一、二谛的建立。由破实事师等所说的实有而成立中观性空的说法。否认经部师说色等境是现量所得、是实有,以及唯识师所说心为实有,主张心境等一切法,都是假立的,自性本空。二、广说修二种无我的方法。分为二,(一)广说修补特伽罗无我。说明补特伽罗有两种,俱生我执分别我执,以观察六大非我的方法来破除我执。(二)广说修法无我。先由四念处说明法无我,其次用缘起为因,成立一切法无自性

回向品

共有五十七颂零一句,分两大科。一、总回向,愿以造论的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共同趣入菩萨行。二、别回向分三。(一)为利他回向。(二)为自利回向。(三)为安乐的生源,广弘教法回向。

本论梵文注释很多,仅从西藏大藏经中由梵文译成藏文的注释就有下列十种:一、《入菩萨行论释难广释智品》,作者慧生。二、《入菩萨行论释难》,作者不明。三、《入菩萨行论释千九百七十五颂》,作者善天。四、《入菩萨行论难解处决择》,作者黑论师。五、《入菩萨行论释难》,作者遍照护。六、《入菩萨行论智品释难》,无作者名。七、《入菩萨行论智品及回向品释难》,无作者名。八、《入菩萨行三十六义略摄》,作者金洲。九、《入菩萨行论十一要义略摄》,作者金洲。十、《入菩萨行密意释殊胜光显疏》,作者毕补底旃陀罗。本论译传到西藏后,又为迦当派宗为六论之一。以后各派都有注释,其中以宗喀巴的上首弟子贾曹杰所著《入菩萨行论释佛子津梁论》为最著称。宗喀巴所著《菩提道次第广·略论》未问世以前,本论是修菩萨行的代表作。宗喀巴也非常珍视这部论,他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用了本论三分之一以上的文句。西藏行者有以本论作为课诵本每日分段念诵。尤以本论最后第十《回向品》列为藏族佛教徒

作品价值

菩提心利益

寂天菩萨的旷世巨著《入菩萨行论》是修学菩提心最系统、最圆满的论典。佛陀三转法转,说八万四千法门,其精华教义即是大乘菩提心。菩提心被视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根本,自他利乐之源泉,灭除一切烦恼痛苦的甘露,到达无余涅盘彼岸之津梁。关于菩提心的功德与利益,概括起来有以下面五个方面:

1、能消重罪。众生由于往昔无明愚痴,身、口、意造无边罪业。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假设罪业有体相者,尽虚空无法包容。”我等烦恼深重,只靠微薄的善行怎么能够遣除呢?但是若靠圆满殊胜的菩提心就可以对治恶业习气,消除罪障。如《入行论》云:“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灭诸重罪。”又《优婆塞戒经》云:“善男子,有智之人发菩提心已,即能破坏恶业等果如须弥山。”

2、能获妙乐。《入行论》又云:“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益,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佛陀于许多大劫的时间中思维饶益众生的方便方法,最终发现菩提心对众生具有无边的利益,依此菩提心,无量众生便可获得究竟安乐。

3、圆满所求。“若欲灭除种种痛苦灾难,以及除却众生的不安,当恒常莫舍菩提心。要想享受种种快乐者,亦莫舍弃菩提心。”

4、转劣为胜。众生若发起殊胜的菩提心即称为菩萨,原来垢染污秽之身将逐渐得到清净,而转成无价宝之佛陀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等无量功德,因此我们应坚守菩提心宝。

5、得果无尽。若以菩提心摄持,修行一切善法,其所获果报无有穷尽。《入行论》云:“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普通的善行种子生果之后即消尽,如芭蕉树生果之后即枯萎,而菩提心树,其根深植于无边众生的沃土之中,以大悲水浇灌饶益,以六波罗蜜庄严树干,行万行而使其枝繁叶茂,所生菩提的花果也是层层无尽。由于众生无尽的缘故,菩提心树之果也一样无穷无尽。

藏汉高僧大德、诸经典论集无不称颂此菩提宝心:

宗喀巴大师尝云:「一切教法的中心与根本,即为菩提心。」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记载:菩提心是成就自他一切善好的根源,亦为去除一切衰损的良药,任何一位士夫均能趣入修持,无论亲见、听闻、忆念、接触菩提心,皆能利益其它有情众生,而吾人的利益,亦在利益其它有情众生的过程中圆满,故菩提心是最善巧的方便。

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尝闻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

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永明延寿禅师在《宗镜录》中说:“若一发心,功德无际,念念圆满十波罗蜜。”

菩提心是成就圆满佛果的种子,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即使是声闻乘亦因听闻佛陀的教法而证得涅盘寂静,而佛陀乃是由菩萨修持而来,菩萨则是众生发起菩提心而入于菩萨道,故菩提心为一切佛法的根本。

菩提心是众生长养一切善法的良田,是带给众生一切利益与安乐的根源,犹如承载世间的大地,亦如能去除一切贫困的财宝天王。菩提心是圆满众生一切心愿的如意宝。

佛经中记载:善男子,虽然我们已经讲述了许多菩提心的功德利益,但菩提心真正的功德利益,却是超越语言文字所能形容,善男子,你们对于无上正等正觉果位,应当生起强烈的希求心。故行者应殷重修持菩提心,只要能生起菩提心,无论资质如何驽钝,甚至投生为畜生,均能获致如是不可思议的功德。

佛经中尝云:过去数劫的诸佛,聚集讨论能净除心续中所有的烦恼业障、成就一切善行、利益一切有情众生的根源,获致的结论为:舍菩提心之外,别无他途!众生欲去除一切的痛苦,获致究竟的安乐,唯有依靠菩提心,亦唯有生起菩提心方能克服所有的困难。

「入菩萨行论」尝云:「欲除三有苦,及除众不安,欲享福乐者,恒莫舍觉心。」行者欲去除轮回中所有的不安与痛苦,欲受用暂时与究竟的安乐,除了依止菩提心之外,别无他途可循,此为菩提心所能圆满的无量功德。

显密教法皆须以菩提心作为修持的中心与基础,然而,密乘(金刚乘)行者须生起较显教(波罗密多乘)更为强烈的菩提心。密乘行者若无菩提心,纵能生起本尊观、观想坛城,然亦与游客前来大殿参观、礼佛无异;纵能修持气脉、明点,亦与对着皮球打气无异,没有任何意义!

菩提心对于业障的净除,亦具有不可思议的能力。吾人所累积的业障,可分为定业、不定业二类,不定业可藉由忏悔地修持而予以净除,定业则非常坚固,难以破坏与消除。然而,行者若能生起菩提心,即使是极为坚固的定业,亦能予以摧坏。

……

总之,发菩提心概括了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之精华,是有则皆足,无则皆缺之教言,犹如百病一药的万应丹一样。若不依靠菩提心则通过种种途径也无法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修学菩提心最系统、最圆满的论典

寂天菩萨的旷世巨著《入菩萨行论》是修学菩提心最系统、最圆满的论典

,寂天菩萨自小就对佛教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非凡的领悟能力。在年甫六岁的时候,蒙一位隐修有成的佛教大德摄受,传授文殊菩萨等本尊修法,据说在修持不久后,即能亲见文殊,并得到文殊菩萨一些教导。后来,在寂天即将登基的前一天晚上,梦到文殊菩萨令其出家。于是,寂天抛弃世人渴求的王位,来到那烂陀寺,师从当时寺内五百班智达之首的胜天为亲教师出家,法名寂天。

出家后,寂天无论在学问还是修持上,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特别对于金刚乘密法,尤有心得。不过寂天一般都在夜间秘密修持,而白天表现得非常平庸懒散,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如厕以外,无所事事。因此,其他僧人非常反感,讽刺他为“三德和尚”。有一次,终于有人忍不住对寂天说:“出家人的本分就是诵经、坐禅,而你什么都不做,这不是给僧人丢脸吗?要么你就诵经,要么你就离开寺院。”寂天菩萨被逼无奈,就答应了给他们诵经说法。

到了诵经说法的日子,那些对寂天诋毁的人,为了让他出丑,故意陈设了非常高的法座,并且没有阶梯。寂天菩萨运用神通登上说法宝座,对下面的僧众说:“你们是想听你们已知道的经典,还是想听从未听过的经典?”想看笑话的人便故意回答要背大家没有听过的,这时候,瑞相纷呈,许多人都看见文殊圣尊显现在天空中,寂天论师随即诵读其智慧境中流出的《入行论》,至第九品三十四颂:“若实无实法,皆不住心前,彼时无他相,无缘最寂灭”时,身体腾空,渐渐升高,终至不见身影,只有从虚空中传来的朗朗诵经声,绵延不绝,一直到全论诵完为止。

从此以后,寂天菩萨声名鹊起,他先后以佛法及神通救助了无量众生,留下了《入菩萨行论》、《集学论》等传世之作,在藏传佛教中广为流传。

《入菩萨行论》共分十品,从第一品菩提心利益到静虑品、智慧品、回向品,涵盖从发心直至六度万行等大乘道的内容,点明了由凡夫“趋入菩萨律仪”的一切学处,堪称学修菩提心的最佳论典。

当今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极度失衡,人们迷恋于财色、名利,而对于能带来真正安乐的佛法真理,却弃之不顾,犹如敝屣,纵或偶阅经论、但也如瞎子摸象,且一曝十寒。纵观当今世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务:或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虽有好心,多为名利之所夹杂;虽有善法,复为罪业之所染污。是故心法分离、学佛多年,仍很难对身心产生真正的利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