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2 16:25
城门是一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是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的都城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制度。城门作为沟通内外空间和防御的节点,在城市的管理和使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城门作为都城出入的通道在城市交通功能中占有重要位置,也对都城的格局产生着重要影响。城门和与之相通的街道,以及其他纵横交错街道将都城分为整齐划一的棋盘式里坊格局,构成了整个都城四通八达的路网,沟通了都城的内部空间,都城的轴线也是通过城门和城门建筑来联通和彰显气势的。郭城定鼎门南对伊阙,内与宽百步的天街相通,并与皇城端门、宫城应天门遥遥相对构成了天子都城的轴线空间。都城与外部空间的沟通也是通过城门来完成的,东都与长安间的两京驿路就是出定鼎门向东和向西皆有驿站相连,向南和向北也有驿站和驿路相通,通过城门,都城的内部封闭空间与外部空间联接起来。定鼎门外路面上清理出的密集的骆驼蹄印,就是都城空间与外部世界联通的见证。北宋时期东、西两京之间的驿路就是以东京顺天门和西京上东门之间算起的,东西二京就是通过两座城门由驿路连接起来的。
其次是城门的防御功能。城门和城墙构成了都城外围的空间结构,对外部起到了防御作用。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记载均表明东都城的郭城仅有短垣,起不到很强的防御作用。而是将宫城的防御重点放在了洛河、皇城、拱卫宫城的诸小城和东城,特别是东城高大的城墙和坚固的宣仁门起到了重要的防御作用。
第三,城门还具有重要的政治礼仪功能。诸多重大政治和礼仪活往往在城门举行,如诏告、登基、大赦、献俘、酺宴等,使城门成为国家的大型政治礼仪中心。唐高宗曾在则天门受百济俘[24],在唐代受百济俘是国家重大的政治活动。唐高宗还欲在则天门改元和宣诏大赦天下[25],这都是国之大事。武则天时期的登基大典和改元大赦也在则天门举行,可见宫城正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正月还曾在五凤楼举行大型宴会[26],宫城正门还成了国家的大型宴会中心。
西安城墙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分别名长乐门、安定门、永宁门和安远门,门外均筑瓮城。每座门分为三重三楼,由外向内,分别是闸楼、箭楼和正楼。除南门箭楼外,其余各楼下都设拱形门洞,门洞高、宽各6米,深19.5米。正楼为重楼,面阔七间,进深二间,高36米,三层檐歇山顶,周围有回廊。箭楼面阔十一间,进深二间,高33.4米,单檐歇山顶。箭楼的正面设四层箭窗,每层12孔,左右两面各三层,每层3孔,利于射击。
中华民国初期,四座闸楼及其墙段被拆除,北门正楼和南门箭楼先后毁于辛亥革命和二虎守长安时的战火。中国抗日战争期间,部分城墙段作为了防空洞使用,破损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拆掉了部分角楼、敌楼以及大量雉堞和女墙。为了发展交通,还将不少墙段打通,形成豁口。到1983年时,西安城墙仅存城楼和箭楼6座,并且有14处豁口。1983年起,城墙周边设立了中国的环城公园。1990年代末,西安市政府开始实施贯通工程,连缀近代以来形成的豁口,到2005年,整座西安城墙已实现了全面贯通。
冯玉祥为纪念孙中山,在1927年开通了中山门。玉祥门是纪念1926年从此处攻入城区的冯玉祥而于1928年建的。勿幕门开通于1939年,用以纪念辛亥革命中的井勿幕。南门两侧、文昌门、和平门、小南门、含光门、朝阳门和小北门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开。文昌门之上有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魁星楼。2006年火车站段新修解放门(正对火车站,结构与其他门不同)、尚俭门、尚勤门,使城墙全部连通。
丹凤门是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大明宫的正南门,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建成,一直到唐末随着唐帝国的灭亡而毁坏,见证了大唐帝国由极盛到灭亡的历史过程。丹凤门不但是唐高宗以后的唐朝皇帝进出宫城的主要通道,也是宣布登基改元、颁布大赦令及举行宴会等外朝大典的重要政治场所和国家象征。
从1957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大丹凤门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200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城工作队对丹凤门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古发掘。发掘结果表明,丹凤门的墩台用黄土夯筑而成,外砌砖壁,门址东西长74.5米,南北宽33米,占地约2460平方米,共开5个门道。这次考古发掘显示,丹凤门遗址的规模之大、门道之宽、马道之长,均为目前隋唐城门考古之最。丹凤门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门前大街宽达176米,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宽的街道。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丹凤门遗址所在的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的正南门,为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制度的五门道宫门。城门墩台东西总长74.50米,南北宽33米,由黄土夯筑而成,外表包砖。沿两侧城墙筑有长达54米的马道。在墩台之上有木构城楼,位于墩台台顶的城楼基座东西长70.8‘、2米。
隋初杰出的建筑家、将作大匠宇文恺在建筑形制上对明德门作了特殊处理,采取了罕见的五门道,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城门建制的最高标准,显示了国都的重要形象。唐建国后仍以大兴为国都,改称长安,重修城池、宫殿。唐初高宗李治时,全面整修罗城并重建城观。《册府元龟》卷十四“都邑”记载: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十月修筑京师罗城……九门仍各施观,明德门一观至五门。《唐会要》卷八六记载“明德观正门以工部尚书阎立德为始”,即由当时主管建设的行政长官主持这项工程。
明德门与皇城“朱雀门”、宫城“承天门”等共同构成了唐长安城的南北中轴线,是体现唐长安城中轴对称布局的重要节点,它与丹凤门一样是“天子五门道”的代表,是名副其实的“隋唐第一门”。
西安城墙正南门,位于南城墙中部偏西。原为隋唐长安皇城南面偏东之“安上门”,唐末韩建改筑新城时保留。明洪武七年至十一年(1374年至1378年),扩建西安府城,此门沿用为南门,易名“永宁门”。但改隋唐时过梁式三门洞为砖砌拱券式单门洞。后历清代、民国,沿袭至今。民国元年6月(1912年),陕西都督张凤翙曾为永宁门题写门楣。
朱雀门原本是唐长安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城市中央的朱雀大街。隋唐时,皇帝常在这里举行庆典活动。开皇九年(589年),隋帝国统一天下,隋文帝在朱雀门城楼检阅凯旋大军。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朱雀门被封闭。1985年修复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包裹在明城墙内的朱雀门遗址。如隋唐文人描写的那样宏伟华丽,城门柱础用大理石制成,青石制作的门坎上刻有线条优美神采飞扬的蔓草花纹,磨砖对缝的门洞隔墙厚实端正。1986年开通的朱雀门位于遗址西侧。朱雀门规格为4门洞。
勿幕门俗称小南门,开通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更名为勿幕门,以此纪念辛亥革命中陕西的革命先烈井勿幕先生。井勿幕是同盟会最早一批会员,民主革命时期有重大影响的革命家,在护法运动中壮烈牺牲,被孙中山、黄兴称为“西北革命巨柱”。陕西军民为怀念先烈,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将井勿幕在西安居住过的四府街更名为“井上将街”,并将该街南端城门命名为“井上将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又分别更名为“勿幕街”和“勿幕门”。勿幕门规格为单门洞。
含光门是南城墙最西一门,是唐长安皇城南面的偏西门。唐末韩建缩建新城时,封闭了中门洞和西门洞,保留了东门洞,北宋以后全部封闭。1984年整修西安城墙时,发掘出含光门遗址,发现花岗石制作的柱础、刻花的门槛门道。现已把新建券洞城门置于遗址东西两侧,对遗址作框架结构保护,外包城砖,使外观与城墙一致,内部设置人工采光和空调系统,供游客参观。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可以从城墙上进入[31]。含光门规格为4门洞。
建国门是南城墙最东一门,为纪念新中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在建国路区段南城墙新开城门,故名建国门。
建国路街道虽然短小,却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据历史学者考证,唐代名臣长孙无忌就住如今的建国路。民国时期,震惊中国外的西安事变,其重要人物张学良将军的公馆就坐落于此。如今张学良公馆已被国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国门规格为3门洞。
和平门与大雁塔、大差市、西安火车站、大明宫含元殿处于同一南北轴线上,开通于1953年。为了表达饱经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和平的渴望,取名和平门。城门内为和平路,城门外为雁塔路。和平门内向西走一直到文昌门之间的由青石板铺成的顺城巷就是下马陵。2100多年前,即使汉武帝途径此地,也要下马步行,因为当朝著名的政治家董仲舒葬于此处,下马陵便因此得名。和平门规格为4门洞。
文昌门位于碑林博物馆北侧,开通于1986年。这里的城墙上建有魁星楼,是西安城墙上与军事防御无关的设施。魁星又名“奎星”、“奎宿”,位列二十八星宿之一,传说是主宰文运兴衰的神,被人们尊称“文曲星”、“文昌星”。如果被他的朱笔点中,就能妙笔生花,连中三元,成为状元。所以,古代孔庙、学府里都建有供奉香火的魁星楼。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今碑林博物馆),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魁星楼在1986年修复,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也就被命名为了文昌门。文昌门规格为4门洞。
应天门位于洛阳市定鼎南路,洛阳著名的“七天建筑”之一,为隋唐洛阳城宫城紫微宫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在隋代称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为应天门,后改称五凤楼。此后历经五代、北宋皆称五凤楼。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若元正、冬至、陈乐、宴会、赦宥罪、除旧布新,当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等重要庆典,皇帝均登临听政。
定鼎门位于洛阳市洛龙区古城路。始建于隋朝,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的建筑。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隋初名建国门,唐时更名定鼎门。
隋炀帝曾在定鼎门外设四方馆,用于接待各番国来使和处理互市、贸易事务。隋炀帝迁都洛阳,成为第一个通过定鼎门的皇帝。之后,定鼎门相继被唐、后梁、后唐、后周和北宋定为洛阳外郭城正门,直到北宋末年,才逐渐废弃。
丽景门原名丽京门,位于洛阳西关,是洛阳古城的象征,经开发改造后成为集古迹、民俗、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综合景区。天后宫、九帝宫、三神殿、城隍庙、观音殿等古迹庙宇分列其中。
每年辞旧迎新之际,丽京门城楼都会举行“迎新年零点钟声”活动,游客可亲自登城敲响象征新年昌盛吉祥、平安幸福的108响,与马寺钟声遥相呼应。
“内九外七皇城四”中“内九”指的是内城上的九座城门,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东城墙上的东直门、朝阳门;南城墙上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西城墙上有阜成门、西直门;北城墙上的德胜门和安定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
天安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坐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的中心、
故宫的南端,与天安门广场隔长安街相望。是明清两代北京皇城的正门。设计者为明代御用建筑匠师蒯祥。
城台下有券门五阙,中间的券门最大,位于北京皇城中轴线上,过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门洞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毛泽东主席画像,两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的大幅标语。
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是紫禁城的正门。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更名为天安门。既包含了皇帝是替天行使权力、理应万世至尊的意旨;又寓有“外安内和、长治久安”的含义。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天安门开始对民众开放。1949年10月1日,在这里举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它由此被设计入国徽,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天安门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它以其500多年厚重的历史内涵,高度浓缩了中华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成为举世瞩目、令人神往的地方。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鸣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当然,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 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死亡的这种说法是没有的。
永定门位于左安门和右安门中间,是老北京外城7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共跨越了明、清两代。城楼形制一如内城,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式建筑,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26米。永定门于1957年被拆除,现存城楼为2004年重建。
永定门位于北京,灰筒瓦绿琉璃瓦剪边顶,面阔五间,通宽24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0.50米;楼连台通高34.04米。瓮城呈方形,两外角为圆弧形,东西宽42米,南北长36米,瓮城墙顶宽6米。箭楼规制与城楼差距较大,不甚协调;单檐歇山式灰筒瓦顶;面阔三间,宽12.8米,进深一间6.70米,高8米,连城台通高15.85米;南、东、西三面各辟箭窗二层,南面每层七孔,东西每层3孔;北铡楼门为过木式方门;箭楼下城台正中对首城楼门洞辟一券洞门。据有关史料记载,永定门是逐步建成的,跨越了明、清两代。
北京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寄语于“德胜”二字。
此后,历代都对城门和箭楼进行维修。1951年国家拨款修缮。1980年再次进行全面修缮。1982年设立文保所,并对外开放。1992年恢复瓮城内的真武庙。现箭楼上长年举办历史古钱币展。
正阳门,俗称前门,原名丽正门,原由瓮城墙连为一体,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但一般人们也把大栅栏那个地方叫做前门,所以说严格意义上来说,前门的概念是一个区域,范围是正阳门和它前面的珠宝市、大栅栏等区域,而正阳门是指正阳门城楼和箭楼的统称。处在北京城的南北中轴线上,现存城楼与箭楼。
正阳门箭楼始建于明正统四年(1439年),建筑形式为砖砌堡垒式,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开在城台正中,是内城九门中箭楼开门洞的城门,专走龙车凤辇。箭楼为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上下共四层,东、南、西三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箭楼四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五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前为吊落式闸门(即千斤闸),后为对开铁叶大门。
正阳门在砖砌城台上建有城楼,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3.2米,南北上沿各有1.2米高的宇墙。城台正中辟有券门,门内设千斤闸。城楼高两层,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式三滴水结构。城楼的楼上、楼下均四面有门。面宽七间(41米),进深三间(21米)。上下均有回廊。楼身宽36.7米,深16.5米,高27.3米。整座城楼的整体高度为42米,在北京所有城门中最高大的一座。
正阳门城楼南设有箭楼,占地2147平方米,砖砌壁垒式建筑。顶部为灰筒瓦绿琉璃剪边、重檐歇山顶。箭楼上下共有四层,南边为楼北边为抱厦;南侧面宽七间,宽62米,进深12米;楼高26米,连城台通高38米,也是北京所有箭楼中最高大的一座。箭楼设四层箭孔,每层13个(内城其余八门箭楼为每层12个箭孔),东西各设4层箭孔,每层4孔。 正阳门箭楼形式比较独特,一直被看成是老北京的象征。
箭楼与城门楼之间为瓮城,宽108米,深85米,东西设有两座闸楼,于闸楼下开券门,门内也有千斤闸。平时箭楼及东闸楼下的城门关闭,出入百姓绕行西闸楼下券门。
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崇文门以瓮 城左首镇海寺内镇海铁龟著名。此外崇文门税关之苛也使外埠客 商望门生畏。“崇文铁龟”名遍响京都。走酒车,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
明末以来,崇文门外是比较热闹的,大小商贩,车水马龙。护城河水清滢,河上架有桥梁,河中游有画舫,两岸种着树木花草。绿柳迎风,红花邀月,秀丽非常。后来护城河水日渐淤塞,清政府及民国军阀又不加倍浚,往日胜景,一去不返。崇文门到蟠桃宫的交通,则改为骑驴;驴识道,不乱走,不用人牵,到目的地自有驴将行人接去,绝无差误。这种情况,一直到解放前夕。
宣武门建于明代,初称顺城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为内城南门之一。宣武门的命名上遵循了古代“左文右武”的礼制,两门一文一武对应,取“文治武安,江山永固”之意。因为取武为意,城门守军训练用的护卫校场就设在宣武门外。汇处一带。
宣武门,元称顺承门(讹传顺治门) 明永乐十七年,南拓北京南城墙时修建,沿称元“顺承门”之名。正统元年明政府重建城楼,增建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工程竣工。取张衡《东京赋》“武节是宣”,有“武烈宣扬”之义,改称“宣武门”。宣武门城楼面活五间,通宽32.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3米;楼连台通高33米;重楼重檐,歇崇山峻岭式灰筒瓦绿互谅互绿琉璃瓦剪边。瓮城南北长83米,东西宽75米;西墙辟券门,其上为闸楼。瓮城南墙城台之上为箭楼,箭楼面活七间,通宽36米;通进深21米,连台通高30米。
宣武门外为菜市口刑场, 囚车从此门经常出入,人称“死门“,令人回味的是:瓮城上的午炮每日一响,声震京华,京人以此对时,人称:“宣武午炮“。走囚车。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可不是后悔迟嘛,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儿还来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闹市,从南方各省来的人,过卢沟桥,进广安门,再进入北京内城大都要经过这里。这里很早以前就是有名的杀人地方了,菜市口没有什么固定的地方作刑场,一般都是在菜市口路北的商户或者药店门口,设下监斩官的坐案。宋末元初,被元朝统治者关了四年的宋朝丞相文天祥,因为不肯屈服,最后在菜市口被杀死。他在刑场上,态度庄严地监斩官说:“我为宋朝能做的事,现在终于做完了”,然后慷慨就义。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也曾在这里喊出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豪迈遗言,更是为这刑场增添了一股子肃杀之气。
东直门城楼形制同朝阳门,但规制略小,面阔五间通宽1.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5.3米;楼连台通高34米;瓮同西直门,四角皆为直角;东西为62米,南北为68米;南侧瓮墙辟券门,门上建闸楼。20年代初期,在瓮城内从正东向正西方向拍摄的东直门城楼门洞。门额上镶嵌的“东直门”三字清晰可见;门洞券顶“五伏五券”的做法亦清晰可辨;凸凹不平的石路面,显示着岁月的沧桑。
东直门地区,有比较准确的历史记载,是在元代以后。元代以前基本是荒地,元大都的建立,就是开始了东直门准确的历史,元大都是1267年,由忽必烈下令施工,东直门的历史就由此开始了。东直门地区在这儿,当时是住的崇文门,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文东武西,在元朝时期,当时的崇文门,也就是今天的东直门,大致的情况是这样的。他有崇文库和官仓,为什么元代在这儿的官仓这么集中,是和海运有关的,还有一条河运工程是和东直门是息息相关的,就是坝河,最后进入积水潭,另外一条就是亚麻河,通过东直门水关进入元大都的,把粮食和货物卸在崇文门地区,这是元代的情况,但是元代的时候,东直门郊区还没有形成规模,基本上没有什么村落。
东直门位于北京东二环东直门立交桥的西侧,原为元大都东垣崇仁门,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洪武四年(1371年)均修补沿用,永乐十七年(1419年)修葺,改称东直门,正统元年(1436年)重建城楼、瓮城、箭楼、闸楼,正统四年(1439年)竣工,成化九年城楼曾引发火灾,火灾后重修。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于东直门外建水关,管理进京货物。清朝在嘉庆三年(1798年)曾重修城楼。1915年因修筑环城铁路将瓮城、闸楼拆除,于箭楼后部两侧建“之”字形砖蹬道。1927年将箭楼拆除,仅存箭楼台基,台基于1958年拆除。1950年在东直门城门北侧开豁口,以利交通,1965年拆除东直门城楼。1979年在城门原址东侧建立交桥,为重要交通路口,附近有东直门地铁站和东直门长途汽车站。
西直门是北京内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自元朝开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关口.西直门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古今闻名的地方。元代为大都城和义门所在地,明清时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是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另外,西直门还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因此有“水门”之称。
西直门是元朝至元四年(1267年)元士祖忽必烈在金中都旧城东北营建新城时开始建造的,在元朝时西直门被称和义门,是东直门的姐妹门,刘秉忠为西直门总设计师,郭守敬负责水源方面的设计,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设计建造,至元二十二年完成。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冬天元顺帝为防农民起义军攻城,下令赶筑包括和义门在内的11座城门的瓮城和城外护城河的吊桥。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率大军攻占北京城,为了防止北元的反扑,曾命华云龙整修和义门及附近城墙,永乐十七年再次修缮后改名西直门,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明英宗命太监阮安等监修京师9门城楼,正统四年完工,
修建时利用和义门原有的门洞,将原瓮城压在新建的瓮城之下。史书中曾有明代万历四十六年大风毁坏西直门城楼的记载,清朝乾隆五十四年曾大修西直门城楼、箭楼,光绪二十年(1894年)修西直门至颐和园之石路,同时修缮西直门城楼,后因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未及完工即告中断。1950年西直门城楼、箭楼及瓮城曾修缮。1969年修建环线地铁时将西直门城楼、箭楼等拆除,在箭楼下发现埋在地下的元朝和义门瓮城门,原址现已辟建为路。
西直门城楼台基底宽40.9米,城台顶进深24米,城台高10.75米,内侧券门高8.46米,外侧券门高6.3米。城台内侧左、右马道宽5米,城楼面阔五间,连廊面宽32米,进深三间,连廊通进深15.6米,城楼连城台通高32.75米。瓮城为方形,东西长62米,南北宽68米,瓮城南侧辟券门,券门上建闸楼,东北角建关帝庙。
朝阳门, 元称齐化门,门内九仓之粮皆从此门运至,故瓮城门洞内刻有谷穗一束,逢京都填仓之节日,往来粮车“朝阳 谷穗“为南粮北运的第一位喜迎神。朝阳门形制与崇文门略同,面阔五间,通宽31.3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19.2米;楼连台通高32米;箭楼形制略与宣武门同,面阔七间,通宽32.5米,进深三间,通进深25米。古时为进京的交通要道,1915年经过一次拆除,1956年彻底拆除,成为历史的一个影子。除此之外,还有同名电影名称为朝阳门。
东面的两座城门被该称朝阳门和东直门。朝阳门是漕粮出入的城门,京城百姓的口粮基本均来源于次。但是,2014年的老人们仍有叫她齐化门的,有时也被讹称“奇货门”,大概是以前打南方来的奇珍异宝都要从次过的原因吧。走粮车。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粮食 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2014年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官粮的仓库。
元至元四年(1267),忽必烈下令“筑新城,城方六十里……分十一门……东之右日齐化,东之左日光熙……” (《顺天府志》),文中位于“东之右”的“齐化门”就是今天的朝阳门。
建成之初的齐化门与它的后世相比,不免显得简陋,仅有城楼,筑楼材质也仅为夯土而已。马可·波罗的游记可做佐证,“(大都城)环以土墙”,他还进一步描述了与城门相连的城墙的形状,“域根厚十步,然愈高愈削,城头仅厚三步”(《马可·波罗行纪》),可见当时城墙的形状是比较明显的梯形。
“至正十九年(1359)冬十月庚申朔,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顺天府志》),齐化门才和其他十门一起,开始由单体建筑向着建筑群的方向发展。明取代元,
齐化门得以保存旧名,并获得几次修缮,最大规模的一次发生在明正统年间。工程从正统二年(1437)正月开工,至正统四年(1439)四月竣工,修建了九门的城楼、箭楼、瓮城等。工程结束后,齐化门改称朝阳门。
朝阳门在清代也曾多次被修缮,但城门形制仍未有太大特殊之处,《北京的城门与城墙》的作者瑞典人喜仁龙称朝阳门城楼结构普通,形制与其相对的平则门(今阜成门)城楼相同,仅在细部存在着差异。特点就是宽度较其他城楼要大,各尺寸数据也较平则门略大。
位于西城区中部。元代为大都城平则门所在地,明、清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元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在金中都城东北修筑新城,至元二十二年完工,共设11座城门,西、东、南城垣各3座,城北垣2座,西城垣中间1座为平则门。城门内为通往大内宫殿方向的平则门街,街北侧有西成坊、福田坊、集庆坊及大圣寿万安寺(今妙应寺),街南侧有金城坊、咸宜坊、安富坊。
元至正二十九年(1369)元顺帝又令修筑包括平则门在内的各城门瓮城及护城河吊桥。明代在大都城基础上营建北京城,改11门为9门,其西城垣除北端缩短2.5公里并取消肃清门,南端展拓1公里外,其余基本未动,平则门亦沿袭旧称。明正统元年(1436)诏修内城9 门城楼,至正统四年完工,平则门改城阜城门,修筑城楼、城门、箭楼、瓮城、瓮城门各一,其规制较元大都城门为高。城楼为三重檐歇式重楼建筑,台座呈梯形状,连同城楼通高35.1米。台座顶面铺设城砖,并与城垣顶面甬道相连,其余箭楼、瓮城及瓮城门城楼的规划均类似西直门。城内道路亦改称阜城门街,街南侧有巡捕厅等机构。城外官道为通往西山的重要道路。清代北京城垣规制多沿袭明代。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曾对城门、箭楼等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阜城门是明、清两代自门头沟
北大街,阜城门内外大街一带。东北属福绥境街道办事处,东南属丰盛街道办事处,西属阜外街道办事处。其中阜城门南、北大街原址为北京内城墙及护城河。
中华门,明代称聚宝门,是明朝都城的正南门,是南京明朝内城城墙13个城门中规模第二大的城堡式城门,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代瓮城城堡,同南京城墙一道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洪武二至八年(公元1369至1375年)在南京建康府城南门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中华门城堡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高20.45米,三道瓮城由四道拱门贯通。南京中华门位于明代南京城正南,明洪武二年至洪武八年(1369年~1375年)在南唐都城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南门旧址拓建而成,始称聚宝门,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性的建筑。她位于南京市雨花台景区北边,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径流横贯东西,南边交通连接长干桥,北边连接镇淮桥,是南京老城城南交通咽喉所在。南京中华门瓮城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城堡式内瓮城城门(截至2012年),也被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城堡式城门。中华民国二十年(1931年)国民政府改称聚宝门为中华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通济门是南京明代城墙最有特色的城门之一,是一座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城门。在明代,她和聚宝门(现中华门)、三山门(现水西门)同属规格最高的3座内瓮城城门之一,也是南京明代内城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南部建造有南京市东边的水城门东水关;东连南京市明代内城城门正阳门(现在光华门),南连中华民国开辟的城门雨花门。
成都在秦代为五道城门,汉代扩至十三道城门,直到唐代筑罗城定局为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两道城门,东面为大东门和小东门,南面为万里桥门和笮桥门,西面为大西门和小西门,北面为太玄门,东面为朝天门。清代沿用明代,东南西门四道城门的建筑格局沿用至今。
东面:迎晖门(秦)、大东门(唐)、小东门(唐)、朝天门(唐)、新东门(民)、武成门(民)、东门、后子门、东华门
南面:万里桥门(唐)、笮桥门(唐)、新南门(民)、南门(共)、桥江门、光华门、中和门(明)
西面:大西门(唐)、小西门(唐)、西门(民)、西华门、通惠门(共)、清远门、市桥门、石牛门
北面:咸阳们(秦)、太玄门(唐)、北门、大安门
成都城东门始建于秦代,清代东门的名字,是沿用明代的,叫迎晖门,寓意迎接阳光。据民国《华阳县志》卷27记载,是“堂皇壮丽”,城门之上,是高达五丈的城楼,名溥济楼。
辛亥革命后,成都东边城墙偏北处建的一道城门,叫武成门。武成出自《左传·成公十一年》。现存的古城墙遗址附近有高约十五六米的土垒,依稀可以辨出古城墙的影子。
秦以后至唐,成都南边有外江和内江双过城下,门外建有方形瓮城,并遍种芙蓉,间植桃柳,江上架设有水车,于是城门取名叫江桥门,出江桥门,先要过内江上的江桥,然后过外江上的万里桥。
唐建罗城后,城和江有所改建,出了南门就是万里桥,因此南门也就被叫作万里桥门。五代前蜀时期,万里桥门改名光华门。宋代恢复旧名为万里桥门。明代改称中和门。清代恢复为江桥门。
城楼上建有壮丽的城门楼浣花楼,抗战爆发之后,成都东南郊区建的一道城门,即新南门,至今很多群众仍然沿用新南门的称呼。这道城门是两个门洞,算是成都市政建设中最早的“双向通道”。今成都南大街锦里东路与滨江西路交叉的位置偏北向,就是当年的老南门。
成都西边沿用至今的两道城门,位置与唐代时期的大西门与小西门相似。
第一段位于城西,位于下同仁路的成都水表厂附近,是一面布满青苔的青砖老墙。城墙高约6米,长约50米。
秦代成都城墙北边建的一道城门,因为从此向北而去,可至秦国都城咸阳,遂叫咸阳门。
北门属保存完整的古城墙遗址,城墙长约15米,宽约15米,高约10多米。最底部3层用红石条砖砌成,近20厘米厚,上面81层是青色城墙砖,最上面用镂空砖砌成。
青色的城墙砖曾被人们搬回家,用作砌院墙的材料,或用作码放厨房案板的材料,至今在附近居民屋中,家家都找得到许多颇有历史的青色城墙砖。
通惠门是为便利城内居民赶花会的交通,1913年四川督军胡景伊在西郊外向二仙庵、青羊宫建的一道城门,出自《左传·闵公二年》“务财训农,通商惠工”之句,取名通惠门。
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名为通惠门街,东起同仁路口,西至十二桥,蜀都大道建成之后,分段命名为通惠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