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京

更新时间:2024-04-20 22:38

平城京(日文假名:へいじょうきょう),是日本奈良时代的京城,地处今奈良市西郊。和铜三年(710年),元明天皇迁都于此。选择定都于此,是受到道教思想“藏风得水”的风水观念影响。直到784年桓武天皇迁都奈良市西边的长冈京,在这之间的70多年中,平城京是日本的国都,而这一时代也被称为奈良时代。

城市历史

建城背景

7世纪之前,日本的都城都是随着天皇所在地而变换的。但是随着律令制的完善,与唐朝的交流也日趋频繁。大和国朝廷深切感受到唐朝巨大的都城可以有效地显示国威,于是着手建造自己最初的大都城。694年建成的藤原京(位于奈良县橿原市),因为土地不够宽广,难以适应越来越多的人口居住。所以在仅仅16年后的710年,元明天皇便迁都平城京。

以元明天皇为中心的朝廷达官显贵们迫切想要对都城进行扩建,为此他们放弃了位于明日香的藤原京,筹划在大和国北方奈良建造新的更为宏伟的新都城。所选择的定都地址位于大和盆地北方,北面有佐保丘陵,佐保川斜向由北向南流淌着,地势北高南低。东面是春日山地、西面是生驹山脉,在其包围中的盆地的确是个理想的建都场所。

元明天皇亲自视察后,决定在此建设新的都城。在决定迁都的诏书上认定这里是四神护佑适宜天子居住的地方(即认为有东青龙、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守护着平城宫)在整体规划中。首先以视为神山的御笠山山顶到生驹山山顶一线,作为都城东西方向的基准线。将从藤原京延伸到下道的延长线作为都城的南北中心线,即朱雀大路。并且以中道做为都城东面的境界线。都城整体上纵横各划分为8区形成内京,而在中心线与东境界间再划出4区,以1区的距离为准等距离继续划分出南北4区形成外京,京城中遍布象正方形一样的大路。

这样的规划自然是利用大陆传来的测量技术才得以实现的。实际建设时,西面因为矢田丘陵的缘故,并没有修建西京极大路(西四坊大路)。并且在北面又增加了一个区(即南北方向上有9个区),在皇宫东面形成突出在外的外京。至于为什么要建设成为旧市街这样向东突出的地域,对此还没有定论,可能是平城京北面有佐保乡、中部附近有春日乡,在定都于此之前这里就建有宅邸了,所以才予以保留拓展,当做平城京郊外的外京的。

迁都奈良

和铜三年(710年),在大和北方的奈良建造了新的都城平城京,元明天皇从藤原京迁都至此。这是个由大路分割成九条九坊的约四公里见方的都城,皇宫和役所在其正北。到延历三年(784年)桓武天皇迁都到更北面的长冈京为止,平城京曾被荒废了一段时期,但是在七代天皇约70年中,平城京始终是日本的政治中心,加之由于圣武天皇狂热地信仰和推广佛教,所以平城京中有很多的寺院。这里也是《万叶集》后期众多和歌作者们生活的场所。

城建规模

城市面积

日本奈良的平城京是仿隋唐长安城和隋唐洛阳城建造而成。东西约4.2千米(32町),南北约4.7千米(36町),面积大约相当于长安城的四分之一。这个矩形的城内,不论东西南北,每隔4町就有大路相通,犹如棋盘一样。

城北的正中,有向南占地8町见方的“大内里”(平城宫),皇宫和役所就在其中。此外城中还有贵族和役人的住所、大寺院、庶民住的盖有茅草的屋子和稻田。都城设有东西两个市场,使用货币“和铜开弥”交易各种物品。

估计当时城中的人口约有10万人(全盛时估计有20万人)。其中高级贵族约100人,中级役人约600人,可见绝大多数还是奴婢、手工业者、农民和从地方征用来的壮丁。役所、贵族的宅邸、寺院等建筑物,有着红色的柱子、雪白的墙壁,屋顶则盖有瓦。

城市规划

据中国官网介绍,奈良时代的都城平城京受唐长安、洛阳影响最明显。它位于奈良盆地北部,东西4.2公里,南北4.8公里,面积20.2平方公里,约为唐长安的四分之一。自公元710年建都起,作为都城历时七十五年,是日本吸收唐长安、洛阳规划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所建的都城。

平城京布置采用长安的模式,把宫城建在城区中轴线上的北端,宫南建主街朱雀大路,宽72公尺,南抵南面的城门罗城门。朱雀大路两侧对称地各辟三条南北小街,八条东西小街,各划分为三十六个小格,全城共七十二格。除北端的宫城占四格外,其余布置坊市。在大路以东的称左京,大路以西的称右京。建成以后,又在东侧北半部向东拓建十二格和三个半格,称为外京。这些由小街划分成的格都是正方形边宽530公尺,格间小街宽约24公尺。每一格内由三横、三纵共六条宽约4公尺的小巷划分为十六小块,每块称“坪”。一般住宅只占十六分之一坪,而贵族巨邸有占至4坪的。平城京和唐长安相似,在左右京南部设东市、西市,但面积很小,只各占4坪。城内也建有大量寺院,如药师寺、元兴寺、大安寺,都是占地12~15坪的大寺。平城京只南面中间筑有一小段城墙,正中北对朱雀大路建城门,名罗城门。其余东、西、北三面均无城墙,只以方格外侧之街道为界。

综观平城京的规划,从在中轴线上辟主街,主街北端倚北城建宫城,全城用方格网街道划分为小格,每小格内用巷分为十六小块来看,明显是吸收了唐长安的特点的,它的小格作正方形而非横长矩形又和隋唐洛阳相似,因此可以说它是兼取唐长安、洛阳两京之长。但平城京为适应具体情况,又非全部仿唐长安、洛阳。如:因左右有山而轮廓作纵长矩形,不似唐长安之横长矩形,外面不筑城墙、不开墙濠等。

道路设计

藤原京二条沿古道“下道”可达平城京之南,九条大路中间就是平城京的入口罗城门。为了模仿中国的城郭形态,在平原正中屹立巨大的门显得有些不协调。门前佐保川东西方向流动着就好像是堀,门的左右看起来象是有一面围墙。

从罗城门向北的通道就是朱雀大路,宽达74米,到平城宫朱雀门大约有4千米的距离。朱雀大路左右有侧沟,沿路种有柳树、树等树木,形成一条林荫路。唐朝和新罗的外国使节曾通过这里前往平城京。

平城京中各处的大路宽度有所不同。平城宫南面东西走向的二条大路宽36米,其他的大路则有着24米、16米、14米、13米、9米这样各种各样的宽度。道路两侧的侧沟宽度和深度也根据地方不同而有着各种规格。七条东一坊大路东侧沟宽3米、深度0.25米,西侧沟则宽8米、深度1.6米。八条西一坊中央坊间路的东侧沟宽1.0米,深度0.3米,西侧沟则宽5.5米-11米,深度1.5米-1.7米。可见是因地制宜,并没有统一的规格。

位于左京二坊内的佐保川被整修成宽度10米以上的东堀,河水向南流淌,秋筱川则沿右京西一坊大路成为西堀。奇怪的是相对来说桥却显得比较少,在二条大路东一坊大路西侧沟上有宽13.4米、长3.8米的桥,其宝珠纹饰的栏杆也已出土。然而左京三条条间北小路的东侧沟宽4米,右京三条条间南小路西侧沟宽3米,却都没有找到曾经建有桥梁的痕迹。

坊间配置

此外,平城宫东院东侧的东二坊坊间路和东院南侧二条条间路北侧沟的北侧出土了东西方向的掘立柱或塀。因为从这往北就是藤原不比等的宅邸(后来的法华寺),出于治安上的考虑一天之中有的时间会禁止通行。律令“宫衙令分街条”规定,从夜晚到拂晓(都会敲打小鼓做标识),除了公使、婚嫁、居丧治病这样的正当理由以外,禁止通行。

坊间的配置,是大路中心线之间相隔533米,在此之间四等分为三条小路。因此被大路包围的四角形会被分割成十六块,每一小块就称为“坪”。这样住所的位置就可以用坪数来表示,比如说二条东一坊五坪。然而据《万叶集》来看,这样的说法并未普及,“菅原里”、“坂上里”之类的旧里名照常被使用,这说明至少役所、官员的住所并未普及以坪来称呼定位。

1959年(昭和34年)对平城宫遗迹的发掘调查,探明了建筑物的规模,而且出土了很多写有文字的木简,以土器为主的生活用具。

宫殿建筑

由罗城门经朱雀大路北上4千米,在与二条大路的交叉路口便矗立着平城宫的正门朱雀门,由此往北的广大区域就是平城宫。平城宫占地东西1.3千米、南北1千米,四周有高5米的塀,有包括朱雀门在内的12个大门。其中正门朱雀门宽约25米、深约10米、算上基石的话高约22米,是座入母屋造式的二重门。

平城京的核心建筑物大极殿和朝堂院就位于平城宫中,依据对遗迹的考察,位于朱雀门偏东一点,但令人费解的是发掘结果显示在朱雀门中心线上也存在大极殿。平城京有两个大极殿和朝堂院,这真有点不可思议。有种说法认为是圣武天皇时,作为迁都恭仁京(740年)和难波京(744年)的过渡建筑物,在朱雀门中心线上建造了第一次大极殿。745年都城重新迁回平城京后,为了有所区别而有意在略微偏东的地方建造了第二次大极殿。然而通过对第二次大极殿下层遗迹的发掘,找到了掘立式的柱子遗骸,证明在迁都前两个大极殿很可能都是存在的。第一次大极殿可能是在灵龟年间(715年)建成的,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先建造第一次大极殿是为了给后建造的第二次大极殿争取时间呢?也就是说,在第二次大极殿完工之后,分担了第一次大极殿的部分机能。

第一次大极殿在740年迁都恭仁京后,成为山城国国分寺金堂镰仓时代毁于战火,只留下了现存于蟹满寺的本尊丈六释迦如来像。745年迁回平城京后,在第一次大极殿原址上,模仿长安大明宫的鳞德殿建造了楼阁,用以举办宴会,而这被认为是后来平安京丰乐院的原型。此外还对第二次大极殿的基石进行了改筑重建,使其能更好的承担处理日常政务的机能。

内里位于大极殿北部,朝堂院则位于大极殿南面,这种布局与早先的藤原宫相同,但与更早的飞鸟净御原宫不太一样。通过对飞鸟净御原宫的发掘调查,得知其中心建筑物的东南方有建筑群存在,这个建筑群中央有正殿并有建筑物往南北延伸。

平城宫的核心建筑物是位于南面的朝堂院、大极殿,以及第二次大极殿北面的内里。各种役所围绕在四周,值得一提的是在平城宫东端有称为“东院”的建筑物,这是皇太子所居住的东宫,皇太子不在时则似乎作为天皇的宫内离宫使用,奈良时代结束后,光仁天皇将其改造成了柳梅宫。

此外,在平城宫遗迹东端发现了天平时代的东院庭园,与《续日本记》记载相吻合,这是个充分利用了东西80米、南北100米内复杂地形的庭园,多用以召开宴会。由于遗迹深埋土中故而保存较为完好,现已经将池、桥、塀及其他建筑物复原,并移植了许多花草树木,天平时代贵族那种优雅高贵的宴会氛围恍惚就在我们眼前。

城市生活

在朝廷仕官的人根据位阶不同而享有面积不等的土地作为宅地。平城京中的土地究竟是怎样分配的还不得而知,但参照藤原京的分配办法,估计二者时间相隔不久,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据《日本书纪》记载,持统5年12月对藤原京宅地的分配是这样的——“乙巳,诏曰:‘赐右大臣宅地四町、直广二以上二町、大参以下一町、勤以下至无位,随其户口,其上户一町、中户半町、下户四分之一。王等亦准此。’”也就是说,右大臣(二——三位)4町、直广二(从四位以下)以上2町、直大参(正五位上)以下1町、勤(六位)以下无位以上的上户1町、中户二分之一町、下户四份之一町。

参考上面的数据,会觉得当时的人们占有那么宽广的土地真是令人羡慕(1町大约120米见方,即14400平方米)。大贵族及中下级役人们,将庭园开垦成田地来补助生活。当时没有这样的自来水设备,都是挖井灌溉的,排泄物也都在田地里处理掉。在水井旁边的田里就有排泄物,这就是当时的生活写照。

分发到手的宅地,如果主人位阶上升了,就可以得到与位阶相般配的宅地。那时候宅地是否允许自由买卖还不是很清楚,但无疑会迁居。

平城京中有官方设立的东西两市。市场好像在午时(上午十一点)左右开市,在日落时分闭市。东西集市由市司管辖,市场中的店被称为肆,如史料中记载的绢肆、布肆等,就是专门买卖绢、布的店,而在市场上做买卖的人就被称为市人(商人)。

由于给予役人们的报酬,常以实物支付。那些棉、布之类的就需要换成生活必须的粮食,于是设立用来交换的市场是必要的。

随着市场中各种物品交易变得频繁,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物资的搬运。可是与现代的运输业不同,那时都是用人力来运输的,在都城中似乎并未使用牛马来搬运物资。交易者需要支付车钱和搬运费。

平城京中,以天皇为顶点,皇族、贵族、役人、僧尼、商人、职人(手艺人)、人夫(壮丁)、农民、流浪者等各种阶层的人们聚居于此,形成古代真正意义上最初的城市。同时由于那时卫生观念不强,没有考虑到下水道的重要,而只是在大路边挖有侧沟排放污水,不难想象的到,这样的城市很快就会异臭弥漫。

平城京中的寺院,既有从飞鸟迁来的,也有新建造的。因为奈良时代中后期就是古代日本佛教文化最鼎盛的天平时代,所以在平城京中新建了很多的寺院。

从飞鸟迁来的有药师寺、元兴寺、大安寺和兴福寺等。其中药师寺于养老二年(718)迁移至此,不过从出土木简来看,似乎是从灵龟二年(716)就开始在平城京动工了。元兴寺和大安寺则于灵龟二年(716)迁来,据《续日本纪》记载,天平十四年(742)建好大安寺金堂、天平十九年(747)塔院以外的建筑才得以完成。此外,和铜三年(710)兴福寺、养老二年(718)法兴寺(飞鸟寺)、养老四年(720)兴福寺佛殿司(北圆堂或者中金堂)也都纷纷迁入平城京。

与此同时新建寺院也有很多。其中天平十七年(745)发愿修建东大寺的前身金钟寺,天平胜宝四年才完工(大佛开眼)。此外,尚有藤原不比等死后,其女光明子捐献财物修建的法华寺。天平宝字三年(759)新田部皇子为高僧鉴真修建的唐招提寺神护景云元年(767)建的西大寺和西隆寺。宝龟七年(776)建的佐伯院(香积寺)等等。

凌晨三点,第一次开门鼓会响起,平城京各处的大门会打开。早上六点半,第二次开门鼓响起,大极殿和朝堂院的南门会打开。役人们都会在第二次开门鼓敲响之前上朝,等待朝堂院大门打开。正午左右退朝鼓声传来,大门就会关闭。通常劳作时间是在上午,据“公式令京官上下条”记载,京官全部在开门前上朝,闭门后下朝。外官则是日出上朝,午后下朝。公务繁忙、有事相商、值班宿卫的官员,不在此例。

此后又特别制定了律令“仮宁令”来进一步规范外官(舍人和卫士等),另外,似乎允许在农忙时去领有地从事农事(五月、八月各有十五日的休假),这点从《万叶集》中可见一斑,也就是说,这是法律认可的休假。

平城京中除了役人之外,还有僧尼、工商业者、奴婢,以及本来就在此居住的人,和从地方进京居住的人等等,估计人口在10万人左右。特别是从地方进京的人,到后期越来越多。他们之中有被征调来的士兵、服徭役的壮丁,以及负责将租、庸、调等运进京的人,为招待这些各国赶来运输租、庸、调的人,还成立了称为各国调邸的投宿设施。由于回国的旅费也是自己负担的,许多人因贫穷而不能回国,最终成为四处流浪无家可归的人。此外,也有许多建造寺院等建筑物的壮工定居在平城京中。

注1:其间740年—745年间曾短暂迁都恭仁京和难波京,但745年又迁回平城京。

注2:当时将人民的生活程度分为上上户到下下户和等外户十级,而据730年越前的记录,90%以上为等外户,另据750年安房的记录,80%左右是等外户,下下户占15%以上。所谓等外户是立即需要救济的,老百姓的生活如此艰难,当时的治安如何也就可以想象的到了。

著名寺庙

东大寺

东大寺的建立,源于武则天洛阳紫微城建造大佛铜像以及在龙门奉先寺雕刻大佛石像卢舍那大佛,圣武天皇发愿“朕亦奉造”,为了祀奉大佛(毗卢遮那佛),并作为日本各地的寺院的总寺院而于752年建成。不幸的是,两次火灾烧毁了建筑物,于1692年重建的现建筑为原建筑的三分之二。

兴福寺

是日该国宝的宝库,在中世纪是日本文化的中心。当时寺内的僧兵数万,且武艺高强,类似于中国的少林寺。1868年废佛毁寺,众多文物毁于一旦,僧人也一个不剩。现存下来的佛像被视为国宝,猿泽池内倒映的兴福寺五重塔乃是奈良具有代表性的一景。

唐招提寺

是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后于759年建造的。鉴真大师的坐像供奉于御影堂,被日本尊为国宝。寺院内有千年古冢鉴真墓;寺内还珍藏着1200多年前鉴真从中国带去的经卷。在日本,公元8世纪的建筑中十分有价值的一座,同时它也是中日友谊的见证。

法隆寺

又称斑鸠寺,位于奈良县西北部、生驹群斑鸠町。作为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物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据传这是7世纪初叶,用明天皇的皇子、圣德太子等人为父亲建造的寺院,曾一度毁于大火,后又在8世纪初叶之前得以重建。被称为圆柱收分曲线的中间部位的柱子形状鼓起,看上去如同古希腊的神庙。

长谷寺

位于奈良市北部、初濑川沿岸的长谷寺,是真言宗丰山派的总本山,一般认为它的出名始于8世纪,由当时的僧人德道上人受天皇之命在寺内安置了十一面观音。在人们盛行信仰观音的9世纪以后,许多为京都的贵族和宫廷服务的妇女们都来这里参拜。正殿建于17世纪中叶,作为木结构建筑,其规模之大在奈良也不多见。它和钟楼以及高10米的金碧辉煌的本尊“十一面观音像”等都保留着当时的模样。到了20世纪,建造了五重塔,还重建了仁王门。登廊两侧栽种着7000株左右的牡丹花,在4月下旬~5月上旬的赏花期间,群花怒放,争奇斗艳,令游人目不暇接。另外,德道上人隐居之地的法起院,安放着德道上人的塑像,还有上人御庙的十三重石塔以及上人的脱靴石,据说触摸这块石头,人们就能心想事成,万事如愿以偿。

室生寺

用水晶作成眼睛的日本最古老的佛像。公元824年,由真言宗的鼻祖弘法大师创建的寺庙。在大殿内供奉着佛教中心的佛“阿弥陀佛”和守护其的两尊佛像。它们是日本最早用水晶等制作眼睛的佛像,被指定为重要的文化财产。每年5月份,寺内开满的平户杜鹃花成为一大盛景。另外,在寺院的厨房,可以品尝到有名的三轮挂面。

金峰山寺

是作为吉野山象征的大寺。吉野山是修验道的修行地。修验道是佛教的一个派别,山岳信仰的一种形态,它的鼻祖中有一个叫“役”的修行者在8世纪奈良时代开设了金峰山寺藏王堂,成为吉野山的中心。本堂(藏王堂)高27.7米,为木结构建筑,是仅次于东大寺大佛殿的大型建筑。

著名人物

道镜

(?-772年),奈良时代僧人。俗姓弓削氏。河内国(在今大阪府)人。初从义渊学法相宗,后住东大寺,752年(天平胜宝三年)应孝谦天皇招入宫中道场。761年(天平宝字五年)以看病禅师身份为女皇治病,受宠幸。764年受任大臣禅师,参与政事。765年(天平神户元年)又升任太政大臣禅师。766年首次法王位。后因觊觎皇位,发生“宇佐神托事件”。光仁天皇即位,被贬为下野(今枥木县)药师寺别当,卒于此地。

役行者小角

修验道始祖,在日本声望很高,《续日本纪》载,役小角住在奈良县葛城山,会咒术,受弟子韩国连广足诬告,于文武天皇三年(六九九)流放伊豆岛。人们传说他会役使妖鬼,让妖鬼汲水、捡柴,若妖鬼不听话,便用咒术绑缚妖鬼。

藤原仲麻吕

(706年~764年),奈良时代的公卿。官至大师(相当于太政大臣)。藤原武智麻吕次子。藤原广嗣之乱后,进入政界。743年(天平十五年)任参议。得光明皇后信任而有权势,但与左大臣橘诸兄不和。圣武天皇退位,孝谦女帝继位后,官职名称更改,仲麻吕改称紫微中台(相当于皇后宫职)内相(长官)。排斥皇太子道祖王,立女婿大炊王(淳仁天皇)为太子。757年(天平宝字元年),镇压橘奈良麻吕的反叛阴谋。淳仁天皇即位后,赐名惠美押胜,任太保(相当于右大臣)。760年升任大师。孝谦上皇宠信道镜,仲麻吕有心除之,764年遂举叛旗。后被捕于近江高岛郡,与妻子同时被斩。

中国友好城市

西安(1974年2月1日)

扬州(2010年5月23日)

历史地位

平成京是日本第一个真正的城市。大量的城市,寺庙建设和人口增长需要大量的木材,而且木质建筑频频毁于火灾,造成了对森林的掠夺性开发,日本皇权的衰败部分应归因于环境破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