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4 17:20
客家刘氏近代始祖
刘开七,字必高,号慎七,又号三郎,谥仁创,刘氏由闽入粤开基始祖、客家刘氏近代始祖,刘氏 146世祖,官授潮州都统制(潮州总镇),生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壬子岁正月十九日辰时,生于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乡,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卒于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丁酉岁七月十五日,刘开七原籍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夫人龚氏、黄氏,生一子:刘广传。因任职于粤,出任潮州都统制,眷属从福建迁自宁化迁徙至广东潮州,后又迁居梅州。
刘开七率兵赴兴宁平黄彦章之乱,御寇阵亡,卒于行营,朝廷将其葬在广东嘉应州兴宁县北厢(即今兴宁黄陂镇)高车头黄峰嶂上,行山象形,巽山乾向。祖坟案外乾峰独秀,岗背河水长流,雄伟壮观,八百余年,实为得之不易的吉穴佳陵。
其后裔落籍广东,散居中华各州郡,遍及海内外各地,共尊刘开七为入粤始祖,裔孙蕃衍,英才辈出,支系的成员已广泛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港澳等地和南洋、欧美等世界各国,成为世界刘氏最重要、最宠大,最具开拓精神的宗族。
将军业绩留千秋,英雄功勋传万代
刘开七是南宋潮州都统制,他在征战中亲临前线督战而壮烈阵亡;其平叛剿匪、精忠报国的不朽功勋,激励着千千万万的刘氏子孙,使他们在国家危亡的时候,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血染沙场、马革裹尸!
南宋末年,外侵内忧、国家民族处于危亡关头,黄彦章聚众骚扰国家民生。和金国遥相呼应,搞得天下大乱,民无宁日,时任潮州都统制的刘开七,奉命统率仁义之师转战沙场,指挥作战有方、每战必胜、屡建奇功、英勇忠烈,贼寇闻风而逃,刘开七率部乘胜追击,把贼寇围堵在黄蜂嶂上,这一天战斗异常激烈,直杀得天昏地暗,终于歼灭了黄彦章贼寇的叛乱,在鏖战中,刘开七遭奸贼暗算,不幸中矢为国捐躯,一代朝臣名将尽节尽忠。
朝廷为表彰刘开七平息叛乱、精忠报国、尽忠死节的伟大著绩,便在这块他战斗过的黄蜂嶂上,用生铁铸浇了刘开七坟园。这就是千百年来凝聚着伟大民族精神的金象镇水口、巽山乾向的风水宝地一一刘开七坟墓。于2014年8月由兴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称为“刘氏始祖开七公墓”,
刘开七和民族英雄岳飞、刘锜、文天祥等同为忠臣良将,千百年来刘开七精忠报国的崇高精神,激励着多少刘氏英杰,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前赴后继,进行着不屈不挠的伟大斗争!
《兴宁县志》刘氏
1992年版《兴宁县志》部分姓氏源流——刘氏
《刘氏族谱》载:刘氏之先出自帝尧陶唐氏。尧第九子受封于刘邑(今河北省唐县),子孙以邑为氏,为刘氏之始。汉景帝第九子立为中山靖王,居彭城郡(今徐州),后世即以“彭城”为堂号。刘氏自河北播迁于山东、苏北以至大江南北。曹魏咸熙元年(264年)刘永(刘备第二子)东迁洛阳。东晋南迁,刘永之裔孙亦迁居于江南。唐末僖宗乾符年间,刘祥因战乱偕子天锡避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洞,为刘氏入闽始祖。南宋嘉定年间,刘开七任潮州都统制,率兵至兴宁岗背平黄彦章之乱,殁于营,葬于该地。其子广传令其子孙落居于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广传生子十四,其中一半(七大房)在兴宁各地立业,裔孙遍布本县28个区镇。其中万人以上的有罗浮、水口、罗岗,5000人以上的有坭陂、叶塘、叶南、新圩、下堡、龙北,千人以上的有新陂、坜陂、合水、龙田、刁坊、岗背、径心、黄槐、石马;全县合计有10.8万人。
入粤始祖像赞
赞 曰
一代忠烈伟绩彰,智勇仁义九州扬;
七公厚德赐洪福,彭城儿郎庆永昌。
赞 曰
振奋威武卫四方,安民息盗书称扬;
临机决策明如镜,壶浆欢迎佩不忘。
胆气冲天横北斗,令严肃杀若冰霜;
功动历史传千古,奕世流芳姓字香。
赞 曰
每思族谱册中人, 常慕肝胆天地心;
上阵敢入龙虎穴, 报国不惜荣辱身。
鞠躬长图安社稷, 俯首渴望卫黎民;
襟怀坦荡昭日月, 气节浩然撼鬼神。
开七公史颂
宇宙日月,永放光芒。人有祖宗,一脉源长。
开七始祖,历史赫阳。潮州总镇,卫戍南疆。
时值宋季,外扰内殃。匪帮作乱,踞山霸强。
共统兵剿,卫国阵亡。忠魂烈骨,埋葬锋嶂。
兴宁岗背,土敦村庄。象形鼻穴,八百载长。
原坟破毁,倡修墓堂。宗亲贡献,成绩辉煌。
造福当地,建校桥梁。八三重修,华侨名堂。
按原坟格,异山乾向。兼己六度,癸水汇江。
碑石正块,色白匾方。三尺六高,六尺六长。
始祖墓竣,月日映光,主地顶天,气概轩昂。
一枝繁茂,二世广传。文标进士,瑞金正堂。
终葬瑞金,三角背塘。龙形眼穴,天下名扬。
三世十四,公理朝纲。四世八三,名垂金榜。
大江南北,五洲四洋。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祖灵荫佑,内外盛昌。壮者成业,老者寿康。
广传公训,万古青苍。承先启后,长发祺祥。
为纪念刘氏入粤始祖刘开七,在距祖坟五里许建状元及第刘氏总祠一座,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黄陂镇榕树村,总占地面积二万四千六百四十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五千六百八十平方米,三堂二十四条柱,二横一围五十六间,大门口有宽敞场地,下有半月形大池塘一口。该祠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岁(公元170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子时修建,由广东(含海南),广西,福建,江西四省后裔集资合建,于公元1983年重修祠墓,2008年3月24日开工重建;祖祠寅山申向,为金蟹游江形,每年逢正月十九日在总祠祭祖,正月二十日为始祖扫墓,永为定祀。
刘氏总祠主祀源明公、累公、邦公、秀公、备公、祺公、祥公、禋公、龙公、开基祖开七公,二世祖广传公,三世祖巨源公,巨湶公、巨汌公、巨渊公、巨海公、巨浪公、巨波公、巨涟公、巨江公、巨淮公、巨河公、巨汉公、巨浩公、巨深公,以及榕树村原居九世祖洪公等列祖考妣。
刘氏总祠的堂号为爱敬堂,开七公是爱敬堂始祖,广传公就是爱敬堂二世祖,巨字辈为爱敬堂三世,照此类推。
开七公墓颂其一:
刘姓始于尧九郎,族修祖墓志轩昂。
开发中外四方地,七公育男系广传。
祖德蕃衍孙十四,墓映群峰水绕堂。
长颂象形穴结鼻,青松翠柏万古芳。
开七公墓颂 其二:
有根开七数无穷,世世荣昌仰太宗。
远溯有德彭城郡,近看无功炭子冲。
象行宫中田步稳,马饮龙川铁蹄雄。
羊母乳丰哺千代,滴水思源天下同。
刘开七在客家刘氏族人中的知名度可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都亲切地称他“开七公”,尊他为客家刘氏开七派之近代肇基始祖,客属刘氏由闽入粤的开基始祖。刘开七之后因其子刘广传传下十四子八十六孙,人丁繁盛,故明清以后刘开七的裔孙,纷纷向内地及海外迁移扩张,迄今,这个支系的成员已广泛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四川、港澳等地和南洋、欧美等世界各国,创建业绩,成为世界刘氏最重要、最宠大,最具开拓精神的宗族。
据梅州兴宁《刘氏族谱》载,唐僖宗乾符年间,刘永裔孙翰林学士、观察使刘天锡弃官奉父刘祥避乱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之石壁洞,此后发展成为汀闽望族,号为东派。刘祥兄刘翱,官知建州,因居家,谱称西派。刘祥为刘氏入汀州始祖。
宋嘉定(1208年)之后,刘氏东派后裔又自宁化经上杭徙广东梅州兴宁、平远,子孙传衍分支。南宋宁宗嘉定年间,河南宣抚使刘龙第七子刘开七,在广东潮州任官,为由闽入粤始祖,子孙遂居于梅州兴宁,人丁兴旺,支派益繁,后裔衍播赣、闽、粤、湘、桂、滇、贵、川、台等各省州县。清代起,刘氏后裔播迁深圳、香港及海外。刘姓既是全国大姓,也是客家大姓。
墓志铭
野史有记录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状元、右丞相、信国公文天祥为开七公写的墓志铭:
都统姓刘讳必高,字开七,其先汀人也,父讳龙任职吾郡庐陵令,公初欲仕,进三举不中遂罢,及边事起而盗犹滋扰,公素膂力过人,嘉定间南赣参将谢允升募之,冲风破敌勇往无当之称,未几升迁总兵又入兵部,乃擢公为都统随镇粤潮州,其时寇峙危盘据、伏榛匿隐,升自督战,而公冒矢石奋进数击,贼胆皆裂遂平,而公以箭创复发殁,葬兴邑岗背卧虎镇山形坤山艮向。
宝祐丙辰,余赴京考,蒙圣聪眷佑为第一,于礼部谢诸师时,有员外清淑公者即都统公子也,余向慕都统之劲膂高义,而其子淑公理政有方,闻于湘赣非都统谆致之教乎,推公之事迹,而无传于后,岂不惜哉耶,忽忽廿二年,余入汀适逢都统长孙者源也 。
刘开七的儿子刘广传,名弁,字清淑,生於南宋嘉定年间,端平二年27岁登进士第,官授江西瑞金知县(一说赣州太守),因筑城建学、平洞寇有功,擢迁为秩(即朝官)奉议郎(即元代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中的议郎官,正四品)。在任期间,勤政爱民,筑城建学,平洞寇,政绩卓著,被加任终奉郎的官衔。
广传公出生在福建宁化县,卒于京职。墓葬于江西瑞金县金鸡沥三角塘背龙形眼睛穴。刘龙(刘广传的祖父)因儿子刘开七葬于梅州兴宁,遂令部分子孙到兴宁北厢龙归洞走马岭下及程乡开基立业。
一脉宏开十四房二七男儿
祖妣原合葬于江西瑞金三角塘,龙形眼睛穴。后经兴宁市、五华县、梅县区、龙川县等市区县子孙商议将马氏金骸移葬於龙川潭文约乾头村田垅里虾蟆落井形。壬山兼亥分金。2003年 12月重修马夫人墓举行隆重的竣工庆典仪式,议定每年二月十二日合族祭拜。
裔孙为纪念广传公,在兴宁岗背榕树村刘氏总祠背后,建一座广传公纪念墓,正月十九、廿日一并祭拜。广传公生十四子(马氏生九子,杨氏生五子),即十四大房。此代人丁兴旺,支派益繁。
广传公像赞
广东省海丰县裔孙追赞刘广传公曰:
官居高位, 权倾一方; 尊崇明主, 维护朝纲;
博学多才, 门弟书香; 名留史册, 裔播诸邦;
赞刘广传公曰:
刘公广传娶两妻,马杨共生十四儿;
封官付任各离去,回头报命省亲谊。
万里迁徙流踪远,叶落九州同根基;
不管贫贱与富贵,於逢欲念当初时。
刘振朋追赞刘广传公曰:
滴水汇川出赣中,任立纲常任西东。
十四男儿前程锦,李自花开桃自红。
开七公二十世裔孙 刘振朋 于2009年12月看刘氏总祠有感写于兴宁
刘氏族诗
刘广传生14子,86孙,360个曾孙,分布江南各地居住,因裔孙居住各地,刘广传作了律诗一首,以嘱十四子之符节,以便认祖归宗,诗曰:
骏马骑行各出疆,任从随地立纲常;
年深外境皆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
早晚勿忘亲命语,晨昏须顾祖炉香;
苍天佑我卯金氏,八七男儿共炽昌。
内侍诗
(马氏生九子、杨氏生五郎,九五分支)
源湶渊海及涟江,淮汉与浩共马娘;
汌浪波河深同腹,历传五子是从杨。
广传公家训
敦孝弟:孝弟为百行之首,凡为人子弟者不可忍灭天性,兹我族子孙,宜敦孝弟于一家。
睦亲族:宗族为万年所同,虽分房系支派,实源同一脉。 和乡邻:乡邻同井而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不可相残相斗,视异姓同骨肉之亲。
明礼让:礼让为处世之道,应提倡谦逊之风。 务本业:士农工贾,各有其业,业精于勤,荒于嬉,凡务其业者,宜自食其力,切勿闲游于度。
端士品:士为名之首,为官者要明礼义,隆其名,贵有其实,若荡检逾闲,不求上进,后悔莫及。
隆师道:师道为教化之源,尊师重道,正以崇其教也,宜尊之崇之。
修坟墓:坟墓为藏祖先魂骸,要常整修、祭扫。 戒犯讳:子孙择名时,不得择父兄叔伯之名。
戒争讼:争讼非立身保家之道,争必有失,祸从口出,宜忍让,勿导致亡身及倾家荡产之悔。
戒赌博:赌非人生正业,一入赌场,百业俱废,人格亦轻,宜守本分,切勿贪财,害累终身。
戒淫恶:淫是万恶之源,宜捡身防过,免损名节。
戒犯上: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尊长敬老。
戒轻谱:家谱是一家一族之宝,应爱惜珍藏,以传后世,详悉源流。
三县令、五道府、二大夫、一提学、一都运、一按察、一九门大都督:
广传长子刘巨源,官授江西南康知府,山东济南中宪大夫,追赠参三郎,生子八。
广传次子刘巨湶,官授湖南宝庆府府尹,享寿八十二岁。生子八 。
广传三子刘巨汌,官授四川成都府内江县令,生子二。
广传四子刘巨渊,官授宁波府副总府,生子八。
广传六子刘巨浪,登进士第,官授云南云阳县。生子七。
广传七子刘巨波,官授浙江衢州府判官,左堂,四川学政,享年八十四岁。生子四。
广传八子刘巨涟,官授山东泰安、安徽安庆府尹。享年九十五岁。生子八。
广传九子刘巨江,官授广西太平府知府、浙江宁波府尹,后封为三海关大将军。享年九十八岁,生子七。
广传十子刘巨淮,官授湖南安庆府知府、浙江宁波府尹,后调任河南府。享年七十岁,生子五。
广传十一子刘巨河,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学士,官授湖南安庆府尹、山西提学使,后调任河南归德府尹、山西代州府道,享年九十三岁。生子六。
广传十二子刘巨汉,官授司马,赠中宪大夫,享年八十四岁。生子四。
广传十三子刘巨浩,官授贵州省提督刑按察使。生子五。
广传十四子刘巨深,军功起家,累官至提领锦衣亲军指挥使司、京师九门提督,即京都指挥使、京府大提督,享年八十岁。生子二。
广传十五子刘巨淋,但有争议。
由上可知,开七公的十四个孙个个显贵,无一白生。
长房巨源二子福二郎,官授千总。生子三。
长房巨源三子俊三郎,生子五。
长房巨源四子宗远,生子三。
长房巨源五子明远,生子四。
长房巨源六子仲六郎,生子未详,迁惠东、惠州西门外、博罗、紫金及黄河流域。
长房巨源七子暂九郎,生子二。
长房巨源八子三十三郎,迁居河源、潮安及湖南等地,生子未详。 二房巨湶长子元浩,生子六。
二房巨湶次子乾正,生子六。
二房巨湶三子法缘,生子六。
二房巨湶四子千四郎,生子五。
二房巨湶五子万五郎,生子四。
二房巨湶六子满江,生子五。
二房巨湶七子法宣,明代处士。生子五。
二房巨湶八子念九郎,生四子。
三房巨汌长子致中,生子四。
三房巨汌次子致和,官授循州知县。生子三。
四房巨渊长子滤,官授宁波府副总府。生子六。
四房巨渊次子致明,生子五。
四房巨渊三子清,生子七。
四房巨渊四子致高,官授琼州府儒学正堂。生子一。
四房巨渊五子澄,生子二。
四房巨渊六子致祥,生子三。
四房巨渊八子深,后裔分居南雄、始兴、普宁、海丰等地。
五房巨海长子贵初,官授山西太原府尹,生子四。
五房巨海次子贵宁,官授云南省元江州新平县令。后裔分居长乐七都、曲江黄渡湖、增城区石车白石、乐昌宝昌、仁化、海丰、云浮、潮安区等地。
五房巨海三子贵宗,生子二。后裔分居南江头东堡、新会区、长乐、河源、南海区、清远岗头、中山、大埔等地。
五房巨海四子贵祖,官授云南镇源州知府。后裔分居长乐、龙川、从化区、番禺区、东莞、增城区等地。四品
五房巨海五子贵科,后裔分居清远、连山、阳山、长乐、雷州、博罗、阳江、陆丰、番禺区、肇庆、海丰等地。
五房巨海六子贵魁,官授广西桂林府总镇。后裔分居东莞常平、佛山市顺德区等地。
五房巨海七子贵林,后裔分居东莞、肇庆、阳江、龙川等地。
五房巨海八子贵诚,生子二。
五房巨海九子贵祥,生一子。
六房巨浪长子高千,生子二。
六房巨浪次子成宗,生子一。
六房巨浪三子铁三郎,后裔分居五华、龙川、曲江区、河源、四川保宁等地。
六房巨浪四子六十六郎,生子二。
六房巨浪五子仕七郎,官授江西定南县正堂。生子三。
六房巨浪六子仕八郎,生子一。
六房巨浪七子仕九郎,生子二。
七房巨波长子登科,官授湖南常德府武陵县令。生子二。
七房巨波次子登榜,官授江西会昌龙泉(今遂州)知县。生子七。
七房巨波三子登国,进士,官授四川重庆知府,荣禄大夫。生子二。
七房巨波四子登堂,生子一。
八房巨涟长子君琳,后裔分居兴宁、海丰、陆丰、丰顺、五华、曲江区、四川、江西等地。
八房巨涟次子君玹,生子二。
八房巨涟三子君智,封帅队将军驰马游庄,官授镇国大将军。生子一。
八房巨涟四子君达,生子五。
八房巨涟五子十三郎,生子一。
八房巨涟六子君淑,生子一。
八房巨涟七子八十四郎,生子一。
八房巨涟八子九十九郎,官授梅州市兴宁县儒学正堂。生五子。
九房巨江长子城清,后裔分支七,分居和平、长乐、进贤、兴国、长宁(今寻乌)、赣州、大余、万载等地。
九房巨江次子城河,生子二。
九房巨江三子城海,生子一。
九房巨江四子城沆,官授廉州儒学正堂。立基于廉江。
九房巨江五子城汉,生子四。
九房巨江六子城涌,生子五。
九房巨江七子城池,官授河南怀庆府副总。生子四。
十房巨淮长子万渊,生子四。
十房巨淮次子万习,官授山西提督学政。生子一。
十房巨淮三子万忠,官授高州府茂名县儒学。后裔分居新义、广宁、江西遂川、兴国等地。
十房巨淮四子万宗,后裔分居电白区、化州、江西石城等地。
十房巨淮五子万江,官授琼州府文昌县城守营。生子三。
十一房巨河长子时泰,官授朝内大司马。生子二。
十一房巨河三子时通,进士及第,官授朝阳县令。生二子。后裔分居广东信宜等地。
十一房巨河四子时贵,进士及第,官授永昌府尹。后升兵部员外郎。生子二。
十一房巨河五子时吉,官授潮阳指挥使。生子三。
十一房巨河六子时祥,官授江西广信副总、知府事陆兵部员外,后裔分居龙南、定南、宜春、丰宜、平远等地。
十二房巨汉长子念一郎,官授肇庆、武昌府尹,生子三。
十二房巨汉次子刘念二郎,生子二。
十二房巨汉三子念三郎,官授肇庆府阳春县令。生子三。
十二房巨汉四子念四郎,官授肇庆府阳春知县,生子二。
十三房巨浩长子清,后裔分居吉安、兴国、安福 、梧城、蕉岭、梅县区等地。
十三房巨浩次子昌,钦点翰林院大学士。生子二。
十三房巨浩三子利,官授云南都司转运使。生子一。
十三房巨浩四子衍,官授广西平乐知府。生子未详。
十三房五子潜,官授郁林(今贵县)知府。后裔分居兴国等地。
十四房长子汤,官授天津卫总兵、陲三边总制。生子二。
十四房次子浪,官授朝内一品荣封三代。生子一。
83个曾孙中37个显贵,最高者一品官衔。
(曾孙辈中,惟二房无贵)。
刘开七公的历代嗣孙遵照祖训,四海为家,后裔遍布祖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精英名人辈出,因此刘氏开七公派有“历朝科甲,累世公卿”的赞誉,历代嗣孙发奋图强,勇挑重担。在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的时候,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是开七公的优秀子孙,他们无愧于列祖列宗!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可谓星光灿烂。现略举开七公部分嫡系裔孙名人如下:
刘统勋(1699一1773年)开七公第十五世孙,清朝山东诸城人,字延清,号尔纯。雍正二年进士,授官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多次奉命察看黄河。运河河工。为《四库全书》正总裁,四任会试正考官。卒谥文正。有《刘文正公集》《碑传集》卷二七。
刘 墉
刘 墉(1720一1805年)开七公第十六世孙,清朝山东诸域人,字崇如,号石庵。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进士。授官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内阁文华殿大学士,三迁史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书法专用重墨自成一家,名满天下。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岁(公元1783年)开七公第十六世孙文华殿大学士刘墉撰修《刘氏集注重修族谱》该谱载一九九七年兴宁刘氏族谱(总谱内)。曾总理山东青州府诸城县建刘氏大宗祠一座。
刘永福(1837一1917年)号建业,字渊亭,又名义。开七公二十世孙。广传公第六子巨浪公之后裔。广西搏白县东平镇富新村人。黑旗军统领,抗法、抗日的民族英雄。一八七四年越王授八品百户衔晋升保胜防御使。一八七三年法帝侵南越后,妄图并吞北越侵我中华,局势危急。刘将军应越王之请,率部援越抗法,保卫边疆,首战河内告捷,斩杀法酋安邺,覆其全军。越王授刘永福为“三宣副提督”,统辖山西、兴化、宣光三省。一八八四年清廷对法宣战,刘部受清廷改编,一八八五年刘将军亲率黑旗军继续抵御法军进攻,连续取得左旭、临洮、南关大捷,屡建战功。清廷授刘永福升建威将军(正一品武阶)记名简放提督,三代一品封典。一八八六年后,清特授刘永福为闽粤南澳镇总兵,镇守南疆。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侵占澎湖,围攻台北,台湾形势危急,钦授刘永福帮办台湾防务,钦赐“帮办台湾防务闽粤南澳镇总兵关防”,御赐“福”字匾。一九一一年春,刘将军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出任广东民团总长统辖十余万军民,为维护社会秩序巩固革命政权献力。告老还乡后,一九一五年袁世凯与日本签定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约》,刘将军义愤填膺,通电反对,请缨征战,暮年仍满腔热忱。刘永福清末任广州镇抚和碣石总兵。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任广东民团总长。对革命立下了不朽功勋。刘永福将军一生为国为民,清正廉明,赤胆忠心,英勇善战。为捍卫祖国神圣领土和维护民族尊严建立了不朽功勋,威扬中外,是伟大的爱国爱民反帝将领,优秀的军事家、著名的民族英雄,堪称世人典范。
刘国轩字观光,天津总兵, 授顺清侯。追赠太子少保,收复台湾中的重要人物。明崇祯二年(1629年),生于长汀四都西口菜坑。1661年,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刘国轩身先士卒,与都督马信等亲率弓箭手击退荷兰军队的反扑,为收复台湾立下汗马功劳。1683年闰六月,郑克塽请降。1684年三月初六日,刘国轩被清政府任命为天津总兵。四月初二日,刘国轩辞京赴任,康熙予以特别嘉赏。十二月十三日,刘国轩授伯衔。1685年二月二十八日,康熙再命赐刘国轩京城宅第。刘国轩在天津任上,为官清正,不爱钱,大力兴修水利,推广水稻种植方法。1694年,刘国轩逝世于任上,终年六十五岁。十一月初二日(辛丑),清政府追赠刘国轩为太子少保,赐葬顺天府苏家口。
刘光第
刘光第(1859~1898-9-28)戊戌六君子之一。字裴村,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行走。四川省富顺县赵化镇人。家贫力学,1880年中秀才,赴成都锦江书院深造,次年补廪膳生。在锦江书院时务实求有用之学。1882年,四川乡试中式举人,次年殿试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出身,授刑部候补主事。1894年作《甲子条陈》,提出4条政见,因堂官不肯代奏而愤懑。1898年2月与杨锐等创办蜀学会,讲求时务之学,4月并列名“保国会”。4月23日,光绪宣布变法,光第参预新政,9月24日慈禧发动政变,光第被捕,于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日)壮烈殉难。
刘福姚
刘福姚清代状元。原名福尧,字伯棠,一字伯崇,号忍庵,一号守勤。广西桂林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十五年(1889)任内阁中书,十八年(1892)殿试一甲第一名,成为广西最后一名状元。由翰林院修撰历任侍讲、贵州乡试正考官、广东乡试副考官、浙江乡试副考官、河南乡试副主考官、翰林院秘书郎兼学部图书局总务总校。
刘绎(公元一七九七年至一八七八年)字瞻岩,江西永丰人。生于清仁宗嘉庆二年,卒于德宗光绪四年,年八十二岁。道光十五年(公元一八三五年)一甲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入直南书房。十七年,提督山东学政。事竣,温旨询问家世,命侍父母居直庐。寻以亲老乞归里。性至孝,主讲鹭洲书院,去家百余里,每月必一归省。咸丰初,廷臣交荐,诏入京,父巳殁,召对,仍以母老陈情归。太平军陷郡邑,奉母避山中。朝命加三品衔,督办江西团练,不辞劳瘁,多所保全。旋丁母忧归。终制,召入京,年七十,以老疾辞。后终于家。绎与祁寯藻(1793~1866)相契,工诗文,著有《存吾春斋文钞》十二卷,诗钞十三卷,《崇正黜邪论》一卷,均《清史列传》传于世
刘名载(1769~1839年),系广传公长子巨源公的后裔,紫金县城北门内花园刘人。明、清《永安县志》、《广东通志》和《惠州府志》均有传。?刘名载自幼聪颍,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式举人,次年嘉庆元年联捷进士,殿试三甲第九名。钦点吏部稽勋司主政,吏部主事,历任山东曹州、武定、济南等府知府,河南道监察御史、署督粮道、江苏常镇通海兵备道兼署两淮盐运使司盐运使、河道总督,官至正二品。刘名载在任寿终,运丧回籍,葬于义容华星村,诰封一品光禄大夫。刘名载清正廉明,总督黄淮河道事务时,民称“刘青天”。?
刘大力
刘大力字梁载,号裕斋,谥开邑公,雍正十一年癸丑(1733年),科中式第五名武进士,钦赐都间府衔.身长八尺,勇力过人,性刚正仁孝,好学不仕,乐善好施,时直乾隆五十一年丙午(公元1786年),歉米腾贵,裕斋出私积与妻亲操斗斛计口济民,乡中老病孤弱赖以全活者不下数百人,并不自为德,子孙三代进痒生者十三人,国学生十九人,书香不断.所遗举重石凳约三百斤,铁大刀四支,长可丈许,重者两百多斤,轻者九十余,乃平日练武所用也.刘大力是石井老大楼(庆阳楼)的开基祖,后裔分布天下.
刘 湘
刘 湘字仲甫,原籍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镇人,系广传公长子巨源公的后裔。初入四川武备学堂,旋任团长、师长,北伐后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一军军长,陆军一级上将、抗战期间任四川省省长和川军总司令,抗日第七战区司令长官。1938年病逝于汉口前线,在成都举行公祭时,当时在延安的中共中央毛泽东、朱德等人发去唁电,沉痛悼念这位名震川中的抗日名将。
刘文辉
刘文辉字子乾,原籍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人,系广传公长巨源公后裔。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历任团长、旅长,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军军长。陆军中将、抗日战争期间任川、康边防督办、西康省主席。1949年12月9日发起起义通电。他的起义对解放大西南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是一个光明磊落的起义将领。刘文辉起义后,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信任,解放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委员、林业部部长,为国为民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刘光夏
刘光夏(1904一1930)别名质文。培基,国君。系广传公第八子巨涟公后裔。广东州兴宁水口镇人,刘光夏是土地革命时期兴宁农民武装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又是东江革命根据地有影响的军事领导成员之一,曾任广东工农革命军十二团、红五十团团、中共兴宁县委书记、东江革命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五兴梅丰埔”五市区县暴动委员会委员。刘光夏亲自创建的广东工农革命第十二团、东江红军五十团,转战五华县、兴宁市、龙川县、梅县区、丰顺县、大埔县、平远县、寻广阔山地。他的英名使人民欢欣鼓舞,敌人闻风丧胆。
刘子超家名琼飘,又名起亚、苏华,是梅州兴宁新圩镇人,系广传公第八子巨涟公后裔。1906年生,1926年参加革命。读书时积极参加兴宁一中学生运动,主持成立鲤湖农会。曾与肖尚荣等同志活动于兴宁水口、新圩等地。后改名苏华辗转上海等地活动,曾任山东陵川游击司令员,八路军山东纵队宣传部长及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副主任。1941年12月11日牺牲于战斗中,时年36岁。葬在山东蒙阴县垛庄孟良崮烈士陵园。是解放军著名抗日将领,抗战五周年纪念时朱德总司令在文章中提到了刘子超(苏华)。
刘庆恩(18691929年) 我国现代兵工学的先驱,兵器专家。又是长期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民主革命的英勇斗士。他是我国第一枝自动步枪的制造者,还制造了誉满中华的庆恩炮。
刘琴西(1896~1933年),系广传公长子巨源公的后裔,紫金县城花园刘人,原名尔奎,字昌文,刘尔崧烈士胞兄。192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刘琴西是紫金县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广东工人运动、青年运动骨干,粤东农民运动、武装斗争的领导人。1927年任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总指挥,建立紫金县人民政府,任紫金县人民政府主席。后历任海陆惠紫工农革命军总指挥、东江革命委员会主席、东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中共闽粤赣西北分委书记等职,为创建东江革命根据地作出重大贡献。1933年,刘琴西在香港被捕,不久在广州牺牲。
刘志陆(1890——1941),今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人。陆军上将,曾任广东潮梅镇守使、粤军第二军军长等职。与旧上海社团头目黄金荣、杜月笙关系甚好。抗战伊始,在上海当寓公的刘将军,任苏浙行动委员会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后回梅州,组建家乡自卫队,拒日军于潮梅交界之猴子栋,日军不得入,至梅州抗战八年无以沦陷。
刘蔼士名家驹。辛亥革命烈士。广东梅州大埔人。1911年(辛亥)10月10日武昌起义。时济南李宗尧率上杭、永定民军光复大埔、永定、上杭,向长汀进发,汀人踊跃响应,家驹派人迎接民军,清军总兵崧煜私逃,汀守来秀自杀,未血刃而城克。
部署未定,反动势力反扑,民军仓猝不及防,被包围于汀城永定公所,达四昼夜。十五日,家驹潜出求援,不幸被捕,即被杀害于水东桥上。民军弹尽援绝。敌人越墙以石油火之,民军突围,死52人。汀人把他们葬于东教场。1920年筑“光复汀郡烈士墓”铭之,刘家驹被名列之首。墓碑现存于长汀县博物馆。
刘国用
刘国用 今梅州市梅县区白渡镇凤岭人,陆军少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毕业后,历任排、连、营、团长。东征、北伐,无役不与,奋战强敌。抗战军兴,刘出任俞济时将军所属五十八师之副旅长、旅长,率部队在东战场与日本侵略军浴血奋战,歼敌众多。刘部愈战愈勇,正当战局有所转机,刘国用在前哨指挥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血洒苏州河畔。1940年,刘国用以陆军少将之首座灵位,入祀梅州忠烈词。
刘复之广东梅州市梅县区人,司法部原部长(第三任),公安部原部长(第五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原检察长原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1977年11月后任文化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第1秘书长,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中央政法委员会委员,秘书长。1982年5月任司法部部长,党组副书记兼中国政法大学第一任校长。1983年4月任公安部党组书记,公安部部长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第1政委。中央政法委员会副书记。1988年4月在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任职到1993年5月)。
刘焕彬
刘焕彬1942年生,广东梅州兴宁坭陂镇人,系广传公第八子巨涟公后裔。1965年毕业于华南工学院制浆造纸工程专业。1986-1987年赴美国爱达荷大学进修制浆造纸过程数学模 型与计算机模拟,受聘为该校客座教授,同期二次受聘为加拿大高技术应用公司特邀研究员,进行造纸过程计算机仿真软件 的研究,1991年晋升为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 的特殊津贴,1993年批准为博士导师,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 和博士研究生30多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焕彬校长长期从事制浆造纸工程教学和科研工作,讲授本科生课程,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制浆造纸过程测量和自控 制》,发表论文38篇、专利2项,国家级新产品l项。
刘尔崧(1899~1927年),又名福海,字季岳,系广传公长子巨源公的后裔,生于紫城镇花园刘书香之家。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刘尔崧和阮啸仙等在广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发动师生参加反帝学生活动。同年暑期回来紫城,宣传五四精神。1921年春,刘尔崧在广州参加中国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当时全国有党员五十多人)。1923年刘尔崧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同时他是紫金、顺德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
刘南辉广东省揭西县人,系广传公第六子巨浪公后裔,十二岁随母到马来西亚吉隆坡谋生。日寇占领马来西亚时,他参加抗日游击队,在深山密林中度过了艰苦的岁月。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他退出抗日组织,开始经商。先做木材生意后进行山芭的木材开采,并发展火锯厂和油粽种植业。一九七七年创设建筑业,并在新山市内建成一幢二十五层高楼的“刘南辉大厦”。现任马来西亚工商联合会署理会长,马来西亚柔佛州河婆同乡会会长、马来西亚柔佛华商联会会长、香港河联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主席等职。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曾颁赐予拿督勋衔。
刘光福
刘光福(1893 —— 1983) 祖籍广东台山水步镇侨兴村龙塘里。著名华人社会活动家,被尊称为澳大利亚“华人社会之父。”出生于澳大利亚悉尼, 1911 年至墨尔本,任中国驻澳大利亚总领事馆秘书,积极投入反对袁世凯的运动。 1921 年,刘曾返中国谒见孙中山。回澳后,任国民党部英文秘书及悉尼华人商会副会长。 1931 年再返中国,结识蔡廷楷,受任十九路军秘书,负责同西方各国联系事宜,回澳后著文揭霹日本法西斯暴行,发动侨胞筹款救国。 1949 年退休。常上书澳大利亚政要,批抨白澳政策,或致书报馆要求实行民族平等的移民政策。 1947 年与侨青社发起组织“保卫华人正当权益委员会”及“保卫被解出境华人妻子联合会”。新中国成立后,力主澳中建交,为友好交流做了许多工作。 刘光福毕生为发展中澳关系、中澳友谊而努力,贡献良多。1982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此授予他O.B.E勋衔。他为澳大利亚华人的权益据理力争,获得华人的普遍尊敬,被尊称为澳大利亚“华人社会之父。”
刘文彩(1887年-1949年10月17日),中国四川大邑县安仁镇人,著名的大地主,军阀刘文辉之兄。其地主庄园(安仁刘氏庄园)迄今保存完好,并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文彩其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宣传为无恶不作的大地主,并歪曲捏造诸多事实以抹黑其形象;将其塑造为所谓旧社会地主阶级压迫平民阶级的典型代表,用以挑拨民众进行阶级斗争。后来在改革开放后多倾向于认为,刘文彩在当地事实上发展了西康地区经济,并为西康的初等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康省在刘文彩发达的时期受到了大额捐助,是西康迄今为止发展最快的时期。文革时期对刘文彩的宣传大都为夸大以符合当时政治宣传之说。
刘成勋
刘成勋(1883-1944)川军将领,国民党陆军中将。四川大邑人。四川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历任川军旅长、师长、军长。1923年6月被孙中山委任为四川省省长兼川军总司令。1926年8月被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军军长。1927年6月,遭到刘文辉的攻击,防区尽失,部队被收编。自此不问政事,回大邑闲居。1944年12月在大邑病逝。
刘绍武
刘绍武(1899--1974)陆军中将。字天任,广东梅州兴宁人。云南讲武堂第12期步科、陆军大学第8期毕业。1936年任第4路军总司令部少将高参,抗战爆发后任第83军参谋处长,参加南京保卫战,1939年任第64军参谋长,1946年任整编第64师中将副师长兼159旅旅长,同年冬兼任广州警备司令,1947年2月赴山东参加内战,后离职赴香港,1949年8月13日在香港通电起义。后任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
刘铸军别号又军,陆军少将黄埔军校毕业。广东梅州兴宁人。祖辈务农。家境贫苦。兴宁县立中学、西江陆海军讲武堂肄业,中央军官训练团将官班、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毕业。1923年春到广州,入广东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学习,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一战区和第三十四集团军野战补训师师长,暂编第五军副军长。 1948年任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国防部中将部附。 1949年移居澳门。
刘焦元(1902~1965)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又名蕉元,广东梅州大埔人。1923年汕头迥澜初级中学毕业。同年秋入广州河南宏英英文学院肄业。庐山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四期毕业。1924年春由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邹鲁推荐投考黄埔军校,与范汉杰一同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一队。同年秋随队往韶州大本营担任孙中山警卫工作,历任入伍生队见习,教导第二团排长.国民革命军连、营长,福建省保安第二团团长,保安第二旅旅长,军政部少将视察官。1947年11月授陆军少将。1949年秋移居香港营商,1965年春病逝。
刘世焱(1900 — 1941) 字耿光,追封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广东始兴县顿岗留田村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于始兴中学毕业。当过小学教师,后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曾参加学生军东征讨伐陈炯明。 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徘、连长,第十—军少校营长。 1932年任第八军二十六师中校团附。 1937年任第七十六军兵站站长。 1939年任暂编第二军八师十六团参谋主任、参谋处长。 1941年任暂编第八师十五团上校团长。 1941年9月27日在抗倭战争第二次长沙会战中牺牲。国民政府后追晋刘世焱为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刘国翔
刘国翔(1864—1932)号仙舫。广东梅州大埔人。潮梅绥靖处参谋长加少将衔、追赠中将。民国元年(1912),国翔担任南韶连水陆军务督办,到任数月, 海盗潜踪,全境安宁。后调充警卫军第四十四、五、六、七营统领兼潮梅绥靖处参谋长加少将衔,民国九年(1920)春,国翔奉上峰命出任梅县区区长,锐意革除旧弊,受到舆论拥护, 民国二十一年(1932),在广州病逝,享年68岁。
刘炜
刘炜原名伟,字伟吾。广东梅州大埔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台湾宪兵司令。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第三期毕业。 1926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诽长、宪兵营三连连长,军政部宪兵二团连长,宪兵五团一营中校营长,宪兵训练所军士大队大队长。1939年10月授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 1940年起任宪兵五团少将团长,宪兵司令部参谋长,宪兵东北区司令部司令。 1949年到台湾,任宪兵司令部副司令。 1952年授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1955年后任台湾宪兵司令,“国家安全局”设计委员。 1969年6月24日在台北逝世。
刘耀寰台山人。国民革命军内著名炮兵指挥官、陆军中将。美国维吉尼亚军官学校炮科毕业。1923年任广州大元帅府参军处参谋,航空局少校副官, 黄埔军校第一至四期炮科少校教官。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总预备队炮兵指挥。1937年任中央炮兵学校筹备委员。1943年任中国远征军总部高级参谋。
刘昆阳(1912--1961)陆军中将。原名承汉,广西柳江人。抗日名将。黄埔军校一期出身,参加过东征北伐,任豫鄂皖挺进纵队副司令、中将高参、抗日名将,迄今在广西柳州还有纪念碑铭刻其父的业绩;中央军校南宁分校、陆军大学第15期毕业。1939年任豫鄂皖边区游击第1纵队副司令,后任第21集团军总部参谋处少将处长。
刘兆伦
刘兆伦广东梅州大埔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曾任延安自然科学院地副科长、中共吉林省委组织部干事、和龙县县长。建国后,历任珠江水利工程总局副局长,水利部广州勘测设计院院长,广东省水利厅、水利部副部长,水利电力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顾问。
刘志群
刘志群泰国侨领、客家总会理事长。祖籍中国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现任泰国大鹏实习学校负责人、全球客家崇正总会副执行长、泰国客属总会副理事长、泰国刘氏宗亲总会中文秘书、泰国客属刘氏联谊会副会长等职。
刘国良
刘国良又名刘学优,祖籍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一九八七、一九八八、一九八九年,刘国良连续三年被中国国务院侨办邀请,回北京参加中国国庆活动,得到李先念、叶飞、李鹏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一九九一年,刘国良又担任团长率领法国崇正总会团员参加全欧洲崇正总会主办的约有二百四十余人参加的“回国探亲寻根访祖及商业考察团”,并被聘请为河南郑州中原客属总会名誉会长。 一九九四年,他被聘请为北京客家联谊会荣誉顾问。
刘庆贵
刘庆贵广西博白合江镇人,少将,高级工程师。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同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现任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司令员,少将、高级工程师,中国宇航学会理事,发射试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航天基金会评审委员。他为了卫星和飞船发射上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专家。
刘孟纯(1904--1982)字粹文。广东惠州人。陆军中将、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30年后任南京中央军校上校政治教官。曾参加“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上海抗战。1937年任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省府主任秘书。1940年11月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办公厅副主任、少将秘书长。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省人民政府秘书长。1956年9月30日,由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任命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秘书长。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民革第三至五届中央常委兼副秘书长。
刘树成
刘树成(1885--1977)陆军少将。字元钧,四川大邑人,刘文辉之堂侄,生于1885年4月22日。曾任第21军机枪第1团团长,1935年任四川11月兼任邛崃警备司令,参加堵截长征红军,1936年任四川剿匪总部独立第16旅少将旅长,1949年10月任雷马屏峨沐守备司令部司令,1950年1月在四川犍为率部起义。后任川南人民行署参议,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省政协委员。
刘维楷陆军少将。广西临桂人,生于1907年5月20日。中央军校南宁分校第1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4期毕业。抗战爆发后曾任第7军171师511旅1022团代团长,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任第46军175师参谋长, 1944年任第31军188师副师长,参加桂柳抗战,1949年5月任桂林绥靖公署少将副参谋长,10月任第7军172师师长。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民革广西区委顾问。
刘镇湘
刘镇湘(1906--1986)陆军中将。又名浓奋,字涵伟,广西城防人。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5期步科毕业。1935年9月任第1集团军第3军9师26团团长,1941年1月任第64军156师468团团长,1943年9月任第64军156师副师长,1945年任第64军156师少将师长,1946年任整编第64师副师长兼156旅旅长,1947年9月升任整编第64师师长,1948年6月任第64军中将军长,
刘立道(1900--1981)陆军少将。广西临桂人。黄埔军校第1期毕业。早年加入中共,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2师5团团长,1949年任黔桂边区绥靖司令部少将秘书长,同年12月27日在广西西隆参加起义。后任民革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
刘古香(1873年~1913年)名起今,清马平县人。广西辛亥革命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清末举人。为反清救国,弃文就武,矢志革命。1906年入广东将弁学堂习陆军。1907年赴香港,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后,先到广州联络新军,光复广州,任广东都督府秘书长。1911年11月13日,奉派回广西柳州,先任广西右江军政分府总长,开创柳州民主政治新局面,后任广西陆军第五军统领。1913年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后,图谋称帝,他积极响应孙中山领导的倒袁运动,并在柳州起兵讨袁,通电响应各省,宣布广西独立,因沈鸿英出卖,不幸被袁世凯的爪牙陆荣廷缉拿。同年10月14日,在柳州东门从容就义。
刘兼善
刘兼善(1896~1972)陆军中将、黄埔军校教官。别字达麟。祖籍广东梅州市梅县区,生于台湾屏东。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毕业。1911年加入同盟会。1924年起任黄埔军校教官。1929年任南京中央军校高级主任教官。1931年任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购料委员会少将委员,政治设计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时期,任军统局对日谍报及反奸机关专员,重庆警察总署高级参议。1946年到台湾,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委员,台湾大学教授、训导长,台湾省政府委员。1949年10月起,任“考试院”考试委员,台湾银行董事,“国民大会”代表兼“考试院”顾问。
刘栋材
刘栋材刘栋材(1898~1978)别名道中,广东梅州蕉岭人,国防部中将部员。中央军校高等教育班第六期毕业,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三期毕业.1930年任第六十师中校参谋,第四师教导团团附.1933年任广东北区绥靖公署上校科长.1936年任第四军补充旅旅长.抗战时任一五七师参谋主任、副师长、师长、一五八师师长。1945年2月授陆军少将.1948年任第六十二军副军长。1949年任第六十三军军长。1950年任海南防卫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同年5月到台湾,任国防部中将部员。1978年病逝。
刘雄章(1905~1962)别字燕民。广东梅州平远人,陆军少将。黄埔军校潮州分校第四期步科毕业.毕业后历任排、连、营、团长,中央军校广州分校学生总队少将队长,1949年到台湾,任联勤总司令部少将参议。1954年退役,转任台湾林务局顾问等,1962年逝世。
刘国英
刘国英美籍华裔、 法学博士 、美国空军少将。于1967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成为美军中军阶最高的华人将领,因而引起了人们的注目。 刘国英祖籍广东省中山县,刘国英1924年10月18日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1943年刘国英毕业后被任命为空军少尉,被派到中(国)印(度)缅(甸)战区服役。这时,他方19岁。刘国英曾随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到过成都、西安、柳州等地,经历过多次战斗,表现勇敢,战功卓著。1976年,他晋升为空军少将,成为美国军队中军衔最高的华人将领。
刘永好生于1951年9月,四川省成都市人,毕业于四川电大,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现任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希望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四川新希望农业股份公司董事长、山东六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民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工商联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等。刘永好先后荣获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中国改革风云人物、中国十大扶贫状元、2008年获称“中国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经济30人”。
刘德华
刘德华生于1961年9月27日,香港著名演员兼歌手,是香港“四大天王”之一,曾获得香港荣誉勋章的演艺人士,亦是大中华地区乐坛和影坛巨星,华人娱乐圈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德华是个勤奋努力且富有才能的艺人:作为歌手,他是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获得最多奖的香港歌手;电影方面他曾两度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以及获得一次台湾金马奖影帝,刘参与的电影演出100部有余。2008年,刘德华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委任为太平绅士。
另据传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先祖是从江西吉水搬迁至湖南省宁乡花明楼是真实的,而江西吉水多为广传公第十一子巨河公后裔,但因未得到湖南宁乡花明楼的有关谱谍资料,仍未敢确切定论。
梅州兴宁刘氏大宗祠年代久远,迄今已逾三百年也,世事沧桑,许多人为浩劫,以致祖祠年久失修,有所毁损,经历以下几次重修维护:
1、广东梅州兴宁岗背榕树村刘氏大祠始建于清康熙39年庚辰岁(公元1700年) ,由两广、闽、赣四省宗亲联合集资,将开七公墓修辑一新,再本宗私屋改建为刘氏大宗祠(寅山申向,为金蟹游江形)。
2、百多年后,于清朝咸丰6年丙辰岁(公元1856年)开始重修,续成于清朝光绪二年丙子岁(1876年),供奉祖牌进祠升龛登座。
3、祖祠在这近代一百多年中,经过解放战争的动荡,再历经文革的洗礼,我祖兴宁刘氏大宗祖能够保存下来,实乃吾祖之幸也,然毁损是在所难免的,故在公元1983年癸亥岁,由钦文(玉强)、基展等宗亲发起修缮宗祠,各地宗族后裔踊跃捐款集资,以及泰国刘氏宗亲总会鼎力资助,于农历二月十三日寅时重修祖墓,然后修缮祖祠,祠墓重光,千秋庆祀,后裔定会更加倡盛,长发其祥。
4、全国解放以后,人民的生活逐渐得到改善,特是踏入21世纪后,开七公之后裔敬祖之情高涨,各地宗祠都得到修复。客家刘氏开七公派兴宁刘氏大宗祠在1983年修缮中,只做了主堂(上、中、下三堂)的修复,故主体算较为完善;其他余的左右厅堂、住房、围龙屋共计壹佰多间,已经是颓垣断瓦,破旧不堪,与祖祠主堂不配套,有损祖宗颜面;况且祖祠的绿化根本没有,连接大公路的祖路过于狭隘,不利于后裔祭祖,是故我祖的客家刘氏开七公派兴宁刘氏大宗祠应该重新修建。
粤东刘氏总会率先领起重建客家刘氏开七公派兴宁刘氏总祠,并于2006年丙戌岁农历五月十九日进场拆建施工,经过几个月施工,祠基平整工作完成,遂择取丙戌年农历十月二十九日辰时(9:30)开线动工兴建,现已经初具棱模,也正在紧张施工中,尽快建好给各地后裔祭祀。
《刘氏通谱》文
巨族同修谱,光前裕后清。存仁多发富,积善自成名。
添福承宗祖,迎祥列彦英。诗书宏世泽,礼乐振家声。
美事全忠孝,良谟尚读耕。相传千万代,永远绍彭城。
这是江西、湖南两省刘开七公后裔民国时期合修通谱时所订立的字派,全文为一首五言诗,12句60字,所代表的世次辈分是从客家中代始祖刘开七的第3代至第62代。字派内容为记载刘氏合族修谱之盛事,追述刘姓来自彭城的历史渊源,教育族人积善修德,光宗耀祖。笔者从湖南常宁县《板桥刘氏族谱》、湖南平江县《刘氏大同宗谱》和数种江西刘氏族谱上,都发现了这一字派。可见此一字派确在江西、湖南、四川地区客家刘氏后裔中广泛使用。
泰国刘氏辈序
书序:
沛泽布声远,仰崇仁礼诗;孝友蕃良统,芳荣益延年;
盛世标新象,嘉猷启彦贤;绍业宏宗训,贻谋永发扬。
族辈:
春辉耀汉字,应运定乾坤;群豪展壮志,伟绩史长存。
桂兰恒畅茂,嗣续竞鹏程;建勋时作述,昭著奕斯名。
岗背世辈
开广巨天潢,伊祈祖泽长。手文垂法象,龙瑞发祥光。
西泰儒功茂,东都武业昌。敏元真义士,安世肃朝纲。
玉佩相弘治,书香启墨庄。一编昭令德,人谱比辉煌。
广东海丰县派文
陶唐贻泽,源远流长; 宗支分派,谱立纲常;
朝岭衍庆,明哲尊贤; 礼循周孔,仪传汉孟;
绍胜有仁,克开美盛; 绵长维德,永继隆昌;
祥临禄阁,太乙藜光; 先承英烈,后启文章;
精诚报国,勤奋兴家; 彭城百脉,万载书香。
开七公派辈序
累馗信永相,全美钊炳盛,锦升瑞先源,维新侣宝晨。
任贞树登后,彦标德朝廷,元海诚长华,禄星拱报社,
温上仓荣封,大富贵近璋,金榜立思恩,有土佰会接,
远赐孝仁瑞.季桓景胜忠,秀京耀江隆,连云咏兴倛,
法光财能从,宏道玉习瑾,淳坤联祥硅,添似享安政,
焕纵国可子,尚学洪月山,锡沐若向图,常定翔照建,
承诏高翰平,沦瓒殿琮尹,龙珍汶发四,郎启瑞乾志,
开广宏亿,冉念良百千,万孟永钦显,秦寿彰韬首,
团巩必敬成,文明行世礼,流让昌泽吉,贤臣就传诗记。
广东揭西县河婆枫宸乡刘氏
(永泰公,基翁公,文忠公系)
太极初分 两仪永奠 乾健坤顺
日耀月光 天元之始 地道育生
人位孚中 五行秀气 仁统四端
信善全备 佐昭佑睦 惇典庸礼
注:永泰公,基翁公同为152代念七郎公字启佑之子,启佑公为148世巨河公传下。文忠公为148世巨浪公传下。巨河公,巨浪公同为广传公之子、开七公之孙。