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

更新时间:2024-10-19 13:10

洞庭湖(Dongting Lake),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经过地质运动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洞庭湖现已分割成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湖之间通过河网湖沼和洪道连接。明清时期洞庭湖面积约5400至5600平方千米,此后由于四口分流入湖的洪水夹带大量泥沙,湖盆不断淤积,面积不断减少,现为2625平方千米。

名称由来

洞庭湖历史上有云梦、云梦泽、九江、五渚、五湖、三湖、重湖、太湖之称。

洞庭湖的名称的历来,有许多的说法。在《史记》《周礼》《尔雅》等古书上都有“云梦”的记载。梦,是当时楚国方言“湖泽”的意思,与“漭”字相通。“春秋昭元年,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又云:“定四年楚子涉濉济江,入于云中。”《汉阳志》说:“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合起来统称云梦。当时的云梦泽面积曾达4万平方千米,《地理今释》载:“东抵蕲州,西抵枝江,京山以南,青草以北,皆古之云梦。”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说:“云梦者方八、九百里。”到了战国后期,由于泥沙的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一片浩瀚的大湖。自此不再叫云梦,而将这片大湖称之为洞庭湖,因为湖中有一君山,原名洞庭山。《湘妃庙记略》称:“洞庭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庭之庭,故曰洞庭。后世以其汪洋一片,洪水滔天,无得而称,遂指洞庭之山以名湖曰洞庭湖。”这就是洞庭湖名称的由来。

形成演变

洞庭湖属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上的断陷盆地,形成于燕山运动,延续至喜马拉雅运动白垩纪为盆地发展扩大时期,第四纪以来,洞庭湖拗陷盆地在新构造运动作用下,再次全面下沉,接受沉积,成为湖南省第四纪分布最广、厚度最大、沉积层序最全的地区。存在4次以上凹陷成湖、凸起成陆的演化过程,相应拗陷盆地解体,形成断拗盆地。早更新世早期,在目平湖、澧县、沅江等凹陷成湖,中期湖侵扩大到汉寿、鼎城、安乡、湘阴等地,出流由安乡经澧县凹陷排入长江,末期凹陷转为缓慢上升,湖泊萎缩一部分成陆。早更新世晚期,目平湖与沅江两凹陷相连,湖盆扩大。赤山凸起成为两湖间的孤岛,湖水从南县、鲇市、藕池口排入长江,为第四纪湖面最大的兴盛时期。随着湖盆转为上升为主,湖水退却,出现洞庭湖平原地貌景观。中更新世,洞庭湖盆地发育为河网交织的湖沼盆地,澧县、目平湖和沅江至湘阴的沉积体系。此时,湖水有两处出口,一处由岳阳君山经广兴洲入长江,另一处由安乡佘家台经澧县进入江汉盆地。晚更新世,目平湖凹陷和沅江至湘阴凹陷部分地区再次活化沉降,并在赤山西部形成常德、安乡河湖盆地和东部临资口、黄茅洲和北大市河湖盆地,但其它范围已大为缩小,形状复杂,湖水由南向北流,并在团山附近有东、西水系汇合,在石首一带注入长江。发展到全新世后期,整个湖盆为河网交错的洞庭平原,当时在君山西南侧有一方圆130平方千米的小湖。

先秦之后,云梦泽逐渐解体,江湖关系转变,直接影响到洞庭湖的演变。汉晋以来,长江流域人口逐渐增长,垦殖活动强度增大,自然植被受到破坏,长江的含沙量开始增高。随着荆北云梦泽的逐渐淤塞,荆江河床自动调节抬高,加上受西北—东南方向新构造掀斜运动的影响,荆江主泓道逐渐向南摆动。东晋永和年间,荆江南岸形成景口、沦口二股分流汇合成沦水进入洞庭湖。洞庭湖由于承纳两口分泄之江水江沙,湖泊的淤积过程开始加速,形成大小不一的湖群。唐宋时期,荆江统一河床的形成,使边界条件发生重大变化。随着荆江堤防不断修筑,江面束狭、泄洪不畅,洪水位开始抬升,江水顶托倒灌机率增大,每当大洪水通过荆江段常形成决口,“九穴十三口”形成。穴口大量分流长江洪水,使洞庭湖呈现明显扩涨之势,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水域面积扩大。形容湖水波澜壮阔的“八百里洞庭”一词便开始在这一时期的诗文典籍中出现。随着水域扩展,使原来在汉晋时期彼此支离的洞庭、青草、赤沙3个湖泊在高水位时得以连成汪洋一片。由于受长江来水的影响越来越大,洞庭湖洪水过程也相应发生显著变化,由唐宋以前以“春溜满涨”为主逐渐转变为以“夏秋水涨”为主,洪水特征除由四水注入的“桃花汛”之外,长江夏秋水涨的洪水特征已突现出来,使湖泊的洪水过程在年内变化由原来的单峰型转变为明显的双峰型。

宋代以后,荆江河床不断为泥沙淤积,洪水位持续抬升,使魏晋时原“湖高江低、湖水入江”的江湖关系逐渐演变为“江高湖低、江水入湖”的格局,洞庭湖水浸日益严重。元、明、清三朝,随着荆江堤防的不断修筑和穴口的时决时塞,江患加剧,荆江溃堤、湖区溃垸频繁。江湖关系开始紧张起来,说明从宋代开始,江湖关系开始发生历史性变化,人为因素成为江湖关系变异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嘉靖之后,中央政府采取“舍南救北”的治水方针,荆江北岸穴口尽堵,南岸保留太平、调弦二口与洞庭湖勾通。清代仍继续沿袭明朝的消极治水方针,在长江来水有增无减的情况下,一遇洪水则湖水泛滥四溢、向外扩展已成必然之势。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扩大起来的。这一时期洞庭湖的范围,“每岁夏秋之交,湖水泛滥,方圆八九百里,龙阳、沅江则西南之一隅。”说明唐宋时期洞庭湖在西吞赤沙湖之后,向西南又有了迅速的发展。迄至清代中期以前,洞庭湖仍继续呈扩涨之势,到道光年间,为洞庭湖自先秦以来扩展至鼎盛时期。道光《洞庭湖志》记载它的范围是:“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龙阳、沅江,南带益阳而环湘阴,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可见洞庭湖自魏晋南北朝之后是逐步“回春”的。由魏晋时期的五百余里到唐宋之际的七、八百里,继而又发展到清中叶的八九百里,湖水波涛可直拍岳阳、华容、汉寿、沅江、湘阴等县城,君山、艑山、层山、寄山、团山、磊石山、赤山、墨山等均成为兀立湖中的岛屿。洪水时节,洞庭湖水域面积超过6000平方千米。

十九世纪中叶,洞庭湖开始由盛转衰,进入有史记载以来演变最为剧烈的阶段。从6000平方千米的浩瀚大湖,萎缩到目前2691平方千米的湖面,就是在这一百多年时间内发生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人为和政策的因素,导致咸丰、同治年间藕池、松滋相继溃口,荆江四口分流入洞庭湖局面的正式形成。咸丰二年,荆江藕池堤马林工在小水年份溃决,清政府借口民力拮据未予堵筑,形成藕池口、至咸丰十年长江大水,在原溃口冲刷成藕池口。同治九年松滋溃口,因堵筑不坚固,同治十二年复溃,形成松滋河。藕池口,松滋口形成后,原由两口分流转变为四口分流,江湖关系巨变,成为洞庭湖近一百多年来演变的重大转折点。由于四口自北而南奔流,夺流改道,不仅使四水三角洲平原被淹,而且还迫使四水改变流向,彻底打乱了原有水系格局。沅水尾闾的主泓被迫遗弃故道,改由大围堤西北方向入湖;资水尾闾的主泓也不再经由沅江县城侧,而是改由毛角口经杨柳潭入湖。四口和四水在湖内相互顶托干扰,造成局部地区水位壅高。更为严重的是大量泥沙倾积湖内,成为制约洞庭湖演变的一个主要矛盾。四口入湖泥沙淤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自西北向东南推进,加速了洞庭湖洲滩的发育。随着三角洲在湖内不断充填和南移东进,洞庭湖由此进入了迅速缩小的过程。伴随着泥沙淤积和洲滩的迅速扩展,湖区继之开展大量的围垦。湖泊变成洲滩,洲滩又成为垸土和湖田,洞庭湖人进水退的状况开始出现。滨湖堤垸如鳞,弥望无际,已有与水争地之势。乾隆年开始到嘉庆年间,湖南的一些有识之士包括地方官开始呼吁限制围湖造田,并要求刨毁有碍行洪的私垸。二是清末光绪年,在荆江来沙成倍增长、洲滩迅速扩展的情况下,再次出现筑堤建垸的高潮,挽垸呈恶性膨胀,至清末洞庭湖总计有堤垸1094座。

民国时期,围垦没有受到遏制,洞庭湖进一步萎缩。高位洲滩因每年显露期长,相继挽成堤垸已成必然之势。而中位和低位洲滩,因地势低下,每年淹没时间较长,修垸工程量大,且不适宜垦殖,这一类未经建垸的洲滩,当地俗称之为洲土。据民国35年调查,已形成岳临、苍梧台、注滋口、大通湖、飘尾五大区块,总计在268万亩。20世纪40年代中期洞庭湖已是洲滩广袤,湖体支离破碎,港汊交织,滩地发育系数达0.4左右。洞庭湖滩地发育程度如此之高,表明洞庭湖已进入它的衰老阶段。

此后由于分流入湖的洪水夹带大量泥沙,湖盆不断淤积,至1949年湖泊面积减至4350平方千米,1983年,这个长江水系重要调节湖泊的面积又缩小到2691平方千米,并被分隔为几个部分。

位置境域

综述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南岸,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位于北纬28°44′—29°35′,东经111°53′—113°05′之间。湖体呈近似英文字母“u”形,从地图上看酷似一把用餐的勺子,镶嵌在两湖平原上。

广义的洞庭湖区,包括湖北荆州所辖荆江南岸的松滋、公安、石首,和湖南所辖的常德、益阳、岳阳、长沙、湘潭、株洲等6个地级市中属于滨湖地区和尾闾地区的43个县(市、区),其中滨湖区(或叫纯湖区)22个县、市、区,四水尾闾地区21个县、市、区。狭义的洞庭湖区,是指常德、益阳、岳阳3市环洞庭湖地区,包括荆江河段以南,湘、资、沅、澧四水控制站以下的广大平原、湖泊水网区。

按2010年行政区划,结合历史习惯和自然地理,环洞庭湖区主要指洞庭湖平原地区,约5万平方千米,它包括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弥市镇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江南部分,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岳阳县华容县湘阴县临湘市汩罗市屈原管理区,常德市武陵区鼎城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汉寿县桃源县澧县安乡县津市,益阳市资阳区赫山区沅江市南县桃江县大通湖管理区,长沙市望城区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长沙县宁乡县的一部分,株洲市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湘潭市雨湖区岳塘区

根据地理学家罗洪先的《广舆图》和清光绪年间出版的《湖南全省舆图》,历史上确有“八百里洞庭”的浩荡气势,约5400至5600平方千米。此后由于四口分流入湖的洪水夹带大量泥沙,湖盆不断淤积,至1949年湖泊面积减至4350平方千米,1983年更缩小到2691平方千米,2010年勘测洞庭湖天然湖泊面积为4040平方千米,超越鄱阳湖。洞庭湖现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泊,盛期湖泊面积逾6000平方千米。

根据上述边界在五十万分之一地形图上量算,洞庭湖区的面积为18780平方千米。其中湖南省15200平方千米,约占81%,湖北省3580平方千米,约占19%。湖南省的15200平方千米中,通江湖泊面积2691平方千米,洪道面积1013平方千米,堤坑面积9323平方千米,环湖丘陵面积2173平方千米,此外,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地区尚有堤皖面积895平方千米。湖北省3580平方千米中,无通江湖泊,烷内湖泊622.3平方千米,主要洪道面积215平方千米,堤境和其他地形面积2742平方千米。通江湖泊面积2691平方千米中,东洞庭湖最大,为1328平方千米,南洞庭湖920平方千米,目平湖350平方千米,七里湖93平方千米。

经过地质运动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洞庭湖现已分割成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有资料称大通湖同为组成部分),三湖之间通过河网湖沼和洪道连接。

东洞庭湖

东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市磊山,华容县墨山铺、注滋口,益阳市大通湖农场之间,其中滨湖的区域包括华容县、钱粮湖农场、君山农场、建新农场、岳阳市区(岳阳楼区、君山区)、岳阳县,湖域面积约1328平方千米,是长江、纳三湘四水江湖交汇之地。

南洞庭湖

南洞庭湖系指赤山与磊石山之间的诸湖泊,介于东、西洞庭湖之间,由湘江、资江和澧水汇流注入湖体,属通江型湖泊。承西启东、上吞下吐,是西、东两湖的过渡段,是较为典型的吞吐型过水性湖泊。现今的南洞庭湖东西长55千米,南北宽16千米,由东南湖、万子湖、横岭湖、朗山湖、神湖、慈祥湖、团林湖、荷叶湖等大小湖泊组成,总面积920平方千米。环湖有益阳市赫山区、沅江、湘阴3县和茶盘洲、屈原两国营农场的大小18个堤境,保护耕地面积81.84万亩,总人口52.48万人,防洪堤全长456.5千米。现今南洞庭湖。南洞庭湖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年平均气温16.2±2.0℃,年平均径流量为9.49×109立方米,易受季节影响,9月以后雨水减少,出湖水量大于入湖水量,水位逐渐下降,进入平水期。

西洞庭湖

西洞庭湖原指赤山以西的若干零星湖泊,由于接纳松滋、太平两口和澧、沅两水输入大量泥沙而逐年淤淀,现今仅存目平湖和极小的七里湖,湖泊面积443.9平方千米。有澧水流经西北,沅水流经西南,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西支诸水自北注入,现有通外江湖的河湖面积约520平方千米,环湖的汉寿县、安乡县、鼎城区、澧县、津市市、桃源县、临澧县、武陵区的平原区称为西洞庭湖区,有吴淞高程51米以下的平原河湖面积6285平方千米。

目平湖,东临赤山,南抵汉寿、沅江山丘,北联澧水尾闾和松虎洪道尾闾,西达西湖大堤。目平湖因相传范蠡曾隐居赤山,曾称蠡湖。后人以其湖面广阔,“举目无际”,改名目平湖,是西洞庭湖残存的最大湖泊,调蓄容积约21亿立方米,总面积350平方千米。松滋、虎渡河分泄江水泥沙含量大,北部淤积严重。1949—1988年,目平湖已平均淤高2米以上,32—33米高程的淤洲已达9万亩左右。当水位下降至31米时,沅澧水已不能通流,行人可从西湖垸涉湖上赤山。

七里湖,位于津市小渡口以下至石龟山,南抵嘉山,北临松澧大垸。总面积94平方千米。七里湖承纳澧水及松滋河西支来水,泥沙含量较大,湖床淤积十分迅速。1952年实测,湖底平均高程27.2米;1983年实测,平均淤高4.5米,最大淤高7.5米。调蓄容积由10亿立方米减至不足3亿立方米。为改善七里湖泄洪状况,澧县、津市曾数次疏治,但仍难挽救七里湖的渐次消亡。

珊珀湖,位于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安丰、安裕两乡之间,是洞庭湖水系一个半封闭型调蓄湖泊,具备蓄洪和灌溉功能,总面积18.3平方千米。古名山背湖,湖东原有“大鲸小港”连接县城西侧大河。清道光年间,湖面宽阔,连接西洞庭湖。尔后,随围烷垦殖缩小。1949年,水面4万多亩,蓄水量2000万立方米。1989年,尚有水面33847亩,蓄水量1352立方米。水深1.5—2.6米,透明度70厘米,含氧量高,PH值7.5,微碱性。湖底淤泥最深处7米左右,湖泥有机质含量高,属营养性天然湖泊。

常德西湖,原为西洞庭湖一山湾水汊,1954年围垦西洞庭湖后,变成内湖。西湖以其在澧水之西,故名西湖。位于常德市津市南30千米。处保河堤、渡口与棠华诸乡之间。东邻珊珀湖,北靠七里湖,南距白芷湖,处于北纬29°29′—29°17′,东经111°52′—112°00′之间,系湖南省津市市区以南一浅水草型湖泊,集水产养殖、气候调节、调蓄灌溉等综合功能于一体。湖体大半深入岗地,湖面27200亩,湖底高程26—30米,平均水深5—7米,汇纳8条溪河,西东向展布,湖汊如网,集雨面积173平方千米,为境内第二大湖泊。1963年开挖朱家山洪道后,毛里湖与西湖连成一体,合称西毛里湖,面积扩大到84800亩,常年蓄水1.38亿立方米,为省内第二大内湖。国营西毛里湖渔场驻此。

大通湖

大通湖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青树嘴镇东,接沅江市界,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5′28″至112°42′02″,北纬29°01′19″至29°19′16″,跨37、38两带,东邻漉湖,南与沅江市相连,西北与南县、华容县比邻。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的湖泊之一,其面积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

水文特征

流域

洞庭湖南纳四水,北接荆江四口,不包括长江分流入湖的集水面积,流域面积约262800平方千米。由湘江、资水、沅江、澧水、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与(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华容河)四口水系等8个水系的水域组成。地跨广东、广西、湖南、贵州、湖北、江西、重庆7省(直辖市、自治区)183个县(市),介于东经109°38′—114°08′,北纬24°39′—30°35′之间,南北长约470千米,东西宽约555千米,略呈方形。

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约占长江流域总面积的14%,其中湖南省境内面积约205000平方千米,约占洞庭湖水系总流域面积的79%,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96.7%,贵州省约占11.5%。若加上长江四口分流入湖的流域面积,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约达130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七分之一。

水位

洞庭湖水域广阔,具有一定的调蓄洪水作用,因而洪水期水位变化一般较为平缓。4月开始,四水流域进入雨季,河水不断上涨,四水尾闾5、6、7月出现最高水位,汛期连续出现几次较大的洪水过程,形成单一或复式洪峰,峰型陡瘦,洪水进入湖区后,河面展宽,湖水相互干扰顶托,峰形较为肥胖,水位上涨没有河流剧烈;6—8月为长江流域多雨季节,长江干流来水又达高峰,四口各站7—8月出现最高水位。由于江、河水顶托,湖区水位变化也较平缓,一般出现单一肥胖的洪峰。洞庭湖的水位,4月开始连续上涨,湖区各站最高水位在7—8月出现,9月后来水减少,出湖水量大于入湖水量,水位逐渐下降,进入平水期,12月至次年3月出现最低水位,其东、南、西三面各站12月至次年1、2月出现最低水位,北面各站在2、3月出现最低水位。

2023年3月26日,洞庭湖控制站城陵矶实测水位21.06米,较3月16日水位上涨2米,为2022年10月以来首次超过21米。2023年6月,受长江三峡加大下泄流量等影响,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水位逐步回升。6日凌晨1时左右,湖区的标志性水文站——城陵矶站水位回升至24.51米,超过低枯水位线(24.5米),并保持上涨趋势。

2023年7月9日8时,洞庭湖主要控制站城陵矶站实测水位25.51米,再次跌破1950年以来历史同期最低水位(1957年7月9日的25.63米)。

流量

长江中游和湖区各主要控制站多年平均特征值,四水尾阊各站,除湘潭、长沙和石门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比警戒水位高外,其他站则警戒水位则比年最高水位平均值高出1米左右。湖区控制站多年平均最高水位与警戒水位其本相当。长江中游和湖区各主要控制站的最大、最小流量统计如下。

径流

1951—2008年,洞庭湖多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为2897亿立方米,其中长江四口为940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32.4%,四水为1679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58.0%,区间278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9.6%。最大年径流量发生在1954年,总入湖年径流量为5268亿立方米,其中:四口为2330亿立方米,四水为2539亿立方米,区间为399亿立方米。1964年居第二,总入湖年径流量为4007亿立方米。自1965年至2008年的44年中,总人湖年径流量均未超过4000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出现在1978年,总入湖年径流量为1990亿立方米,其中:四口为624亿立方米,四水为1208亿立方米,区间为158亿立方米。2006年总入湖年径流量也为1990亿立方米,但四口、四水的径流量差异较大,其中:四口为183亿立方米,四水为1405亿立方米,区间为402亿立方米。

枯水

受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四口和四水水系汛期开始的时间不同,四水汛期一般为4—9月,四口洪水一般为5—10月,洞庭湖的枯水期从当年10月至次年3月终止。

四口、四水枯水期10月至次年3月多年平均月均流量和(不计区间)为26947立方米秒,占水文年月均流量和的23.8%。其中,湘、资、沅、澧四水为21307立方米秒,占入湖总量的79.1%;长江四口为5640立方米秒,占入湖总量的20.9%。

多年平均枯季入湖月平均流量以10月6962立方米秒为最大,1月2239立方米秒为最小,分别占枯季月平均流量和的25.8%、8.3%,其中四口分别占14.7%。

多年平均枯季月平均出湖流量和为31105立方米秒,较同期入湖流量多4158立方米秒。枯季出湖月平均流量以10月9482立方米秒为最大,次年1月2703立方米秒为最小,分别占枯季月均流量和的30.5%和8.7%,由此可见出湖比入湖流量分配均匀些。而西洞庭和南洞庭交汇点的南嘴最大的10月与最小的1月月均流量占枯季月均流量和的比例分别为45.0%的5.1%。

地下水

由于地下水赋存特征受地质构造、岩性、地形、气候、水文等多种因素控制,洞庭湖区地下水分属于四大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3)基石裂隙水;(4)碳酸盐岩类岩溶水。按照抽水试验、泉水常见流量、地下暗河数量、长度、流量评价富水程度。

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由第四系地层组成,含水量丰富——贫乏。分布范围最广,面积20538平方千米;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含水岩组由下第三系、白垩系地层组成,含水量丰富——贫乏,分布面积3362平方千米;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由前白垩系和岩浆岩组成,含水量中等——贫乏,分布面积8360平方千米;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含水岩组由灰岩地层组成,含水量丰富——中等。分布面积1494平方千米。

水质

随着洞庭湖区工业化进程加速,工农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使湖泊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逐渐恶化。根据洞庭湖环境保护监测站的调查,截至2022年4月,洞庭湖区有工业污染源1803个,其中重大污染源141个。在河流水监测63个点中,超标的主要是石油类,重金属以铅、镉、砷等,在洞庭湖周围河湖水的18个监测点中,主要是总磷、总氨超标,占全年的90%。此外,湖区农药年施用量超过2×108吨,还有沤制黄红麻废水、投放铬流和五氯酚钠等血防药物,均给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严重污染,致使湿地净化水质的生态功能降低,水环境恶化,水质富营养现象日趋严重。

湖区各水质污染指标中总氮和总磷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最高,分别达到4.81和5.22,其中总氮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V类水质,总磷达到V类水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为4.351—4.441。

根据总磷、总氟、COD、Chla和透明度5项主要指标对洞庭湖近20年水质与富营养化状态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洞庭湖区水体综合营养状态呈上升趋势,其中东洞庭湖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超过50,呈轻度富营养;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近10年一直为40—50,属于中营养状态。洞庭湖环境保护监测站数据显示,洞庭湖11个省控断面中10个断面属Ⅳ类水质。1个断面属V类水质,总磷、总氮平均值分别超过全国湖泊富营养界限浓度的1.8倍和1.44倍,湖区酸雨发生频率较高,为75.9%。

水系河道

水系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洞庭湖区划为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二级水系划为四口和四水水系,四水水系分别为:湘江、资江、沅江、澧水。1955年11月制定的《长江流域水文资料汇编刊印水系划分表》中,将洞庭湖区水系划为:四口水系、湘江水系、资水水系、沅江水系、澧水水系、西洞庭湖湖区水系、南洞庭湖湖区水系、东洞庭湖湖区水系8个水系。

上述水文区域的水系划分沿用至今。2010年1月国家水利部编辑出版的《中国河湖大典·长江卷》,对阳罗江、枉水、涔水等几条河流的水系归属作如下变更:汨罗江原为南洞庭湖湖区水系河流,1958年其下游左岸兴建屈原农场时,将左岸入南洞庭湖湖区水系的三洲河、灰滩河等分支堵塞,汨罗江由磊石入东洞庭湖,故将其列为东洞庭湖湖区水系。枉水位于沅江河口右岸,由德山注入沅江,原划归为西洞庭湖湖区水系河流,水利水电、航运等部门作河流、流域规划时,将其列为沅江支流,为方便流域规划需要,《大典》将其列入沅江水系。涔水位于澧水河口左岸,由小渡口注入澧水,原划归为西洞庭湖湖区水系,水利水电、航运等部门作河流流域规划时,将其列为澧水支流,为方便流域规划需要,《大典》中将其列入澧水水系。

水系特征

洞庭湖区在地貌格局控制下,形成以湖泊为中心的向心状水系。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入湖河流有70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0平方千米的入湖河流有9条。湘江流域面积94660平方千米,为洞庭湖水系流域面积最大河流。沅江全长1033千米,为洞庭湖水系最长的河流。直接入湖的主要河流,按顺时钟方向,东有新墙河、汨罗江,南有湘江、资水,西有沅江、澧水;北有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华容河。洞庭湖湖区内,四水尾闾洪道与四口入湖河道及其分支纵横交错,大小湖泊星罗棋布,为典型的水网地区。主要洪(河)道及其分支27条。水面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湖泊157个,其中水面面积超过10平方千米的湖泊30个。东洞庭湖水面面积最大,达1312.8平方千米。

上游水系

通江水系

下游水系,指洞庭湖与长江连通的吐纳水道,除从城陵矶出流长江外,有松滋、藕池、太平、调弦(1958年已堵塞)四口分泄长江洪水,每年汛期分泄长江洪水量50%以上。

地理环境

地质

洞庭湖在地层区划上属华南地层区、武陵雪峰分区的洞庭湖小区。其范围是:南起桃源益阳望城一线,北至澧县、湖北石首至临湘一线,包括津市安乡汉寿南县、华容、沅江等县(市)全部以及澧县、临澧、常德、桃源、益阳、宁乡、湘阴汨罗岳阳、湖北石首公安等县(市)的一部分。

该区地层以疏松堆积的第四系分布最为广泛,总、厚度几十至三四百米,多属河湖相沉积;第四系下覆的岩层多为厚度几百至数千米的下第三系及白垩系,它们属内陆盆地的红色碎屑堆积物;组成湖盆地层最底部的为厚度在4000米以上的元古界地层,它与上覆的白垩系或新生界地层多直接呈不整合接触,仅局部地区及湖区边缘的山,可以见到在元古界地层之上有下古生界的寒武系地层。普遍缺失古生界及中生界中、上部地层,是洞庭湖区地层结构上最明显的特色。

洞庭湖盆位处扬子准地台江南地轴之上,又隶属于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是燕山运动中晚期以来发展而成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在断陷盆地形成的同时,相应于盆地四周形成了隆起带,湖盆东面为幕阜山隆起,北面为华容隆起,西面为武陵隆起,西南有雪峰隆起。因其处于不同构造单元的接触地带,受元古代以来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武陵和雪峰期为该区最老的构造运动,构成该区褶皱基底构造。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构造在该区东部表现为强烈挤压褶皱,西部表现为强烈上升。海西期在该区表现为升降运动。燕山期区内差异性升降运动激烈。喜马拉雅山期则以断块运动为主。由于不同地质时期构造运动的迭加、改造,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地质构造。

地貌

现在的洞庭湖以平原为主,四周绕以低矮的岗、丘与宽广的河谷冲积平原,外围有少量的山地围绕。由于泥沙淤积、河湖洲滩不断扩展,围堤相继挽修,湖泊逐渐缩小,平原日趋扩大。

洞庭湖区是燕山——喜马拉雅山地质构造运动时期形成的中部低平、外围稍高的碟形断陷盆地。在地质历史上洞庭湖由于内外地质营力作用的结果,曾发生过多次凹陷成湖,隆起成陆的变化。根据20世纪80年代初期湖南省农业区划委员会资源调查,区内少部分为板溪群变质岩、塞武系石灰岩、白垩——下第三系紫色砂页岩和花岗岩出露;大部分为第四系沉积物所覆盖,第四系上更新统、中更新统等较老的沉积物多分布于湖盆外围,几经抬升,形成由多级阶地组成的岗地及低丘。还零星分布有低山、中低山等。地貌总的轮廓是外围地势较高,低山丘岗环绕,中部为湖泊平原,坦荡低平。

以洞庭湖为核心,向东、南、西三面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着冲、湖积平原、滨湖阶地、环湖低丘,外围有幕阜山、雪峰山、武陵山脉高耸突起,洞庭湖盆呈向北敞口的马蹄形盆地。

幕阜山雪峰山武陵山脉属中、低山丘陵剥蚀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一般为50—1000米,石门县壶瓶山海拔2098.7米,是洞庭湖盆地周边的最高点。另外,在洞庭盆地内部,尚分布着孤立山峰。根据其形成机制、地形特征、地面标高等,将地貌类型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以及孤山4类:

洞庭盆地是指除了大堤围限的洞庭湖外,还包括其外围的垸田、洪道以及盆地周缘滨湖台地组成的低平区域,由河湖冲积物长期堆积而成,具有地表平坦,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面坡度小于5°等特征。

洞庭平原由荆江南岸向南倾斜至南洞庭湖滨,高差为15—20米,故造成北水南侵之势。洞庭湖底部高程西高东低,西洞庭湖的七里湖、目平湖,其湖底高程为29—31米,南洞庭湖底高程多在26—28米之间,东洞庭湖底高程为22—24米,故西水东流。根据地表形态和物质组成,洞庭湖区平原地貌可分为江河冲积平原、滨湖冲积平原、溪谷冲积平原和洞庭湖盆4类。

洞庭盆地海拔低于36.00米的区域有15648.50平方千米,占湖区面积的83.24%,大部分区域海拔为20—32米,其面积达1.10万平方千米以上。湖区内海拔最低的是湘阴县城西垸的长大湖、屈原农场的荞麦湖和华容县的七星洲,它们的海拔均低于20米。钱粮湖的马颈河、大通湖南部的民和镇等地的海拔也较低,在20米左右。数据说明,当洞庭湖的水位达到36.00米时(相当于城陵矶历史最高水位),湖区80%以上的区域受到洪水威胁。另外,在岳阳县麻塘镇东部的东洞庭湖牛头洲,海拔高程大于36米,而垸内的海拔高程低于32米,此段的洞庭湖已为悬湖。

龙山,岳阳市南湖南岸山脉,长约4千米,自东向西沿湖延伸,形似巨龙。山脊怪石嶙峋,山麓丘岗起伏,滨湖草地斑斓。

甑荜山,岳阳市南郊湖滨群山,主峰海拔110米,群峰耸翠,山上有八仙台等古迹,山麓黄沙湾一带素称“小北戴河”风光。

螺丝山南湖北港湾,形似螺壳,面积约1公顷。

艑山,太湖的船和艑山相似,故名艑山。在君山东北七八里处的洞庭湖中,全岛面积3.13公顷左右,海拔44米,好象孤影在雪浪银波里飘浮。《山海经》载:“艑山多篪竹。山上有塔叫哑女塔,传说有一位商人的女儿因遭神鬼之灾而成了哑巴,其父携女四处奔走,一日到此,忽然开口说话,因而建塔酬神。明隆庆《岳州府志》载,艑山“上有神人迹,下有龙窟,旧有洞庭神祠。”清光绪《巴陵县志》和民间传说还称:唐大历五年,杜甫“南征”而返,客死湘江,曾停柩此岛。旧时人们为了纪念杜甫,在山上建有洞庭庙,定期祭祀。惜庙已废毁,只有遗址可认。据地质考察,此山甚古,是在7000万年前燕山地质构造运动中形成的,当年洞庭湖区发生洞庭凹陷,而艑山四周断裂,故成为一座小小的残留山,突兀于浩瀚的洞庭湖中。它的地层及其形成,与君山一样。

鹿角山,在岳阳县鹿角镇,历代诗人吟咏甚众。清宣统《湖南乡土地理参考书》载:鹿角山在县南六十里洞庭湖滨。上下船泊,望此为标识。岳忠武将台在鹿角山右,与湖西石承山遥对,宽平可容千人。忠武讨杨幺登此命将,今道观岭营垒、沟堑遗址犹存。

天井山,位于东洞庭湖西岸,地跨岳阳、华容2县。从西南向东北,由墨山、四照庵、天井山、云雾山、珠目山、狮子山、果子山等山峰组成,长达25千米,主峰四照庵海拔314.8米。明末,岳阳、华容2县在山巅曾各建一座武当庙。峰下有石井,人称龙眼井,又称天井,山以此得名;山腰并列两石洞,人称“仙人洞”。

禹山,位于华容县南,滨临洞庭湖。长2千米、宽1.22千米,主峰海拔157.4米。据清道光《洞庭湖志》载:“(禹山)相传禹治水至此,登其巅”。上有禹王庙,下有后功寺。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投弹炸毁,砖木被其用以构筑工事。

墨山,位于华容、岳阳2县交界处。长1.4千米,宽0.5千米,平均海拔103米,主峰高195.7米。山石灰黑,故名墨山,又名玄石山。据清任鹗《行舟要览》载,此山曾是洞庭湖旧岸。《太平寰宇记》载:“玄石山,《楚词》云‘驰余车于玄石’,又云‘步余马于洞庭’,是也。”

桃花山,地跨湖南省华容县、湖北省石首县。相传山中多桃花,春来桃花成霞。以此得名。其山西起桃花山乡臣子山,东北至塔市驿镇马鞍山,山中有人字尖、昂头山、望夫山、雷打岩、龙山岭、七女峰、桃岭尖,山势蜿蜒起伏,连绵34千米,主峰雷打岩海拔379.7米;东部排岭尖,海拔177米,距长江2千米,为“江防要塞”;西部“七女峰”,海拔218米,长约2千米、宽1千米,在抗日战争中曾重创日军,名载史册。山峦总面积38.61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81.8%,植被覆盖率92%,有野生珍稀动物190余种;山水相依,古树林立,景观秀险雄奇,号称“长江岸上一璞玉”。1996年,被华容县定为县级森林公园。

君山,古称洞庭山、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距岳阳城15千米,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千米,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君山名胜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君山岛有5井4台、36亭、48庙。历代文人墨客围绕君山或著文赋诗,或题书刻石。这里有中国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摩崖石刻、“星云图”、新石器遗址,有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见证——斑竹、二妃墓、柳毅井,有秦始皇的封山印、汉武帝的射蛟台、宋代农民起义的飞来钟、杨幺寨等。自唐代以来,李白、杜甫、黄庭坚、辛弃疾、张之洞等墨客骚人都曾登临君山揽胜抒怀,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李白的“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刘禹锡的“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更使君山名声大噪。斑竹就生长在二妃墓的周围。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君山银针就产自这里。洞庭湖中最大岛屿,道书列为第十一福地。面积0.96平方千米,风景秀丽,古迹众多。

青山岛,又名青潭,位于湖南省北部,是南洞庭湖中的一座自然孤岛,距湘阴县城北20千米,属于湘阴县管辖。全岛陆地面积11.2平方千米,内湖6000亩,似一只巨大的龙虾,呈南北丘陵带状布局。南北长约10000米,东西宽约1000米,平均海拔38米,最高处为50米。南为横岭湖,北为上荷叶湖,东为梅子湖和湘江,东岸为屈原农场。位于世界三大鸟类迁徙飞行线的亚太飞行线上,四周有约五百平方千米的广阔水域,湖洲、杨柳、芦苇面积约六十万亩,由于洞庭湖特殊的地理条件和优越的湿地环境。大量北方鸟群迁至洞庭湖越冬,冬春之交成千上万的候鸟在这里繁衍栖息,冬季候鸟迁徙高峰期,鸟类总量可达二十多万只。冬春时节,“鸟飞遮住半边天,鸟落占去半边湖”的场景十分壮观。青山岛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名胜古物颇多。青山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渔业文化遗址多处。“青山天下渔”,有关专家称,青山是中国南方淡水渔业文化的发祥之地,也是现代淡水渔业文化的繁荣之地。据唐《通典》、《刮地载志》、《元和郡图志》及清郭蒿焘编《湘阴县图志》等史料记载,舜帝二妃从帝南巡,后投湖殉帝而去,葬于青山。原建有黄陵二妃墓,唐时称湘灵庙,黄陵二妃墓自古为湘阴县第一胜迹,历代文人墨客如杜甫、李白、韩愈、张说、李贺、刘禹锡、苏东坡、夏元吉等都在此留下了不朽的诗文。杨幺起义也曾驻扎于此。青山岛是全国仅存的三座渔村之一,也是湖南最后一座渔村。

香炉峰,君山姊妹岛,面积约相当于君山岛百分之一。建有香椿亭。

九龟列岛,南湖南部水域,一字排开9座小岛,酷似9只乌龟,与龙山形成“一龙赶九龟”奇观,是南湖风景区著名景观。

三江口,在城陵矶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有清浊分明的水际奇观“江会”,是古三国及太平天国时期主要战场之一。

气候

洞庭湖水系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季风环流是洞庭湖水系气候的主要大气环流。据1961—1990年气象观测资料统计,湘、资、澧三水与沅江中下游多年平均气温16℃—18.5℃,沅江中上游贵州省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2℃—16℃。总的趋势是南部高于北部,南北相差1℃—2℃,东部高于西部,东西相差2℃—4℃。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26℃—30℃,沅江中上游7月平均气温22.5℃—28℃。极端最高气温各地多在39℃以上,湖南永州可达43.7℃(1951年8月7日)。极端最低气温各地多在-6℃以下。全年无霜期多在290—310天,沅江上游山区只有240天左右。洞庭湖区地势平坦,冷空气南下后,其前锋一般很快通过湘北洞庭湖区而静止在南岭附近。因此,洞庭湖平原区为湖南省的少雨地区。采用1961—1990年湖区19站30年资料统计,湖区多年平均气温16.8℃,1月最低,多年平均气温4.5℃,极端最低温-18.1℃(临湘1969年1月31日)。绝对最高温43.6℃(益阳1969年7月31日)。无霜期258—275天。

据1956—2000年实测资料统计,洞庭湖水系各地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变化。山地多雨区一般在1600毫米以上;丘陵、平原区在1200—1600毫米之间。

按流域分:湘江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478.3毫米,资水流域1497.2毫米,沅江流域1361.3毫米,澧水流域1545.8毫米,汨罗江流域1512.3毫米,新墙河流域1483.8毫米。由于流域内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年降水量的分布总趋势是由外围山丘向内部平原减少,在其中部的雪峰山、湘东南的南岭和罗霄山脉、东北面的幕阜山至连云山和西北的澧水上游的武陵源地区形成四个多雨区,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2000亳米之间。纯湖区为1304毫米,为洞庭湖水系少雨区。

洞庭湖水系降水量在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往往几个月的降水量,决定了一年降水的丰枯。据530站1956—2000年同步期系列资料统计,多年平均4—6月3个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1%—44%,4—9月连续6个月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70%,最大月降水量一般出现在5—6月,占全年降雨量的13%—20%。降水量特别不均匀的年份可达40%以上。如湘江青山桥站1971年最大月降水量占全年46.9%。最小月降雨量一般出现在12月或次年1月,仅占全年降雨量的1.6%—4%。

植被

随着水陆和环境梯度的变化,洞庭湖区植被群落结构日趋复杂,从岸边向湖心呈不规则的带状分布,大体分为湿生植被、挺水植被、浮叶植被和沉水植被。其中,湿生植被包括辣蓼群落、荻群落等,广泛分布于高位、中位和低位滩地,面积大,开发利用程度高;挺水植被包括芦苇群落、菰群落、蔗草群落、莲群落等,集中分布于海拔26—29米的湖洲、低洼洲滩地或环湖湾港汊内;浮叶植被有荇菜群落和芡实群落,分布于洲滩积水洼地、港汊或子湖及池塘中;沉水植被有苦草群落、黑藻群落、狐尾群落等,分布于湖湾、港汊内或洲滩地区局部的浅碟形洼地中。漂浮植物多散生在挺水植被或浮叶植被之中,未形成独立的植被带。

土壤

土壤形成及其性质与其区域成土母质、地貌、气候、植被等自然条件和人类生产活动紧密相关。根据湖南省农业厅土肥站对湖南省第二次土壤普查及其分类,洞庭湖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水稻土、紫色土、石灰土等四个非地带性土类和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三个地带性或垂直带土类,面积2172.45万亩。

潮土集中分布在平湖区和“四水”下游河平区。区域分布较广,绝大部分已开发为稻田而形成水稻土,少部分为旱土和未被开垦的河堤外洲土。潮土含有较多的原生矿物质,磷、钾养分比较丰富,泥沙比例恰当,是一种比较肥沃的土壤。根据其沉积物的来源及其沉积特征,分为湖潮土和河潮土。湖潮土系由长江入湖泥沙沉积物或以长江为主与沅、澧两水泥沙混合沉积物发育而成,因土色呈现紫色而称紫潮土。广泛分布于安乡、南县、华容、沅江等县市及鼎城、澧县东部和岳阳西部等地区。一般具有宜种性广,适耕期长,供水供肥性能好等特点,是一种良好的土壤,适宜栽培粮食、棉花、麻类等农作物。河潮土分布于“四水”尾闾及其支流的冲积物和河湖相沉积物上,成土时间比湖潮土长,但比其他土类短。因土色呈现黄色而称黄潮土。河潮土一般质地疏松,通透性能好,有机肥料易于矿化,具有较好的保肥能力,土壤适种性较少,对旱粮、棉花、麻类、油菜、蔬菜等作物具有广泛的适种性。

水稻土由各种地带性土壤和隐域性土壤在水耕熟化和旱作熟化交替过程中形成,是洞庭湖区一种主要耕作土壤,广泛分布于区域各县市。水稻土由于地貌、面土母质及耕作制度不同,成土过程的水育作用强度不同而形成各亚类。其中分布最广的是潴育性水稻土,占80%左右,是区域一般水利条件和耕作性能较好,水热状态良好,土壤养分丰富,肥力高的双季稻田。此外,还有潜育性水稻土、渗育性水稻土、淹育性水稻土及矿毒水稻土。

红壤分布于区域海拔400—500米以下的丘陵、岗地,发育于各种母岩母质,主要有板页岩、砂砾岩、石灰岩、花岗岩风化残积物及第四纪红土。一般呈酸性,养分含量较低,土质粘量,其上多有马尾松、油茶、灌木及散生常绿阔叶林等植被覆盖。是区域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大部分分布于澧县、岳阳、临湘、汨罗、益阳等县市。按其母岩、母质特性和发育过程,可分为棕红壤、红壤、黄红壤、红壤性土等四个亚类。

在垂直带谱中,黄壤分布于300—800米的低山、中低山地,集中在东部临湘、岳阳、汨罗等县市。黄壤游离铁含量大,土体中的水分比红壤高,淋溶作用较强,土壤酸性强,自然肥力较高,呈现黄色。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已被严重破坏,多为马尾松、杉木、毛竹、茶叶、草灌等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覆盖。

黄棕壤一般分布高度在海拔800米以上,面积很小,集中分布在东部和西南部的牯牛山、大药姑山、幕阜山和临湘、岳阳、桃源3县中的山地,是一种林下土壤。分布区具有气温低、雨量多、日照短、湿度大等山地气候特点,成土母质以花岗岩风化物为主,有机质含量丰富,呈酸性,地表常有落枝落叶层,呈黄棕色,自然植被较好,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分布。

石灰土发育于石灰岩残积物,包括红色石灰和黑色石灰土两个亚类,面积较小,集中分布在望城、澧县。石灰土的土层较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碳酸钙含量大,并且自上而下逐渐递增,植物覆盖较差,是一种急需改良的土壤。

紫色土多为第三纪紫色砂岩物理和化学作用后形成,分布在西部的多为石灰性紫色土,分布在东部的多为酸性紫色土。集中于临湘、汨罗、岳阳、澧县、鼎城等县市。该土壤主要适宜种植棉花、油料、豆类、苎麻、蔬菜、水果等作物。结构松散,抗蚀力弱,在没有植被覆盖的情况下,容易遭受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遥感监测表明,洞庭湖区地表覆盖类型以林地、耕地、水域和草地为主,占湖区国土面积的90.02%,其中林地20897.26平方千米,占45.10%;耕地13177.60平方千米,占28.44%;水域4178.29平方千米,占9.02%;草地3456.56平方千米,占7.46%,土地面积占湖南的7.14%。

据2020年第三次国土调查成果,洞庭湖区共有建设用地367622.44公顷,占区域国土总面积的8.71%,其中交通运输用地21898.0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21319.52公顷,水利设施用地24404.84公顷。村庄是区域内最主要的建设用地类型,面积238900.51公顷,占区域国土总面积的5.66%,是湖南省农村居民点占国土总面积比重的1.28倍。洞庭湖区城市与建制镇用地面积为69096.21公顷,占区域国土总面积的1.64%,是湖南省城镇建设用地占国土总面积比重的1.23倍。

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总量与分布。洞庭湖区面积15060平方千米(未含湖北部分),天然地下水资源量保证率20%、50%、75%时,分别为每年37.7、36.2、33.6亿立方米,其资源模数分别为每平方千米25.0、24.0、23.3万立方米。

湖区总水资源量包括地表径流量与地下水开采量两部分。洞庭湖区多年平均(1951—1998年)地表径流量为3001亿立方米,其中“四水”入流1682亿立方米,“四口”入流1020亿立方米,区间296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总量年平均36亿立方米。合计总水资源3037亿立方米每年,人均占有量约每年3万立方米。

植物资源

洞庭湖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复杂,植物种类甚为富集。从植物区系看洞庭湖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地区,除中亚植物区系成分外,其他14个分布区类型在此均有分布,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成分对湖区植物区系影响较大,从而构成洞庭湖区的森林植被和草甸植被类型植物群落可划分为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硬叶常阔叶灌丛、草甸、水生沼泽等。根据不完全调查统计,维管束植物约有170科,637属,1428种,其中木本植物658种,竹类植物20种,藤本植物129种,草本植物568种,水生植物35种。湖区历来是少树的地方,在1949年以前,只在农户住宅旁植有旱柳、重阳木、苦楠、樟树等孤立树木和宅旁风景林。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防护林,到70年代的防浪护堤等农林体系在全区内基本形成,主要种植枫杨、重阳木、水杉、池杉等乔木树种和香椿、喜树、泡桐、柏类等,全区现有952万亩林地。其中防浪护提林带1850千米(宽约10—30米);农田防护林带(沿沟、渠、路营造,一般宽约10—20米)。在纯湖区内,除耕地覆盖着各类农作物外,其余陆地,包括洲滩浅水区几乎都被各类植物所覆盖。

植物种类多,药用植物种类与蕴藏量居资源植物之首,有600余种。如黑三棱、益母草、苍草、七叶一枝花、黄连等;油料植物有油菜、大豆、花生和野生乌柏、山乌柏等;芳草油植物70余种,如山苍子、樟树、山胡椒、山姜等;纤维植物除人工栽培的棉花、苎麻、黄麻等外,野生纤维植物有50余种,如芦苇、荻等;此外还有种类繁多的饲(饵)草植物、淀粉植物、鞣料植物资源等。

动物资源

以洞庭湖为中心的广大滨湖平原,素称“鱼米之乡”,水产资源丰富,水生珍稀兽类的白鳍豚江豚即分布在洞庭湖及其通江段。鸟类中的涉禽资源丰厚,已知有80余种沼泽鸟和水泊鸟类,其中珍贵禽类有斑嘴鹈鹕白鹳黑鹳白琵鹭白枕鹤灰鹤白鹤中华秋沙鸭大天鹅白额雁红胸黑雁等。

洞庭湖区鸟类资源有以下特点:一是水禽类种群密度大,有万只以上集群栖息、觅食地37处,还有水泊鸟类、沼泽鸟类9种,其种群数量在1000只以上。二是候鸟特征明显,在观察到的鸟类中,冬候鸟占47.82%,夏候鸟占15.94%。三是珍稀濒类鸟类多,有32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鸟类大鸨、白鹳、白鹤、白头鹤、黑鹳、中华秋沙鸭6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游隼、肖鹰、大天鹅、小天鹅等31种,三级保护鸟类53种。其中由国际协约指定保护的有51种。

水栖或半水栖融爬行的乌龟,不仅分布广泛,而且数量多,乌龟产量约占全省的95%。不过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上述水生动物种群数量已在大幅度衰减。

陆栖脊椎动物主要是以与人造景观相联系的小型种类。如兽类中的蝙蝠黄鼬华南兔刺猬;鸟类中的麻雀家燕喜鹊白头翁画眉珠颈斑鸠;爬行类中的石龙子虎斑游蛇;两栖类中的黑斑蛙泽蛙等都具广而多之优势。

区内动物资源中还有鼬獾狗獾小灵猫豹猫环颈雉等种类,但仅见于孤丘荒野和边缘地带;蹄类的小鹿等中型兽类已很稀少。

矿产资源

洞庭湖盆地广布第四系湖相、河相堆积地层,除下伏下第三系生油地层外,在盆中心地带其他矿产甚少,但在盆地周边地区矿产资源仍较丰富。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达10余种,如金刚石磷钇矿独居石石煤芒硝萤石岩盐等。

湖区名胜

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总结,清代《洞庭湖志》所载“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影”、“月影”、“云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渔影”、“鸥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西门城头,临洞庭,吞长江,气势雄伟,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它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其中唯一保持着清代原构的史迹,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风光之秀、建筑工艺之巧、词章歌赋之佳而闻名,明李东阳《书岳阳楼图后》称:“江汉间多层楼杰阁,而岳阳为最。它坐东朝西,构造古朴端庄,气势恢宏凝重,楼高19.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式纯木结构。整座楼由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檐柱支撑,柱上架梁,梁上立柱,全部采用插榫法构造。三层楼中,设置、装饰、图案风格各异,特显风姿。

桃花源旅游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南34千米处,区域总面积142.48平方千米。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真迹地,是《辞海》《词源》中唯一添加注释的《桃花源记》原型地,境内的核心景区桃花源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影响力十大文化景区、中国天然氧吧、全国生态旅游目的地、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省级旅游度假区、湖南省首批研学教育基地。

生态保护

价值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洞庭湖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防洪保安和经济建设等方面,其在生态效益方面的巨大作用影响,将成为湖南省乃至整个长江中游地区的重要基地。洞庭湖区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湿地,在维护长江中游水域生态平衡、保证生态安全中的地位不可替代。洞庭湖已是目前与长江保持水体交换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的天然湖泊,极具生态价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水系结构,形成了极其复杂和有代表意义的江河湖泊复合型湿地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调蓄洪水、降解污染物、维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它在补充地下水、碳循环、碳积累等方面为人类研究尚不深入和了解的功能,客观而实际的存在。同时,洞庭湖水域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块重要的候鸟越冬地和迁徙鸟类停息地,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保护区

【主词条: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湖南湘阴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华容集成长江故道保护区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君山区、华容县、岳阳县、屈原区境内,全区总面积19万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9万公顷,缓冲区面积3.64万公顷,实验区面积12.46万公顷。保护区成立于1982年,主要保护洞庭湖湿地生态和生物资源,1992年,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是中国首批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的六大国际重要湿地之一,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记录到鸟类32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白鹤、白头鹤、白鹳、黑大鸨、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7种,二级保护的有小天鹅、鸳鸯、白枕鹤、灰鹤、白额雁等38种;淡水鱼类1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中华鲟、白鲟2种;二级保护的有鳗鲡、胭脂鱼2种;野生植物和归化植物1186种,其中水生植物近40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的有3种,二级保护的有31种.;淡水哺乳动物有国家一级保护的白暨豚和二级保护的江豚;其它水生动物68种。

湖南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洞庭湖西滨汉寿县境内,其主体湖泊为目平湖。总面积30044公顷,是江湖复合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洞庭湖区江湖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确认的全球200个生态热点地区之一。保护区始建于1998年1月,2002年1月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1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以黑鹳、白鹤、白头鹤、白鹳、东方白鹳等珍稀濒危物种及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有维管束植物87科259属414种,鸟类217种,分属15目58科,鱼类9目20科111种,两栖动物13种、爬行动物20种、底栖动物65种、哺乳动物26种。

湖南南洞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洞庭湖的西南面,总面积16.8万公顷。其中核心区3.9万公顷、缓冲区6.1万公顷、实验区6.8万公顷。1997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2002年2月被批准加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区内分散着118个生态类型多样的湖洲和岛屿,具有“水涨为湖、水落为洲”的自然特色。过水性湖泊的典型特征使其成为了各种珍稀、濒危物种的天然基因库,同时也是它们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区内湖洲众多、河汊纵横、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区内湖汊岛屿生长着863种湿地植物,孕育着164种鸟类、114种鱼类、29种爬行类和8种两栖类,其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6种。

湖南湘阴横岭湖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湘阴县北部,东起湘江与岳阳市屈原行政区隔江相望,南抵湘阴县洞庭围镇和浩河口镇,西临益阳沅江市,北接东洞庭湖磊石山。地理坐标介于北纬28°30′—29°3′,东经112°31′—118°02′之间。横岭湖自然保护区是洞庭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小二十四个常年性湖泊和三大片季节性洲土珠连玉缀而成。由于湘、资、沅、澧四水所夹带的泥沙长期淤积而渐与洞庭湖形成季节性分裂,丰水期仍与洞庭湖碧波相连。2000年6月,经湘阴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湘阴县横岭湖鸟类和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华容集成长江故道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荆江江段南侧,地处湖南省东北部岳阳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5'35″—113°08'51″,北纬28°59'59″—29°32'07″之间。东与岳阳楼区毗邻,南与汨罗市、湘阴县、沅江县接壤,西、北与华容县、君山区相接,保护区总面积为6.67万公顷。

政策

2014年4月14日,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明确“生态优先”原则,将洞庭湖区建设成为“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作为战略定位;同年9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长江全流域生态环境监管和综合治理,尊重自然规律及河流演变规律,协调好江河湖泊关系,统筹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构建以长江干支流为经脉、以山水林田湖为有机整体,江湖关系和谐、流域水质优良、生态流量充足、水土保持有效、生物种类多样的生态安全格局,使长江经济带成为水清地绿天蓝的生态廊道”。

2016年9月,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保护和修复水生态,要尊重自然规律及河流演变规律,重点是妥善处理江河湖泊关系”。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进一步要求到2030年“河湖湿地生态功能得到全面恢复”;同年12月29日,《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发布。

2018年4月,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逐步解决长江生态环境透支问题。”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做好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

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为洞庭湖保护提供了法律武器;同年9月1日,《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施行。

202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和削减,洞庭湖湖体总磷全年平均浓度0.06毫克/升,同比下降4.8%,洞庭湖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2023年1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历史文化

综述

洞庭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洞庭湖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堤垸文化

洞庭湖堤垸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特色传统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水文化、农耕文化既相联系又有区别。洞庭湖堤垸文化是一个以堤垸为载体而形成的文化体系,既包括在利用与改造洞庭湖区水资源、水环境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成果,如大堤、沟渠、闸口、电排、机埠等水利灌溉设施和垸田,也包括因构筑堤垸而形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社会关系、修护堤垸的制度规范等社会层面的要素,还包括人们对堤垸的认识、信仰、精神感悟、与堤垸相关的世界观、文艺创造等精神层面的要素,蕴含着开放包容、艰苦奋斗、患难与共的丰富内涵。

艺文

道光《洞庭湖志》设艺文篇,收录诗词1007首,文71篇,近16万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洞庭渔歌源自战国时期,最迟在北宋年间,就已广泛流传于古岳阳地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便有“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的描述。洞庭渔歌曲调流畅、婉转、有浓厚的地方风味,节奏鲜明,曲调丰富,辽阔,带有很浓的地方风格,湖区人民广泛流传,由领歌人起首,一唱众和,音调高亢,婉转,饶有风味。有对唱、独唱、合唱等等,在湖区广泛流传。代表作有《湖风吹老少年郎》《养女莫嫁驾船郎》《河水哪有我眼泪多》《十二月渔民苦》《我撒网子妻荡浆》、《阳雀子唤醒打鱼人》等三百余首。

竹马戏,行话称为“跑风子”。作为洞庭湖区一种全国独一无二的民间舞蹈,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很受老百姓的喜爱。据老艺人口传,自明清以来,就在华容地区广为流传。竹马戏演出形式活跃,舞蹈性强。演员于紧锣密鼓声中用较快的圆场步子跑至规定的位置,原地接唱腔节奏起舞步,手势根据词意灵活多变,边舞边唱,唱完一句或一段后又起锣鼓,演员在锣鼓过门中“穿趟子”(即穿八字),场面威武,表演细腻。

社会生活

发展特征

洞庭湖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3个Ⅰ级中心城市、14个Ⅱ级县城或县级市、24个Ⅲ级中心建制镇和203个V级一般建制镇为节点的城镇体系,对湖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洞庭湖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茶生产基地、生猪、牛羊、水产养殖基地,同时湖区的石油、食品、轻纺、造纸等几大行业在湖南省占有重要地位。

湖区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三农”问题突出,自然保护区、蓄滞洪区发展制约因素多。特别是,由于自然地理背景及社会经济发展基础的不同,洞庭湖区各区、县(市)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内部差异显著。

2020年,洞庭湖区涉及的湖南境内的24个县市区,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10130.38×108元,占湖南总GDP的24.25%,人均GDP73330元,是湖南人均GDP的1.20倍。

农业

洞庭湖是湖南的“母亲湖”、中国传统农业的发祥地。洞庭湖区淤积了广阔的河流冲积洲滩和湖泊沉积洲滩,它们被围垦后从内到外依次形成潮土、沼泽土、草甸土、水稻土、红壤等广袤的沃土,这种良好的水土条件,使其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发祥地。

澧县彭头山新石器文化遗址上发现了炭化稻谷的遗址,经碳十四检测,这些稻谷遗存距今9000—8000年以前,比浙江省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遗存还要早1000—2000年。根据孢粉分析,彭头山的水稻与现代水稻的生物学性状已十分接近,表明彭头山出土的水稻已属人工栽培水稻。1993年,在彭头山遗址不远的城头山古城墙遗址下部,又发现了一处距今约7000年,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稻作文化遗存。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古城墙时发现城墙的外坡下叠压着早于城墙建筑时代约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巨大濠沟。在濠沟的淤泥中,出土了稻谷、大米、豆类、蔬菜、莲荷等的籽实数十种,还有猪、牛、鹿、象、鱼和螺等动物遗骸20余种。此外还发现手工编织的竹席、芦席的残片,以及距今约6500年的水稻田。这是世界上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古稻田实体。在古稻田的表层土壤中,经过检测分析,发现其中包含有大量的稻谷和水稻植株的硅子体。在稻田周围还发现了水沟、水塘和圩埂,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原始水利设施。以上表明,早在8000—7000年前已有先民们在洞庭湖这块沃壤上开始有固定聚落的农业定居生活,创建了以稻作农业为主体的人类早期文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而洞庭湖区又是世界上人工栽培水稻最早的发源地。

西汉时期,司马迁用“饭稻羹鱼”描述湖区的社会经济生活。至清乾隆年间,随着湖区高位洲滩的充分利用垦殖,洞庭湖区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湖广熟,天下足”广为流传,赢得了“天下粮仓”美誉。洞庭湖区的农业优势自明清时期形成后一直延续至今,当代洞庭湖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种植区和重要的棉、油、茶、猪、鱼生产基地之一,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担负着长江流域生态安全、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据统计,洞庭湖区提供的商品粮占全省的33.33%,棉花总产量占66.67%,黄红麻总产量占96.32%,宣麻总产量占80.0%,蚕豆总产量占46.41%,甘蔗总产量占62.16%,油菜籽总产量占30.28%,其它如湘莲、牲猪、禽蛋等都占很大比例。另外,湖区林草资源产量高,蕴藏量大。其中,草本植物群落的年产量100—1300吨/平方千米,水本灌丛1700吨/平方千米,木本乔木落叶阔叶林9010吨/平方千米,常绿阔叶林6370吨/平方千米,它们的年均蕴藏量达176.82×104吨,按100元/吨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每年的潜在经济价值达17682×104元。

交通

洞庭湖区交通总体便利,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和空运为主体的立体运输网络体系。东部有武广高铁、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107国道、岳临高速贯穿;西部、南部有焦柳铁路、石长铁路、洛湛铁路、长常高速、常荆高速、319国道、207国道集成;北部有常岳高速、宜岳高速、省道302和省道306相连,中部有省道204、省道205跨越和湘资沅澧一洞庭湖一长江水道沟通,另有桃花源机场直通国内外。空间上,已形成以岳阳市区为中心的湖区东部、以常德市区为中心的湖区西部和以益阳市区为中心的湖区南部的交通密集地带。通信物流业作为经济国际化和社会信息化的基本要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行部门。洞庭湖区通信物流业发展迅速,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网络布局逐步完善,通信能力大大增强,物流市场相当发达,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岳阳市、常德市已经建成湖南省除长沙市外最大的物流中心。

教育医疗

洞庭湖区拥有普通高校11所,在校本专科学生11.2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152所,在校学生13.45万人;普通高中学校128所,在校学生26.59万人;初中学校641所,在校学生44.86万人;普通小学学校2367所,在校学生87.82万人。不同层次教育体系已经形成,对提高湖区人口素质发挥了关键作用。

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改善和提高了人们的健康状况和水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经济扩散效应,促进了社会消费,拉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洞庭湖区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785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37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31个,医院、卫生院643个,妇幼保健机构32个,卫生技术人员共5.86万人,注册护士1.82万人。

人口

正因为洞庭湖区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这里的水土养育了历史时期中华代代儿女。除土著人口外,洞庭湖区又是历代移民的流入地。先秦时代起,巴人东迁、糜人安居,都以湖区为目的地。楚人南迁,经营湖湘,这里成为粮仓。以后历朝历代,只要北方战乱,即伴生大量流民南移。永嘉之乱后,“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湖区成为侨立州郡最多的地区之一,在洞庭湖北部、西北部专门设立南义阳郡、南河东郡,今松滋县就是侨县。新设置的州县,虽说不是侨立州县,但也与安置流民有关,如湘阴县、药山郡、药山县、重华县、玉山县、湘滨县、罗州等。安史之乱后,北方民众逃亡,流向湖南又形成高潮,“襄邓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如大诗人杜甫即在这一时期流寓到湖区,最后病死在湘江的小船上。明代重视耕垦,移民大增,但性质有些变化,以经济性移民为主,难民开始减少。时有江西填湖广一说。清代康乾时期,湖区开始大量兴筑堤垸,湖区的人口急剧增加,除一部分外省籍外,湖区移民大多以本省籍为主,为湖区土著称之为“上乡人”,即湘水资水上游地区的意思。洞庭湖能成为历史时期各个朝代移民的重要目的地,表明这一地区具有丰裕的自然条件,人口承载量大,换言之,能解决大量人口膨胀的生计问题。

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洞庭湖区的常住人口1384.27×104人,有城镇人口787.53×104人,城镇人口占比56.89%,比湖南省除长沙市外其它地区城镇人口占比54.52%高出2.37%。

湖区物产

洞庭湖自古为淡水鱼著名产地。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有《洞庭鱼》一诗:“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蚊,多如秋后蝇。”可见鱼之多。如今湖里盛产鲤、鲫、鳙、鲢、鳊、鳜、银鱼、凤尾鱼和虾、蟹、龟、鳖、鳝、鳗、鳅、蚌等百余种水产,还生长着珍稀的白鳍豚。

湘莲,是地处岳阳洞庭湖区的特产,是一种富有营养、清香味美的上等食品。湘莲的品种很多,大致可分食用和观赏两种,食用莲中,采果用的叫子莲,采地下茎用的叫藕莲。子莲按形态特征又分白莲、冬瓜莲、红莲三种。湘莲营养丰富,味道甘美。其蛋白质的含量比鸡蛋的含量还高。另外,还含丰富的钙、铁、磷、维生素B1、B2和胡萝卜素。

沅江银鱼是洞庭湖区的传统名贵特产,其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银鱼被认为是一种珍贵的食用鱼类,许多餐馆和家庭都会选择将银鱼加入到菜肴中,增添口感和营养价值。

水利工程

治理工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认识和治理洞庭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在连续遭遇1949年、1952年、1954年几次大水灾之后,治理洞庭湖上升为中央政府的工作日程,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洞庭湖治理工程陆续上马。在20世纪50年代初兴建荆江分洪区时,周恩来总理就指示“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1954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编制的《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中,明确提出长江中下游防洪,必须采取“蓄泄兼筹,以泄为主”,“江湖两利”的治理方针。在这个治理方针的指导下,洞庭湖治理工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85年,主要进行堵支并垸、排涝、撇洪河配套等初期建设。其中20世纪50年代主要通过堵支并垸、整治洪道、加固堤防、兴建涵闸等工程措施来改变历史上水系紊乱、堤防残破的局面。十年共完成土石方5.87亿立方米,投工2.92亿个。20世纪60年代主要从事垸内电排建设、渠系调整和渠系建筑物配套。从1964年开始的连续3年的电排建设,形成湖区水利建设高潮,机排发展到93615马力、电排发展到19.67万千瓦。十年完成土石方4.92亿立方米,投工2.67亿个。20世纪70年代继续进行电排建设,开展田园化建设,逐步完善渠系配套,但对防洪建设有所放松。十年完成土石方16.4亿立方米,洞庭湖区堤垸数由1949年以前的993个减少到215个,一线堤防长度由6400千米减少到3740千米。需要指出的是,湖区兴修水利,得力于群众运动,得力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的群众氛围和体制。这一时期,洞庭湖区水利建设累计完成劳动工日17.85亿个,平均每年投工5000万个,按湖区的正劳动力人口计算,每个劳动力年平均上水利工地劳动50天。也说是说洞庭湖区一般岁修土方都是由湖区民众义务承担的,几乎每个冬季,整个劳动力大军都奋战在湖区冬修大堤上,即使在“文化大革命”中也不例外。整个这一时期,洞庭湖的水利建设呈发展上升趋势,对于保障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而这一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叶,因为农村体制变更等种种原因,水利投入不足,群众兴办水利的现象不再,湖区在水利建设上欠账较多。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洞庭湖治理进入第二阶段。主要围绕实施由水利电力部批准的《洞庭湖近期防洪蓄洪工程规划》,简称一期工程。中央明确提出“为使堤防在设计情况下不至于漫溃,近期先安排一些急办的堤防加固、蓄洪安全建设和扩大洪道工程,主要对重点垸堤防加高培修,处理应急险工险段”。一期治理工程从1986年开始实施到1996年通过国家验收,历时10年。实际完成工程总投资11.6亿元,其中国家投资4.61亿元。完成土方2.32亿立方米,石方316.81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103.53万立方米。主要对重点堤垸进行加高加固,蓄洪安全建设、洪道整治进行了试验性建设,初步改善了防汛通讯报警设施建设。湖区11个重点堤垸1191千米防洪大堤普遍比20世纪80年代以前加高1—2米,加宽2—3米,可以基本保证在遇1954年洪水位下不漫堤,24个蓄洪垸建设有了起步。

洞庭湖治理的第三个阶段从1996年开始,针对一期治理后湖区堤垸堤身断面不够、质量差、堤基渗漏严重、河岸崩塌、涵闸破旧老化、设计标准低等问题,编制二期治理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堤防加高加固、洪道整治、蓄洪堤垸建设、治涝工程建设、防汛通讯报警设施、水利结合灭螺等七大项,得到国家计委的同意和批复。在二期治理工程实施期间,洞庭湖的水情发生了一些变化,1996年、1998年、1999年连续发生特大洪水考验,综合治理大江大湖,保护生态平衡提升到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战略。从1949年开始的水利建设,主要是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生命财产的角度考虑较多,客观上看还只是属于治标的层次,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规划和工程措施很少。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发生后,国家提出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灾后重建32字指导原则,并相继启动了长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湖南省境内四水中上游地区基本上纳入到长防林和退耕还林工程范围,洞庭湖水系的水土保护工程开展实施。治湖必治江,治江必治山,山、江、湖同步治理,标本兼治,彼此互为协调,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二期治理期间,三峡工程的建成与蓄水,大大减轻了湖区的防洪压力和洞庭湖泥沙淤积,有利于保持河湖的行洪能力与调洪能力,也减轻了湖区社会修防负担。

主要堤垸

洞庭湖区的堤垸修筑始于宋、元时期(960—1368),流经历代修缮,至1999年,有万亩以上堤垸37个,其中10万亩以上的15个。主要有:南湖垸,位于湘阴县西部,资水尾闾。湘滨垸,位于南洞庭湖湘阴县境内,南临资水,北靠洞庭,东濒湘江尾闾。护城垸,位于华容县,东靠华容河,西临藕池河,北界石首,南连禹盘大垸,垸内田低,常有涝害。禹盘大垸,位于华容县西南,北靠护城大垸,西南临藕池河东支左岸,东与新生大垸相连。内湖由危家岭、油榨岭闸穿南山丘岭与新生大垸东湖通汇。建设垸,位于君山区北部。东临长江与湖北省监利县隔江相望,南滨洞庭湖,与建新农场唇齿相依,君山农场,钱粮湖农场紧紧相连,西与华容县接壤。中洲垸,位于岳阳县西南的东洞庭湖东南,为湘江、赤磊洪道和汨罗江入湖交汇处,距县城荣家湾15千米。磊石垸,位于汨罗市境湘江出口处之洞庭湖畔。江南垸,位于临湘市境。上起鸭栏堤,下至北堤拐,全长28.5千米,集雨面积158平方千米,地面高程24—28.5米,地势狭长,南高北低。为冲积性平原,与永济垸、黄盖湖垸同属临江大垸,由鸭栏间堤、横河堤间堤分开,使江南垸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堤垸。建新垸,即建新农场,位于东洞庭湖畔,南临洞庭湖,西与钱粮湖农场与君山区许市镇接界,东北角靠长江,北与君山区建设垸相邻,与君山垸一堤相隔。

河口闸门

调弦口进水闸,位于华容河口。通过闸门将华容河造成统一的新水道;江水从调弦口流入华容县境,经县城分南、北2支向东南流,至罐头尖汇合,东注洞庭湖。两岸排水闸35处46孔,电排站单机110千瓦以上的26处、88台、17870千瓦,总排水量每秒161.3立方米。

荆江分洪工程节制闸(南闸),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时,在虎渡河下游湘鄂两省交界处的黄山头镇修建。于4月2日开工,6月15日提前完工。有32孔闸门,南闸的主要作用是:当运用荆江分洪工程时,控制虎渡河下泄流量最大不超过3800立方米/秒,与南线大堤共同组成一到防洪屏障,保护洞庭湖区的防洪安全。

北闸坐落在荆州市公安县境内太平口处,与荆州古城、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隔江相望,占地面积2.08平方千米。钢筋混凝土底版,空心垛墙,坝式岸墩,共54孔,全长1054米,闸顶高程46.5米,闸底高程41米,弧形闸门,建成时为人力绞车启闭,设计进洪流量8000秒立方米。200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湖北省水利厅批准为“省水利风景区”,2009年国家旅游局授予“AAA国家级旅游景区”。

湖区防汛

2024年7月5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桩号19+800)发生管涌险情。(主词条:7·5华容县洞庭湖决堤)2024年7月8日,完成封堵。

2024年7月10日6时,洞庭湖流域最后一个超警水文站点——岳阳站水位退至警戒水位32.5米以下并继续回落,标志着洞庭湖流域全线整体退出警戒水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