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自衡

更新时间:2023-06-28 22:47

天道自衡是《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的核心思想和概念。天道自衡是指宇宙万物之本质属性为自然而然之平衡。天道自衡及其物质观、质能观、时空观、宇宙观、平衡观、智慧观是一般平衡论的基础。

定义简介

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是一个包含宇宙万物、奇点玄子、质量能量、时间空间不断运化的过程:宇宙从奇点而来,又向着奇点而去(奇点→宇宙→奇点);万物由玄子而来,又朝着玄子而去(玄子→万物→玄子)。宇宙时间空间随着宇宙 质量能量互化而变化——质能变化左右宇宙时空的变化。

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是“质量→能量→空间→时间”的四维一体,即所谓:质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间,空间生时间,时空生万物。能量产生于一质量变成另一质量过程中——质量转变产生能量(质量生能量)。宇宙大爆炸时的能量有多大,宇宙的空间就有多大——奇点能量产生宇宙空间(能量生空间)。宇宙的空间尺寸左右宇宙时间变化——有了空间才有时间(空间生时间)。 宇宙有了时间空间才会有万物——万物存在于宇宙时间空间中(时空生万物)。

宇宙是有序的宇宙,万物是平衡的万物;宇宙的秩序源自万物的平衡;万物的平衡源自于万物求存在的本能;万物求存在的本能源自于万物的存在智慧,万物求存在的本能和智慧形成了自然力量。所以,存在智慧→求存本能→自然力量→万物平衡→宇宙有序→天道自衡。

物质观

一般平衡论将宇宙万物分成宇宙、万物、奇点、玄子等四种物质存在形态,并定义如下:宇宙是一个外无环境——内有结构的特殊系统(至大无外);宇宙奇点是另一个外无环境——内无结构的特殊系统;玄子是外有环境——内无结构的特殊系统(至小无内);万物是外有环境——内有结构的一般系统。一般平衡论中的“物质”概念包含着宇宙、万物、奇点、玄子等四种存在形态。

物质即系统,宇宙、奇点、玄子都属于特殊系统,惟万物属于一般系统。万物即一般系统的基本特征就是外有环境、内有结构。奇点是宇宙运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点——从原宇宙到新宇宙中整个宇宙全部质能和时空的汇集点,既是原宇宙的终点又是新宇宙的始点。宇宙是一个包含宇宙万物、奇点玄子、质量能量、时间空间不断运化的一个过程。从宇宙到新宇宙运化过程中,玄子的数量始终不变——玄子守恒——宇宙物质不灭。

一般平衡论的“玄子理论”是认识、解释宇宙万物运化过程及其规律的一块基石,它使得这个世界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能够自圆其说。一般平衡论认为,玄子是物质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物质层次有限。由于物质有“玄子”的至小无内,于是才有“宇宙”的至大无外。宇宙从奇点而来,又向着奇点而去(奇点→宇宙→奇点);万物由玄子而来,又朝着玄子而去(玄子→万物→玄子)。万物构成宇宙,玄子构成万物,当宇宙运化到奇点状态时万物都呈玄子。从奇点到新奇点过程中,物质存在形态时时在变,但整个宇宙的玄子数量始终是个常数。

一般平衡论中所说的“万物”是指除宇宙本身、奇点和玄子以外的一切东西——包括宇宙自奇点大爆炸到新奇点之间的所有:从微观上呈现正反粒子…中子质子、原子分子等不同层次的物质结构;从宏观上呈现行星、恒星、黑洞、星系…不同层面的天体系统,从生命观上呈现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各类生命系统。万物由玄子构成,而玄子则是宇宙运化至奇点时万物的特殊状态。

宇宙是万物构成的宇宙,万物是宇宙中的万物,所以称“宇宙万物”。玄子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材料,只有在奇点时万物才呈玄子状态,所以称“奇点玄子”。当宇宙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时就成了奇点(无内部结构),当万物简单到无法再简单时就成了玄子(至小无内——内无结构),所以说“天道至简”。只有奇点和玄子没有内部结构。宇宙是万物的环境,而奇点则是玄子的环境。

物质在不同层面的天体系统下呈现不同的层次结构,而不同的层次的物质也构成不同的天体系统(物质结构与天体系统对称):物质在奇点状态成为玄子——玄子聚敛成奇点(玄子↔奇点);物质在黑洞状态成为正反粒子——正反粒子构成黑洞(正反粒子↔黑洞);在中子星状态成为中子——中子构成中子星(中子↔中子星);在恒星状态成为原子——原子构成恒星(原子↔恒星);在行星状态下多种原子构成为各种分子——各种分子构成行星(分子↔行星)。在地球生物圈的生命状态下,部分元素构成细胞——细胞构成生命(细胞↔生命)。

一般平衡论认为,正反粒子生产于奇点大爆炸的顷刻之间,是物质结构最简单的系统,也是“万物”最基本、最初级的存在层次。宇宙中绝大多数的正反粒子在大爆炸之初就形成黑洞,并成为宇宙或星系的核心;只有绝小数的正反粒子成为中子质子,一部分中子质子聚合为原子核,并成为原子的核心,进而吸引电子后便膨胀为原子。同样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形成不同的物质结构,不同的物质在特殊环境和条件下可变成相同的物质。

一般平衡论认为,正反粒子占宇宙总质量和总能量的绝大比重,且绝大多数的物质是以正反粒子形态存在于宇宙及星系的中心。这就是说,在“宇宙万物→奇点玄子→宇宙万物”过程中,宇宙中绝大多数的玄子仅到生成正反粒子为止,能进一步形成中子质子、原子分子(包括从正反粒子到中子质子之间还有多少个未知物质层次)等更为复杂的系统,只有绝小部分的物质。所以,正反粒子是宇宙中结构最简单、质能最庞大、存在最稳定的物质存在形式。

质能观

一般平衡论的质能观认为,宇宙质能是守恒的。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是宇宙平衡循环的普遍形式,宇宙的质能之和是一个常数。能量源自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过程——由一物质变成另一物质时释放或吸收能量:物质结构层次愈小,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

一般平衡论的质能观认为,能量源自物质平衡循环过程。质量反映着系统的结构属性,能量反映系统的功能属性,任何系统都是质量和能量的统一,质量的改变会使能量发生相应的改变,能量的改变也会使质量发生相应的改变。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的过程中,由一物质变成另一物质时就会释放或吸收能量。

能量来自或去自于物质的“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平衡运动过程。系统的层次愈小(物质结构层次),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系统的质量愈大,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原子核裂聚变所释放的能量是原子以上层面化学反应所释放能量的几千倍,正反粒子湮灭时所释放的能量又是核裂聚变能的几千倍。

系统有积聚能量过程,就会有释放能量过程;释放或吸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系统愈小→“引力↔反引力”愈大→系统愈稳定→释放或吸收的能量愈大;系统内能量积聚到临界点时→内部结构平衡状态改变→释放或吸收能量;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能量积聚临界点时→系统间的平衡态改变→释放或吸收能量;外部条件变化→系统平衡状态改变→释放或吸收能量。

一般平衡论的质能观认为,物质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平衡运动过程中吸收或释放能量:物质在分子原子层面平衡运动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化学能;带电粒子平衡运动过程中释放电能;光子平衡运动过程中释放光能;原子核层面平衡运动过程中会吸收或释放巨大的核能,中子质子以下层面平衡运动过程中将吸收或释放。物质的层级越小,平衡运动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就越大。

时空观

一般平衡论的时空观认为,宇宙空间有限而时间无限,万物时间有限而空间无限。宇宙作为一种整体的存在时间是无限的,而空间是有限的;万物作为一种个别的存在时间是有限的,而空间却是无限的。宇宙是无限时间与有限空间的统一:天地四方曰宇,往来古今曰宙。正是因为宇宙整体时间的无限性,所以宇宙的空间就成了有限;也正是因为个体时间的有限性,所以,相对个体有限的时间,宇宙的空间就成了无限。宇宙空间相对人类有限的存在时间来说是无限的,但对至大无外的宇宙本身而言正是它自身。

宇宙的时间随宇宙空间尺寸变化而变化,而宇宙时空随着宇宙质能转变而变化——时空与物质运动相关。空间不同时间就不同,万物的时间与所属物的空间对称,同一物体在不同时点,空间尺寸也在变化。时间随着所属天体的空间及其旋转运动的变化而变化——时间不是自变量,而是因变量。我们所在地球的时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地球的时空尺寸也是随着质能转变而变化。譬如,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越来越慢,我们的“年”和“天”将会变得越来越长。

宇宙空间的大小因宇宙质能转化而变化:小(奇点玄子)→大(宇宙万物)→小(玄子奇点)→…,宇宙小到最小时开始变大,大到最大时开始变小。宇宙奇点有多小,宇宙就有多小;大爆炸时的能量有多大,宇宙空间就有多大,物质膨胀到哪里,宇宙的边界就到那里。宇宙是一个由奇点大爆炸开始→膨胀至最大→坍缩为新奇点→新奇点再大爆炸……无穷平衡循环的过程。宇宙时间的无限性恰恰是因为宇宙在空间有限性上的这种无穷的平衡循环。

有限与无限之比等于零,有限的宇宙空间在无限的宇宙时间里也会出现零——这就是宇宙奇点。当宇宙全部物质都呈玄子状态,整个宇宙的质量和能量都聚集在一个很小的空间一刹那就是奇点,此刻的宇宙的空间最小,而奇点存在的时间却很短。奇点是原宇宙的终点,也是新宇宙的起点。奇点属宇宙时空和质能的极端状态——内无结构、外无环境。物极必反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宇宙本身也不例外。宇宙小到至小时就会向大的方向膨胀,大到至大时就会向小的方向回归。从奇点(小)到宇宙(大)是宇宙的空间,从奇点(终)到新奇点(始)是宇宙的时间,集宇宙质能时空于一点就是奇点。

宇宙源自于奇点,又回归于奇点;万物源自于玄子,又回归于玄子。宇宙从一个奇点到另一个奇点过程中,会由“玄子”演变成不同层面结构的“万物”。宇宙从奇点大爆炸产生正反粒子→…中子质子→原子分子→恒星行星→黑洞星系的过程是宇宙膨胀变大过程;从星系黑洞→分子原子→中子质子…→正反粒子→最后回到奇点玄子的过程是宇宙坍缩变小过程。整个地球的原子坍缩为正反粒子时只有一粒豆子大小。宇宙的这种“奇点(小)→万物(大)→奇点(小)”会一直循环下去…其延续曲线可能呈环状——宇宙的时间是无限的。

一般平衡论认为,万物有万物的时间,宇宙有宇宙的时间,万物的时间均有限,惟有宇宙时间无穷。宇宙的空间尺寸随着宇宙时间变化而变化,而万物的时间却随着所属物的空间尺寸不同而不同。人类所用的时空是地球绕核和自转运动所形成的时空。太阳有太阳的时空,同是太阳系的行星的空间和时间也不同。银河系有银河系的时空,不同的恒星、不同的星系有不同的时空。同一颗恒星从恒星→白矮星→中子星→夸克星→黑洞的不同阶段,时空也不相同。人类不能用地球的时空去描述其它星球的时空,更不能用地球的时空去理解宇宙的时空。

宇宙万物都有各自的平衡循环和生命周期——不同系统、系统不同层次的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各不相同。物与物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的不同——不同的星系、分子、原子…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不同,不同种群的生命系统都具有各自的生命周期和平衡循环。万物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平衡循环具有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宇宙、星系、恒星、分子、原子、中子质子…正反粒子平衡循环的空间和时间各不相同;生物圈、种群、个体、细胞…等不同层面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生命周期。地球时间以其绕太阳一周为1个时间单位(年),而宇宙时间以“奇点→宇宙→新奇点”一周为1个时间单位。

人类所用的数量单位都是相对目前地球时空而言的。然而,随着太阳质能的变化,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呈减慢趋势——地球旋转越来越慢,所谓的“年”、“日”会变得越来越长。宇宙有宇宙的时空,万物有万物的时空,奇点玄子没有时空,宇宙的不同阶段的时空也不尽相同。所以,“多少亿光年空间”、“几百亿年时间”对人类生存没有意义,人类不可能用人类的标准,用地球的时空标准去衡量宇宙、认识宇宙、理解宇宙、表达宇宙。爱因斯坦也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

宇宙观

一般平衡论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个不断运化的过程;宇宙是“质量→能量→空间→时间”的四维一体;宇宙空间有限,宇宙时间无限;宇宙质能守恒、玄子守恒;宇宙质能互化过程左右着宇宙时空;宇宙是圆形的;宇宙是旋转的;宇宙是简单的;宇宙是孤立的;宇宙是封闭的。宇宙观决定着人的世界观,进而左右着价值观和人生观,包括认识论和方法论。

☀宇宙是一个包含宇宙万物、奇点玄子、质量能量、时间空间不断运化的过程:宇宙从奇点而来,又向着奇点而去(奇点→宇宙→奇点);万物由玄子而来,又朝着玄子而去(玄子→万物→玄子)。

☀宇宙是“质量→能量→空间→时间”的四维一体——质能时空互化:质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间,空间生时间,时空生万物。宇宙的四维集为一点即奇点。

☀宇宙空间有限,而宇宙时间无限。宇宙的空间左右宇宙时间变化,宇宙的时间空间随宇宙质量能量互化而变化:宇宙(大)→奇点(小)→宇宙(大)→…的无穷循环。

☀万物的时间均有限,惟有宇宙时间无穷。万物的时间与所属物的空间对称,不同空间有不同的时间,万物的时间随所在物的空间不同而不同。宇宙时空随着宇宙质能的转化而变化,奇点玄子没有空间也就没有时间。

☀宇宙质能是守恒的。质量和能量相互转化是宇宙平衡循环的普遍形式,宇宙的质能之和是一个常数。质能转化左右宇宙时空的变化。宇宙绝多数质能呈正反粒子形成宇宙的核心。

☀能量源自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过程——由一物质变成另一物质时释放或吸收能量:物质结构层次愈小,所吸收或释放的能量愈大;物质在一定能量环境下会转变成另一种物质。

☀宇宙由万物构成,万物由玄子构成,当宇宙运化到奇点状态时万物都呈玄子。从原宇宙到新宇宙运化过程中,玄子数量始终不变——玄子守恒。奇点是整个宇宙质量能量、时间空间的汇集点。

☀宇宙是圆形的。宇宙中心正反粒子的引力与所有星系天体的反引力平衡。圆是宇宙万物存在的自然形状。圆形的宇宙应是引力与反引力自然而然平衡的结果。

☀宇宙是旋转的。万物的旋转包括自转和绕核运动,旋转运动是宇宙万物保持平衡的基本形式。

☀宇宙是简单的。宇宙愈接近奇点愈简单,愈远离奇点愈复杂。宇宙从简单到复杂,又从复杂回归简单过程中,简单的正反粒子结构始终占宇宙总质能的绝大比重。

☀宇宙是孤立的。惟宇宙是一个至大无外(无外部环境),独一无二(没有对称方),仅有内部结构的封闭系统(唯有宇宙是真正的封闭系统)。

平衡观

一般平衡论认为,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也是宇宙万物运化的法则。宇宙万物的存在智慧是平衡。平衡是万物的平衡,万物是平衡的万物。平衡才能存在,存在就要平衡。存在就是平衡,生存在于求得平衡。求存在、求平衡是万物的自然目标。宇宙因为平衡而存在,万物为存在而求平衡。平衡是宇宙万物存在之因,现存的万物都是天道自衡之果。

平衡之道嵌于宇宙万物、天地造化、人间万态之中,它生于天地万物之先。平衡之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所不包,宇宙玄机,人生奥妙,尽在其中。平衡之道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也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它驾驭着宇宙质能时空的运化,表现在一切事物之中。平衡是宇宙唯一的造物主,犹如贯穿于万物之中的灵魂。天之道即平衡之道,平衡之道即天之道。

宇宙万物的基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平衡,而不是运动——万物的运动是为了平衡,而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万物要维持平衡也离不开运动,万物都是在发展中求得平衡,事物求平衡为自身发展提供能量。事物运动和发展只是实现和维持平衡的必要形式,而不是万物的本质。万物的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不平衡产生运动,运动是为了新平衡。运动是不平衡的运动,平衡是运动中的平衡。

一般平衡论认为,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质和存在的方式。宇宙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为了平衡,联系存在于平衡的万物之中。万物为了平衡而联系,为了自身的存在而联系,而不是为了联系而联系。系统结构上的联系是为了自我平衡。系统之间的联系是为了互为对称方。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是为了到达自己的自然位置。

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万物应当是物质和意识的同一,意识镶嵌于物质之中,物质因为意识而存在。宇宙万物的基本精神就是求存在求平衡。物质和意识谁也决定不了谁,存在与本质也无先后之分。万“物”的存在都有自身存在的“理”,万物存在的“理”就是平衡。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既不是物质,也不是意识,而是平衡。

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是平衡的,平衡是有规律的。宇宙万物至少存在着平衡循环、自我平衡、事物对称、自然位置和万物玄同五大平衡规律。这五大平衡规律是“宇宙万物之本质属性为自然而然之平衡”的具体表现,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的运化之中。

宇宙万物永恒处在平衡循环过程中。平衡是万物的本质,万物在自然力量的作用下永恒处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过程中。平衡决定物质的来源和去向,万物来之于平衡,去之于新的平衡。万物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新平衡;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不平衡是为了新平衡。

万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自我平衡。自我平衡是系统对环境的求存在本能的反应,万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都会趋于自我平衡。万物都有自我趋向平衡的求存在本能,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求存在是自我平衡的力量源泉。

万物都有自身的对称方。事物必为对称之存在,一方的存在都是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对称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有一方必有另对称方与之相反相成。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其对立面的产生而产生。任何事物都有另一事物与之对称,任何事物自身结构也是对称的。

万物在环境中都有自然位置。万物的自然位置是“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循环中,环境选择和自我平衡合力的结果。求存在的自然目标使万物总在寻找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自然位置,以求得与环境和谐是万物的自然目的。自然位置表现为个体与环境的平衡和谐:原自然位置(原平衡)→寻找自然位置(不平衡)→新自然位置(新平衡)。

万物同宗同源同归宿。万物在一定时空和条件下可以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不同的时空和条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同一状态。万物的差别是相对特定的时空和条件而言的,在彼时空和条件下呈差别的事物,在此时空和条件下会无差别。万物在无穷的平衡循环过程中“玄同”。

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是平衡的,平衡是分层次的。一般平衡论研究的对象是一般系统——一般平衡论就是研究“外有环境”、“内有结构”的一般系统平衡问题的理论。任何平衡的一般系统都同时存在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系统内部结构三个层次的平衡。系统的三个层次的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存在才有万物,平衡才能存在。平衡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和主流,不平衡是万物从原有平衡到新平衡产生的中间环节,不平衡的目的和结果是产生新的平衡,而不是为不平衡而不平衡,不平衡在整个事物发展过程中往往是暂时的。万物处在平衡状态时总是相对稳定和有序的,处在不平衡状态时往往是剧烈和无序的。万物处在平衡状态的时间相对长,处在不平衡状态的时间相对短。

智慧观

一般平衡论将“智慧”和“存在”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将智慧分解成“存在智慧”和“剩余智慧”。一般平衡论的智慧观认为:宇宙万物各有各的智慧,存在就是智慧,智慧就是平衡。

“存在智慧”是宇宙万物求存求在的智慧,包括生命系统求存求活的智慧。存在智慧是大自然求存在求平衡的智慧,宇宙秩序源自于万物求存在求平衡的智慧。

“剩余智慧”是人类智慧减除生存智慧的剩余部分,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剩余智慧,而其它生命系统只有生存智慧。其它生命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不同的生命具有各自不同的生存智慧。大自然运化了人类及其剩余智慧,但人的剩余智慧并不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认识大自然。

一般平衡论在将智慧分解成“存在智慧”和“剩余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三个存在模式,即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宇宙万物;第二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间万态;第三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存求活→天人和谐。第一存在模式是宇宙万物最根本的存在模式,并决定和支配着第二和第三存在模式。

一般平衡论认为,个人都是自然我、当然我、超然我的三我一体。“自然我”无智无欲,属第一存在模式的“我”;“当然我”有智有欲,属第二存在模式的“我”;“超然我”有智无欲,属第三存在模式的“我”。

个人的性质和行为由内在的“三我”结构所决定,“三我”的比重不同,个人的行为倾向就不同。“我”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条件下,“三我”的结构是动态变化的,其中比重最大的那个“我”决定着一个人那时的行为。“

一般平衡论认为,生存智慧与有无大脑结构无关,而剩余智慧必需一个结构复杂的大脑,但结构复杂的大脑不一定就有剩余智慧。生命的生存智慧与大脑细胞数量及复杂程度呈负相关,而人类的剩余智慧与其的大脑结构及复杂程度呈正相关。简单的生命往往有着不简单的生存智慧。一个人的智慧是一个常数:剩余智慧愈多,他的生存智慧就愈少。

一般平衡论

《一般平衡论》(汪叶斌 著)以“天道自衡”为核心,由“五个平衡规律”、“三个存在模式”、“三个平衡层次”、“三个平衡工具”,以及“九组平衡方法”等理论组成。《一般平衡论》(北美版)业已由Academic Press Corporation出版发行,全书50万字,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1936040636。GENERAL BALANCE THEORY已经在北美地区首发,世界其他地方(包括中国)的读者可以通过谷歌或亚马逊网站订阅。

一般平衡论是一门研究一般系统平衡规律及关系的理论。本书的价值在于自创了一套质朴、简单、普适的平衡理论体系,并运用此理论来破译宇宙人生的密码。读者通过理解和掌握这个理论,并运用本书独创的概念及图式,就能从一个更高的理论平台上,以全新视角去观察、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困惑,从而使人豁然开朗。

一般平衡论的理论和思想有:剩余智慧理论、存在模式理论、三我一体理论、平衡循环理论、自我平衡理论、事物对称理论、自然位置理论、万物玄同理论、平衡层次理论、朴理论、平衡点理论、准平衡理论,以及一般平衡论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等。

五个平衡法则

——平衡循环

平衡循环也称平衡运动:平衡→不平衡→新平衡→…。宇宙万物永恒处在平衡到不平衡,又从不平衡到新平衡的螺旋式循环过程中。平衡循环是宇宙万物基本的运行法则。

——自我平衡

系统内部结构之平衡。自我平衡是系统对环境的求存在本能的反应,万物在求存在本能作用下,都会趋于自我平衡。

——事物对称

系统与系统之平衡。万物有自身的对称方,一方的存在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着其对立面的产生。

——自然位置

系统与环境之平衡。万物在环境中都有自然位置,表现为系统与环境的平衡和谐。求存在的本能使万物总在寻找自己在自然秩序中的自然位置,以求得与环境和谐是万物的自然目的。

——万物玄同

万物玄同是系统特定时空下之平衡。事物在一定时空和条件下可以处于一种无差别的同一状态,不同的时空和条件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同一状态。万物同宗同源同归宿,当宇宙循环到“奇点”时,万物都“玄同”为玄子。

三个存在模式

——第一存在模式:存在智慧→求存求在→宇宙万物

即存在智慧用于求存求在,形成宇宙万物。“存在智慧”是一般平衡论的重要概念。一般平衡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有求存在的本能,这种求存在的本能源自万物的存在智慧。第一存在模式是宇宙万物的存在模式,属万物包括人类最根本的存在模式,决定和支配着第二和第三存在模式。第一存在模式所产生的自然力量使宇宙万物总趋于平衡。作者又称之“天之道”。

——第二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名求利→人间万态

即剩余智慧用于求名求利,呈现人间万态。“剩余智慧”是一般平衡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一般平衡论认为,剩余智慧是人类智慧减除生存智慧的剩余部分,人类与另类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剩余智慧。“剩余智慧”是一般平衡论用于诠释人间万态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作者提出的人类“第二存在模式”和“第三存在模式”理论的基础。第二存在模式是人类特殊时段的存在模式,导致人类系统与生物圈环境不平衡,属人类不可持续存在模式。作者又称之“人之道”。一般平衡论认为,人类所有建立在第二存在模式基础上的系统都是不可持续的。

——第三存在模式:剩余智慧→求存求活→天人和谐

即剩余智慧不用于求名求利,而是用于求存求活,达到天人和谐。这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模式,也是人类合理的存在模式。人类以此模式在地球上生存了几百万年,属人类可持续存在模式。人类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要在地球上持续生存下去,就必须要与生物圈环境保持平衡。人类只有升华到第三存在模式上,人与自然才能平衡。

三个平衡层次

一般平衡论的平衡层次理论认为,所有平衡的系统都同时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平衡。系统的三个层次的平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

——系统与环境的平衡

系统与自身所存在的环境保持平衡。系统与环境保持平衡就是系统的求存求活。“自然位置”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与环境保持平衡和谐。

——系统与系统的平衡

系统与存在的环境中另一个相关联的系统保持平衡。“事物对称”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与系统的平衡和谐。任何系统的存在都会因为另一个系统的存在而存在,系统内部也是对称的。

——系统内部结构平衡

系统内部结构保持平衡。系统结构决定系统的性质和功能。系统结构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外部环境。“自我平衡”平衡法则体现在系统内部结构的平衡和谐。

三个平衡工具

——朴

剩余智慧为零时——只有生存智慧的自然状态。“朴”是一个衡量个人(系统)内在的“剩余智慧→求名求利”程度或状态的工具:生存智慧→求存求活→朴;剩余智慧→求名求利→远离朴。

“朴”也是《老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书将老子的“朴”解释为:自然而然谓之朴,求存求活谓之朴,无智无欲谓之朴。“朴”是表达一个人或事物自然平衡状态的标志,所以,“朴”是一个用来衡量人或事物无智无欲状态的工具——衡量和判断人之善恶的标准。

——平衡点

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平衡关系都存在一个媒介,媒介输入输出的参数就是平衡点。只有存在平衡点,才可维持系统的平衡;只要这个系统是平衡的就必然存在着平衡点。所以,“平衡点”是用来分析系统与系统平衡的工具——分析人与人之间平衡关系的方法和切入点。

自然界以“物质—能量—信息”为媒介来维系自然系统之间的平衡;人类社会以“名—利—情”“权—钱—色”为媒介来维系名利系统之间的平衡。这些维系系统之间平衡媒介的参数——平衡点往往嵌在输入与输出过程中。

——准平衡

准平衡就是事物发展与平衡临界点保持适当空间,准平衡有利于系统与环境的平衡。物极必反,未极则不反;乐极生悲,乐未极则悲不生;福过灾生,福不过,则灾不来。准平衡状态有利于保持和维系系统平衡。所以,“准平衡”是用来维持系统与环境平衡的工具——保持自己与别人平衡的原则和方法。

平衡论语

天道自衡是指宇宙万物之本质属性为自然而然之平衡。

⊙宇宙至大无外,玄子至小无内,万物有外有内,奇点无外无内。

⊙宇宙从奇点而来,又向着奇点而去;万物从玄子而来,又朝着玄而去。

⊙万物构成宇宙,玄子构成万物,当宇宙运化到奇点时万物都呈玄子。

⊙宇宙是质量、能量、空间、时间的四维一体。

⊙质量生能量,能量生空间,空间生时间,时空生万物。

⊙宇宙时间空间随着宇宙质量能量互化而变化。

⊙天道自衡,人道失衡,人法天道。

⊙平衡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本质,也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法则。

⊙存在才有万物,平衡才有存在。

⊙生命在于平衡,生存在于求得平衡。

⊙万物因平衡而存在,求存在就是求平衡。

⊙万物为了平衡的运动,而不是为了运动而运动。

⊙万物为了平衡而联系,而不是为了联系而联系。

⊙宇宙万物都有求存求在的本能,万物求存在的本能源自求存在的智慧。

⊙平衡的东西往往是合理的,只有合理的东西才能存在。

⊙不仅是生物具有求存的本能,而是宇宙万物都具有求存在的本能。

⊙人类往往从自身求名求利出发,对社会和自然的认识必然离偏离客观事实。

⊙简单就是合理,合理就能生存,生存就是智慧。

⊙任何复杂的结构都由简单的单元构成。

⊙简单有利于生存,复杂有害于生存。

⊙人类往往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一个人能保持简单已很不简单,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就更不简单。

⊙自认为唯人类有智慧,其它生物都没有智慧的观点也许是可笑的。

⊙人类与另类的本质区别不在于工具,也不在于语言,而是在于人类有剩余智慧。

⊙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因为剩余智慧,动物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因为生存智慧不同。

⊙人与动物的区别在有没有剩余智慧,人与人的区别在有多少剩余智慧,好人与坏人的区别在如何运用剩余智慧。

⊙事物的运化过程总是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平衡。

⊙平衡中有不平衡,不平衡中有平衡;哪里有不平衡,那里就有自我平衡。

⊙人种的多样性及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人类自我平衡。

⊙事物都有保持和趋向自身平衡的本能。

⊙存在就是合理,合理就是平衡。

⊙在求存求活层面上存在就是合理,在求名求利层面上存在往往不合理。

⊙堵不利于系统平衡,疏才利于系统平衡。

⊙天然自由状态有利于事物自我平衡。

⊙对立面的存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事物的对立面是事物运化的方向。

⊙原对立面被消灭,要么会产生新的对立面,要么从内部分化出一个对立面。

⊙消灭对立面等于消灭了自己。

⊙与时俱化应当包含着进化和退化。

⊙物种并非只有进化,也包含退化,进化或退化只是求生存的策略。

⊙事物只有适当,没有最好。最好只是相对的,适当才是绝对的。

⊙宇宙万物不仅仅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走向高级;复杂到一定极限时,高级到顶部时,宇宙万物就会从复杂突然回到简单,从高级急剧回到低级。

⊙万物有始必有终,生命有生必有死,事物有极必有反。

⊙万物的空间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世上无废物,在适当位置为“宝”,在不适当位置为“废”。

⊙变废为宝就是物从不适当位置回到适当位置。

⊙万物因自然力量而形成的自然位置是最合理的位置

⊙宇宙有着共同的本质,万物源自同一的元点。

⊙凡事物就存在共同本质,凡系统都存在共同之处。

⊙宇宙万物同宗同源同归宿。

⊙宇宙源自奇点,又回归奇点;万物源自玄子,又回归玄子。

⊙宇宙万物由奇点玄子而来,又向着奇点玄子而去。

⊙万物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而万物玄同是绝对的。

⊙众生本无高等低等之分,只是内部结构和生存方式不同。

⊙万物不分好坏贵贱,每一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理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