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24 14:10
另外,湖北武汉江夏区部分乡镇和黄石市的铁山、下陆两区以及鄂城区的汀祖、碧石渡、花湖等乡镇也有大通片的分布。赣语大通片使用人口约在600万人左右。
大通片共有六个声调。古平声、去声按古声母清浊各分化成两个调,即现今的阴平和阳平、阴去和阳去。古上声全浊声母归属阳去,清声母和次浊声母今读上声。入声不分阴阳。入声字的塞音韵尾脱落,读成开尾韵,但有少数地点例外。
大冶的阳去和阴平归并,只有五个声调。古入声全浊声母字,咸宁、通山两地归属阳去;嘉鱼部分归属阴平,部分读入声。通山、蒲圻两地入声韵带有喉塞音韵尾[-ʔ],通城则有[-ʔ]、[-l]两个入声韵尾。 遇摄合口一等端系字与帮、见系字韵母不同。 大通片靠近昌都片的赤壁、崇阳、通城、平江、岳阳等地有浊音声母,亦称为“浊音走廊”。 阳新、大冶、通山同一韵见系和非见系韵母不同。
赣语大通片之大冶话所属语系
即大冶方言,大冶地处鄂湘赣三省交界的鄂东南,多种方言交错并存,语音复杂,有“九里十三腔”之说。大冶方言与客家话差异很大,有别于湘语,相似于赣语,属汉语赣方言的一个分支—赣语大通片。因为和主流赣语互通程度较低,因此大冶话又一称为“鄂东南语”。以大冶话为母语的人分布在湖北省东南地区的整个大冶市及周边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100万。
大冶方言中,古全浊上声及全浊去声字在大冶基本上都念成送气清音。大冶城关地区有五声调,其他部分地区有六声调,城关的五声为阴、阳、上、去、入(去声不分阴阳,而其他部分地区去声分阴阳)。大冶古上声及去声浊声母字和古平声清声母字,全归阴平,因此“树”“书”相同,“话”“花”一样。古去声清声母字仍念去声,不与别的声母相混。此外,上声、入声各自独立,古入声全浊声母字有些也归阴平。大冶话分尖团音,如:齐骑不同音;妻欺不同音;计祭不同音;西希不同音;老派读音箱香不同音,将姜不同音等。大冶话的韵母有43—47个,同一韵见系和非见系韵母不同,其中鼻化韵在汉语各方言中最多,共有九个,而且还有特殊韵母,这就是大冶话比较复杂难懂的主要表现。
鄂东南方言的形成与历史背景
大冶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唐属江南西道,五代十国属南唐,是南方地区著名的“鱼米之乡”。鄂东南主要位于幕阜山脉地区,鄂湘赣三省交界的低山丘陵,这里山清水秀,风光迤逦,因此也被外界誉为“鄂江南”。
唐代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杨吴在今铜绿山至栖儒桥一带设大型采矿冶炼机构“青山场院”。宋代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建县,取“大兴炉冶”之意,定名“大冶”。
宋初(977年)以阳新为中心置永兴军,次年改兴国军,辖兴国(即阳新)、大冶、通山三县,其后三百多年一直隶属江西,元代至元三十年(1293年)始还湖广。
湖北东南八县市的方言素以繁杂著称。江西移民大量迁入,并与当地居民互动,使得这些地方的方言带有赣语和湘语的特点,同时又受到邻近官话的影响。总体来看,还是比较接近赣语。赵元任等人编纂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把鄂东南单独划为第三区,并指出:“第三区方言最特别,内部也最复杂,地域占东南一小角,大致可以归入赣语系统里。”
赣语大通片的主要调值
阴平 阳平 阴上 阴去 阳去 入声
梁子湖24 31 42 5 44 13
大冶 22 313 42 35 33 13
江夏55 21 42 24 33 5
阳新 22 31 42 24 33 5
咸安 44 31 42 312 33 5
通山 13 31 42 35 33 5
通城 312 22 31 24 33 5
崇阳 22 31 53 35 33 5
嘉鱼 44 313 31 24 33 5
赤壁 44 24 31 213 22 5
在二十世纪初,民国政府也曾有计划在全国普及国语——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但因政治、战争等诸多因素未能有效施行。1949年後,赣语作为一种地方语言而处境堪忧。在中国大陆,政府为了“推广普通话”而严格限制在公众场合中使用地方语言。尤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後,随著人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以及电视等媒体的发展,赣语受到北方官话的冲击越来越大,而湖北东南地区处于西南官话和赣语的交界处,受到官话的冲击最甚,以致相当一部分的年轻一代已经不能使用纯正的赣语,甚至不会说赣语。而中老年一代因为未受过普通话训练,通常在说普通话时会夹杂浓厚的赣语腔调,从而形成饶有趣味的塑胶普通话。
赣语是汉族江右民系使用的母语。亦为汉藏语系汉语语族的一门声调语言,主要通行于江西大部、湖南东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的西北部等地区,是该些地区事实上的公用语。使用赣语的人口在6000万左右,约占中国人口的5%左右。
赣语可分为九片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语或标准音。同时,赣语内部的各方言之间互通程度亦非常高。
赣语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江西话”,在江西境内除赣语外,还有客家话、吴语和江淮官话、西南官话等汉语方言分布。同时诸如湖南、福建、安徽、湖北等省份亦有赣语人口分布。
赣语使用人口在江西境内主要分布在赣江的中下游、抚河流域及鄱阳湖周边等地区,约占江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强。外省的赣语使用人口主要是历史上由江西本土迁移出去或又再次迁往第三地的居民,今天主要居住于湘东和闽西北、鄂东南、皖西南和湘西南等地区。统计下来赣语的分布总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在南方六大汉语中,分布地域最广。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1年)的统计数据,赣语人口分布在江西的有3300万、安徽700万、湖北800万、湖南1000万、福建200万,总计6000万左右。
赣语主体区通行地域的四极为:
极北:安徽的岳西
极东:江西的铅山
极南:湖南的资兴
极西:湖南的绥宁
赣语主要分布在华东、华中的五个省份。根据“覃谈非见系分韵”和“端系字古合口今韵母今读合口、撮口或者主要元音为圆唇元音”这两条音韵特征,可以“怀玉山”和“袁江”为界,将赣语划分为“北区赣语”和“南区赣语”。“北区赣语”即通行于鄱阳湖平原及周边区域,具有以上两条音韵特征,而“南区赣语”则没有,但部分县市亦有例外。
幕阜山地区的“浊音走廊”
湘鄂赣交接处幕阜山地区有着一个分布较广的“浊音”带,有人称之“浊音走廊”。据报道,该地区有些方言塞音三分,如湖口双钟、瑞昌南义、武宁新宁、德安蒲亭、岳阳柏祥等市镇;然而从实验语音学角度考察,这些方言“浊音”都已消失,大多处于所谓“清音浊流”阶段,即古全浊声母和次清声母今读大多情况下并不带音。因此与吴方言和湘方言的塞音三分相比,幕阜山方言塞音处理成二分格局似乎更符合实际,也更合理些。幕阜山方言纵横赣鄂湘三个省,袁家骅[1]称之为湘鄂赣方言,詹伯慧[2]认为可以称作“湘赣方言”,董为光[3]称之为湘鄂赣三界方言。本文以其独特的地理特征称之为幕阜山方言。该方言以幕阜山为中心,东起鄱阳湖东岸,西临洞庭湖东岸,南濒九岭山北麓,北至长江南岸,是一个较封闭的多山多水的丘陵地带。
综合其方言语音、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各方面特征,幕阜山方言共分东南西北四区。东区集中在九江地区东部,如都昌县、湖口县、彭泽县、九江市、九江县和星子县。南区集中在江西省九江地区的西部,如瑞昌市、永修县、德安县、武宁县和修水县。西区集中在湖南省岳阳地区东部,如临湘市、岳阳县、平江县、汨罗市和岳阳市。北区集中在湖北省咸宁地区及黄石地区的一部分,如阳新县、通山县、咸宁市、赤壁市、崇阳县和通城县。
该地区方言主要归属赣方言,但是语音特征很独特。在声母上,全浊和次清声母合流今读带音声母是其最突出的特征,也是这一带最抢眼最让人感到神秘之所在;在韵母上,最具特色的是促声韵尾[l]/[n]/[ŋ]和[t]/[ʔ]的演变关系、蟹止合口舌尖化现象以及特殊的双介音[iu/ui];在声调上,最主要的特点是送气分调,即古声纽之次清或全浊声母影响调类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